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的双方往往都抱着同一个目的,那就是尽全力使谈判结果对自己有利。不管这场交谈的具体过程如何,这始终都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反驳,或是被反驳,都在所难免。在这场战争中,交谈双方狭路相逢,有勇有智者才是常胜者。
简短、精准的话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气势要杀死一条蛇,并不需要将它打得遍体鳞伤。事实上,只需要一下,打中蛇的致命弱点——七寸,它就一命呜呼了。所以,切中要害、简短精辟才是交谈的要点。
难以捉摸的谈判专家
在商务谈判中,赢家往往并不是在谈判过程中口若悬河的人,而是那些看起来非常“沉默”的人,他们往往一张嘴,就能点中问题的要害,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经验丰富的谈判高手在谈判的时候都是“寡言少语”的。
谈判专家在谈判的过程中非常善于运用心理战术,他们往往能用很简短的几句话,就让对方感觉到他的气势。因为你说得越少,对方就越觉得你难以猜透,对于你下一步要说什么,对方都是毫无头绪,从而觉得你是一个“高深莫测”的人,仿佛你能洞察一切,任何事情都逃不过你的眼睛。
杰瑞是一家广告公司聘请的谈判专家,有多年谈判经验,和他打过交道的公司不计其数。这一次,聘请他的这家广告公司要和一家手机厂商商谈有关广告费用等问题。在谈判中,杰瑞发现手机厂商代表是一个口若悬河的人,当双方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对方都采取激辩的方式,而且情绪很容易激动。而杰瑞在谈判中都是用短短几个字或者几句话来回答手机厂商代表提出的问题,对于有的条件甚至不作出任何解释,而是引导手机厂商代表按照他的思路来走,给对方一种难以捉摸的感觉。谈判结束的时候,手机厂商代表说:“你们公司真是派出了一个出色的谈判专家,他既让我们抓不住头绪,又用几句话就说服了我们,太厉害了。”
6分钟会谈影响了他的一生
马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他所创办的阿里巴巴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最大、最活跃的网上市场和商人社区,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雅虎、亚马逊、易趣和美国在线比肩的五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马云能取得这些成就,源于他所作出的一系列正确选择,其中一个影响了他一生的决定,就是他和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的一次短短6分钟会谈。
在1999年12月,马云和孙正义见了第一次面的20多天后,他和蔡崇信飞到日本东京,与孙正义正式展开谈判。
马云在谈判一开始就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希望孙正义本人亲自做这个项目;二是希望用软银自己的资金;三是价格问题。”对于这三个问题,孙正义的回复是:“我们会投资,要占30%的股份。我从来不做任何公司的董事,就做你的顾问吧。我也可以将我的资金给你。至于价格,我们现在就开始商量。”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最终,孙正义同意了马云的条件,软银投资阿里巴巴2000万美元,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仍然绝对控股。关于这次风险投资的谈判结果,蔡崇信说:“这是他(孙正义)投资经历中让步最多的一次”。
马云在这次和孙正义的谈话中仅用了短短几句话,就说服了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孙正义拥有遍及美国和欧洲的合资或独资企业近千家,软银集团是日本前十大会社,马云成功让这样一个资本雄厚的对象开先河,作出极大让步,原因就在于孙正义从马云短短几句话里,就知道马云注定是会成功的。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时隔9年,当两人再次聚首的时候,孙正义说:“我相信杨致远,我很兴奋,我发现了他,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热情,看到了力量。所以雅虎刚刚创立时,我投了1亿美元,帮助他更快取得成功,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同样,9年前我见到你的时候,你一无所有,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也仅仅是刚起步。但是你的双眼冒光,闪烁着梦想和激情。我觉得你和杨致远一样疯狂,所以我决定投资你的公司。你和我都是疯子,不同的是,今天的你和当年的你一样瘦,而我可能重了一点。”
请相信,只要说出的话够力量,你的短短几句话,就能让对方看到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力量和气势。
简短和精准并不是说你不具备谈判口才,那些口若悬河、总是据理力争的人也并不总是谈判中的大赢家,很可能弄巧成拙。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浪费时间去听那些长篇大论,有时候,用最简短的几句话表达出核心意思,反而更有说服力。
对待谣言,极力否认只会使结果更差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产生谣言的温床。谣言就像生命力旺盛的蝗虫,你越是把它们当回事,越是想把它们一网打尽,它们就“泛滥”得越厉害。我们无法消灭谣言,但是我们完全有更好的办法阻止它对我们造成不良影响。
用事实打败谣言的公司
世上有一种东西,它比肆虐的蝗虫、蟑螂更加让人厌恶,却又没有特效药可以去除,这种东西就是谣言。其实,谣言也是办公室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天下谁人不造谣,又有哪个没有为谣言所累?人们不管在有心还是无心的情况下,都做过谣言的制造者或传播者,而且很可能也成为过谣言的受害者。对付谣言,有一点要切记,如果是针对自己的谣言,你越是去极力否认,越会在这个旋涡中越陷越深。
某公司开发了一个新产品,一经推出后,市场反应非常好,公司股价疯长。突然有一天,又传来了该公司新产品违规操作、侵权的消息。一时间,公司股价一路下跌。为此,公司召开了两次记者招待会,又是拿出证据,又是下保证书,想要极力澄清这件事。但是大众普遍认为该公司这是欲盖弥彰,企图蒙混过关,外界评论也是一片喊打喊杀。
就在这时,该公司突然沉寂了,消失于媒体和公众面前,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大家都说这家公司是认清了无法欺骗公众,所以躲起来了,都在猜测这家公司还能坚持几天。
一个月后,该公司突然宣布,成功收购另一大型企业,交易将在明天正式结束,请各大媒体共同见证。一时间,公众哗然,大家又开始一边倒地说对于产品专利的怀疑纯属造谣。公司由此渡过难关,坚持到两个月后专利局宣布调查结果——该公司新产品专利合法,无侵权行为发生。
原来,公司在遭遇谣言之初,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可怕,因为清楚自己的产品确实没有侵权,所以以为开个新闻发布会解释清楚就可以了。结果他们发现情况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谣言一旦形成,光是解释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于是公司管理层果断改变策略,提出收购计划,并向专利局求助,利用专业权威机构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一试之下,果然奏效。
对付谣言的三原则
生活中,我们都有可能受到谣言的攻击,不管是来自朋友,还是来自同事,我们都需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对付谣言。当然,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极力否认,那样只会让人觉得确有此事。
确实,遇到谣言,你越解释,别人越以为你是在欲盖弥彰。关键时刻,当事人极力去否认,想让大家相信自己是“清白”的,却只会加深别人的怀疑,让事情愈演愈烈,还会增加谣言的“精彩程度”。关键时刻,要用事实说话,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清白”。
面对谣言,有三大原则。
第一,平稳自己的心态,如果一听到不利于自己的谣言就暴跳如雷,在别人眼里会被解读成丑事被揭穿后的恼羞成怒。
第二,冷静下来之后要积极寻找对策,不能不闻不问。
第三,对付谣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事实说话”,事实能打破一切谣言。
比如说当你和某位异性同事走得很近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传言说你和这位同事在谈恋爱,或者有不同寻常的关系。当你听到别人对此议论纷纷的时候,不要急着向大家解释、否认,可以先苦笑一下,然后说:“我这么快就成名人啦,呵呵,谁给我传的啊,帮我谢谢他啊,人家可心最近在帮我女朋友在网上开店,所以走得比较近而已,别陷害可心了啊。回头我女朋友的店开不成,我可就要找你们啊。”比起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用幽默化解谣言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所以,当你发现有关自己的谣言时,请记住下面的话。先不要急于找到始作俑者,当然,也不可不管不顾,毕竟谣言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你对其置之不理,也许有人就会认为你是默认了谣言的真实性。如果你向所有人一一说明情况,甚至情绪激动,那么不仅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反而会让谣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要想打破谣言,首先就要正确认识它,冷静下来,想想如何让谣言不攻自破。要记住,极力否认只会让结果更差。
说话要客气,但肢体语言要表达出“愤怒”
作为礼仪人士,我们需要表现出我们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的一面,但有的时候,对方的行径着实令人气恼,客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唯有冲冠一怒,才是对对方最好的应答。
理性的“愤怒者”
麦克发现最近同事保罗经常有意或者无意讽刺他工作做得不好,或者是暗示他这个人喜欢溜须拍马。这让麦克非常愤怒,有几次都想和保罗大吵一架,让他给自己道歉。但转念一想,两人同在一个公司,发生正面冲突毕竟不太好,还会影响自己在领导眼中的形象,因此不得不强压怒火,尽量不和他一般见识。
这一次,公司让麦克负责接待一位来自法国的经销商。麦克非常认真地安排接待工作,赢得了这位法国经销商的认可和称赞,而保罗却挖苦麦克说:“都知道你是经理眼中的大红人,就算做得不好,也没有人批评你,真羡慕啊,我是没有这种溜须拍马的能力。”当听到这些话的时候,麦克强压住心中的怒火,很客气地对保罗说:“这都多亏了同事们和领导平时对我的帮助,我才能进步这么快。我一直希望能够为公司创造更多利益,既然机会来了,我自然不会放过。”保罗看到麦克说这些话的时候双臂紧抱,而且眯着眼睛,眉毛上扬,因此知道自己激怒了他,就知趣地走开了。
礼仪人士要这样表达“愤怒”
人际交往中,不管是同事间,还是朋友间发生了矛盾,如果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我们的愤怒或者不满,往往会让气氛变得尴尬,伤害彼此间的感情。这个时候,不妨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你的愤怒,而你仍然不失礼仪人士的身份。
肢体语言即身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心理学家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有意无意地通过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比如说皱眉、摇头、双手交叉、跷二郎腿、眼睛看向别处、叉腰、晃动拳头、点头、环抱上臂、眉毛上扬,等等,不同的肢体语言代表了不同的心理活动。
在有的场合,我们即使很生气,也必须克制自己,但往往我们的肢体语言也可以表达出我们的愤怒。比如说环抱上臂、眉毛上扬、皱眉、双手放在背后、眯着眼、来回走动,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中向别人传达了我们的愤怒信息。
在商务活动中,有的公司或者客户趾高气扬,提出很多无理的要求,或是用尖酸刻薄的话挑剔对方的工作,无视对方的努力。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直接和对方发生争执,不仅会让情况恶化,还会影响公司的利益。这种时候,不妨保持风度,客气地和对方交流,但你的肢体语言要表达出你的愤怒。“对于贵公司,我们早有耳闻,我们也知道这次的接待工作有些方面没有做到位,对于您的批评和建议,我们会虚心接纳并努力改进。”在你说话的同时,可以扬起眉毛,并且握紧拳头。
在谈判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当对方对你所在的公司提出的要求和条件不满的时候,常常会环抱上臂,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表达愤怒和不满的肢体语言。即使对方并没有从言语中表达出自己的愤怒,但是你仍然可以从他的动作中感受出来。
同样,在和朋友、同事相处的时候,为了避免冲突和矛盾,即使你对于对方的某些言行和举止非常生气,却无法直接说出来,这时,你不妨也用肢体语言表达出你的不满。比如,当对方用非常难听的话嘲笑你新买的裙子的时候,你可以叉着腰并且皱着眉说:“这件裙子的确不是很好看,我的眼光确实比不上你,下次不妨帮我挑挑。”当朋友听到你的“客气”话,看到你的这些动作,她自然就知道自己“得罪”了你。
很多名人和政治家在面对媒体提出一些过分的问题时,往往为了保住自己良好的公众形象,不得不很客气地和对方交谈,同时又非常善于利用肢体语言表示自己对媒体的愤怒。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所说的话要尽量客气,保持住自己的风度和气质,不要因为图一时之快和对方争吵起来,从而让气氛变得尴尬,这对自己是很不利的。
所以说,有时候,为了避免出现争吵的局面,我们都会下意识地通过肢体语言表达我们的愤怒,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时,为了不失风度,我们仍然要客气地回应对方,这也是一种沟通技巧。
拒绝战术:让对方“欲走还恋”
现实生活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我们经常需要和对方使用心理战术,而“拒绝”在有的情况下,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让对方“欲走还恋”的战术。
嫌货才是买货人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在菜市场买菜,或者在商场买衣服的时候,你对商家提出的价格不满意,对方又始终不肯降价,因此你作势要走。这时,商家怕失去你这个潜在客户,往往会上前拉住你,或者是把你叫住,答应你出的价钱。
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我们虽然在表面上拒绝成交,其实心里对商品还是非常满意的。采用正面交涉的方法并不能帮助我们达到目的,因此我们抓住了商家的心理,采用“拒绝”战术。其实很多时候,这种“拒绝”战术也是在“威胁”对方,是在给对方施加某种压力。
比如在商务活动中,当双方就某一问题产生了很大分歧,并且都不肯做出让步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先“拒绝”的方式,利用对方急于想要谈成这笔交易的心理,迫使对方做出一些让步。
王信是一家钢铁厂的外贸经理,有丰富的谈判经验,也很善于使用心理战术给对方施加压力。这一次,王信要和一家进口厂商洽谈。谈判的过程中,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很快达成了协议,但是在价格上,对方始终不肯让步。王信看出来进口厂商非常想要达成这笔交易,因为在谈判的过程中几次让步,而且也并没有提出任何刁钻的条件,因此他决定使用“拒绝”战术来圆满结束这场谈判。
王信说:“贵公司的规模现在正在不断扩大,可以说是实力强劲。我们公司在钢铁行业已经做了很多年了,产品质量有保证。我们的信誉,相信贵公司也应该知道,我们公司不光在很多地方有分公司,而且和许多外国企业也有业务往来,诚信二字一直是我们公司的信条,我们也希望和贵公司建立长期友好的业务关系。我们这次提出的价格其实并不高,如果贵公司执意要求降价,那么我也只能遗憾地说声对不起了。”
进口厂商代表听到这些话后,商量了一下,说:“好吧,我们同意以这个价格成交。我们一直非常看重贵公司在业内的名气和信誉,而且也非常有诚意想要和贵公司合作。希望以后我们可以继续保持这种业务关系,友好地合作下去。”。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对方之所以就一个问题一直纠缠不休,恰恰说明了他非常希望能够达成这笔交易,只不过希望能够多获得一些利润而已。王信正是因为抓住了进口厂商的这个心理,所以才先“拒绝”对方,给他们施加压力,从而让对方不得不答应这个成交价格。
拒绝战术的应用
促销员极力向你推销某一产品,而你对这个产品又有兴趣,于是就开始和对方讨价还价。促销员往往能够看出来你对这个产品有购买的欲望,因此迟迟不肯降价。这个时候,你可以这样说,比如“我以前经常买你们这儿的东西,你要这么高的价钱,那我以后不来了”,“就我刚才说的价钱,如果你不卖,那就算了”,“这个东西我也不是特别需要,如果你不降价,那我就不买了,以后再说”……促销员都是为了多赚取些利润才要高价,如果报出的价格还有降价的空间,那么当你拒绝购买的时候,促销员就会把价格降下来。
在和朋友相处的时候,为了做成某一件事,有时候也可以采取这种战术。到午餐时间了,你和朋友来到一家餐厅门口,其实你并不想在这家用餐,于是说:“还是去街对面的那家吃吧,我都吃腻这家的了,你要不去我自己去了啊。”往往朋友就是因为想和你一起吃饭才约你出来的,即使你提出的要求被拒绝了,但还是答应按照你们俩的喜好来选择第三家餐厅。
我们所说的“拒绝”战术其实就和《三十六计》里的第十六计“欲擒故纵”很相似,主要是利用对方的心理达成自己的目的,往往一个“不”字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让对方“欲走还恋”。
逼问策略:让对方不战而败
连珠炮式的问题往往会使对方变得紧张不安,不知所措,就算事先准备好了几个理由现在也说不出来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战而败”。
领导这样让下属“俯首帖耳”
很多领导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办法来让下属“俯首帖耳”,比如说在某些事情上采取“逼问”的手法。
有的员工在犯了过失后,往往喜欢找一大堆借口来给自己开脱,这个时候,领导就会用逼问的方法让员工既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又会努力把以后的工作干好。比如,“最近你的工作态度怎么这么不端正?上次拿给我的设计方案做得非常不好,你到底有没有用心去做?咱们下个月就要搞绩效评比了,你还想不想拿奖金了?你也是咱们这儿的老员工了,就不知道给新来的同事树立个好的榜样?还有,你看这段时间,你总是迟到,要不就是请假,是不是不打算在公司干了?”当员工听到领导这种“连珠炮”式的问话,往往都会变得紧张不安,不知所措,就算事先准备好了几个理由,现在也说不出来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战而败”。
情绪失控的奥巴马
很多政治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比如受到来自记者、媒体、竞争对手或者是其他党派的逼问。当这些问题切中要害的时候,往往让这些政治家们无力反击。
美国总统奥巴马就经常遇到这类问题,在一个记者招待会上,记者们向奥巴马提出刁钻问题。“为什么您没有在得知AIG(美国国际集团)奖金门丑闻后马上就表示谴责”,“为什么纽约州总检察长科莫在处理AIG丑闻时做得比总统还成功”。
奥巴马显然是被激怒了,尖刻地说:“我的确是花了点时间才作出反应,因为我喜欢在张嘴之前把我到底要说什么搞清楚!”
显然,奥巴马的回答并没有让这些记者满意。他不苟言笑,非常严肃,面对刁钻问题时情绪一度失控,和先前的幽默亲切简直判若两人。
逼问策略的应用
在辩论赛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情形,两方中有一方明显实力很强,一直在辩论中占据优势地位。分析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就在于一方的辩手总是采用“逼问”的方法使另一方的辩手毫无还击之力。“对方辩友,你怎么就能肯定这种现象对当今社会产生的一定是不好的影响呢?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你这样看待问题是不是过于主观了”,“对于你刚才提出的论点,对方辩友你能举出实例来吗”……具体陈述自己的观点,往往都不如让对方张口结舌、无力还击要更容易让人信服。
在工作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人品不是很好的同事,他们经常会散播谣言,从而达到中伤别人的目的,或者是言语刻薄,经常让人忍无可忍。假如你也遇到了这样的同事,那么不妨也让他“不战而退”。“你说我拿了回扣,你有证据吗?如果有证据,我相信你早就拿出来了,在这里散播这种谣言,难道是想哗众取宠吗”,“这次的接待工作从头到尾都是我负责的,经理看重我,所以才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既然你认为自己这么有能力,经理怎么不把这个美差交给你呢”。
所以我们说,采取“逼问”策略,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让对方不战而退,还能让你占有优势地位。
反客为主:越是身处劣势,越要轻松应答谈判或是与人交涉,就像一次野外探险,一路上可能山险水恶、险象环生,稍不留心,可能就栽了跟头。形势对自己不利,这并不可怕,就怕你彻底丧失自信,自己把自己推进失败的泥潭,这才是真正的失败。
反客为主的郭子仪
《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计叫做“反客为主”,其寓意是变被动为主动,就算身处劣势,也要扭转局势。这其中有一个故事,我们不妨看看能否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
唐朝有个叛将名叫仆固怀恩,他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挑起了唐王朝和邻国的纷争,煽动吐蕃和回纥两国联合出兵进攻唐王朝。在他的游走说服下,两国派出了30万兵力。一路上,由于唐王朝守军与吐回联军之间兵力悬殊,吐蕃和回纥两国军队连连打了胜仗。守卫泾阳的将领是唐朝的著名将军郭子仪,他被派来平息这场叛乱。但他手下只有1万兵力,当时在所有人看来,胜负一目了然。面对着潮水般涌来的敌人,郭子仪知道形势十分严峻,如果不想出一个万全之策,那么势必会失败。
就在这个时候,郭子仪得到消息说仆固怀恩病死了,由于吐蕃和回纥一直是靠仆固怀恩从中联系和协调,因此两国开始争夺指挥权,并且矛盾日益深化。双方都不作出让步,因此分道扬镳,吐蕃驻扎东门外,回纥驻扎西门外,互不往来。
郭子仪突然想到一条妙计,不妨利用这个机会,拉拢回纥共同对付吐蕃。在安史之乱的时候,他曾经和几个回纥将领一起对抗安禄山,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如果他前去做说客,说不定能够避免当前的战事。他派使者前往回纥营中传达信息,说自己想与过去并肩作战的老友叙叙情谊。
回纥都督药葛罗听说郭子仪也在泾阳,非常高兴,恨不得马上一见,但是转念一想,又说:“除非郭老令公亲自来见我们,我们才会相信。”使者将药葛罗的话回禀,郭子仪哈哈一笑,马上收拾行装准备赴宴。但将士们担心郭子仪此次前去会有性命之忧,因此竭力阻止。郭子仪说:“现在正是精忠报国的时机,我怎么能将个人生死放在国家存亡之上呢?如果我能成功说服回纥共同抗战,那么就可以换得天下太平,这有什么不好呢?”他仅带了几名随从前往回纥。
药葛罗看见郭子仪到来,非常高兴,立刻设宴款待,并与他把酒畅谈。郭子仪说:“在安史之乱的时候,我们同仇敌忾,共同对抗安禄山。你们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唐并没有亏待你们啊。现在你们联合吐蕃进攻大唐,想必是听信了小人的挑拨。”药葛罗听后,愤怒地说:“令公说得有理,我们是被骗了,我们愿意和大唐一起联合对抗吐蕃。”
吐蕃首领得到线报后惊慌失措,知道目前形势对自己不利,因此下令全军连夜撤退。郭子仪联合回纥军队大战吐蕃,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险象环生的形势下,你只有从容应答、沉着应对,才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扭转自身的劣势地位。
轻松应答,变被动为主动
在和同事或者是客户就某事交谈的时候,如果我们处于劣势地位,就一定要想办法扭转局势,面对客户的刁难和抱怨,我们更应该轻松并且认真应答,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有可能让形势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
哲文是一家股票公司的咨询顾问,今天公司来了一位老客户,由于最近大盘形势不好,这位客户在投资股票的时候亏损了很多,因此抱怨公司的炒股软件并不实用,要求退款。面对这种客户,哲文知道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件事,公司就有可能损失这个老客户。这不仅会影响自己的业绩,还会损害公司的利益。
这位客户一上来就一直在抱怨软件不实用,不仅没有帮助自己在炒股的时候赚到钱,反而亏损了很多;不光很多指数不准,连买点和卖点也不准。客户现在不光是抱怨,而且是怒气冲冲,一定要公司退款,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因此哲文对这位客户说:“您批评得很对,对于您的批评和建议,我们一定虚心接受,您是我们公司的老客户,没有你们这些老客户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公司也走不到今天。我们的职责就是为你们服务,让你们既能通过使用我们的软件赚到钱,还能体会到我们的贴心服务。您看,最近大盘走势的确不好,不光是您,很多客户也都被套住了。如果您对我们这款软件不满意,那么不妨尝试一下最新款的软件。这个软件是由国内很多股票专家一起研发的,其含金量您就可想而知了,因为您是老客户,所以我们可以让您免费试用两个月,还会教给您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一些炒股技巧,您看怎么样?”当客户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思路就完全被引到这款新软件上面来了,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哲文又乘机向这位客户介绍了很多与软件相关的信息。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哲文在一开始的确是处于劣势地位,如果不是因为他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以及应变能力,那么他会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面对客户的抱怨和责难无可奈何。但是哲文沉着并冷静地处理了客户的投诉,还变被动为主动,把局势完全扭转了,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说话这门艺术的魔力了。
最后通牒:让对方想拖延都不可能
人都有惰性,当面对一项工作或任务时,人们总爱以时间尚多、准备不足为由拖延动工时间。而最后通牒则是该种心理效应的有效克星,它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们的惰性心理。
绝不妥协的谈判手
高原是一家进出口公司的外贸专员,有多年外贸经验,因此公司的很多进出口贸易工作都是由他负责的。这一次,公司要和一家出口厂商商谈有关海鲜制品的进口问题。因为水产品都属于受温度和天气影响比较大的产品,所以高原所在的公司非常关注发货期、保鲜等问题,并且把这次的谈判工作交由高原负责。
谈判过程还比较顺利,双方经过协商后,在价格、关税和数量等方面达成了一致,但是对于发货期问题,双方各执己见。由于出口厂商在和高原所在公司进行业务往来之前,已经和另一家大型公司签署了合同,因此在发货日期上希望高原所在的公司可以给予宽限。然而夏季马上就要到了,海鲜制品非常容易受到温差的影响,如果不能保证质量,那么公司的利益势必会受损,因此在这个问题上,高原认为绝对不能妥协。
在谈判过程中,高原说:“贵公司非常清楚发货日期对于海鲜制品的重要性,现在昼夜温差很大,如果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那么不光会影响我公司的利益,还会有损贵公司的声誉,以及我们两家公司日后的合作。所以发货期必须在4月底,绝对不能延后。”在后来的谈判中,高原也绝不让步,给出口厂商设定了一个最后期限。最后,这家出口厂商的代表不得不答应了高原的要求。
巧施“最后通牒”的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必须要和对方使用一些心理战术和说话技巧。如果你的对手是一个做事拖拉、不紧不慢的人,那么不妨采取“最后通牒”这种方法来给对方施加压力,迫使对方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不给他任何拖延的机会。
有的老员工由于抓住了领导的心理和做事方法,因此对于领导安排的某些工作并不像新员工那么认真负责,而是办事拖拉,还总能找到借口来为自己开脱。而许多领导就采用“最后通牒”的方法,给员工设定一个完成工作的最后期限,迫使他提高工作效率,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这些工作。“小张,这个报告必须在明天下午交给我”,“今天下午必须把报表做好交给我”,“把每个人的工作总结整理好后,明天上午发给我”,“这月的绩效表怎么还没做好,下午整理好马上给我”。在工作中,这种“最后通牒”的方法通常都非常有效,这也是领导迫使员工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有效手段。
在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有时候也需要用这种方法给朋友一种“紧迫感”。当你的朋友借走了你的物品或者是钱,却又总是拖着不还的时候,你希望朋友尽快把这些东西还给你,却又不知道如何向他开口,那么不妨也采用这种方式。“我买的那辆车还差别人1万块钱,人家这两天正找我要呢”,“上次我借你的那8000块钱最好能在28号以前还给我,这钱是我跟同事借的,如果拖得太久就不好了”,“我借你的那本书最好明天还给我,后天我得还图书馆去,要不就逾期了”,“玛丽,那件礼服能不能今天下午还给我,晚上我得去参加个舞会”,“小韩,那车晚上得还给我,有个朋友晚上到机场,我得开车去接他”,等等。这些都是在给对方设定一个最后期限,既能让你得到你想要的,还能让对方没有拖延的借口和理由。
心理学家认为,当你给对方下“最后通牒”的时候,其实是在暗示对方不要拖延,尽快完成。很多公司都会采取这种方法来给营销人员施加压力,目的是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这次的任务必须在这个月底完成,月底我们会进行绩效评比,谁没有完成任务,就要扣除奖金”,“下个月公司会进行绩效考核,这个月的业绩都会算在里面,月底就要把你们这月的业绩报表交给我”,等等。所以说,在有的情况下采取“最后通牒”的方法,是为了不给对方任何拖延的机会,这样既能激起对方的紧迫感,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