此外,伪信者有时也指虚伪的或伪善的信仰者。这些人大概是可以算作信仰者的,但是他们的信仰有水分,有虚伪的成分。比方说,他们本来自身的信仰不是很坚定的,但却总是要表白自己的信仰如何坚定;本来他的信仰态度是不自觉的,但他却总是要让别人相信他是自觉的;本来他对于信仰的要求,尤其是信仰中的一种道德约束性的要求并不是严格遵守的,他的道德水准是并不高的,但他却总是向众人表白自己的道德是如何的高尚,等等。宗教中有一个名词即“伪善者”或“假冒为善的人”,就是用来称呼这些人的。
背信者是另一种人,即他们本来是信仰者,或者是坚定的信仰者,但后来背叛了自己的信仰。背信者的另一种说法是叛徒。叛徒一词并不天生就是贬义的,关键是要看背叛的是什么信仰,是出于什么原因背叛这一信仰。背叛一种邪恶的、非理性的信仰,并不是一种不良行为。而且背叛信仰也可能出于各种原因。如果是由于害怕困难,经不起利益或享乐的诱惑,或者是经受不住严酷的考验,由于缺少坚强的意志而背叛信仰,这样的背信者当然是不足道的。
而且这种背叛行为在人格上也不足取。然而,如果是由于认识上的进步,由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或者是为了更为合理更为崇高的信仰而放弃或背叛原来的信仰,那么这种信仰的转变是值得称道的。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信仰者角色值得注意,那就是异端分子或异端信仰者。这种人是有信仰的,而且往往很坚定,也很固执。
但他们对于信仰的内容有不同的理解。而且不是在细小的问题上,而是在某种或某些重要的方面,或有象征意义的细节方面,与其他信仰者有较大不同,从而被信仰者看作是另一种人。虽然看起来是属于同一种信仰内部的问题,但这一问题往往关系到此种信仰的统一性以及前途。异端的出现,就意味着信仰者的分裂,也意味着信仰的分裂。这当然不是小事。因此,首先是尽可能地把异端者拉回来,弥合在信仰上的分歧,避免信仰者的分裂。但这样做不能奏效的时候,异端者就会受到处罚,甚至被取消信仰者的资格。在西方的中世纪,教皇对待异见者往往是采取开除教籍的手段。在政党内部,机会主义的出现,修正主义的出现,另一种政治路线的出现等,也往往引起政党内部的矛盾斗争甚至分裂。其代表人物往往只是在一定限度内才被容忍其留在党内。如果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已经对于政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威胁,则他们就会被开除党籍。这实际上也是被取消信仰者的资格。异端者的命运往往不佳,因为他是在与多数人作对。但异端者并不一定不正确,而是往往有一定之道理,他们在对信仰的独特理解和坚持这种理解方面表现出的品质,是值得称道的。
8.信仰主体的心态
信仰主体的心态或信仰心态,指信仰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有无信仰心态是有无信仰的标志。一个人有无信仰,在心理和精神状态上是有所不同的。宗教心理学家所做的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就在于描绘具有宗教信仰的人的心理和精神特点,把这些特点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加以比较。这种工作是很有价值的,也正在取得不断进步。但是,这只限于对宗教信仰者心态的考察,而不涉及对非宗教的其他类型的信仰者的考察。至于有信仰的人和无信仰的人在心态上的一般差异,至今还是不容易准确地加以描述,这也是信仰研究还不够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无论如何,有无信仰在心态上的不同肯定是存在的。这种不同,也许一时看不出来,但时间长了是会看出来的;也许外人不易看出来,但自己是能感觉到的,特别是在从无信仰转入有信仰或从有信仰转入无信仰的时候。有无信仰的不同,以及此信仰与彼信仰的不同,也表现在人的行为特征上,能够为人们所轻易地看出来。而行为特征上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信仰者心态不同的外部表现。
信仰心态具有复杂的构成。现代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写道:
“然而信仰,它毕竟是一种复合的心态,本身包括有认知的、逻辑的、理性的成分,以及情感的、生命的、感伤的、非理性的成分……”
信仰心态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它含有知、情、意三种因素,并将三者结合在一起。认知、情感和意志对于构成信仰心态来说缺一不可。
若说信仰心态是一只鼎,那么三个因素就是其三足。去掉任何一足都会使其失去平衡。
信仰心态中的认知因素,是信仰中认识、知识、观念的因素。
是信仰者对信仰对象的某种程度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信仰对象形象的想象。所谓某种程度的认识,是指这种认识往往因人因地而异。
既可能是模糊的猜测,又可能是科学的认识,甚至还可能是想当然的愿望和梦幻般的印象。每一种信仰都有其观念的核心,这个观念或者表现为一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或者表现为一些理论的证明或命题的系统。信仰即是以这些知识和观念为载体的。没有这些观念,信仰便无从存在。这种知识被人们所接受下来,成为他们内心的观念和认识,这即是信仰心态中认知的因素。
当然,信仰心态中的认知因素不只是认识的结果,如某种观念或知识等,同时还是一种不断认知的过程。认知因素本身是活的,不是死的,人们总是在已经达到的对于信仰对象的把握的基础上,力图对信仰对象有更多的认知。同时,这种认知因素也不只是对于信仰对象的认知,还是对于信仰活动中其他环节的认知,如对信仰的活动方式、对自己的信仰义务等方面的认知等。
在信仰的心态中,认知因素与情感和意志因素有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一方面,认知因素受着情感和意志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认知的因素,即人对他所接受的观念的理解,他进一步认知的意向和所可能达到的程度,又都受着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情感也是信仰心态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情感在信仰中起着极大的作用。梁启超认为这种情感性是信仰的两大特征之一,他甚至认为,“信仰是情感的产物,不是理智的产物”。
情感因素在信仰心态中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情感是信仰心态中活跃的动力因素。这种因素非常活跃。信仰之所以不是一种冷冰冰的漠然的心理状态,之所以与人的行动息息相关,就是由于其中包含着情感的因素。正是人的感情推动着人去用全部心灵和行动去信仰。梁启超说过,一个人按部就班地做一件事或做一件小事时,理性起着很大作用,但“若是发心着手做一件顶天立地的大事业,那时候,情感便是威德巍巍的一位皇帝,理性完全立在臣仆的地位。情感烧到白热度,事业才会做出来”。
情感还是使信仰心态丰富多彩的样式因素。在知情意三因素中,情感因素表现样式的多样性是认知和意志因素所不能比拟的。情感因素本身既有层次的多样性,又有具体表现的多样性。就其层次来说有情绪和感情,其中情绪是低层次的、短暂的,而感情则是深沉的、坚定的、高层次的。信仰越笃,情感越深,其动力作用也就越大越持久。就情感的具体表现来说,有热爱的、憎恨的、内疚的、负罪的等等。谁也数不清人究竟有多少种明显的和微妙的感情。复杂变幻的情感世界虽能为人所感受,却难于为人所描绘。特别是对于一个信仰对象,人们往往交织着多种复杂的感情。其中有的情感被压抑在无意识中,即使本人也难以完全感受到。同一种情感所表现出的程度也往往因时间地点而不同。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如宗教节日中或宗教集体仪式狂热中,信仰的情感会表现得更为强烈。在某种特定的信仰中,尤其是在某个特定的信仰主体那里,长期的信仰生活也有可能使他的各种情感组合成一种较为固定的模式,从而使他具有一种特定的信仰情感,如宗教徒往往有自己的宗教情感。
意志因素是对信仰心态起稳定作用的保持因素。这种稳定作用主要是通过意志对情感和认知的影响来实现的。
意志能使认知因素保持稳定。意志对认知所达到的某种观念予以肯定,使之固定下来,不轻易发生改变,这就给认知因素以很大的稳定性。人的认识活动有个特点,就是在对某个认识对象或某件事情的原因没有得出结论之前,总是难以安于这种无知状态,所以就总是力图加以探索。而当得到某种结论时,当某种理论对于事情的原因作出了某种解释的时候,人们的心就安定下来,守着这个结论,而不轻易改变主意。不论这种解释是他自己得出的,还是从别人那听来的,也不论这种解释是否正确,只要是在某种程度上说得通,人们也就往往不加仔细追究了。在这种安于现成结论的心理中,就有意志因素在起作用。意志因素不仅能稳定认识结论,而且与最初的信仰观念相结合而形成一种认知的定向,能自动排斥与信仰观念相违背的观念。这种意志的意向性也能使信仰者的认知活动朝着有利于肯定原来观念的方向进行,而避免相反的方向。信仰心态有了一个稳定的观念基础,就有了保持稳定的初步条件。
意志也能使情感因素保持稳定。为了保持情感因素的相对稳定,除了使情绪向情感逐步深化以外,还可借助于意志因素的力量。这种意志因素对感情的稳定作用不是使情感本身不生变动,这是意志所办不到的。一个人在某种境况下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和形成何种情感,是人不能自己用理智和意志加以取消或改变的。但是,人的感情的变化往往不是突然地发生的,而是有一个逐渐的过程,意志因素能够对这个过程发生一定的作用,从而影响到人的感情的变化。
比如说,意志为感情的变化设置了某种障碍,或干脆打断这个过程。
人的感情当然有自发性,但对此不能绝对化和夸大。人的感情也需要约束。当人的感情有了某种约束时,它的自发性的某种波动虽然也难免,但只要外部环境不发生太大的变化,人的感情的变化也不会很大。而如果人的感情没有了任何约束,则人就不能把握住自己,感情不知会流向何处去。因此,意志因素对于感情因素是有一定约束作用的,这就进一步稳定了信仰的心态。
意志对情感因素的稳定力量来自两方面:其一,是信仰主体内部的自制力,这种自制力往往以自己的理性为依据,自己克制自己的情感变动。过去的修道士往往有很强的自制力。其二,是信仰主体外部的强制力,或它制力。这种外部的强制力往往来自信仰者所在的信仰团体的力量。团体通过规章教条和成员相互的影响来维持成员信仰的稳定性,其中包括成员信仰情感的稳定性。外部的强制力也能转化为内部的自制力,自觉地用意志因素约束自己感情的变化,或在意志的约束下培养感情。
意志因素的这种作用既有积极的方面又带来消极后果。积极方面是它维持了信仰心态的稳定性,是信仰存在的基本必要条件;同时它又往往使人的观念僵化成为教条,压制和扼杀人的自然情感。
上面分别论述了信仰的三个因素,三因素本身并不是信仰心态,三因素的结合才是统一完整的信仰心态。因此,信仰心态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三个因素相互结合的方式上。找出构成信仰心态的各个因素并说明其特征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找出这些因素相互结合和运行的机制。进一步的考察将会看到,“相信”作为一种信仰主体的能力和态度,是将知情意三因素联系起来并构成一个整体的中心枢纽。可以说相信是解开信仰心态谜底的钥匙。下面几个条目,都是论述相信问题的。
9.相信是信仰心态的核心
研究相信是分析信仰的关键,但对于相信是什么人们却很少涉及。我国哲学家金岳霖不无遗憾地说:“相信是一重要题目,可惜在哲学方面没有专书讨论。”
在日常语言用法中,几乎普遍地存在着信仰和相信的混同。这说明信仰和相信确实有很密切的联系。当人们询问一个人的信仰时,总是问:“你相信什么?”在外文中也是如此。英文中faith和belief每个词都既是相信又是信仰。在德文中,信仰和相信也是同一个词,名词是Glauber,动词是Glauben。德国有一位神学家叫皮柏,写过一本书,书名是“论Glauben”。Glauben有时指的是相信,有时指的又是信仰。书名怎么译?译成《论相信》还是《论信仰》?台湾学者黄藿将之译成《论相信与信仰》。可见这位先生是在书名上费过心思的。
其实,相信与信仰是有区别的。相信是一个比信仰更抽象更宽泛的概念,相信的内涵最浅而外延最广。信仰只是相信的一个种类或一种具体形式。人可以相信无数大大小小的观念,这些都是相信,但不都是信仰,而只有其中那些对极高层次的价值观念的相信才是信仰。因此,相信不只包括所有的信仰、信念和迷信,而且还包括伦理学上讲的信任,对人的信赖,甚至还包括商业活动中的信用、信誉等。
相信是一种主体的判断态度,是从有机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中升华抽象出来的一种对待认识和观念的态度。吉尔伯特·赖尔在《心的概念》中说:“‘知道’、‘相信’、‘向往’、‘聪明’和‘幽默’这样一些意向词,是一些可以测定的意向词。它们表示做某些事情的能力、倾向或爱好。”
什么是相信态度呢?金岳霖先生认为,由于相信外延最大而内涵最浅,所以无法像通常那样为它下一个种加属差的定义,只好通过它的反面即怀疑来对其加以确定。这种办法就像列宁使物质和精神相互定义的办法一样。金岳霖说:“相信两字意义最浅,外延也最广,能说信仰或信念的我们都能说相信。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范围最广的相信”,因此,“相信究竟是什么颇不容易说。从正面说,解释相信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从反面说,相信总有不怀疑不尝试底成分。”
相信与怀疑尽管实质上有层次的不同,但也可以把它们放在同一个层次上加以考察,即着重考察其作为两个极端的相互排斥对立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相信和怀疑是同一个层次上的两端。相信就是不怀疑,怀疑就是不相信。相信得多,怀疑就少,反之亦然。
二者相互规定,相互定义。虽然有些同义反复,但也并非毫无意义。
大体可以说,相信是人的一种能力和态度,是人对某种观念、事物的志愿肯定和同意。其本质特征是不怀疑。
相信与怀疑的对立性是很明显的,也为历来的思想家所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