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行为虽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其中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规律性,但处于相同环境中的不同人却会表现出非常不一样的行动。这一方面与个人对压力的承受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个人不同的性格有关系,此外还会有多种因素影响非语言行为的表现。
边缘反应:最本能和迅捷的信息反馈
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处于大脑的控制之中,通过感受周围的世界与发出指令,大脑让人类有了各自相异的动作。指导非语言行为的大脑系统驾驭着我们的身体,它是司令官,也是信号塔,对于周边环境所提供的各类信息,边缘大脑所进行的反射往往不经思索,只要符合潜意识或经验条件,它就会做出迅捷的反馈。了解边缘大脑的反应,可以让观察者从根本上对非语言行为形成认识。
诚实的边缘反应
在人体大脑的边缘系统之中,存储着来自各方面的经验、体验以及信息。通过它从不休息的工作,人类可以对周边环境的刺激做出真实的反应,而它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依靠于每个人不同的情绪状态以及对世界的感知,因此,这种反应是最为真实可信的。
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情感因素也由大脑边缘系统负责管理,因此情感因素在人类任何的动作中都要有所考量。形成各种不同情感及潜意识,不仅限于某一个人的人生经验的积累,它还来自于人类数百万年来的进化记忆。大脑的边缘系统就如同科幻电影中所展示的神奇记忆存储晶片一样,将祖先的记忆保存并流传给每一个后来者。这些信息被印刻在每个人的大脑中,对他的非语言行为形成指导和影响。人类在远古时代生存环境中所积累的逃跑反应、惊恐反应等,在现代人身上依然会出现,当我们面对令人不安的环境时,很多人会感觉不安,会产生逃跑的意图。
在恐怖活动猖獗的一些国家,警察们被安排在海关,严密观察一些来往的旅客,以确认其中是否存在恐怖分子。当恐怖分子经过安检的时候,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反应,有些人会手足无措,有些人则不断冒汗。通过这些异于常人的反应,警察抓获了很多企图对他人造成危害的恐怖分子。
当人们感到紧张时,颤抖的手、冒汗的额头,都属于大脑边缘系统的非语言反射行为。而这种反射已经是数百万年来应对紧张环境时形成的固定模式,通过学习和总结,警察可以据此来推测对方的意图,并及时阻止。这说明一个人的心理总会通过非语言行为展示在外,哪怕他很想要掩饰,也说明边缘大脑所形成的反应非常真实。
撒谎的新皮质大脑
在如此诚实的边缘大脑指导之下,人们几乎每一个都可算得上是诚信君子,但为什么生活中还是有那么多谎言?这与人类大脑的进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边缘大脑中所积累的各类信息,是对生活经验以及记忆的完整反射,它容不得自己撒谎,除非所积累的信息本身就是错误的。而对于新皮质大脑来说,它却可以通过分析、判断来提供最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新皮质大脑最主要的职责是负责高级认知和记忆的,这让它可以不断思考,人类所获得的每一个进步都有它的功劳。如此聪颖的它不甘于总是实话实说,在面对质疑或出于不安的环境中时,它总是“聪明”地安排出各种并不真实的答案,谎言也由此产生。
当一群小学生被老师询问是谁打破了教室玻璃时,他们一个个都理直气壮地说:“不是我。”很显然,这其中有人在撒谎,但听他们说话的语气和此时的表情,似乎每一个人都没有撒谎的嫌疑。完成这一动作的便是新皮质大脑,它通过控制语速、语气以及表情,让自己可以脱离破坏者的嫌疑。而仔细观察这些孩子们,有些人会目光游移,不敢和老师对视;他会不安地扭动,手握住自己的衣角。这些动作出卖了他此刻的不安心情,而让他有此表现的,正是诚实的边缘大脑。
新皮质大脑总是在教唆着我们说谎,它擅长于表演。虽然它让人们变得不诚实,但却又是不可或缺的。当我们面对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客户时,新皮质大脑会让我们露出看似真诚的微笑;当我们的朋友买了一件并不好看的衣服时,新皮质大脑会让我们脱口而出赞美的话……而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些谎言其实都非常必要。
边缘系统的调节
如果说现代科技的发展让计算机科技已经复杂到无法想象,那么人类大脑的复杂结构则是这种无法想象的千百万倍。在大脑的构造中,有无数不能解开的谜团,它的精巧与神奇至今令所有的科学家大感惊叹。边缘大脑对人类行为的控制更复杂而神奇,当人们面对某种情况时,不仅能反射出自己的感受,还会迅速地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措施做出应对。要完成这种分析、判断以及采取措施,电脑更望尘莫及。
生活在远古时代的人类,总会遭遇到来自环境的威胁,当他们遇到猛兽时,会出现由惊恐到镇定的反应,进而确立逃跑或战斗的方向,使用各类工具让自己获得安全,让敌人落荒而逃。在现代社会,当人们遇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时,也会出现类似的反射,他会努力抑制自己的反应,瞬间决定自己该留下或离开。
通过对非语言行为的观察,会发现所有的行为都处于动态之中,随着情绪的起伏变化,人们会表现出各类不同的动作。这种变化正是大脑对人类行为的调节,这样的调节取决于对环境的观察与分析,而这种能力也让人类得以延续到现在。如今,这种能力依然被保留了下来,通过这样的调节,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冻结反应:突然停止的动作说明了什么原本顺畅进行的动作,会因为某种改变而瞬间出现静止。这种静止在瞬间完成,也会在瞬间解除,持续时间可能不会超过三秒钟,但它却成为大脑边缘系统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冻结似的静止,人类获得了很多生存机会,因此这一反射也被保留了下来,在现代人的身上也时刻出现。
冻结的原因
人类虽然非常智慧,但在强大的自然面前依然非常渺小,不仅大自然的力量非常强大,超出人类可以抗衡的范围,而且其他生物的力量也往往强于人类。在人类进化的千百万年,时刻都处于自然的威胁中,他们不得不想出各种办法来应对这种威胁,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反射的模式,印刻在每一个人类子孙的记忆里。
在一起令人心痛的校园刑事案件中,出现了一个丧心病狂的凶手,他手持枪支冲进学校,对无辜的学生开枪,导致很多人伤亡。在这起突发的恶性事件中,有一些人是幸运的,虽然他们离凶手的距离非常近,但却没有造成可怕的伤害。
当记者采访这些惊魂未定的孩子时,他们坦言:“当时我简直被吓呆了,动也不敢动。”也有人说:“我太害怕了,只能躺在地上装死,才逃过一劫。”
事实上,这种让自己保持静止不动的行为,正是因为大脑边缘反应造成的,通过冻结自己的行为,他们避免引起凶手的注意,从而让自己获得了一条生路。
对于移动的物体,动物或人类都会产生更敏锐的感知;而对于静止的物体,却总是会忽略。这一原理让大脑得出了静止逃生的模式。在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时,大脑感受到自己所受到的威胁并立刻发布保持静止的指令。这种反应往往非常迅速地完成,人就好像被冻住一样,丧失了行动的能力,哪怕有些人想要拔足逃跑,也会觉得双腿无法用力,最后不得不待在原地不动。而这样的反应却救了很多人,在远古时代遭遇自己无法抗衡的猛兽时,人类通过冻结自己的行动来避免成为攻击目标;在现代社会,当安全遭到威胁时,人们通过保持静止来远离伤害。
生活中的冻结反应
虽然现在的社会不用面对猛兽的攻击,也很少发生突发的危险情况,但细心的观察者会发现冻结反应还是会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频繁出现。
一群人在房间里边说边聊,正说得开心,忽然听到门外传来敲门声。现在已经是半夜12点多了,有谁会在这种时候来敲门呢?大家顿时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也没有人再发声说话。瞬时,房间里似乎安静得可以听见呼吸的声音。过了几秒钟,其中一个人走到门口,开门一看,原来是隔壁的邻居提醒他们不要大声喧哗。众人这才舒了一口气,向邻居道歉后开始小声地讨论之前的话题。
在出现突发情况并感受到威胁的时候,人们通过静止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信息,这种冻结反应非常直接。如果是一群人同时处于相同的环境中,反应也会非常类似。
除了这种应对威胁的冻结反应,在其他情况下也会出现冻结。当上班族早晨匆忙走出家门时,他会忽然站住,停顿几秒之后又返身回家。原来他忘记关好自己家的煤气阀门了,这时的静止是因为他忽然想起了某事,并通过冻结来让自己凝神确认。
冻结反应的常见表现
虽然在本质上都是为了应对威胁而产生的瞬间静止,但因所感受到的威胁程度不同,冻结反应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在一声巨响突然在人们身边发出时,很多人会顿时扭头观望,并保持静止不动,也有人会捂住耳朵并保持静止。边缘大脑提高警惕来面对困境时,也有多种选择,因个人习性总是选择最适宜的方式。
在参加面试的大学生身上,冻结反应是他们应对压力和威胁的最基本反射行为。当面试官问到一些问题的时候,面试者会屏住自己的呼吸,或者努力抑制自己的胸腔有过大的扩张行为,让呼吸变得非常浅,似乎过大声的呼吸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一样。
这种行为是最为古老的冻结反应,处于危险环境中的人用屏住呼吸的行为来应对威胁。而动作的实施者往往不会感受到,意即这是一个无意识的动作,而周围的人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与屏住呼吸的冻结行为类似,在承受压力的时候,人们会将自己的脚放进一个自认为安全的地方去,或者让自己的脚朝向出口的位置,并保持不动。这也是常见的冻结反应,它经常出现在一些接受警方询问的嫌疑人身上,怀有秘密的人常常会以冻结反应来避免引起过多人的注意,观察商场摄像头所拍摄的小偷盗窃视频,会发现这些小偷在作案时总是小心翼翼的。他们尽量减少自己的行动幅度,有时候弓腰驼背,似乎是想要将自己隐藏起来。这也是一种冻结行为,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会非常希望自己像商场里的服装模特一样保持静止,在无法达到那种静止状态的时候,只能尽量减少自己的行动,但这种逃避行为反而让他们有异于常人,更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逃跑反应:人体的求生本能
人类一直都在赞颂英雄们的各种壮举,但在真正面对危险的时候,人类的本性却还是会在第一时间选择逃跑,以减少自己的威胁。从这个角度来看,英雄们能在威胁面前战胜自己的边缘反应,对强大的威胁采取反击的措施,确实值得人们敬仰。
逃跑的欲望
在处于存在威胁因素的环境中时,大脑的边缘系统会提供最为直接的应急措施。冻结反应是应急的一种手段,但当冻结并没能让人逃离危险时,另外一个方案就会被提出,那便是逃跑。选择逃跑的目的非常简单,正是为了逃离危险的环境。在发出这一指令之后,大脑会迅即调动身体的很多部位开始行动,包括血液迅速向双脚流动,肌肉变得蓄势待发,人体会处于一种亢奋的战备状态等。
这些反应是千百万年训练的结果,面对来自猛兽的袭击时,人类必须用全力奔跑,才能让自己获得生存下来的机会。因此,逃跑反应往往会显示出人类反应速度的潜力。
生活中的逃跑方式
现代社会中的人,自然不用承受来自猛兽和大自然的太多压力,很多时候他们都被保护在现代文明的光环之下,显得无比安全。然而,人们依然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不管是长辈、领导还是同事、朋友,都有可能激发出人类想要逃跑的想法。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对当众演讲这件事,所有人的心中都会充满恐惧。这是因为人类的天性所致,因此,当众说话的人都会承受很大的压力。随着训练的增多,有一些人会表现得从容不迫,成为了演讲家,而有一些人则一生都不敢当众开口说话。
观察那些第一次登台演讲的人,或者是那些被迫当众发言的人,他们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脚尖总是无意识地朝着门口的方向移动。此时的他们,内心之中最大的想法就是逃跑。
因为有了现代文明的笼罩,人们想要实现自己逃跑的欲望反而更加难,因此不得不用很多其他的方式来代替逃跑的动作。双脚的指向、面朝的方向以及腿部的肌肉紧张,都是逃跑反应的体现,而这些反应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避开那些令人不适或者紧张的环境与人。
如果将“逃跑”二字换作“回避”,然后在你的生活之中进行搜索,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生活中有很多的“回避行为”。回避严厉的老师、回避要责罚自己的父母、回避众人的关注目光,甚至小朋友看到一些小虫子时转身离开的动作,都属于回避行为。让自己远离不喜欢的事物,避免可能带来的不安全感,这本身就是一种逃跑。
阻断行为
随着社会经验的增多,很多人都有意识地掩饰自己的逃跑反应,理智会强迫自己在感觉不舒适的时候依然保持着微笑。与别人的交流出现某些不愉悦时却还得继续,这都是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实,而逃跑反应作为大脑边缘系统的真实反馈信息,虽然它可以被抑制,却不会完全消失。
在一场艰难而激烈的商业谈判中,双方在报价方面开始了激烈的争执,互不相让。于是,在持续很长时间的讨价还价之后,谈判桌上出现了各类非语言行为。有些人会不断转动自己的椅子,让自己的身体朝向另外一边,或者后仰靠着椅背,似乎在拉远自己和对方的距离,也有些人在不断揉自己的眼睛,或者闭起眼睛休息一会儿。所有这些行为,都是人处于有威胁因素的环境中时所产生的逃跑反应。
调整身体朝向、将身体倾向到远离对方的一面等行为,在反应潜意识时,属于逃跑反应的强烈表现。而暂时地闭起自己的眼睛虽然不如以上方式那么激烈,但微小的动作幅度不能掩盖逃跑反应的本质。人们通过揉眼、闭眼来阻断自己接收令自己不愉快的信息,以此来获得短暂的安宁。有时候,用手捂住自己的脸,也是一种阻断信息获取的方式,虽然不能真的就此看不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但内心之中想要逃跑的欲望却获得了暂时的满足。
战斗反应:藏在人体中的暴力倾向
当人们处于危险的环境之中却无法逃脱的时候,战斗反应便是大脑边缘系统的唯一选择。因环境威胁所带来的不安会让人的大脑处于焦躁状态之中,为了脱离这种状态,人们会通过自己的手段来去除那些令人不安的因素。这便是生活中常见的因愤怒而做出各类举动的人的行为,他们将自己对环境的恐惧变成怒火,并用这怒火点燃周边的一切,以获得自己内心的安宁。
战斗反应的表现形式
在恐荒之中想要表达自己的愤怒,唯有暴力是可选的手段。人类通过攻击其他生物或者自己的伙伴来实现战斗反应。而事实上,这也是战斗反应最初始的表现形式,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暴力已经越来越不成为人们的选择。
在现代社会之中,要让自己大脑中战斗反应获得表现,人们大多会采取各类争论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暴力所带来的直接损害,又能让战斗的欲望得到满足。争论本身便是一场战争,通过辩论和讨论的方式,人们实现攻击别人的目的。
在争论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些人会用有侮辱性的言辞,也有些人会诽谤以及挖苦,这些行为都是为了宣泄自己战斗的欲望。而更为文明的战斗反应表现形式则以反驳、激将法以及更智慧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实现。
在以前的社会,很多国家都会有通过有组织的决斗来实现战斗反应的方式。现代社会为人们的战斗反应提供了宣泄的方式,那便是法律。通过诉讼来让人们战斗并进攻,辩论和驳斥成为战斗反应的最佳形式,并且通过社会规则来进行胜败的裁定,这也是文明的进步。
生活中的战斗
在战斗反应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怒火和进攻。但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不为人察觉的反应,这些行为都在透露着战斗反应的信息,但因其幅度较小或者较为隐蔽,往往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作为大脑边缘系统的一种直接反应,战斗反应在没有身体接触以及正面对抗的情况下依然会找到自己的宣泄途径。人们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语言、眼神、甚至是侵入到对方的空间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观察那些遭遇到不公或带着怒气的人,他们眼神中的愤恨情绪会很难掩饰。有些人在面对威胁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扩展自己的胸腔,让自己的胸部挺起,在扩大自己身体所占据空间的同时,也显示出准备随时战斗的状态。包括在身体躯干非语言行为中所提及的裸露自己的皮肤等行为,都是非常隐蔽的战斗反应,当类似的动作出现,观察者就应该明白此人的内心之中已经燃起了愤怒的小火苗,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应对,避免怒火造成损害。
战斗反应的负面影响
人类通过各类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文明,通过教育来不断提高每个人对于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理智的提高让人类不断远离愤怒,表现得更为平和。因为愤怒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可测,而且带来的损失也有目共睹,只有保持冷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处于战斗反应之中的人,很难用冷静的思维去分析,更难做出最佳的应对措施。因此,战斗反应虽然是大脑边缘系统不可抹煞的重要部分,却一直处于被抑制的状态。
战斗作为一种具有攻击性的战略,会导致身体机能出现各类变化,其中包括血液流动、肌肉紧张等。它所带来的最严重影响便是人类精神的混乱,以及精力的不集中。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下,对于所面对的困难将失去评估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当人类处于战斗反应中时,他的理智会随着怒火的升级而不断消减。
并不是所有的大脑边缘系统反应都值得提倡,战斗反应因其带来的危害而需要我们有力地控制它。人们常常被提醒“不要让愤怒占据了你的心灵”,正是告诫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战斗反应,让理智来统领大脑。
细节动作折射出的情绪信号
非语言行为在生活之中随处可见,却并没有有效地引起大家的注意。一个想要从非语言行为中寻找到蛛丝马迹并推断别人情绪态度的观察者,应该时刻注意每一个小动作以及表情的细微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在传递着人们的情绪信号,并且非常诚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感受。有一些非常典型并且普遍的行为,可以成为观察者关注的重点,掌握这些行为的特点和用意,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掌握非语言行为的观察技巧。
抚摸脸部
对身体进行按压是常用的舒缓压力的方法,人们处于压力状态之下,也会采用这种方式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整。常见的抚摸脸部行为包括对前额的搓擦以及对脸部的触摸、对耳朵进行捻动或者抚摸自己的胡须等。这些动作都可以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因此出现这类动作的人必定是处于某些压力或威胁之下。
在安慰行为中,通过深呼吸来抚慰自己的情绪也算是脸部行为之一。在人类的脸部,因为聚集了很多神经末梢而显得非常敏感,任何轻微的触摸都可以让它感觉到,并带来强大的刺激效果。深呼吸时通过鼓起两腮来吸入更多的空气,不仅可以扩展胸腔,也可以让双颊得到运动,对面部神经末梢起到刺激作用,这种刺激可以让原本紧绷的神经获得短暂的放松。
吹口哨
中国民间俗语中有一句:走夜路吹口哨——自己给自己壮胆,意即自己给自己打气,用以讥讽那些自吹自擂的人。事实上,这句俏皮话却包含着非语言行为的一个原理,在处于压力环境或感受到威胁的时候,比如走夜路,通过吹口哨这一行为,可以让人们的神经获得放松,让自己紧张的情绪得到安慰,起到壮胆的作用。和吹口哨的行为类似的还有自言自语等通过听觉来放松自己的安慰行为,有些处于压力中的人会说个不停,因为他们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只有不断地跟自己说话,让自己听到一些声音,才能缓解压力。而不断用手或笔敲打桌子,发出声响的行为,也属于这类通过听觉来放松自己的非语言行为。
打哈欠
当面临一些重大的抉择,或者需要做出巨大努力才能达成某件事时,人们会忽然出现打哈欠的动作。这样的动作出现并不是说明此人心不在焉或感到困倦,而是大脑通过打哈欠这一行为来释放压力。在打哈欠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张大自己的嘴巴,让口腔最大限度地扩展,大脑之中存储的压力会传递信号到唾液腺。而口腔结构的扩展也会促使唾液腺进行水分的大量分泌,这种湿润感会缓解环境压力所带来的口腔干燥,从而舒缓神经。在一定程度上,打哈欠也可以被认为是深呼吸的一种,因为伴随打哈欠的过程,人们的胸腔也会扩展,吸入的空气也会增多。这两个动作的同时出现,说明大脑正在积极地寻求释放压力的途径。
摩擦大腿
下属在面对上级时,或者晚辈在面对严厉的长辈时,都会感到非常局促不安。此时他们会出现一个类似的行为:用自己的手掌去摩擦大腿。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紧张导致手心出汗,而摩擦大腿的动作仅仅是为了擦干手心的汗。但事实上并不是这么简单,这一动作本身包含着很多的信息。
当保持坐姿的人将自己的手掌放置在大腿上,并朝着膝盖方向不断摩擦时,他没有意识到这一动作不仅可以擦干手心的汗,还可以消除紧张感。而大脑的边缘系统却很明白这一动作的效用,通过摩擦,从触觉获得的安慰可以让大脑神经变得松弛,所以它会反复出现。摩擦大腿是对于负面情绪的直接反应,可以准确地说明此人正处于不安之中。掌握这一判断依据,对于警方有非常大的帮助,很多犯罪嫌疑人正是因为这个动作泄露了秘密。
通通气
人类的服装可以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但同时也禁锢了我们的身体。当人们感到不适或者不安时,这种禁锢的感觉就会加强。为了让内心的不适感获得释放,通过解开衣扣等行为,可以获得一定的抚慰。而生活中很多场合并不允许人们随便解开衣扣,因此通气行为便作为一种折中的办法而频繁出现。
男性在处于压力之中时,常常会将自己的手指塞进衣领和脖子之间,然后用力将衣领从脖子上拉离。这种行为可以让身体获得释放压力的信号,虽然并不会有多少新鲜空气因此进入我们的身体,但一个细微的通气动作却可以适当地安慰不愉快的情绪。
通气行为在女性身上更为常见,她们的脖子上虽然没有领带,但依然可以通过抖动衣服来实现通气。让衣服暂时离开自己的皮肤,是在潜意识里将衣服视为压力的化身,而脱离它,就可以让大脑觉得压力获得缓解,变得轻松。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撩动自己的头发也是通气行为的一种,当伏于肩膀和脖颈部位的头发被撩起,女性的面部表情也会变得相对轻松。
拥抱自己
对自己进行拥抱的动作类似于双臂交叉,而交叉动作常常仅限于双臂用力交缠,自我拥抱则是在这一动作基础上用手不断抚摸自己的臂膀。当母亲抱起婴孩的时候,常常会充满爱意地抚摸他的肩和背,这一动作可以让啼哭的孩子停止哭泣。它所形成的记忆深刻地印记在我们的大脑里,当面临一些无法开解的压力时,这种自我拥抱便好像获得母亲的安慰一样,让人增加安全感与舒适感。
自我拥抱是一种保护性动作,它出现的时机非常微妙。某些人会在对别人挑衅时做出身体后倾且双臂交叉的行为,它看上去好像是一种自我拥抱,但所表达的含义却大不相同,需要仔细甄别。而某些处于挑衅情绪中的人,会瞬间出现轻微的自我拥抱反应,因为他们本身也处于强大的压力之下,这一动作透露出挑衅者其实并不自信,需要通过对自己的鼓励来获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