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人们对需要能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喜欢、愤怒、悲哀、惧怕、爱慕、憎恶、欲望等情感。
情绪不但受人的个性的制约,又受客观事物的影响,所以人的情绪是十分复杂的。如高兴,有的是眉开眼笑;有的是欣喜若狂;有的是强装笑脸;有的是苦笑、假笑、皮笑肉不笑,甚至有的是笑里藏刀。如果情绪一旦与情感相联系则更为复杂,有些简直难以用语言描述出来。
人的情绪充分表现在表情、姿势、语调等方面。如人愤怒时会使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双眉倒竖、咬牙切齿、身体颤抖、指手画脚、高声大叫、声嘶力竭……这是因为情绪发生时,人体内部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呼吸、循环、肌肉组织、外部腺体、内分泌及代谢过程等各系统做出相应的表现,从而导致人的表情、姿势和语调等与正常情况不大一样,由此可见情绪对人的影响之大。由此笔者联想到几年前一个朋友患病住院治疗,被诊断为癌症。本来能走能动的他突然之间瘫痪,对看望他的领导要求去大医院确诊。确诊后将一张假诊断书让他过目,使他相信原医院误诊,一下子从病床上跳下来说要找大夫致谢,说他本来就不相信原医院的诊断。第二天就和护送他的几名同志有说有笑地返回家中并很快上班工作,还经常把这次“误诊”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不幸的是,妻子和女儿的一次谈话被他无意中听到,联想到妻、儿近来情绪上的变化,促使他向妻子逼问实情……后来的结局是他又一次垮下来,陷入极度的悲观绝望之中并很快离开了人世。这也正是某人被确诊为不治之症后,他的亲人或朋友一般不会把真实病情告诉他的原因,说明人们已经对情绪的强大力量有了充分的认识。
情绪几乎参与人们的一切活动,对人的大脑功能和记忆力都有着重大影响。如过度的紧张、恐惧、悲伤、愤怒或“范进中举”式的乐极生悲,都会造成大脑皮层细胞的应急性抑制,会使人的思维、记忆失常,甚至能使一个正常人变成白痴或精神分裂。
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下,人的大脑皮层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它对皮层下的调节、控制机能相对增强,使整个神经系统及其控制下的各部器官运动统一、高度协调。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注意力、思维力、观察力和记忆力会高速运行,此时学习的知识会深印脑海久久不忘。
乐观情绪的保持,除了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文化修养外,要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把它视为前进路上必然存在的困难,因此是正常现象,永远一帆风顺的事情是不存在的。这样一来,就会使我们以乐观、自信的情绪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攀登自己确定的目标。
乐观情绪的保持,还常常得助于自我暗示。运用自我暗示,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增强控制情绪的能力。除此之外,为了排除自己的消极情绪,诸如委屈、冤枉、伤心、愤恨、焦虑、悲痛等,还可采用向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倾诉,找个空寂无人的环境大声发泄或痛哭一场,进行剧烈的体育锻炼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目的都是使自己能尽快地从消极情绪中摆脱出来。
这里,还要谈谈“焦虑”问题,焦虑也是人的情绪的一种反应,它基本上属于消极情绪。因为烦躁不安、如坐针毡的焦虑情绪与恐惧情绪只是程度上的差别。
焦虑作为一种情绪同其他状态的情绪反应一样,也有它的“程度”问题。如生气,有的是生闷气、有的是发脾气、有的是气急败坏,甚至三国时期东吴的周瑜竟被诸葛亮活活地气死。这是说“生气”的程度、焦虑的程度也可以分为较低、过高和适中三种状态。
一般说来,平时焦虑程度较低者不容易激动,这种人因情绪较为稳定,就学习效率而言,要比焦虑程度高的人好;特别是在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他们的学习效率可以随之提高,而焦虑程度高的人学习效率反而降低。但是,焦虑程度较低的人因为情绪较稳定而缺乏紧迫感,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也不会是学习中的佼佼者,适中的焦虑程度才能发挥人的最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保持乐观情绪对于科学用脑和增强大脑记忆力是非常重要的。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这点,也了解到情绪的好坏完全可以自己调节,那么就让我们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以拼搏完成学业、以开拓对待工作、以微笑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