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67700000005

第5章 赤胆熔炉(5)

贾贵福咳嗽了两声,有板有眼:“照猫画虎,我解释生产的意思,是学习四哥了。四哥是你的爸爸,那天讲了小时候的故事。发生在解放前,你的爷爷还在世。一天集日,你爷爷让你爸爸到集日去买竹竿。竹竿是为了架蚊帐,家家在夏天都使用。表爷给了四哥几个铜子,上路了。你爸爸到了集日,大错特错,买了猪肝。”

三楞子说:“错在哪儿?”

贾贵福说:“不是竹子的杆,是猪身上的肝。是从食品小摊买了猪肝,不是从物品市场买的竹竿。猪肝和竹竿,说出来没有区别。四哥口袋里还剩下了两个铜子,又偷偷买了一个猪耳朵,装在口袋里。回到家里,你爷爷看到买了猪肝,很生气,责怪你爸爸,埋怨说‘是竹竿不是猪肝,你难道没有耳朵?’四哥又误解了,恐怕泄露秘密,掏出了猪耳朵,说:‘有耳朵,有耳朵。’把猪耳朵当成了你爸爸的耳朵,你爷爷气得鼻子都歪了。”

大伙儿哄笑起来。

贾贵福搬出了三楞子的爷爷和爸爸当主角,三楞子毕竟是革委会主任,没有羞恼成怒,反而嘻嘻地上纲上线,说:“稍微大意,话不投机,差一点犯错误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得到起码的知识。这些伟大的教导应该永世不忘,多亏爷爷、爸爸生在旧社会。”

此情此景,聊天无法继续了。

原来,“文化大革命”来了,造反派抢班夺权,三楞子踢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吴天明的交椅,甚至可以坐上大队办公室的桌子。权力交替,大势所趋。对乡亲来说,对干部的态度,往往敬而远之,人情远近交叉缠绕,三楞子的处境并不理想。

月亮高照,星星闪烁,蚊子在耳边飞来飞去,发出嗡嗡的声音,人们轰不走,便用扇子驱赶。忽然,刮过了一阵风,大树摇动,还隐约听到了隆隆的闷雷。众所周知,多年的经验无需回答,人们纷纷站起身来,看到天上的乌云滚滚而来,风来雨到,快快回家,避免风吹雨打,到屋里猫着,是上策,不是下策。

回到家里,秀丽还没有睡。孩子趴在胸脯上,正在吃奶。

秀丽说:“你去干啥了?没心没肺。”

我说:“就怪你生了丫头,不会生儿子。”

秀丽心里不痛快,白了我一眼说:“地里播种了谷子,难道能长出高粱?

不怪我,怪你。”

是啊,男子是种子,女人是土地。

孩子有男有女,咋形成的?我不明白,是未知数。尽管她说女人是地,男人是种子,土质瘠薄或者是品种优劣,不至于种了谷子长出高粱吧?责任在于我,只好说:“试验试验,再看下一茬儿吧。”

秀丽说:“有啥算啥,你说不准,我也说不准。”

5.掂量利弊

既然说不准,那就不用说了。

文化知识最重要,理论和实践是两层皮。比如说“日月如梭”,快慢不准确。晚上,我看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里面说,地球环绕太阳公转,每秒钟转29.8千米。1秒钟有了30公里。感觉中看到的太阳和月亮,好像并没有移动。

有人说,任何时代都不会停止,不能后退,只能前进。我理解了,人出了门,迈开脚步,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向前走就是前进,转过身来还是前进,倒着走才是后退。

晚上,村里放映电影,演的是《闪闪的红星》。片头开始,出现了红星光芒四射,伴奏是人民解放军的军歌,人们很熟悉,歌词是:“向前!向前!

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故事看过三遍了,对我也是教育。20世纪30年代,在红色摇篮的江西,有一位年仅八岁的孩子潘冬子,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我在八岁的时候,已经解放了,后悔晚生了几年,并没有战争的环境。

这就是渲染和熏陶。

社会和平了,没有战争,我当不成潘冬子,闺女也当不成潘冬子。我在学校体育课上和民兵训练时,口令有“齐步走”、“向左转”、“向右转”

和“向后转”,说什么听什么,听什么做什么。我在生产队里是社员,就得听贾子龙的。贾子龙比我大六岁,让我和贾希跃去铡草。贾希跃是三楞子的父亲,令人高看。

铡刀由两部分组成,长方形的榆木中间挖槽,大铁刀插入木槽里固定。

一人把草料平铺到木铡板上,另一人握住刀柄向下用力,草就齐刷刷地切断了。这草专门给牲畜当饲料,古代发明了铡刀的工作原理。贾希跃入草,我按铡刀。这个活计按部就班,谈不上技术。

这种原理运用到社会人生中,有实事也有故事。传说宋朝的包公有三口铡刀:龙头铡,专斩皇亲国戚;虎头铡,专斩贪官污吏;狗头铡,用来斩平头百姓。大概包公判刑,个人说了算,皇帝的姑爷陈世美和自己的侄子包勉,格杀勿论。

铡刀延续到新民主主义时期,在二十多年前,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刘胡兰,积极投身于妇救会的工作。1947年1月12日,敌人突然包围云周西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因为拒绝投降,被敌人用铡刀杀害了。

包公和刘胡兰两个人物,是从看戏和课本上了解的。我看到了铡刀而产生联想,我不是包公,也不是敌人,只是离不开铡刀。

两个人的语言交流,不能沉默无语。不说长远,只说眼前,贾希跃问:

“永文,今天是不是七月初十?”

“说不清。”

“七月初十是我的生日呢。”

“我常常记得是阳历,不是阴历。我知道今天阳历是八月五号。阴阳阴阳,过去是阴云,如今是太阳。”

“嘿,我是老脑筋,追不上形势。”

单口相声是一人说,两人说话是双口相声。我应付着说:“是啊,五月初五是端阳节,十月一号是国庆节,都能改善生活。”

“不过,工人不一样,我们盼年底,能分红。他们挣工资的不用年底领,尽快到月底。”

“家长与孩子不一样,家长希望孩子天天上学,孩子们的希望,是快来星期天呢。”

“村里当干部没有星期天,不休息。”

“当社员不挣工分,天天都算星期天。”

一言一语,和谐搭配。一捆玉米秸秆断为饲料,要按几十刀,才让秸秆粉碎。干了一个时辰,变换节目,需要再铡花生秧子。贾希跃说:“歇息一会儿,咱们先抽一袋烟。”我说:“我卷。不是一锅儿,是一颗。”他说:

“卷烟不如烟袋,费纸。”我说:“卷烟不如烟卷,费钱。”

年龄的差距,影响到观念的角度。不仅语言不一致,使用工具也有区别。

大叔用烟口袋,我用小铁盒,他装满了烟锅儿,我卷成了锥子把儿,他用火柴,我用打火机。

我说:“四叔,你是平民百姓,也有功劳,儿子当上了大队革委会主任。”

“哼!狗屁官儿!”贾希跃爽快评说,“三楞子入了党,跟上了形势,搞社会主义,不搞资本主义,替乡亲们操点心,费点力。说到底,仍然是挣工分,不挣工资。”

我想起了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言,里面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由此,我说:“三楞子毕竟有出息,只是不如工人啊!”

贾希跃笑了:“我看当老百姓最好,比工人强。”

“比工人强?”

“十年了,我从来不后悔。”

“咋十年了?”

“当年,我曾经当了开平煤矿的工人,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我自愿回家务农了。”

“为什么呢?”

“前面的路,全凭自己走。在煤矿下井挖煤,暗无天日,连腰也伸不直,从头至脚已变成一块‘煤炭’,连鼻孔里都塞满煤灰,况且还容易染上尘肺病和矽肺病。”

“毛主席说,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啊!大叔缺觉悟,怕累怕苦。”

“不是怕累怕苦,归根到底是涉及到个人的经济利益。”

“挣工资总比挣工分强,现在都愿意去当煤矿工人,怎么涉及到个人的经济利益?”

“咳,你不知道,我的工资是七斤玉米、十个萝卜,不如种自留地。”

“这话从哪儿说?”

“那时节是困难时期,填饱肚子最重要,市场上一斤玉米卖六块钱,一个萝卜卖三块钱,我的工资是四十二块五,不就是七斤玉米、十个萝卜么?”

我说:“那是临时的。前几天集日,如今玉米是二毛二,一块钱能买八个萝卜。你经不起考验,未能站得高,看得远,若是将来后悔,天下可没有后悔药。”

贾希跃摇头,说:“你说错了,我不后悔。当老百姓比当煤矿工人强多了,起码有好几条理由。我以领导的讲话水平,也分一二三。第一,老百姓自由,工人不自由。种地没有钟点,挖煤下井耽误三分钟也不行。第二,种地没有危险,煤矿巷道里有瓦斯,还冒水,有生命危险。第三,在家里可以伺候老人,照料孩子,在煤矿上班,想不到,做不到,远水不解近渴。”

我骤然想到,说:“还有第四呢。”

“是什么?”

“我是小辈人,啧啧,不好说。”

“尊老敬幼,有啥不能说?吞吞吐吐,不像老爷儿们。”

我说,像娘们还生孩子呢。四叔,你家除了老小,还有四婶呢。一日夫妻百日恩,唐朝白居易写过《长恨歌》,连皇帝也放不开杨贵妃,诗句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你既然要回家务农,是想念四婶呢。

“别乱七八糟了,没意思!”贾希跃往石头上磕了磕烟袋锅儿,说,“去抱花生秧子,铡草!”

干起活来,我说:“这是第四,有没有第五?”

贾希跃说:“你没完没了,理由多着呢。我们老百姓,有左邻右舍,平时串门儿,啥事都交流。吃商品粮的,住在高层楼,姓甚名谁,做什么工作,互不知晓。”

贾希跃的五条理由,说得通。

这番话是随意唠嗑儿,也有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并无标准。

正题就是铡草,只能干活。没有什么话,一刀一刀地按,贾希跃也不说话,把花生秧子放进铡刀下,我按铡刀铡一下,他用秸秆入一下。

怎么铡是小问题,我和贾希跃观念不一致也是小问题。问题在哪里,尚没有答案。没有就没有,政策不过问,在于大方向的引导。大方向在哪儿?

我不知道,只知道上级怎么说,下级必须怎么办。

我不是上级,也不算下级,充其量算低级。这种想法,有理有据。因为上级、下级有级别,低级没有等级。我和希跃四叔,来往一番话观点相反。

希跃的说法,全村人相信。我的见解,却来自世界观。怎么说是对是错,在于权威。比如,工农工农,工人还是在前面。曾经有过说法是“农工神圣”,过时了,便颠倒了层次。

说起来,农民管地,领导管人。我和贾希跃铡草,管得是铡刀和秸秆、秧子,具体分工,是配合。当上了领导,管理的是属下,一个村子管几百多人,一个公社管几千多人,一个县管几十万人。我很浅薄了,知道县里革委会主任的名字,知道公社革委会主任的模样,知道大队“文革”会主任三楞子怎么从小长大的——我俩曾经踢瓦、弹球、藏猫猫。

我听父母的,不听媳妇的。父母死了,媳妇还没有死。遗憾的是我不听秀丽的,往往出现问题;听了秀丽的,也往往出现问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解决了“吃穿”二字。吃水不忘打井人,要永远感谢共产党和毛主席。平时不常说,春联贴在了门框上,斑斓陈旧,现在还留着呢。一边是“永远跟着共产党”,一边是“热爱领袖毛主席”,横批是“大好形势”。

到了中午,回家吃饭。我进了门,看见姨夫来了,坐在炕沿上,说他的儿子明天结婚,邀请我和秀丽出席。秀丽烙了饼,炒了鸡蛋,表示对客人的热情。我和姨夫唠嗑,还喝了几两酒。

姨夫不务正业,人称邹先生。集日上他曾经出了小摊,用鸟儿抽帖。将一张大黄纸铺在地上,上面分布着12列的格子。每一个格子,有一个属相,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鸟儿从红色签中叼出一个,主人赏给它一粒米之后又将其关进笼子。然后,对属相的图画解释一番。无疑,这是迷信。

我说:“姨夫,如今不允许干抽帖的行当了,当初为什么人们相信?”

姨夫说:“有窍门儿呢。”

“有什么窍门儿?”

“说到窍门儿,不过观察和分析。你吃什么东西,我就能按你是干什么的人评说;你穿什么衣服,我就能按你的身份评说;你有什么样的性格,我就能按你的社会地位评说。”

姨夫的话,是对是错,铡草和抽帖是两码事,需要考证考证。我问:“我是属鸡的,你怎么说?”

姨夫振振有词:“鸡正在啄米,我就说:你勤劳勤快,不贪图偷懒。每天吃喝有来源,营养丰富身体好。这样引申的语言,四海皆为准,句句说到你的心坎里。我再傻,也不能说你前途无量,能当县长、省长。”

我问:“姨夫,你是随心所欲,假如我是县里的第一把手,也能抽帖吗?”

“可以啊!”

“你怎么说?”

“我当然不能这样说了。另有一种说法,你不服也要服,干什么说什么,我看过连环画,射箭和卖油不一样。”

“这话怎么说?”

“你是外行。”

“内行咋说?”

“见到领导干部,人家穿的着西服革履,言谈举止大度,同样属鸡,与你的不一样。”

“到底该怎么说?”

“我郑重其事地说:你吃的是老百姓的粮食,但是,不仅为了嘴头,是为五脏六腑服务。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社会上有工、农、商、学、兵。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社会上有男、女、老、少、病、残。鸡啄米,有效率,公鸡长颈打鸣,母鸡多下鸡蛋。”

我指责:“什么呀?这些都是邪魔歪道。”

“邪魔歪道也是道,肚子里也有肠道,没有肠道,吃的饭菜不通,就憋死了。”姨夫说。

那是将邪魔歪道拉到肚子里的肠道,我反驳说:“姨夫给邪魔歪道找借口,不是正道。”

姨夫又狡辩:“神有邪神,魔有牛魔王,不管正道歪道,牛魔王娶了铁扇公主,我们庄的邹大柱忠厚老实,还打光棍呢。”

唉,姨夫不愧是算命的先生,从牛魔王链接到邹大柱,左一句,右一句,不知说明什么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楞子当了大队革委会主任,我却是普通百姓,又是为什么呢?因此,我又问姨夫:“我怎么当不了大队革委会主任呢?”

姨夫点点头,说了四个字:“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这是什么意思?”

姨夫说:“意思都要讲规规矩,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比如,我怎么当了你的姨夫,你怎么不能当我的姨夫?”

“我知道,是我母亲的妹妹嫁给了你,我才叫姨夫。母亲的侄女嫁给你,我们还是担挑呢。”

“对了。这就是顺其自然。说到你和三楞子,用不着抽帖儿。你的爷爷是保长,不为群众服务。三楞子的姥爷刘大胜是老革命,在本地是最早的共产党。分清了阶级界限,才能区别对待。”

哎呀,姨夫满嘴都是理,前拉后拽,难道抽帖儿也讲究阶级斗争?就问:

“抽帖儿的时候,不是鸡,不是狗,只能是牛。你怎么说?”

姨夫说:“拉车、耕地,还有栓在槽头上,先看看抽帖儿的人是什么身份,我才能表态。”

“我如果属牛呢?”

姨夫“哼”了一声,说:“永文啊,你没有文化。你属牛,就是勤劳拉套,甘愿当牛犊子。”

“三楞子是贾希跃的儿子,如今是大队革委会主任,该怎么说?”

“这个人当了大队革委会主任,如果他属牛,就不是牛犊子了。”姨夫说,“话就这样说,牛的性格就是形容人奔走于道途,非常劳累。当了村干部,很牛。形容某个人或某件事很厉害,甚至有超乎想象、不可思议、不能用常理度之的意思,如‘吹牛皮’。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姨夫不简单,记忆超凡,过目不忘,能背诵毛主席语录。我知道,“老黄牛”的精神深入人心。有着朴实无华的外表,它谦逊和低调,一心耕作,心无旁鹜。尽管它吃的是草,但挤出的却是奶,可它却从来不牛,也从来不张扬,不表白,不自夸,更不浮躁,也不满足。它总是那么一个劲,总是那样进取和开拓的状态,总是在默默地耕耘着,奋斗着。

思想认识程度上午不如贾希跃,吃饭期间的谈吐还不如姨夫,是不是我的人生经验缺乏?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怎么不说失败是成功之父呢?男女平等了,最好改为“失败是成功之父母”。好比真理在我的手中攥着,千万不能轻易松开手,让真理跑了。

同类推荐
  • 散文精读·丰子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散文精读·丰子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丰子恺善于抒写日常之美,文字雅致脱俗,令人过目难忘。本散文集分为抒情、人物、游记、小品四辑,它们都是进入丰子恺文学世界必读的精品,能带你从细节上找寻生活的乐趣的好书。
  •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是朱增泉将军的军旅诗,共分五个部分,是作者在自己漫长军旅生涯中的感悟和思考。因为将军特殊的身份,他的军旅诗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直面战争、呼唤和平、赞美生命、书写英雄。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人类逃避不了的话题,和平更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将军的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思考。几十年的军人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沉重而深邃的人生思考,看着自己身边的生命一次次穿越死亡,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显得尤为真诚与强烈。其中《猫耳洞奇想》是一组很独特的军旅诗,更是一个军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的思考与感悟,充满着血的浓烈与烫热。
  • 南河古话

    南河古话

    全书共16万字,收录了《南河谣》、《刺猬告状》、《猴王抢亲》、《罗大人的亲家》、《蜘蛛精深潭捞金船》、《大雁往南飞》、《牯牛坟》、《驴头狼》等作品,荟萃了鄂西北地区的风俗、语言、自然环境、民间传说等。作者写得亦真亦幻,妙趣横生,可谓一部百读不厌的民间神话集、鄂西文化集。
  • 谁解茶中味

    谁解茶中味

    这里有的是茶和人的故事,有些茶和有些人一样,居于九天之上,视之绰约神仙中人,只能仰望之、嗟叹之;有些茶和有些人一样,挣扎在泥土之中,简直不在是茶,而是菜、是饭、是药,是穷人续命的东西;还有很多茶,和我们一样,泯然众人,不能飞黄腾达,也不能羽化成仙,只能在俗世浮沉中给自己添一点味道和情趣。有的人讲故事,像陆羽;有的人听故事,像蒲松龄;有的人就是故事里的人,像你我。茶本性凉,皆因经受春雨之寒,虽然挨过烈火烹油之热,不改本性清凉。希望读到这本书的人,在炽烈红尘中,能感受到如饮茶的一股凉意。
  • 唐诗(国学大书院)

    唐诗(国学大书院)

    《唐诗》精选唐朝三百余首古诗,囊括了各种题材,隐居、干谒、应试、落第、恩遇、迁谪、忧国忧民、辞官归田、相思、离别、慈幼、友爱……明白易解,反映了唐朝生活背景和时代特征。细细品味,也可获陶冶性情之益处,并修养、激发人心。
热门推荐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仙缘梦缘

    仙缘梦缘

    因果之循,还天地之法则;生死之念,引轮回之陌路。他,前生为仙界的仙君,今生为修真界的易天,只因为红颜,怒发冲冠,一指破天!唯梦为真,梦缘修真路!有歌曰:回首向来萧瑟处,任凭金雨逝无情。上世难为仙上仙,弃身一度为红颜。有歌曰:前世多风光,今生梦消然。此生仙路难,梦转轮回缘。有歌曰:雪花飘,梅暗香,梦依旧,三生缘!一生梦,梦回远古;二生缘,缘续今生;三生梦缘,情系三生!为续三生情,他,放弃仙籍,只为为红颜不为仙!为了红颜情,他,转世重修,开始茫茫仙路的旅程……
  • 一看就懂的经济学

    一看就懂的经济学

    所谓经济学,就是经世济民之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及其社会在自身发展的各个阶段上的各种需求和满足这种需求的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可以说,只要你是个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现象,人生旅途中处处都与经济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生活离不开经济学一样,任何经济决策也离不开老百姓的生活。
  • 奈何偏执大佬要宠我

    奈何偏执大佬要宠我

    “蓝歌,你就是死了,骨灰也是我的。所以,别再想着逃,这一辈子,你都注定和我生生世世纠缠在一起。我不点头,你逃不走。”他,已经疯了。薄家掌舵人一手遮天,残酷无情,却唯独对人人唾弃的她偏执成狂,哪怕把地表翻过来也要找到她绑死在身边。她看着他讥讽大笑,“哈哈哈,薄御瑾,这次准备把我关在哪里?还是疯人院?”下一秒,男人掐住她的脖子,妖异的蓝眸残暴嗜血,“说,你不会再逃。”蓝歌目睹他眼中的狠绝,冷笑着点头,“好,你松手。”男人这才松开她,但是第二天蓝歌用事实告诉他:死了都要逃!(这是一个执拗女主用命逃,偏执大佬玩命追的爱情爽文,甜虐结合,势均力敌,强强博弈!绝对双洁、再说一遍女主没有整容、没有整容!不信你戳进来问问:读者群795643197)
  • 有味儿:老舍笔下的人生百味

    有味儿:老舍笔下的人生百味

    本书选取了老舍关于茶酒饮食文化的散文几十篇,包括《吃莲花的》《新年醉话》《兔儿爷》《在乡下》等名篇。文字朴实无华,却又带着自己独特的生活幽默。一茶一饭,一蔬一果,一草一木……清新自然的文字,写出千姿百态的人生,人性的美好与诗意。
  • 我的捉鬼人生之决战巅峰

    我的捉鬼人生之决战巅峰

    王海原本是一个普通而平庸的少年,家住农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了一本古书上面记载的是各种关于捉鬼之术。从此,王海便开始了自己的捉鬼人生。。。
  • 腹黑首席一百分宠

    腹黑首席一百分宠

    曾经在商界呼风唤雨的顾家倒了,顾家独生女顾芷嫣被丈夫赶出家门,无依无靠,曾经的京都第一名媛成了任是谁都能来踩一脚的小可怜。所有人都等着看她的笑话,只有那个男人向她伸出了手。“嫁给我,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你。”“可是……”“嫁给我,我会让伤害过你的人都付出代价。”“但是……”“嫁给我,我帮你夺回属于顾家的一切,一辈子护你周全!”“好!”顾芷嫣原本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可婚后,他不但说到做到,还把她宠上了天!顾芷嫣怎么都想不通,她怎么就碰上了这么一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冤大头,直到她想起,多年前的一个夜晚……
  • 重生校园:千金崛起

    重生校园:千金崛起

    前世,她碌碌无为,是小透明一枚。在遭遇男友背叛,闺蜜下药后,为守贞洁,她毅然赴死。却不想,她竟重生了!她平凡的人生开始变得不平凡起来。今世她不再懦弱不再自卑,虐渣男,灭恶毒闺蜜。走上了她的复仇之路。
  • 长笑行

    长笑行

    “离以为,人生中最大的乐趣,便是观察人性的不同之处。何谓人性?离不知,也从未去想过。或许,是为了寻求此问的真相,我便踏进了这漫漫江湖。而这前路又是怎样的呢?”——自《南越国·江离卷》【本书原名江影沉浮,后因本少发现各种重名,故改为长笑行......】
  • 崛起大明

    崛起大明

    崇祯九年!一个年轻人来到了这个繁华与危机交织的年代。看过了凶神恶煞的海盗,看到了穷苦饥饿的百姓。之后,再看到那些秦淮河畔醉生梦死的士子、官员!他心中涌出无边怒火,凭什么你们高高在上!劳资要掀翻这个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