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十二月十三日,调司空、齐王司马攸任大司马、督青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琅邪王司马伷任抚军大将军,汝南王司马亮任太尉,光禄大夫山涛任司徒,尚书令卫瓘任司空。二十五日,武帝诏令国内水灾、旱灾特别严重的地区,不交田租。
四年春季二月十四日,调尚书右仆射魏舒任尚书左仆射、下邳王司马晃任尚书右仆射。戊午,司徒山涛去世。
二月十九日,武帝分封长乐亭侯司马寔为北海王。
三月初一,发生日蚀。十四日,大司马、齐王司马攸去世。
夏季四月,任城王司马陵去世。
五月初一,大将军、琅邪王司马伷去世。改封辽东王司马蕤为东莱王。
六月,增加九卿官职的礼遇与品秩。牂柯境内的獠族二千多部落归顺。
秋季七月十四日,调尚书右仆射、下邳王司马晃出任都督青州诸军事。二十八日,兖州洪水成灾,免收灾区百姓的田租。
八月,鄯善国王派遣儿子入侍,武帝赐给归义侯的封号。任命陇西王司马泰担任尚书右仆射。
冬季十一月二十二日,新都王司马该去世。调尚书左仆射魏舒担任司徒。
十二月初五,武帝在宣武观大规模地检阅军队。
这一年,河内郡以及荆州、扬州都发生了严重的水灾。
五年春季正月初四,二条青龙在武器库内的井中。
二月初二,封南宫王的儿子司马玷为长乐王。二十八日,发生地震。
夏季四月,任城、鲁国的池水色红如血。五月十三日,宣帝庙的大梁断折。
六月,初次设置奉皇帝诏令关押犯人的黄沙监狱。
秋季七月十六日,武帝的儿子司马恢去世。任城、梁国、中山降下雨和冰雹,损坏了秋季农作物。减少征收天下户调的三分之一。
九月,南安地区遭受风灾,树木被吹断。有五郡国发生严重的水灾,降霜成害,损伤了秋季农作物。
冬季十一月十四日,太原王司马辅去世。
十二月初十,武帝发布赦令。林邑、大秦国分别派遣使臣来朝上贡。
闰十二月,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去世。
六年春季正月初一,由于连续几年农业欠收,免除了百姓所欠田租、债务中的旧账。初九,调征南大将军王浑任尚书左仆射、尚书褚都督扬州诸军事、杨济都督荆州诸军事。
三月,有六郡国遭遇霜灾,损害了桑树和麦苗。
夏季四月,扶南等十国来朝进贡,参离四千多部落归附。有四郡国发生干旱,十郡国洪水泛滥成灾,百姓的房屋遭到毁坏。
秋季七月,巴西地区发生地震。
八月初一,发生日蚀。武帝下令减少征收百姓三分之一的绵绢。有白龙出现在京兆郡内。调镇军大将军王浚任抚军大将军。
九月二十一日,山阳公刘康去世。
冬季十月,南安境内发生山崖滑坡,地下水从中流出。南阳郡捕捉到只有两只足的野兽。龟兹、焉耆国王派遣儿子入侍武帝。
十二月初一,武帝在宣武观大规模地检阅军队,经过十天才结束。十七日,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浚去世。
七年春季正月初一,发生日蚀。初二,武帝下诏令说:“近几年来,自然灾害和怪异现象多次出现,日蚀发生在正月初一,地壳震动,山崖滑坡。国家治理得不好,责任完全在我一人。公卿大臣每人都密封上书,尽你们所知,讲述灾异多次出现的原因,不要有任何隐瞒或忌讳。”
夏季五月,有十三郡国发生旱灾。鲜卑族慕容瘣入侵辽东。
秋季七月,朱提出现山崩;犍为发生地震。
八月,东方夷族有十一国归顺。京兆发生地震。
九月二十九日,骠骑将军、扶风王司马骏去世。有八郡国发生严重的水灾。
冬季十一月初四,武帝任命陇西王司马泰都督关中诸军事。
十二月,武帝派遣侍御史视察遭受水灾的各郡国。释放后宫女官才人、歌妓舞女二百七十多人,令各回自己的家中。初次颁发大臣服满三年丧礼的制度。二十一日,河阴地区下降赤雪,面积达二百亩。
这一年,扶南等二十一个国家、马韩等十一个国家派遣使臣,来朝纳贡。
八年春季正月初一,发生日蚀。太庙大殿下塌。
三月十九日,临商观发生地震。
夏季四月,齐国、天水降霜成灾,损害了麦苗。
六月,鲁国发生严重风灾。大风吹倒了树木,毁坏了百姓的房屋。有八个郡国出现了严重的水灾。
秋季七月,前殿的地面下陷,深达几丈,其中发现有埋在下面的破船。
八月,东方夷族有二国归顺。
九月,改建太庙。
冬季十月,南康郡的平固县县吏李丰反叛,聚集同党围攻郡县,自称将军。
十一月,海安县的县令萧辅,聚集徒众反叛。
十二月,吴兴郡人蒋迪,聚集党徒反叛,围攻阳羡县。州郡发兵捕捉讨伐,全部判处死刑。南方夷人扶南、西域的康居等国,分别派遣使臣,来朝纳贡。
这一年,有五郡国发生了地震。
九年春季正月初一,发生日蚀。武帝下诏书说:“振兴教化的根本,在于政治安定清明,讼事平允及时,地方官吏不去多方体恤百姓的疾苦,却因为私人的恩怨,制造扩大狱讼;又大多贪残污浊,扰乱百姓。当敕令刺史、郡守,纠察那些贪赃枉法的人,推荐那些公正清廉的人,讨论他们的罢黜或升迁。”又要求中央、地方各级官吏,荐举出身微贱清廉有才能的人。长江东岸的四郡发生地震。
二月,尚书右仆射、阳夏侯胡奋去世,调尚书朱整任尚书右仆射。
三月初七,杨皇后在洛阳城西的郊外,举行亲身蚕事的典礼,按不同等次赏赐绢帛。二十二日,初次将春季祭社和秋季祭社合并为春季祭社。
夏季四月,长江南岸有八郡国发生地震;陇西郡降霜成灾,伤害了越冬麦苗。
五月,义阳王司马奇触犯刑律,削爵为三纵亭侯。武帝诏令中央、地方各级官吏推荐能胜任郡守、县令职事的人才。
六月初一,发生日蚀。改封章武王司马威为义阳王。有三十二个郡国发生严重旱灾,损害了麦田。
秋季八月十四日,陨石坠落有如雨点。武帝下令各郡,将判处五年以下刑期的囚犯马上结案发遣,不要滞留各种讼事。
九月,东方夷族有七国到东夷校尉府归顺。二十四个郡国发生螟灾。
冬季十二月初七,分封河间平王司马洪的儿子司马英为章武王。十二日,一条青龙、黄龙分别出现在鲁国境内。
十年夏季四月,由于京兆太守刘霄、阳平太守梁柳办事有方,成效卓著,分别赏赐稻谷一千斛。有八郡国发生霜灾。太庙改建完成。十一日,迁徙死去祖先的牌位进入新建的太庙。武帝在道旁亲自迎接,并举行祭祀远祖、近祖的典礼;颁布赦令,文武百官增加爵位一级,参加修建太庙的增加二级。十三日,尚书右仆射、广兴侯朱整去世。十九日,崇贤殿发生火灾。
五月,鲜卑族慕容瘣归降,东方夷族有十一国归顺。
六月初七,山阳公刘瑾去世。又恢复分别设置春季祭社与秋季祭社。
冬季十月二十一日,改封南宫王司马承为武邑王。
十一月丙辰,代行尚书令、左光禄大夫荀勖去世。武帝疾病初愈,以不同等次赏赐王公以下人员绢帛,各有不同等次。含章殿练武的鞠室发生火灾。
二十三日,武帝任命汝南王司马亮担任大司马、大都督、假黄钺。改封南阳王司马柬为秦王、始平王司马玮为楚王、濮阳王司马允为淮南王,都授予假节的权力,去到各自的封国,并分别统率封国所在地附近数州的军事。分封儿子司马义为长沙王、司马颖为成都王、司马晏为吴王、司马炽为豫章王、司马演为代王,孙子司马遹为广陵王。又分封濮阳王的儿子司马迪为汉王、始平王的儿子司马仪为毗陵王、汝南王的次子司马牾为西阳公。改封扶风王司马畅为顺阳王、畅的弟弟司马歆为新野公、琅邪王司马觐的弟弟澹为东武公、繇为东安公、漼为广陵公、卷为东莞公。各王国的属官相,改名内史。
二十九日,太庙的大梁断折。
这一年,东方夷族三十多个僻远的国家、西南方夷族的二十多个国家,来朝纳贡。叛虏奚轲率男女十万人归降。
太熙元年春季正月初一,更改年号。初九,调尚书左仆射王浑任司徒、司空卫瓘任太保。
二月十二日,东方夷族有七国入朝纳贡。琅邪王司马觐去世。
三月初五,调右光禄大夫石鉴任司空。
夏季四月十二日,调侍中、车骑将军杨骏任太尉、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二十日,武帝在含章殿逝世,时年五十五岁,葬在峻阳陵地,庙号世祖。
武帝胸襟宽广,待人厚道,一切事情都本着仁恕的原则办理,能容纳直言正论,从不以粗暴的态度待人;明智通达,长于谋略,能断大事,因此,得以安定各方,平定天下。继魏国奢侈苛刻的风气之后,百姓怀念过去古朴的风尚,武帝就用恭敬节俭原则来加以鞭策,用清心寡欲思想来加以劝导,曾经有人上奏宫中的牛青丝鼻绳断了,武帝命令用青麻绳代替它。当朝处理政事能宽容,法令制度有常规,高阳许允被文帝司马昭处死,允的儿子许奇担任太常丞。武帝将要在太庙中行事,朝臣议论因为许奇出身在曾经出过犯官的家庭,不想要他在行事的时候接近武帝,请求将他调离太常府,出外任长史。武帝追述许允旧日的声誉,称赞许奇的才能,反而提拔他担任了祠部郎,当时的舆论都赞扬武帝这种公正豁达的气度。但是,平定吴国以后,天下太平,于是对施政方略产生了厌倦,沉溺在游荡宴乐的生活之中,放纵偏爱皇后家族,亲近并优待当朝权贵,经验丰富的老臣宿将,得不到信任和重用,典章制度遭到破坏,请托徇私公开流行。到了晚年,明知惠帝司马衷不能承担大任,但是仗持孙子司马遹天资聪颖,智力过人,所以没有另立太子的打算。又考虑到司马遹不是贾后亲生的儿子,担心最终会导致危机与失败,于是便和亲信共同商议死后的保证措施。出主意的人各说不一,长时间又不能作出决断,最后采用了王佑的谋划,派遣太子司马衷的弟弟秦王司马柬都督关中,楚王司马玮、淮南王司马允同时镇守要害的地方,来增强皇室司马氏的力量。又担心皇后杨氏的逼迫,再任命王佑作北军中侯,来统率保卫皇帝的禁军。不久,武帝卧病不起,不见好转,渐渐进入危险状态,共同缔造晋国的功臣,都已先期死去,文武百官惶恐不安,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适逢武帝的病情稍稍缓了过来,诏令任命汝南王司马亮辅佐朝政,并且在朝臣中挑选几位名声好、年纪轻的人协助司马亮辅政;杨骏隐藏诏令,不予公布。武帝转眼间又迷糊错乱,杨皇后趁机拟定诏书,任命杨骏辅佐政务,催逼司马亮马上出发,到镇赴任。武帝一会苏醒,询问汝南王司马亮来了没有,示意想见到他,有重要的事情向他交代,身边的人回答没有到,武帝便进入了昏迷垂危的地步。朝廷内部的动乱,实在是源于这些密谋计划啊。
西晋的建立和统一
淮南的叛乱平定后,魏景元元年(260年),司马昭进位相国,封晋公。魏皇帝曹髦见权势日去,迟早要被废掉,召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坐受被废的耻辱,现在我应当同你们一齐讨伐司马昭”。王经说:“过去鲁昭公不能容忍季氏,结果失败丧国,为天下耻笑,如今权归司马氏已很久了,朝廷以及州郡官员都为他们效力,并且我们掌握的宿卫兵太少,这样做太危险了。”魏帝从怀中拿出诏书扔在地上说:“我决心已定,即使死,又有什么可怕?况且也不必就死。”于是入告太后。王沈、王业急忙跑去向司马昭报信,并拉王经一齐去告发,王经不从。曹髦率殿中宿卫、官仆等鼓躁而出,挥剑与贾充在南阙,贾充部下想逃散,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事急矣,当云何”?贾充说:“司马公蓄养你们,正为今日,今日之事,无可问也。”成济便拔剑刺魏帝,魏帝当即死于车下。
曹髦死后,司马昭又立十四岁的陈留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出兵灭了蜀国,灭蜀后又杀了伐蜀的两员大将邓艾、钟会。
司马氏专权的行为除了受到曹氏武装力量的反对和抵制外,也受到了一部分有影响的名士们的消极抵抗,他们玩世不恭,蔑弃礼法,放纵形遗。司马氏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争取了像山涛、向秀、阮籍一些有影响的玄学家,杀害了态度强硬,拒不合作的嵇康。司马氏代魏的障碍全部扫清了。
咸熙元年(264年),司马昭被封为晋王,增封十郡,以其子司马炎为大将军。次年五月,加司马昭殊礼,进王妃为后,立世子司马炎为太子。八月,司马昭死。十二月,魏帝曹奂禅位于晋,司马炎即帝位。追尊宣王司马懿宣帝,景王司马师为景帝,文王司马昭为文帝尊王太后为皇太后,以石苞为大司马,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何曾为太尉,贾充为车骑将军,王沈为骠骑将军。西晋建立不久,司马炎又派成隆击败鲜卑树机能,平定凉州。但是江东吴国尚存吴国。
孙权像吴国在孙权统治的晚年开始发生内争,在无休止的权力争夺中,国力大衰。孙权先立孙登为太子,孙登早死,又立孙和为太子,但却宠爱孙霸,于是朝内形成了两派,斗争异常激烈,孙权怕引起大乱,便废掉了太子孙和,并令孙霸自杀,又立孙亮为太子,诸葛恪和孙峻辅政。孙亮和孙峻合谋杀害了诸葛恪,由孙峻专制朝政。孙峻死后,弟孙綝掌权,孙綝废掉孙亮,立孙休为帝,孙休与将军张布等设谋杀死孙綝。孙休作了六年皇帝,景元五年(264年)病死,由乌程侯孙皓继位。孙皓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暴君,他粗暴骄盈,多忌讳,好酒色,让大臣们非常失望,丞相濮阳兴和张布后悔立他为帝,孙皓知道后就把他俩杀害了。接着又杀死孙休的妻子和孙休的两个儿子,对大臣们更是稍有不如意非杀即罢,还常使用剥面皮和凿眼睛的酷刑。又大兴土木建昭明宫,造苑囿楼观。在他的统治下,“国无一年之储,家无经月之蓄”,国内人民多次举行暴动,同时宗室将领夏口督孙秀、京下督孙楷又先后投降西晋,众叛亲离,国运日衰。当时孙吴都督荆州地区军事的是镇东大将军陆抗,陆抗很有军事才能,负责长江防务,与西晋将领羊枯领兵对峙。孙皓多次派兵进攻西晋,陆抗上书劝孙皓:“要力农富国,审官任能,严明刑赏,安抚百姓,而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劳瘁,这样敌人不会为之衰败,而我们却得了大病,按目前的情况看,大小势异,想入主中原,不是安国之良策。”但孙皓不听。西晋泰始十年(274年),陆抗病卒,临终前上书劝孙皓加强西陵、建平方面的防务,防止敌人泛舟顺流而下。
咸宁二年(276年),西晋征南大将军羊枯上书请求伐吴,羊祜说:“现在东吴江淮险阻不如剑阁,孙皓残暴过于刘禅,吴人困苦甚于巴蜀,而晋朝力量则远盛于往日,是平定东吴、统一海内的好时机,如果我们各路大军齐下,东吴防不胜防,国内必然震动,那时,虽有智能之士,也难以对付我们。而且孙皓众心离叛,将领平时都畏其凶暴,早想离去,我们大军一到,必然响应,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取得胜利。”羊祜的分析,晋武帝司马炎很赞同,但朝议不统一,司马炎没有马上出兵进攻孙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