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产汽车设计部门创办人赫希柏(Jerry Hirshberg),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提出“有创造力的摩擦”概念。
尽管企业已经开始了解多元化的优点,但这种多元化仍是局限在性别与专业领域的多元化。而当员工因为种族与思考逻辑的不同,常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与观点,形成冲突。
作者指出,这些冲突能带来丰沛的创新潜力,带来质量兼具的创意方案。这便是“有创造力的摩擦”。
例如美国日产设计部门,在将J3型汽车的设计给日本日产的员工看了后,才发现由于美国汽车文化重视车子侧面造型,让J3在重视车头的日本人眼中,有着一张生气的脸。经过细部调整后,J3成为跨文化畅销车种。
玩具制造商马泰尔(Matel)旗下的费雪普莱斯(Fisher-rice)公司,则是积极雇用非美国裔的员工。在该公司教育训练时,新员工常被鼓励接手主导训练,讲解他们母国中的玩具产业发展。新旧员工齐聚,迸发许多产品创意火花。
许多经理人对于思考逻辑差异所带来的摩擦,非常感到头痛,也忽视这种冲突所带来的利益。
人类左脑偏向理性、细节化与直线逻辑;而右脑则是主掌感性、直觉与价值导向的思考。而不同的人,对于用哪一部分脑部思考的偏好会有所不同,因此也产生差异。
习惯右脑思考的日产汽车设计人赫希柏,常常即兴地勾画许多美好愿景,他的属下却不断地质疑各计划的构架与可行性。他曾经认为这些唱反调的左脑思考员工,根本是扼杀创意。但经过思考方式诊断与长期合作下来,他才了解到这些员工的意见,反而更能协助他逐步落实愿景。
基于许多类似成功案例,作者建议经理人,必须让一个部门同时有各种特质的成员。
对这种冲突的管理,经理人首先要让员工了解,自己是属于哪一种典型,进而尊重其他典型的同僚,才能避免摩擦变成无效率的个人冲突。
然而,在现今组织人事普遍冻结的环境下,管理者常常无法同时拥有各种典型的员工。就此,可以透过与其他具有互补典型特质的部门合作,或是聘请外部顾问,甚至实习生来提升多元化的工作流程。如果都不可行,那么就必须更加保护拥有少数典型特质的员工。传统上,这类型员工常常因为行为与思考的差异而被视为异类,终致抑郁不得志而离开。
然而谈到团体创造力,这些“异类”却是珍贵稀有资源,能为团队触发不同的想法,以激励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