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九之一二载:“(嘉佑)二年正月五日,以翰林学士欧阳修等权知贡举,天章阁侍讲卢士宗、集贤校理张师中封印卷首,馆阁校勘张洞、王猎充覆考官,梅尧臣、张子谅、张唐民、董参、吴秉、鲜于侁充点检试卷,张师颜、刘坦、李昌言、孙固、崔台符充诸科考试官。十五日,命直集贤院祖无择、集贤校理钱公辅考试知贡举官亲戚举人。”这就是嘉佑二年贡举参与具体组织工作的全部人物,其中有些人的事迹已不可考,但也有一些人颇有文学成就。
第一节 长于《楚辞》的鲜于侁
鲜于侁(1019-1087)字子骏,阆州(今四川阆中)人。景佑五年进士,调京兆府栎阳县主簿。历江陵府右司理参军。庆历中,移黟县、婺源、伊阙三县令,通判绵州。迁都官员外郎,通判保安军,签书永兴军判官厅公事。神宗初立,上疏言事,范镇举荐,除利州路转运判官,擢本路转运副使。王安石新法行,能平心处之。移京东西路转运副使。黄河决堤于曹村,上《议河书》。
为京东西路转运使。元丰二年,知扬州。乌台诗案起,送别苏轼,不避嫌累。坐保举官吏受贿,降朝散大夫,管勾西京留司御史台。哲宗立,起为京东转运使。召判太常,出知陈州。元佑二年,卒于官,年六十九。着有文集二十卷、《诗传》二十卷、《周易圣断》七卷、《典说》一卷、《治世谠言》七卷、《谏垣奏稿》二卷、《刀笔集》三卷,均已佚。事迹见范镇《鲜于谏议侁墓志铭》、秦观《鲜于子骏行状》。但苏轼《与李方叔书》(卷四九)云:“录示《子骏行状》及数诗,辞意整暇,有加于前,得之极喜慰。……足下之文,过人处不少,如《李氏墓表》及《子骏行状》之类,笔势翩翩,有可以追古作者之道。”又《答李方叔》(卷五三)亦云:“承示新文,如《子骏行状》,丰容隽壮,甚可贵也。有文如此,何忧不达,相知之久。”本此,则《子骏行状》似为李廌所撰。但李廌《济南集》不载此文,其作者尚需再考。
鲜于侁通经术,擅长属文,论着多有新意。熙宁初上疏言事,神宗以为不减王陶。为诗平淡渊粹,尤长于《楚辞》。着有骚体诗《九诵》,苏轼《书鲜于子骏楚词后》(卷六六)称其气格高古,与屈原、宋玉为友于千载之上。今举一篇以见一斑,其《双庙诵》为祀平定安史之乱而壮烈殉国的张巡、许远而作。首写安史之乱:“旄头光芒兮戎马驰,海水沸荡兮鲸鲵飞。烟尘蔽日兮杀气昏,金鼓轰天兮山岳崩。小国不守兮大国颠倾,王侯戮辱兮蛇豕肆行。”次颂张巡、许远的“亡身殉国”:“二公仗义兮扞贼濉阳,析骸易子兮并力小城。势穷力殚兮外无救兵,亡身殉国兮宁屈虎狼。仰天视日兮气以扬扬,衣缨不绝兮貌如平生。”末论“胎祸阶乱”之因:“旅游驰驱兮历此旧都,致词双庙兮涕泗不收。惟忠与孝兮死义为尤,遭世扰攘兮适履其忧。讦谋颠置兮边将怙功,尾大权移兮三镇握兵。忠贤在野兮谗邪肆意,女谒内用兮戚臣外圮。纪纲日紊兮典刑日弛,胎祸阶乱兮谁执其咎?义士殁身兮沉冤莫置,猗欤二公兮行人歔欷。”边将怙功,尾大权移。忠贤在野,谗邪肆意,女谒内用,外戚专权。纪纲日紊,典刑日弛,这就是致乱之因。
苏轼知密州,筑超然台,鲜于侁为撰《超然台赋》。这是一篇骚体赋,首写苏轼:“佳人兮何为,超然台兮独处。极劳心兮怅望,登宝峰兮仰止。”次写自己想从之游而不得,极富想象力,深受《离骚》的影响:“天之西兮海之东,不惮远兮欲从其游。”末仍归结到苏轼:“顾超然之佳人兮,相对而忘言。忘言兮道存,冠岌岌兮服芳芬。饮沆瀣兮飧芝英,气充发须兮貌可长生。……聊逍遥兮自得,与日月兮同存。”
鲜于侁长于骚体,但散文也写得不错,其《游灵岩诗序记》云:“舟南下数里,乃并崖登山。又数百步,有一岩,环覆可拾亩,佛宫构其下。崖壁飚呀,石色乳窦,怪不可名品。像殿之前有一轩,瞰临溪山,俯仰可爱。又东行,迤逦行间,见石脉出泉,玉色如乳,云饮之可蠲疾。又数十步,抵小崖。崖修数丈,广二寻,中有一石柱承载岩崖,殆非耳目所闻见也。其后有洞穴,云昔人尝误入其中,行数里,见川源花木,如桃源之遇。或忆其家,遂恍然欲行,迷失处所。予爱其境物之异,徘徊久之,因为诗以寄郡寮,且记此山之胜事云。”全文叙事简洁,条理分明。
苏轼《题鲜于子骏八咏后》(卷六八)云:“自朝廷更法以来,奉法之吏,尤难其人。刻急则伤民,宽厚则废法。二者其理难通,而山峡地瘠,民贫役重,其推行为尤难。子骏世家南隆,亲族故人,散处所部,以亲则害法,以法则伤恩,二者其势难全。是三难者萃于子骏,而子骏为之九年,其声蔼然,闻之四方。上不害法,下不伤民,中不废亲,自讲议措置至于立法定制,皆成于其手。吏民举欣欣然,而子骏亦自治园囿亭榭,赋诗饮酒,雍容有余,如异时为监司者。君子以是知其贤。子骏以其所作八咏寄余。余甚爱其诗,欲作而不可及,乃书其末,以遗益昌之人,使刻于石,以无忘子骏之德。”惜原诗已佚。其他如《新堂夜坐,月色皎然,由连理亭信步庭中,徘徊久之,因为五言一首》、《杂兴三首》诸篇,委婉清粹,颇具闲适意味。《杂兴三首》之一为王安石变法而作:“一气斡元造,为功未尝烦。群生自委化,天地亦何言。凫胫不可增,楮叶不可镌。欲益固为损,劳心非自然。不见平阳侯(曹参),醇酒聊终年。”吴乔称其“刺新法甚婉”。
第二节 仁宗赐以“尽美”的崔台符
崔台符(1024-1087)字平反,蒲阴(今河北安国)人。中明法科,为大理寺详断官。校试殿帷,仁宗赐以“尽美”二字。嘉佑二年贡举,充诸科考试官。熙宁中文彦博荐为群牧判官,除河北监牧使,入判大理寺。初王安石定按问,欲举法,举朝以为非,台符独举手加额曰:“数百年误用刑名,今乃得正。”安石喜其附己,故用之。历知审刑院,判少府监。元丰元年,拜右谏议大夫,知大理卿事。五年,守刑部侍郎,官至光禄大夫。元佑初,降知潞州,又贬秩徙相州,后兼监牧使。二年七月卒,年六十四。编着有《元丰编敕令格式》、《赦书德音》、《申明》凡八十一卷,《元丰敕令式》七十二卷,均已佚。事迹见《宋史》卷三五五本传。
第三节 为文“峭厉劲折”的祖无择
祖无择(1010-1085)字择之,蔡州(今河南上蔡)人。宝元元年进士及第,授承奉郎、通判齐州,与孙复、石介游。召试,充直史馆,石介《送祖择之序》云:“择之罢济南,将归阙,自历山南走三百里,别明复先生暨予于泰山、徂徕,相与讲道德,究经术,耽云霞,玩水石,举觞赋诗,五日而后去。……择之以文章登甲科,天下之望甚盛。不十年,当辅相天子,为宋大臣。”后历知南康军、海州,迁广东提刑,徙荆湖北路。改广东转运使,知袁州。奉使契丹,还,出知陕府,迁湖北转运使。召为中书舍人,判太府寺。嘉佑二年贡举为别试官,考试与考官有关的官员子弟、亲戚、门客。嘉佑三年,为契丹正旦使。治平元年献《皇极箴》,赐诏奖之。二年,纠察在京刑狱,进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出知郑、杭二州。神宗召知通进银台司。熙宁三年,谪为忠正军节度副使,提举西京御史台。与文彦博、富弼、司马光等为真率会,洛人谓之“九老”。元丰六年,移知信阳军。八年正月卒,年七十六。着有《龙学文集》。事迹见祖行《龙学始末》(《龙学文集》附)、《宋史》卷三三一本传。
祖无择少从孙复学经术,后又从穆修学为古文,故其为文“峭厉劲折,当风气初变之时,足与尹洙相上下”(《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三)。作为穆修门人,庆历三年春,他曾编其文集,并撰《河南穆公集序》,论不可因处穷而废道与文:“积于中者之谓道,发于外者之谓文,有道有文,然后可以为君子。道有用舍,文有否泰,然用舍否泰,在命不在道与文也。君子不以其命之穷而辍于为道,道之不行而不废于学文,故虽身厄于当时,而名显于后世者由此也。”而穆修正是这样的人,“居职以直自任,无与合者”,“卒不复用”。“如公可谓命之穷,道之不行也已,而未尝废文。大凡有作,莫不要诸圣贤而立言,合诸仁义以为质。平时所见于简策者,殆逾数十万言。时人得之,且爱且学。及公之殁,无择求遗文于嗣子熙,得诗五十六,书、序、记、志、祭文总二十。与无择所藏增多诗一十二,书、序各一。又从其旧友而求之,往往知爱而不知传,故无获焉。姑类次是以为三卷,题曰《河南穆公集》云”。
皇佑五年七月,郴州新建孔庙学,撰写了《郴州学记》(卷七)。记与碑相通,此文即为碑文写法。前为记,谓宋因唐制,天下州县置夫子庙与学。郴州在湘南,介要荒之地,旧祠圮毁,而弦诵之音未之闻。太守陈藻重新州学,其制宽敞尊显,为一州壮观。后系以骚体辞歌颂其事云:“天下有道兮,庶人不议。王泽旁流兮,海宇万里。化莫先兮吾儒崛起,德莫盛兮斯文遐被。惟郴之人兮亦材而美,可揉为辕兮可矫为矢,孰绝其津兮孰梗其隧?今我邦侯兮戚然以悲,兴坠补漏兮靡艰厥为。庙学既成兮不愆旧仪,生徒既集兮率用新规。勤道在己兮广业及时,入圣之域兮为帝之师。无曰苟取富贵兮内以自欺,遗我邦侯之羞兮汝颜曷施!谁踵其武兮善继勿隳,惟郴之人兮无忘此诗。”
同年十一月,祖无择知袁州,上距韩愈知袁州二百三十四年,于是撰写了《唐韩文公庙记》(卷七),详尽评述了韩愈一生事迹,并感慨道:“公之器业,可谓宏深魁伟,施于行事,细大夷险,无所不宜。其文章博辨卓诡,与商《盘》周《诰》相上下。惜也,孔子没,无圣人者为之章显,以信后世,而见绌于史臣之笔,其亦不幸也欤!无择何人哉,道不加修,学不加益,夙夜茂勉,庶几前烈,谨详书其实,以着于记云。”
无择诗平顺畅达,无艰涩之弊。其《秋日天平驿书事》、《夏州叛》(均见卷二)表现出对时事的隐忧,前首云:“孤馆无人慰寂寥,感时情抱楚旌摇。纵横着物秋声起,早晚远空杀气消。衰鬓已同潘骑省,壮心犹羡霍嫖姚。誓江义勇吾家事,不得提戈静祲妖。”前四句叹朝廷毫无作战准备,第五句叹自己像潘岳一样头已花白,第六句是说自己仍像霍去病一样壮心不已。末二句叹自己不能像祖先那样“提戈静祲妖”,“吾家事”指东晋名将祖逖,率军渡江,击楫中流,誓将收复失地。
《题魏野园》、《春郊即事》、《后池新柳》诸篇表现了他旷达淡荡的胸襟。其《琵琶亭》云:“晚泊湓江半客舟,琵琶亭下动闲愁。
霓裳绿腰杳何许,枫叶荻花空自秋。贾傅有才悲鸟,楚骚终古怨灵修。莫言司马青衫湿,今日行人亦涕流。”前半隐括白居易《琵琶行》语,写琵琶亭;后半言不仅贾谊、屈原、白居易动闲愁,今人亦为之流泪。
其弟祖无颇亦能文。无颇(1029-1093)字夷甫,初以父荫补官,后举进士,为利州、福建二路提点刑狱。元佑八年卒,年六十五。事迹见《龙学文集》卷一六《提刑始末》。顾闳中为南唐着名画家,善画人物。韩熙载好声伎,专为夜饮,宾客糅杂,不拘礼制。李后主惜其才,不予过问。但想见他觥筹交错的情况,乃命顾闳中夜至其第窃窥,目识心记,绘成着名的《韩熙载夜宴图》。
元丰二年四月,无颇撰有《跋韩熙载夜宴图》:
南唐中书侍郎韩公熙载,后主时知国祚将废,放怀杯酒间以自污。后主欲用为相,而闻纵逸不检,每伺其家宴,令画工顾闳中丹青以进。其卷首即与公门生朱铣紫微、印粲状元及教坊副使李嘉明,并其妹按胡琴,又公自击鼓,妓王屋山舞六么。王屋山俊慧非常,公最怜爱。每醉,须乐聒之乃醒。幼令二婢出家,号“凝酥”、“素质”。后主复信小人之谮,遂黜公,以左庶子分司南京。受命日,尽逐群婢,单车即路。后主怜之,留为尚书。不数日,群婢复集,饮逸愈甚。
后主叹曰:“孤不得熙载为相矣。”既而薨于私第,后主泣之恸,赠平章事,谥曰“文”。
全文反映了韩熙载沉湎酒色,是因为“国祚将废,放怀杯酒间以自污”;而李后主是惜才的人,为不得熙载为相而深感惋惜;描写熙载夜宴尤为具体生动,读其文如观其画。
第四节 扬州养鹤的钱公辅
钱公辅(1021-1072)字君倚,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少从胡瑗学,闻名于吴中。皇佑元年,中进士甲科,通判越州。为集贤校理,同判吏部南曹。历开封府推官、户部判官,知明州,同修起居注。嘉佑二年贡举为别试官。八年,进知制诰。英宗即位,钱公辅奏陈《治平十议》,又作《帝问》一篇上之。王畴为翰林学士擢枢密副使,公辅拒不草制,谪为滁州团练使。逾年,起知广德军。神宗立,拜天章阁待制、知邓州,复知制诰,知谏院。
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罢谏职,出知江宁府。明年,徙扬州。他在扬州曾养二鹤,秦观《叹二鹤赋》(卷一)即写其事。这是一篇感慨甚深的骈赋,首点题:“广陵郡宅之圃,有二鹤焉,昂然如人,处乎幽闲。翅翮摧伤,弗能飞翻。虽雌雄之相从,常悒悒其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