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13700000004

第4章 五行学说

阴阳家认为,无论是天子也好,百姓也好,举动都要和天保持一致,不可逆天而行,这样才会吉祥,否则便会有灾祸发生。

如果一个王朝的君主违背了天,天就会显现异常的现象,或山崩地裂,或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如果顺从天意,按照天意行事,天就会显现祥瑞的现象,或风调雨顺,或战争平息,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所谓天意,当然就是自然规律。

这就是天人感应,是阴阳家的宇宙观,对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影响极其深刻。

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照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是对应的,各具其德之一种,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都是五德转移的结果。

《吕氏春秋》说:“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蚓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

这是说朝代的顺序和五行的自然顺序是一致的。以土德王的黄帝,被以木德王的夏朝所克。以木德王的夏朝,被以金德王的商朝所克。代表金德的商朝被代表火德的周朝所克,代表火德的周朝将被代表水德的朝代所克。而代表水德的朝代又将被代表土德的朝代所克,如此循环不已。

到了汉代,开始讨论汉朝究竟是什么德?最后定为土德。汉朝之后,基本上不再讲左右朝代兴亡的五德了。但是,直至清朝,各朝都相信自己的朝代是奉天承运的。

阴阳家认为,五行按一定顺序相生,四季的顺序与五行相生的顺序是一致的:木盛于春,木生火,火盛于夏;火生土,土盛于季夏;土生金,金盛于秋;金生水,水盛于冬;水又生木,木盛于春。

下面是有关五行的论述:

木的特性:日出东方,与木相似。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枝干有曲有直,向上向外舒展,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南方炎热,与火相似。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中原肥沃,与土相似。古人称“土爰稼穑”,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古人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的说法。

金的特性:日落于西,与金相似。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指变革,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北方寒冷,与水相似。古人称“水曰润下”,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阴阳家认为五行是相生的: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金销熔后成为水;

水生木:在水的润泽下产生了木(树);

木生火:木干燥后能产生火;

火生土:火焚烧树木后能产生土;

土生金:土矿中能产生金。

阴阳家还认为五行不仅相生,还是相克的: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刚胜柔,刀具可砍伐树木,故金可克木;

专胜散,树木可稳住崩土,故木克土;

实胜虚,堤坝可阻止水流,故土克水;

众胜寡,大水可熄灭火焰,故水克火;

精胜坚,烈火可熔化金属,故火克金。

五行与地理:

在阴阳家的五行学说里,南方属火,东方属木,北方属水,西方属金,中央属土。

五行与季节的关系:

在阴阳家的五行学说里,春天属木,夏天属火,季夏属土,秋天属金,冬天属水。

春天属木,木代表气向四周扩散的运动方式。春天里花草树木开始生长,树木的枝条向四周伸展,营养向枝头输送,因此春天属木。

夏天属火,火代表气体向上的运动方式。火的特点是向上,夏天各种植物欣欣向荣,向上生长,长势迅猛,因此夏天属火。

季夏属土,土代表气的平稳运动。季夏是夏天和秋天之间的过渡阶段,植物平稳生长,越来越充实,因此季夏属土。

秋天属金,金的特点是稳固,金代表气体向内收缩的运动方式。秋天是收获季节,人们储蓄粮食为过冬做准备,因此秋天属金。

冬天属水,水往低处流,代表气体向下的运动方式。冬天万物休眠,为春天蓄积养料,因此冬天属水。

在阴阳五行学说里,五行与时辰也是相对应的:

时辰是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古人把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从晚上11点开始,与12属相对应,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时辰。具体到五行学说上,是这样分配的:

寅、卯、辰属木,

巳、午、未属火,

申、酉、戌属金,

亥、子、丑属水,

辰、未、戌、丑单个而言时均属土。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对五行文化的起源又有了新的发现。

五行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在理论和应用上涉及中华文化中哲学、政治、宗教、医学和传统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其文化表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色彩。

因为不能轻易地看清五行文化的真面目,所以有人感到很玄。尤其当五行文化被封建迷信利用时,会披上一件神秘的外衣,就显得更加神乎其神了。

五行学说始于殷商之际,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完善于秦汉两代。完整的五行文化进入秦汉以后才真正形成,它的形成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五行文化源于多个方面,是由众多因素共同融合演化而成的,如殷商甲骨文卜辞中所提到的“五方”“五土”“五风”等,还有春秋时期《尚书》《左传》所提到的“五材”说,以及其他一些以“五”字为模式的文化,如五官、五味、五音、五色等。

这些都是五行文化形成最早的相关元素,不过殷商甲骨文中的“五方”“五土”“五风”说应是最主要的内容,而且时间又相对较早,是五行文化的真正的起点。

通过对殷商甲骨文等的考证,人们知道五行源于五运、五气和五风。所谓五行实际上就是以中原为本土而感受到的来自中国大陆四面的季风。当东风来时,春季降临;当西风来时,秋季降临;当南风来时,夏季降临;当北风来时,冬季降临;当无风(中央风)时,季夏降临。这就是五季的由来。

上古人认为太阳与季风都是形成五季变化的原因,由此形成以太阳(阳气)及五风(阴气)相辅相成的阴阳五行历,即“黄帝历”。

所谓五行就是五气运行,所谓五行模式就是五种气象的运动模式。后人将五行与五材等同起来,将五行具体为木、火、土、金、水。其实,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并非指五物,而是指五物之气,即金气、木气、土气、水气及火气,也是气的五种运行状态。五气形成五风,五风导致五种季节的发生,这才是五行的本义。

我国上古有两种分季历法:一种即现在春夏秋冬四季历法,一种是春、夏、季夏、秋、冬五季历法,即五行之历,是用金木水火土五气为依据划分的五季。不过,后一种分季法于两汉后失传了。因此说,阴阳五行学说起源于中国上古的天文历法学。

风即大气中冷热的不平衡所形成的大气环流,由于太阳和地球相对运动的关系,由此在地球上形成不同的季风,这些气象变化都与地球上的万物生长有关,与生命息息相关:

春天的春风来自东方,所以又叫东风。它的特点是温暖和煦,有利于万物的萌生,所以它和生机勃勃的树木相关。

夏天的夏风来自南方,所以又称南风,它的特点是炎热似火,有利于万物的成长,所以它和火的热性相关。

季夏的地风来自人们所处的四方的中央,即地球本身,所以称为中央风,它的特点是湿润潮闷,有利于作物的化育成熟,所以它和潮湿的土壤相关。

秋天的秋风来自西方,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西风,它的特点是清凉干燥,有利于作物的收割晾晒,所以它和收割用的金属工具有关。

冬天的冬风来自北方,所以人们称之为北风,它的特点是寒冷似水,利于万物冷缩收藏,所以它和水的冷性相关。

中国大陆的这种季风是当时的五行文化产生的基础。

我们祖先的天文气象意识觉醒较早,因为中国很早就已进入农业社会。由于农业生产劳动的需要,古人自觉地研究天文学和气象学。

五行文化不是我们祖先在书斋里仅根据物质功能特性用理性思维推演出来的,而是通过长期观察天文气象活动与当时农耕文化活动之间的关系感悟出来的,是长期农耕文化活动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五行的动态绝不是五种不同物质功能间的生克制化关系,而应当是五季的五气的生克制化关系,即春、夏、季夏、秋、冬,五季的生发过程是阴阳二气渐增渐消的渐变过程,即所谓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也就是阴盛阳衰、阳盛阴衰的发展变化过程。任何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都不会处于绝对的平衡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对比的变化。

五行的分类系统模式属于上古思辩哲学的范畴,五行学说只不过是借用五材的名称而已。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指出:“五行的观念并不是五种基本物质,而是五种基本的程序。”

五行学说属于先秦自然观的范畴,并不能包罗和替代社会科学与医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将它全盘套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去的机械方式必然会夹杂大量似是而非、主观臆测的成分。但是,五行文化曾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对近现代科学也颇有借鉴的意义,是值得继承的。

同类推荐
  • 周易(国学大书院)

    周易(国学大书院)

    智慧中的智慧预测学中的行为学《周易》是群经之首,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谋略中之谋略。从《周易》中,哲学家看到辩证思维,史学家看到历史兴衰,政治家看到治世方略,军事家可参悟兵法,企业家亦可从中找到经营的方法,同样,芸芸众生也可将其视为为人处世、提高修养的不二法宝。本书将《周易》的六十四卦分别予以详细解读,每卦独立自成一体,各节皆有原文、译文、启示,每卦之后附有中外著名事例,以期抛砖引玉之效。《周易》一书作为中国早熟的思想文化体系,它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已为世所公认。《周易》被称为六经之首,就是一种证明。
  •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蔡元培卷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蔡元培卷

    本书所遴选的是六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现代美学家,其中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者和中国现代美学、文艺学的拓荒者,他们引进西方学术思想资源,努力与中国国情结合,筚路蓝缕,拉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帷幕;而宗白华、朱光潜、丰子恺则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学的推进者、建设者和实践者,他们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播撒和培育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种子,立下汗马功劳。“文丛”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合流时这几位美学大家所做出的探索与努力,对此次基础文献的整理,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找到了根与源,展现了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初创与发轫期的面貌。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 我们如何思维

    我们如何思维

    杜威认为教育必须以反省思维为目的,在书中运用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详细阐述了我们进行思维时的不同过程。全书主体为三大部分,第一部:思维训练的问题,说明什么是思维、训练思维的必要性、思维训练的天赋资源、学校情境和思维训练、心理训练的方法和目标。第二部:逻辑的探讨,说明完整思维行为的分析、系统性的推论、判断、概念和理解、具体和抽象的思考、实证和科学思维。第三部:思维的训练,说明活动和思维训练、具体与抽象、语言和思维训练、心灵训练的观察和信息、讲课和思维训练。
  • 论语的提醒

    论语的提醒

    本书收录了论语的原文,给出了译文,并结合实例总结了论语的智慧,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提醒。
热门推荐
  • 人生逆转:有点甜

    人生逆转:有点甜

    A市豪门叶家、沈家宣布联姻,素未谋面的两人被迫在一起。晚上,叶微凉前往订婚宴的路上,一场车祸让她和被撞女孩北小小灵魂互换,北小小附着在叶微凉身上,她也因为叶微凉的身体要与沈念结婚。爱情的火花在两人之间迸发,难道假戏要真做?!家中调情、公司调戏、公众场合大方秀恩爱……咳,小心脏快受不了了。
  •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张文杰大学毕业,放弃优渥工作回村创业。他利用本村特色打开市场,遭遇资本重压、群众离心毫不气馁,终将天泉村打造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赢得了群众赞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授生

    授生

    上苍授予他生命,给予他天赋。就是让他肃清整个大陆。看少年萧旭带你闯荡未来怪异世界,撩纯情少女。收伏异兽,打怪升级。闯出自己的人生,主宰自己的未来。
  • 安年不知意

    安年不知意

    年近三十的余知意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那就是跟暗恋多年的男神告白,偶然的一次机会余知意穿回了高中时期,认识了不一样高一(3)班…也找回了遗失的青春和那个他
  • 圣斗士星矢神王降世

    圣斗士星矢神王降世

    同人圣斗士小说,主要叙述的是新一代神王伯尔修斯继承宙斯的意志,代领圣斗士,冥斗士和神族与时刻之神柯罗诺斯的战争历程。作者只是一个中二的初二学生,有不当的地方请老圣斗士粉们指导,一定虚心接受改正,争取创作的更好
  • 吾之爱为放手

    吾之爱为放手

    睁眼间,紫眸流转,银丝飞舞,神色淡然,却只为一人停留。 “或许,我真的错了,大错特错” “对不起”1V1半虐文,男女主身心干净。 别忘了,你是我的。 就算到了地狱,我也要把你扯回来。 或许,是我该放手了,就这样吧。 你在哪里?我好害怕。 别怕,有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水之鱼

    无水之鱼

    让我们走下去的不一定是爱情更多的是猜忌和仇恨
  • 时光剪裁了缩影

    时光剪裁了缩影

    他是清高冷贵的学霸,她是心如止水的学渣。她隐藏惊世才华来到他身边,从此,她是他定下的女孩。十七岁,他为她打架,十八岁,他为她背离世界,十九岁,他为她哭泣。二十岁那年,终于是她为他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