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50400000007

第7章 家庭女教师

人类看不见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学的光辉照射的实际存在。尊贵的是科学的力量。

——居里夫人

(一)

在布罗尼娅离开家后,玛丽就要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她决心到职业介绍所去寻找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

当时,家庭教师的地位是很卑微的,差不多与保姆、厨娘、花匠一样。如果工作不在乡下,而在城里,那么玛丽可以不必忍受痛苦的放逐生活,住在家庭的附近,每天还能与父亲一起说说话,或者跟“活动大学”的朋友彼此来往,尽一点自己的力量。

但是,事情不能尽如人意,为了增加收入,她最终还是选择为一个偏僻乡下家庭的6岁女孩和6岁的男孩担任家庭教师。

1886年1月1日,19岁的玛丽在严寒中启程,离开了家庭,离开华沙城,登上火车,前往她担任家庭教师的地点。

斯特罗多夫斯卡到车站来送别女儿,对女儿是千叮咛万嘱咐。当火车缓缓开动时,玛丽把身子探出窗外,紧紧握住父亲的手。

“爸爸,您要多保重!”

“你也一样,玛丽。”

斯特罗多夫斯卡先生跟着火车跑了几步,终于依依不舍地放开了玛丽的手。

火车开动了,外面是白雪皑皑的波兰原野。玛丽觉得自己孑然一身,离开父亲到人生地疏的异乡工作,不禁油然产生一种孤寂之感,眼泪滚滚而下。

她赶紧从口袋中掏出一块手帕,悄悄地拭去脸上的泪水,好像担心别人看到哭红的双眼一样,把脸侧向窗外。

那些熟悉的街景、屋顶以及教堂塔尖上覆盖着的白雪,都在随着火车的快速前进而向后飞驰,大地都是一片静悄悄的,好像沉睡了一般。

“我暂时要与可爱的故乡华沙说再见了。”玛丽心中暗暗地想着,心中又涌起一股离别的愁绪。

她的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刚才月台上与父亲告别的那一幕;同时住在诺巴里普基街公寓的哥哥约瑟夫、姐姐希拉的影子,也在她的脑海中涌起……最后,她又想到了姐姐布罗尼娅。

“布罗尼娅,你此刻在巴黎做什么呢?生活很艰苦吧?啊,为了你,我一定要坚强起来。”

一想到布罗尼娅,玛丽就竭力勉励自己,不要太软弱了。

坐了3个小时的火车,又加上4个小时的雪橇后,玛丽终于来到了她即将担任家庭教师的布朗先生家中。

布朗先生一家算得上是当地的有钱人,他们的房子要比附近的房舍讲究得多,是一座老式的别墅,大而低的板屋,墙壁是灰暗的,显出一种沉闷的情调。

玛丽被安顿在二楼的一个孤寂的房子里,一抬起头都觉得沉闷难受。这还不算什么,从玛丽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在布朗家的那段生活是十分痛苦的:

我过的日子简直就像囚犯一般。即使对一个具有血海深仇的敌人,我们也不会让她住在连地狱都不如的地方。而且,布朗夫人对我真是太苛刻了。

布朗家完全是一副暴发户的作风,在物质享受上简直是挥金如土,但却斤斤计较我用的灯油等日常用品;家中用了5个像奴隶一样的仆人,却还不断标榜自己是人道主义者。他们修养实在是够不上任何水准,还经常说别人的是非长短。

我住进这样一个家庭后,才了解人究竟是怎样的动物。真可悲,这是我来到这里的唯一收获。

对于年轻、纯洁、不知人间太多黑暗面的玛丽来说,这个家庭让她感觉一切希望都破灭了。更糟糕的是,对方居然连薪水也没有如约支付给她。

这样下去,布罗尼娅的学费怎么办?补贴家用的钱从哪里来?玛利觉得自己陷入了困境。

(二)

就在玛丽不知该何去何从的时候,玛丽的一个朋友写信告诉她,在距离华沙100公里外的一个名叫斯特基的小村里,有一位公爵打算请一位家庭教师,年薪是500卢布。

玛丽虽然很想去,但又想起斯特基那么遥远,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与家人见面,那将是多么寂寞孤单的生活啊!

不过,如果能去斯特基那种穷乡僻壤的地方倒也不错,能省下不少钱,并且远离城市,生活在森林、田园围绕的大自然中,不但心情开朗,还能趁机多学读点书。何况,年薪也比较满意,这样就能多寄些钱给布罗尼娅了。

于是,玛丽再一次动身乘火车前往斯特基。

不久之后,火车便抵达了寒冷的乡间火车站。玛丽和几个乘客走出车站,又换乘雪橇,穿过森林,越过草原,进入了人迹罕至的小路。

周围是一片空旷,两个小时的路程仿佛已经走了五六个小时,玛丽不禁有点害怕。

最后,她终于抵达了斯特基村的兹基洛夫先生家中。这时,又冷又饿、疲惫不堪的玛丽已经半响说不出话了。

她被带到屋里,兹基洛夫先生的房子远比玛丽想象得好。主人个子高高的,很和蔼;夫人也还算友好。旁边围绕着几个孩子,正瞪着大眼睛好奇地望着玛丽。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后,第二天清晨醒来,玛丽的精神总算好多了。她披上外衣,打开窗帘,向窗外望了望,不禁愣住了:外面的景色实在是太平常了!

在窗户的正前方是一座大工厂,高耸入云的烟囱正喷冒着浓浊的黑烟,污染了周围的一切。其他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了,没有田园风光,没有宽阔的牧场,也没有大片大片翠绿的森林,玛丽的美好憧憬已经有一半化为泡影了。

斯特基村的确没有森林也没有牧场,只有一大片望不到边的甜菜园。这是个专门制糖的小村子,秋天一到,农民们就会忙着收割甜菜,然后用车运到糖厂进行加工。

糖厂也是用红砖砌成的,与乡间的景色也很不相称。那原本清澈见底的流水,也因为糖厂的污染而变得浑浊不堪。

兹基洛夫先生家拥有200亩甜菜园,也是糖厂的大股东。昨夜天黑,乍一看他们家还不错,但今早起来,玛丽才看清,他们的房子只不过是一座临时搭建的双层陋室,有点类似古老陈旧的别墅。不过,与周围散列的农家相比,这已经很不错了,而且房屋的周围还有绿色的草坪和花园呢!

他们家一共有7个孩子,其中的3个男孩都在华沙求学,还有一个刚刚6个月的小婴儿正被女管家看护着。3岁的男孩史迪斯正是调皮的时候,10岁的安吉则是个乖巧的小男孩,另外还有一个女孩布兰卡,与玛丽同岁。

这个家庭虽然谈不上很有教育,但比起布朗先生一家却好多了。兹基洛夫先生体面而讨人喜欢,夫人的脾气虽然不大好,但也不算是个坏女人。玛丽那一路上都悬宕不安的心终于放下了。

玛丽的学生是布兰卡和安吉。每天,她要工作7个小时,4个小时教授安吉,3个小时则用来教布兰卡。除了教课之外,玛丽没有也会自修3个小时。

安吉是个很健忘的男孩子,这也颇让玛丽头疼。幸亏他很乖巧听话,和玛丽处得也十分不错。

布兰卡的学习情况比较让玛丽满意,她很聪明,而且也很好学。虽然她的年龄与玛丽一样,但对玛丽很尊敬。下课后,她还经常带着玛丽到村里散步,彼此就像好朋友一样,这也安抚了玛丽那颗寂寞的心灵。

不过,当玛丽逐渐习惯于这个家庭的生活之后,也发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时,她想起了父亲对她说的话:

“玛丽,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你要学会适应任何环境,不断地忍耐、学习,才能发现真理。”

于是,玛丽终于忘却了所有的不满,决定在这里好好待下去。

(三)

在这个单调的小村子里,玛丽过着教读的生活。在寂寞的时候,她就写信给父亲、姐姐、同学和亲戚们。从他们的回信中,玛丽也可以了解家里的状况、朋友的消息,对孤寂的玛丽来说,也是最大的安慰与鼓励。

在给表姐亨莱特的信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玛丽当时的生活状况:

……我到兹基洛夫先生家中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现在我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直到现在,事情都还算顺利,兹基洛夫先生一家人也都不错,我和他们的大女儿布兰卡已经成为好朋友,这让我的生活也还算愉快。至于我的学生安吉,他不久就满10岁了,是个很听话的乖孩子,不过有些骄纵、散漫。总之,谁也不能要求别人都十全十美。

村里人都不读书,也不懂得思考,只是经常聚会,饮酒作乐,或者跳舞狂欢,所以这里每个女孩子的舞艺都很精湛,但也相对地失去了乡下女孩淳朴、可爱的一面。说到青年男子,他们也很少有聪明的,跟他们谈论“实证论”、“劳工问题”,他们根本不喜欢听,恐怕以前也没有听说过。

不过现在,我觉得我的学生布兰卡小姐是一颗少有的明珠,她有着良好的判断力,而且了解人生。

兹基洛夫先生颇为守旧,但在村子里,他算得上是个比较有涵养的人了,所以我对他颇有好感。

我现在每天要工作7个小时,但不论多么忙碌,我在星期日一定会去教堂,绝不以头疼、感冒等作为借口,与神疏远。

平时,我不太与村里的人说话聊天。如果与他们谈起子女教育的问题,会被他们认为是好出风头。村里人都很缺乏知识教育,我经常向工厂的技师们借阅杂志,但依然觉得无法满足对知识的需求。

我现在最为迫切的希望,就是能够和朋友们交换新知识,不管一天一次,或者一星期一次都好。

从玛丽的信来看,她真的已经适应了兹基洛夫先生一家的生活,而且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工资——500卢布比较高,这样,玛丽每月就能寄15-20卢布给布罗尼娅。一切似乎都在如愿以偿地进行着。

玛丽喜欢在村子周围散步,虽然村子的景色不算优美,但依然可以直接接触到大自然,体会大自然所孕育的那种永恒的美。不过,每次散步也有让玛丽难过的时候,那就是遇到那些浑身沾满泥土的穷人家孩子四处游荡的时候。他们几乎都是学龄儿童,但却没有一个上过学。

“孩子们,你们为什么都不上学呢?”玛丽问这些衣衫褴褛的孩子。

“上学?我们都不上学。”

“那么你们在家里读书吗?”

“读书做什么?”

孩子们以毫不在乎的口气回答玛丽的问话。

玛丽觉得很难过。回到家后,她马上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布兰卡。

布兰卡说,这里的孩子都从不上学,也不请家庭教师,很多成人也都不认字,自然也不会阅读报刊杂志,对祖国波兰的命运自然也是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在农田里劳作,在工作之余在聚会喝酒、跳舞。

布兰卡的话让玛丽很震惊,也很伤心,她不禁对祖国波兰的未来焦虑起来。

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玛丽终于决定与布兰卡一起商量如何帮助那些孩子,改善他们目前的状况,让他们了解波兰语言和波兰民族的美好。她对布兰卡说,自己想利用给她和安吉讲课之余,每天义务帮助那些孩子学习知识,教室就用她现在住的楼上的房间。

布兰卡很赞同,而且还热情地帮助玛丽,让她的愿望得以实现。

在得到兹基洛夫先生的允许后,玛丽招收了十来个农家孩子,每天免费教授他们2小时波兰文,这也让玛丽每天的工作更加繁忙了。幸好这些孩子的进步都很快,这给了玛丽不少安慰。

孩子们在认字之余,也学习一些算术知识,教室成了他们的乐园。这件事不久就在整个村落传开了,有些家长还会跑来看孩子们上课的情形,然后满心感动地回去。

后来,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狭窄的教室不够用了,玛丽就只好把学生们分成两班制。因此,玛丽此时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负担都增加了。

(四)

1886年12月,玛丽在兹基洛夫先生家中已经快满一年了。她在给表姐的信中谈到了他的“农民学生”:

我的农民学生现在已经有18个了,当然他们不能一起来,因为我应付不了,这样我每天要花费2个小时来教授他们。星期一和星期六,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大约有5个小时,实在很辛苦。最近,他们都很用功,看到他们的成绩进步,我感到很高兴。

……

每天,我都忙得不可开交,我的全部精神都耗费在这些孩子身上了。想起以前那些同学们此刻正在巴黎、柏林或者斯德哥尔摩的大学攻读物理、数学、社会学时,我的心情实在难以开朗。不过,这种工作既不妨碍我尽我的职责,又能帮助别人,所以,我从这些孩子的学习进步中也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安慰。

玛丽的一生都是这样,总是因为别人能够得到她的帮助而感到“快乐”、“安慰”,而且不计较自己的付出。当她是个19岁的贫穷家庭教师时,她就是这样了。几十年后,她名震全球时,更是如此。她从来都没有在这条道路上偏离过,而且,当她的名气越大时,她的这种无条件的奉献精神就越是感人。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一年当中,玛丽除了恪守职责、努力帮助那些“农民学生”和按时寄钱给布罗尼娅之外,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她真是巴不得能够立即羽化升空,飞到她心中的圣殿,加入那些有幸在大学学习的众多学子行列之中去。

但现在她还不能,她必须还要在这个文化、精神的沙漠之地再待上4年!有时,她想到自己还要在这里待那么久,就不免心灰意懒,觉得这简直是无法达到尽头的时间间隔。

幸好,这种失望的情绪没有完全控制玛丽,只不过像海潮一样,有时来了,但很快又退去。玛丽不是个只会幻想的姑娘,她知道如何才能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在忙碌的工作之外,她也会利用一切时间埋头读书学习,为的就是能够积蓄力量,4年之后到圣殿去拼搏。

有时玛丽也会遇到难题,这时她就写信请教父亲,父亲总是尽他所能帮助这个身处乡下艰苦生活中的小女儿,这也是年迈而又为穷困所扰的父亲唯一能够帮助、鼓舞女儿的方式了。

通过这种信件来往,玛丽也受到了父亲的感染,逐渐将自己的兴趣和精力集中到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上。父亲一生都热爱物理、化学,尤其喜欢到实验室里进行各种实验,但俄罗斯统治者却竭力阻止波兰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实验室基本也处于关闭状态,这让父亲的一片热情根本无法实现。

虽然玛丽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学习物理和化学,但也遇到了许多几乎让她丧失信心的困难。她在给表姐的信中写到:

我正在通过书本学习化学,但我发现效果甚微,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没有实践的机会,没有做实验的地方,所以我没有任何办法……

通过这封信,我们也可以了解玛丽在学习中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让她那基础浅薄的理化知识得以稍许的提高;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个19岁的姑娘,孤身一人在穷乡僻壤孤军奋斗时,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才能不被她所面临的一个个困难压垮。

不过,姐姐布罗尼娅的来信却给了玛丽更多的鼓舞和动力:

亲爱的玛丽,多亏你,我才能在这片自由的田地里学习。我真是个幸运的人,也真是对你不胜感激。

我以后一定要来到这个国家,那时由我来为你出学费。我期待着你的到来,也期待你能早日迎来那一天……

这封信给了玛丽很大的勇气和动力,让她继续在这里为明天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然而就在这时,玛丽人生途中的一个重大而痛苦的考验,正悄悄地向她走来……

同类推荐
  • 音乐巨人贝多芬

    音乐巨人贝多芬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 Beethoven,1770—1827),祖籍荷兰,4岁开始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8岁首次登台,就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
  • 名人传记丛书——文天祥

    名人传记丛书——文天祥

    他本是一介书生,却在生命最后的几年,成了一个手握雄兵的统帅。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击蒙古铁骑。战败被俘后,他义正辞严,痛斥汉奸和逆臣,并誓死不愿变节,最后慷慨殉国。
  • 纯情ladygaga

    纯情ladygaga

    LadyGaga在一次采访中,曾说过一句颇有深意的话,她说道:“一开始人们都说LadyGaga是个谎言,没错,我是个谎言,可我每天都在努力将这个谎言变为真实,我的假睫毛、我的唇膏、我的假发都是谎言,可最终,它们都成为真实。”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4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4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热门推荐
  • 原来我才是最大的反派

    原来我才是最大的反派

    花染“墨少凌,你要是再不记起我,我就!”墨少凌“你这个疯女人,你就什么?”花染“我就真的要放弃了……”
  • 猎魂无双

    猎魂无双

    7月底星创见。很中二地给自己打气,柠檬,加勒个油=。=
  • 精灵弟弟当我工具人

    精灵弟弟当我工具人

    我的必杀一击怎么被这个精灵免疫了?转念一想,真是的,原来因为他是个废柴啊……算了,让他老老实实当我的工具人吧!……奇怪,这人怎么被我打了个“废柴”的标签之后,还混得风生水起?唉,真拿他没办法……精灵弟弟的视角:《天使姐姐拿我没办法》顽石大陆厄乌特帝国(1群):1047120308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假如时光可以定格

    假如时光可以定格

    母亲尸骨未寒,她却看见父亲与别的女人手挽着手参加那个女人女儿的订婚典礼。而且还是和他男朋友的订婚典礼。果然有其母必有其女……躲在酒吧,却被一个不知名字的男人夺走了第一次,还让她怀了孕。一夕之间,她从高高在上的富家千金,沦落到街头的打工仔。她原本觉得,这个男人就是她最后的希望,可是希望终会沉于大海。“你特别像我以前认识的一个人,就连味道都那么熟悉……”男人把云初然的头发别在耳后。云初然那双冰冷的眸子中带着几分怒气的拍开男人的手“我不是谁的替代品!”她在自责,她自责自己就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孩子没了,一切都毁了。这次她真的怒了!看她如何反转结局,她立誓,那些羞辱她的人,一定要让她们血债血尝!!!
  • 冷少,你不懂爱

    冷少,你不懂爱

    她26岁有自己的事业,生活过的也很是滋润,有空就到处旅游,唯一不如意的就是家里老妈催婚了。相亲,相亲还是相亲,为什么就找不到知道自己中意的呢?在她快崩溃的时候却意外在姐妹生日会里认识了他,一气之下就和这个认识不久的人领了证,先结婚后恋爱,结婚后的生活会怎么样呢?他们能够幸福吗?
  • 重归王座

    重归王座

    当大自然重新主宰地球,人类沦为濒危物种,人类能否重新创造文明与辉煌?沉寂之后,人类能否重归地球王座?
  • 今夏,裙飞扬

    今夏,裙飞扬

    王璞颠覆了传统的高富帅,以其才高、学富、品帅的身姿在大学校园里获得了学业与爱情的双丰收。如果说大学是一个江湖,那么王璞无疑就是大学这个江湖中的令狐冲。他心有大道,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和行为准则。他生性率真,豁达开怀,向往自由自在。他有事能担当而又不贪恋权力。结果恰恰是与世无争的他成功了。且看大学校园版的《笑傲江湖》。
  • 夙念成诗忆锦年

    夙念成诗忆锦年

    有人云,凡间种种情爱欢畅,仙家往往无福消受。不知此生位列仙班,是福是祸?是幸亦或是不幸?如果注定是一场彼此真情的消耗,还不如各自安好,相忘于江湖。可是注定这天上地下,没有如果,只有结果。仙啊,人啊,妖啊,魔啊,又有什么关系?沧海桑田,碧落黄泉,我爱的只是原本那个你因为恨我们相遇,因为爱我们分离。相聚的不相爱相爱的不相亲相亲的不相信莫不如一开始就没有爱如此便可以安稳一世了吧可是为什么到如今时,想起你时,我依旧泪眼朦胧连这漫天的云霞,也看不清楚
  • 神选大学生

    神选大学生

    四十岁的人整容后重读大学,却遇到神一样的家族。他能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