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立太子之后,享国长久,为汉太宗,是则何害其为明主也?后唐明宗储嗣不早定,而秦王从荣后以举兵窥觊陷于大祸,后唐遂乱,此前世之事也。况闻臣寮所请,但欲择宗室为皇子尔,未即以为储贰也。……陛下何疑而不从乎?”后经群臣努力,仁宗立赵宗实为皇太子。嘉佑八年(1063)仁宗去世,太子继位,是为英宗。但英宗多病,曹太后听政,与帝不睦,有废立之议。
因英宗生父濮安懿王的称号问题,群臣发生激烈争吵。治平四年(1067)英宗病逝,神宗继位。在短短四年中换了三个皇帝。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封建社会中,随着皇位的更迭,往往惩治前朝大臣,《诗笔》(卷五七)集中表达了欧阳修当时的心情:“黄犬可为戒,白云当自由。无将一抔土,欲塞九河流!”一抔土是无法塞九河的,“牵黄犬”、“逐狡兔”而不可得的秦相李斯的教训,更促使他不断上表乞外任。神宗一即位,六十一岁的欧阳修就出知亳州,改青州、蔡州。在青州因拒绝执行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受朝廷诘责,他于是连章告老,于熙宁四年(1071)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退休于颍水之上”,“更号六一居士”,并撰《六一居士传》(卷四四),决心以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伴他这一位老翁,以摆脱“轩裳珪组”、“忧患思虑”之累。可惜,这种“乐且适”的生活很短,次年(1072)他即卒于颍州,享年六十六岁,赠太子太师,谥文忠。其《寄答王仲仪太尉素》(卷五七)云:“平生自持心无愧,直道诚知世不容。”
这就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事迹见韩琦《欧阳公墓志铭》(《安阳集》卷五○)、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栾城后集》卷二三)、《宋史》卷三一九本传。
宋代多文学世家。欧阳修之子欧阳发、欧阳棐均能文。发字伯和,少好学,师事胡瑗。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及天文地理,无不悉究。以父恩补将作监主簿,赐进士出身,累迁殿中丞。卒年四十六。
欧阳棐(1047-1113)字叔弼,初以父荫守秘书省正字。治平四年,中进士乙科(《隆庆临江府志》卷一○),调陈州节度推官,未赴任。及欧阳修卒,始以大理寺丞为审官东院主簿,为官制局检详官,同知大宗正丞事。迁朝奉郎,改尚书主客员外郎,摄领吏部左选。哲宗即位,为实录院检讨。出知襄州,徙潞州。
元符三年,召为吏部郎中,迁右司郎中,复出知蔡州。入元佑党籍,坐废十余年。政和三年卒,年六十七。棐亦博览强记,通贯经史,尝代其父欧阳修撰文,人不能辨。着述甚丰,有《尧历》三卷、《合朔图》一卷、《历代年表》十卷、《三十国年纪》七卷、《九朝史略》三卷、《食货策》五卷、《集古录总目》二十卷、《襄录》二卷,文集二十卷,均已佚。事迹见毕仲游《西台集》卷六《欧阳叔弼传》、《宋史》卷三一九本传。
第二节 “纡余委备,往复百折”
欧阳修的文学创作成就卓着,可谓诸体皆佳,苏轼《六一居士集叙》(卷一○)曾评论说:“欧阳子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唐末五代文学,骈俪之风占据主流。宋初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又风靡一时,在欧阳修之前,柳开、王禹偁等古文家都奋起反对五代文弊,而成效甚微。直至欧阳修出,大力倡导古文,才使古文蔚然兴盛。
欧阳修的文学创作成就首推其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苏洵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卷一二)中说:
执事之文章,天下之人莫不知之,然窃自以为,洵之知之特深,愈于天下之人。何者?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镵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韩子(愈)之文,如长江大河,浑然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执事之文,纡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此三者皆断然自为一家之文也。惟李翱之文其味黯然而长,其光油然而幽,俯仰揖让,有执事之态;陆贽之文,遣言措意,切近的当,有执事之实。而执事之才又自有过人者,盖执事之文,非孟子、韩子之文,而欧阳子之文也。
这里苏洵把欧文与唐文(韩愈、陆贽、李翱)作比较,归纳准确,评价公允,概括了各家的独特风格,强调“自为一家之文”,认为欧文“非孟子、韩子之文,而欧阳子之文也”。他完全就文论文,很少有北宋道学家论文的迂腐气。
欧阳修着名的《秋声赋》(卷一五),设为作者与童子的问答,首写秋声:“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秋声有如淅沥的细雨,奔腾的波涛,金铁相撞之声,衔枚疾走的行军之声,这就使抽象的声音具有了质感。再通过“余”与“童子”的对话写秋之为状:“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这里写到秋色、秋容、秋气、秋意,钟惺评云:“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读之使人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真可谓绘风手矣。”
接着又以刑官、兵象、音乐写秋以肃杀为心:“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而写秋声、秋形、秋心都是为了烘托自己“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最后以“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结,进一步烘托自己的悲凉心情。孙琮论此赋结构云:“作赋本意只是自伤衰老,故有动于中,不觉闻声感叹。一起先作一番虚写,第二段方作一番实写,一虚一实已写尽秋声。第三段止说秋之为义专以肃杀,引起第四段自伤衰老为一篇主意。
结尾“虫声唧唧”亦是从声上发挥,绝妙点缀。读前幅,写秋声之大,真如狂风怒涛,令人怖恐;读末幅,写虫声之小,真如嫠妇夜泣,令人惨伤:一个“声”字写作两番笔墨,便是两番神境。”(同上)此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绘得生动形象,行文转折跌宕,气象悲壮,成为传颂千古的名篇。楼昉云:“模写之工,转折之妙,悲壮顿挫,无一字尘涴。”这是文赋的代表作。骈偶作为一种修辞形式,即使不是每篇文章都有骈句,但至少是每种文章体裁都有骈句,这篇文赋也有不少骈句,如“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之类。
欧阳修的议论文逻辑周密,说理透彻,义正词严,而无剑拔弩张之态,如《朋党论》(卷一七)。谢枋得论此文背景云:“仁宗时,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位执政,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为谏官,欲尽革弊政,欧阳公忧之,既上疏论杜、富、韩、范皆公忠爱国,又上《朋党论》,以破邪说,仁宗感悟。”可见此文是为扞卫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而作。全文劈头第一句就点明了主旨:“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这是一般流行的观点,接着就提出令人“意外”的观点,这就是君子有朋、小人无朋:“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储欣评云:“小人无朋”一语,开凿鸿蒙,自公而前,未之闻也。”接着举史以证其说,先举尧:“尧之时,小人共工、欢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凯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凯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次举舜:“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再举殷、周、汉、唐的兴亡为证:“《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余诚论此文结构云:“前半极言人主宜辨君子小人,后半历引治乱兴亡之迹作证,以人君之不能辨君子小人,多由于未明治乱兴亡之迹也。前后本属一意贯注,而篇首以“自古”句伏后半篇,篇末以“其能辨”句抱前半篇,起伏照应,尤见紧密。”《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卷二孙琮评末段云:“不说君子无朋,反说君子有朋;不说朋党不可用,反说朋党有可用。不是欧阳公故为翻新之论,只要归到人主能辨一句上去,见得人主能辨,有党亦可,无党亦可,只要问其君子与小人,不要问其党与不党。得此主意,横说竖说,无所不可。大意前幅已尽,后幅不过历引作证。后幅历引凡六段,不嫌其零杂者,全在末幅倒卷有力,故不散漫,此文之善于审势者。徐扬贡评:文忠在谏院进此论,明白洞达,意在破君之疑。援古事以证辨,反复曲畅,文格方严,而复婉切近人。”
欧阳修的《纵囚论》(卷一八)揭露唐太宗的纵囚只不过是干誉求名的行为,先是总论:“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孙奕对开头一段特别是第一句评价甚高,认为“第一句便道尽题意而尽善尽美”:“为文有三难:命意,上也;破题,次也;遣辞,又其次也。不善遣辞,则莫能敷畅其意;不善涵蓄题意,破题何自而道尽哉!则是破题尤难者也。尝即是而观古文,第一句便道尽题意而尽善尽美者,我国朝得三人焉。欧阳文忠公《纵囚论》曰:“信义行于君子,刑戮施于小人。”则一句道尽太宗求名之意矣。”
接着论唐太宗纵囚为不近情理:“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张伯行认为:“只“求名”两字,勘破太宗之心,便将一段佳话尽情抹倒。行文老辣,不肯放松一字,真酷吏断狱手。”吕葆中亦认为:“从不近人情意说人,而以“求此名”一语为破的。篇中穷人情,究事理,几于只字不可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