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人类的基本活动,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发展趋势及一般方法的科学。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可以说一切社会现象都与管理活动密切相关,它同人类一样古老;同时,管理又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大到一个国家的治理,小到一个家庭及个人生活的料理,处处都离不开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管理者,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管理知识。社会的进步,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繁荣了管理及其研究,管理的作用越来越显着。今天,管理科学研究已涉及政府部门、国防、工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卫生、福利、公用事业等领域。可以说,当今任何行业都不可能离开科学的管理。近百年世界的发展变化也充分证明,有效的管理是一个组织走向成功的基础。正如美国着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及其全球性影响》一文中所说:“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没有一种制度规范能像管理那样兴起并产生巨大影响。在不到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管理已改变了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因此,研究、探寻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有效方法进而提高管理水平,对于各类组织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管理学对个人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有组织的所有层次都需要管理者,所有组织的成功都归功于有效的管理。为了使组织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组织要求所有管理者在组织运行中讲究管理方法和技巧。一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能拯救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一位杰出的地方官员能促使该地区繁荣兴旺起来,而他们的成绩的取得与其管理才能密不可分。一个大学生不论是较好地完成在校的学业,还是毕业后能更好地从事社会工作,首先都要学会管理自己,其次是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及管理他人。现代管理思想、管理原理、管理方法的学习,管理素质、管理能力的提高,应该是所有高等院校各个专业的学生所必须重视的,管理学这门学科应该成为各个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课程。与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一样,掌握现代管理知识,是每个青年学子打开通向新世纪成功的金钥匙。当然其管理水平和管理技巧的提高还有待于在工作实践中长期积累和摸索。
目前,国内出版了不少管理学教材和一般读物,缘于学科历史发展的原因,很多都是从工商管理的角度,以企业为素材,以企业管理为叙述对象,几乎成了“工商企业管理学”。
这使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和学生感到与所学的其他课程内容有很多重复,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又感到内容、素材的偏远与陌生。因此,在本书中尽可能以一般组织的管理为研究对象,以一般组织的管理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和方法以及主要程序为内容,坚持管理学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原则,突出一般组织的管理共性。
进入了21世纪,管理学应该而且必须适应新世纪对管理教育的新要求,如社会责任、管理道德、管理创新等内容。本书力求突出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把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作为一个单独的章节。无论对管理者还是对于组织来说,行为要合乎社会道德规范是至关重要的,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尽量避免损害组织的利益和相关者的同时,还要考虑对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当今和谐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具有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的新型综合型人才。美国的安然公司的破产、全球有线通讯公司的财务丑闻、哈尔滨某癌症患者两个月内五百多万元的巨额医疗费用等事件说明,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在管理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管理影响的广泛和深刻程度将远远超过目前人们已有的认识。从管理学的发展史来看,管理与数学的结合导致了管理科学,管理与心理学的结合孕育了组织行为学,管理与社会责任、道德的结合,也定能催生新的管理学说,并将对管理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在本书中,尽量用现代的观点来阐述那些已被实践所证明的管理学概念、原理、规律与方法,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我希望本书依然能够使读者学习之后,不但能够为自己进一步学习管理的其他学科奠定基础,而且还能够了解现代管理的最新知识与理论,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与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书体系和内容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从内容上力求体现教材的先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本书主要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师生的教材或参考用书,同时也可作为广大管理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就开始从事管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和学校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并在两个不同行业的经营性的公司中从事了一段不长时间的经理工作,有着一定的管理教学实践和管理实践经验,体会到管理学对基层管理者的重要性,当时就萌发了写作一本管理学方面专业书的念头。本世纪初攻读管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期间,这种念头愈发强烈,在此期间对国内外最新学术成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博采国内外众多管理学书籍和文献之所长,参考、吸收了许多研究成果,所引用的资料的参考书,在最后一并列出。在此,谨向这些研究成果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在2003年初就已完成本书的初稿,近两年多来,其间又数易其稿。由于我的知识水平和掌握的资料有限,到现在本书将要付印时,仍觉得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甚至书中难免存在缺点、疏漏和错误,恳请诸位同仁及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修订再版时做好更正工作。
王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