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沟通渠道指的是以社会关系为基础,与组织内部明文规章制度无关系的沟通渠道。这种沟通不受组织监督,也没有层次结构上的限制,是由员工自行选择进行的,如员工之间的交谈,议论某人某事,传播小道消息、流言等等。
非正式沟通渠道虽然不是由组织明文规定建立的,但非正式沟通渠道不仅能真实地表露或反映人们的思想动机,而且往往提供了正式沟通难以获得或不便获得的信息,同时非正式渠道的沟通速度也比正式渠道快得多。
非正式沟通渠道客观存在于组织之中,但它并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总是起消极作用。
实际上,它在任何组织内部都有存在的价值,管理者在正确运用正式沟通时,要学会正确运用非正式沟通,可以作为正式沟通的补充,有利于密切人们之间的感情,从而有助于完成组织目标;但非正式沟通运用得不好,也会涣散组织,从而给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其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要高度重视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的小道消息,一定要究其原因,因为它可能反映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管理者不能置之不理。②管理人员可充分地利用非正式渠道为自己服务。管理人员可以在非正式渠道中了解到一些正式渠道中无法得到的信息,从侧面了解员工的需求。管理人员还可以将自己需要但又不便从正式渠道传递的消息利用非正式渠道进行联络。③对非正式沟通信息中的错误通过非正式渠道进行更正往往效果更好。
(二)按传播媒体的形式可划分为书面沟通、口头沟通、非语言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1、书面沟通。书面沟通是以书面文字(近代还包括计算机、磁带、光盘等现代化媒体)的形式进行的沟通,信息可以长期得到保存。在组织中,一些重要文件,如合同、协议、规章、制度、规划等都要运用书面沟通。文字上要求准确、简练,避免在解释上出现二义性。
书面沟通的优点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书面沟通以文字的形式固化信息,可以使信息长期保存,可以核实、查询,这对复杂或长期的沟通尤为重要。书面沟通也存在许多不足,如比较呆板,不易随客观情况的改变而及时修正,不能像口头沟通那样随机应变,也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同时,由于书面沟通文字比较规范,沟通效果也会受到接收者文化水平的限制,阅读能力差的人往往理解不了。
2、口头沟通。口头沟通是以口头交谈的形式进行的沟通,包括人与人之间面谈、电话、开讨论会以及发表演说等。口头沟通的特点是信息传递快,双向交流,信息能够立即得到反馈,是最常见的一种沟通形式。口头沟通也常常具有感情色彩,其规范性方面不及书面沟通。
口头沟通的优点是比较灵活,速度快,双方可以自由讨论。在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而且可以传递感情、态度,特别是可以借助手势、表情等体态语言来增强沟通的效果,可以马上获得对方的反应,具有双向沟通的好处。而且一口头沟通富有弹性,可以随机应变。口头沟通也有不足之处。口头沟通对信息发送者的口头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信息发送者口齿不清或不能言简意赅地发表意见,就无法使信息的接收者把握信息的基本含义。同时,口头沟通具有时效性,有一过即逝的特点。如果接收者当时没有听清楚或者理解有偏差就没有办法弥补。
3、非语言沟通
除了使用口头沟通、书面形式的沟通外,还可以使用含蓄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对一些人来讲,非语言沟通似乎显得“陌生”,因为通常人们把沟通过程视作一种完全用言词表达的行为。语言文字固然重要,但它只是与人沟通的方式之一。实际上,非语言沟通在语言文字使用之前就已存在。据研究表明,在面对面的沟通中,那些来自语言文字的信息不会超过35%,有65%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形式传递的。
非语言沟通内涵十分丰富,熟为人知的领域是身体语言沟通、副语言沟通、物体的操纵等。当然,非语言沟通也存在缺陷。它可能会泄漏我们的秘密,内心世界往往难以掩饰。它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非语言沟通的含义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个人风格而不同。另外,非语言沟通的范围有限,它往往只能在面对面的沟通范围内使用。
4、电子媒介沟通
随着信息技术的极大进步,通过各种电子媒介沟通为管理者提供了新的沟通方式。借助于传真、闭路电视等传递信息已经被广泛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和电子邮件正在以它的快速便捷而受到管理者的青睐。
互联网提供了一种在全球范围内组织成员容易加入和使用,同公司内部网及外部进行沟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者和组织可以将互联网用于不同的沟通目的。
电子邮件也是如今在组织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沟通方式。电子邮件可以快速传递信息,即使在不同的国家也只需几秒钟的时间。它还可以同时向不同的人传递邮件,信息传递范围广且容量大。而且是一种廉价的信息传送方式。
虽然互联网和电子邮件给组织提供了很多便捷,但是由于它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有很多不足之处使组织对它的使用持有谨慎的态度。互联网目前最大的不足就是它的安全性,由于黑客和病毒的困扰一些组织和管理者还是不选择互联网来处理交易。同时网上冲浪为员工们提供了很多新鲜、刺激的事物,因此很可能使员工沉溺于此而导致低效率的工作。电子邮件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它是一种单向传递过程,不能保证收到反馈。它只能让沟通者看到信息却不能看到对方的表情,可能导致一些误解。由于电子邮件在网络中传递不能保证传送者发出的信息真实可靠,因此它很容易带来虚假的信息。
(三)按信息传播的方向可划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横向沟通
1、上行沟通。上行沟通是指自下而上的沟通,即信息按照组织职权层次由下向上流动,如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反映问题等。这种沟通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领导者应该采取措施如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和接待日制度等,鼓励下属尽可能多地进行上行沟通。
2、下行沟通。下行沟通是指自上而下的沟通,即在组织职权层次中,信息从高层次成员向低层次成员流动,如领导者以命令或文件的方式向下级发布指示、传达政策、安排和布置计划工作等。下行沟通是传统组织内最主要的一种沟通方式。
3、横向沟通。横向沟通主要是指同层次、不同业务部门之间以及同级人员之间的沟通。
横向沟通符合过程管理学派创始人法约尔提出的“跳板原则”,它能协调组织横向之间的联系,在沟通体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具有业务协调的作用。
(四)按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划分有链式、轮式、Y式、环式和全通道式沟通
沟通网络是指各种沟通路径的结构形式,它直接影响到沟通的有效性。正式沟通可以有链式、轮式、Y式、环式和全通道式五种网络形式。除此以外,在非正式组织中,还存在着一种“葡萄藤”式的沟通形式,沟通可随处延伸。几种沟通的形式如图7-11所示。
四、组织中的沟通
1.人际沟通
在组织中,人际沟通构成组织沟通最普通的形式。在一般意义上,组织中的人际沟通是指组织中的个体成员为了将个体目标和组织目标联系起来而进行的信息和情感的传递。每个组织中都有许多成员,他们可能在不同的部门工作,所处的地位、工作环境以及个人的利益和能力也不相同,他们对组织目标的理解、所感受的信息也不相同。这就使得个人的目标可能会偏离了组织的总体目标。为了保证上下一心,全心全意地完成组织的总目标就需要相互交流意见,统一思想,协调个人的工作活动。因此,人际沟通在组织中是最基本的协调工作,也是团队沟通和组织间沟通的基础。传统的把人看作成本中心的观念逐渐由以人为资源中心的观念所代替。这种转变表明组织正在由传统的经营实体向以资源为基础的、以知识获取和管理为中心的新型组织发展。组织员工也日益成为组织经营流程中专有知识的载体,成为产生组织竞争力的核心源泉。员工之间的交流以及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组织的知识在内部传递的表现。
2.团队沟通
团队沟通是指组织中以工作团队为基础单位对象进行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方式。
团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协作以便完成组织预定的某项特别目标的单位。团队的概念包括三个要素。第一,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团队的规模可大可小,但一般规模都低于15人。第二,团队人员有规律地相互接触,彼此间没有业务往来的人不能构成一个团队。第三,团队成员共享绩效目标。
重视组织中的团队工作是指重视团队沟通的需要。团队成员在一起工作时,团队的沟通情况既影响着团队绩效也影响着员工的满意度。影响团队沟通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团队集权程度和团队任务的性质。集权程度高的沟通网络中团队成员必须通过一个人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这种沟通结构在解决简单的、惯例性的问题时往往效率较高。在集权程度较低的网络中,个人可以随意地和其他团队成员沟通,团队成员平等地处理信息直至达成一致。这种分权的团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由于所有的必需信息并不局限在一个人那儿,通过广泛的沟通产生的信息汇总就为决策提供了更多的产出。因此对于复杂的非常见的问题会解决得较好。
在高度竞争的全球环境中,组织应该用群体或团队解决复杂问题,当团队活动复杂而且难度大时,所有成员都应该在一种分权的结构中共享信息,以便解决问题。团队需要在各个方向上自由沟通,应该鼓励团队成员彼此间讨论问题。但是,执行常规任务的团队沟通可以是集权式的,在处理信息上的时间不宜太多。
五、组织信息沟通的障碍及克服
1.有效沟通的障碍
所谓“有效沟通”是指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高,它表明了组织对外界噪音的抵抗能力强。在组织的沟通过程中,由于各种外界干扰和内部原因往往会使信息丢失或被曲解,从而阻碍了有效沟通的实现。
在任何沟通系统中都存在沟通的障碍。这里把在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按不同的因素种类归纳人以下几种:
(1)语言文化障碍。在沟通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沟通双方语意曲解。这种曲解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语言障碍指语言表达不清,使用不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或产生歧义。
有时即使是同样的字眼,对不同的人而言,也有不同含义。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职位、文化背景等较明显的因素,会影响到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以及内涵的理解。
(2)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指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所造成的沟通困难。人的行为是受其动机、心理状态影响的,现实的沟通活动常为人的态度、个性、情绪等心理因素所影响,有时这些心理因素会成为沟通中的障碍。如个人与个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由于需要和动机的不同、兴趣与爱好的差异,都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
(3)时间压力的障碍。如果接收信息者只有很短的时间理解接收的信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由于时间关系语言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或写作能力差,条理不清或主题不明确都有可能给有效沟通带来障碍,就可能误会或忽视其中的一部分信息。管理者有时间的压力,因为决策是有时间限制的,而时间压力会造成沟通障碍。当事情或问题需要迅速判断和处理时,正式沟通层次会减少,信息量的不足和不及时,有些人会被蒙在鼓里;有时候因为时间紧急,导致信息传达不完整或模糊不清。
(4)缺乏正式沟通渠道削弱了沟通效率。组织必须以员工调查、开放政策、时事通信、备忘录、任务小组以及人员联络等方式提供充足的向上、向下以及水平沟通渠道。缺乏这些正式渠道,组织就无法进行整体沟通。
(5)缺少沟通的计划。良好的沟通并不是偶然得来的。说明下达指示的理由、选择最恰当的渠道和适宜的时机,能大大有助于对信息的理解,从而减少抵制变革的阻力。
(6)信息过多等方面的障碍。管理者所接受的信息来自四面八方,由于组织机构复杂庞大,环节太多,造成信息损耗和失真。而往往由于“过滤作用”,使得沟通受到影响。如为了让接受信息者高兴,信息传送者故意操纵信息。因为缺乏对住处的系统管理,所以使管理者对大量涌进的信息一时无法掌握其精华,选出最重要的信息。科技的进步,使经理们可以从计算机网络和其他渠道获得大量信息,如果他们只注重处理这些信息,沟通的交通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他们不得不忽视一些信息,这样有时就可能会漏掉一些重要信息或出现理解错误。
2.有效沟通的特征
有效沟通的特征是及时、充分和不失真。
(1)及时。及时沟通是指沟通双方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进行沟通,并使信息发生效用。为此要做到:一是传送及时。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避免信息的过滤,使信息最快到达接收者手中。二是反馈及时。接收者接收到信息后,应及时反馈,这有利于发讯者修正信息。三是利用及时。信息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因而这要求双方及时利用信息,避免信息过期无效。
(2)充分。信息充分要求发讯者发出信息要全面、适量,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过量,而应该适量充分。
(3)不失真。只有不失真的信息,才能充分反映发讯者的意愿,接收者才能正确理解信息。按照不失真的信息采取行动,则能取得预期效果。失真的信息,往往会对接收者产生误导。
3.促进有效沟通的对策
从以上的沟通障碍可以看出,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这些沟通障碍都可以有效地消除,实现管理的有效沟通。改善沟通也需要从个人和组织两个方面来进行。最重要的个人沟通技能就是积极的倾听。倾听包括抓住事实与情绪以理解一个消息的内涵的技巧。沟通个体还应该选择发送信息的正确渠道。沟通要因地制宜,发送者必须充分考虑接收者的心理特征、知识背景等状况,依此调整自己的谈话方式、措辞或是服饰仪态。有些复杂的信息应通过正式渠道发送。日常信息以及数据可以通过备忘录、信件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因为它们产生误解的概率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