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同窗,就是校友,郑欣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亲切感。曾经有好几次他都接到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本来郑欣最怕跟陌生人打交道了。可对方一说自己是某某大学、哪届哪届毕业的,再扯上一段校园里知名度较高的事,彼此之间的距离很快就被拉近了。如果对方提出一些与工作有关的请求或表示需要自己帮忙,郑欣都会特别上心,他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一位学长帮忙联系的。
渐渐地,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郑欣乐此不疲地帮学弟学妹们留意工作机会,或是接受老同学给自己提供的合作机会,甚至听说有人要成立公司,校友中也是有钱的投资加盟,没钱的鼎力相助,场面十分温馨。
如今,在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中,有很多人都是花了“血本”,从全国各地挤破脑袋前来进修的。学习知识当然是一方面原因,但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交朋友”。对于那些“企业家班”、“金融家班”、“国际MBA班”等专为成人而设的班级,慕名而来的人无疑是以“交朋友”为主的。很多学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在招生简章上直接注明“拥有某某高校同学资源”,言外之意就是:选择这里,你将可以得到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张胜今年二十九岁,在中关村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属于年纪轻轻就小有成就的“80后”。但在创立公司之前,他不过是一个失业在家的“啃老族”。是表哥联系了一个培训班,并且一再劝说,张胜才答应去试试。
那是在北大开办的“企业家特训班”,张胜只听了一次课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决定坚持完成课程。于是,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他经常与特训班上的同学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后来,在他的公司成立初期,有十几单生意都是在这些同窗的协助下完成的,这无疑对他日后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不错的基础。
今天,带着商业或某种功利的目的来参加“同窗会”,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这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妥之处。毕竟同学之间曾经有过较为密切的接触,也不存在什么利益冲突;而成年之后交到的朋友都来自五湖四海,友谊建立的基础没有“同窗”可靠,纯洁度也不高。
所以,如果我们想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同窗情谊”绝对是一个最重要、最牢靠、最值得珍惜的资源。
“同窗之情”就像是银行的零存整取,倘若我们平时不存情感进去,到了需要朋友援助的时候,存单上必定是一片空白。
8分享是令人脉存折增值的最佳手段
本节关键词:分享,人脉存折
“80后”的你也许在交际上还略显青涩,“80后”的你也许正在为拓展人脉而发愁,“80后”的你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其实想让我们的“人脉存折”增值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分享”。
哪怕我们只认识几个人,照样可以把人脉网无限地扩大。比如说,你有五个朋友,他也有五个朋友,而你和他又是朋友,且彼此间愿意“分享”,那么你们两个人同时就都拥有了十个朋友。当然,这十个人肯定也有他们的朋友,如果以此类推,我们看到的将会是一个递增的数列,我们的人脉网将会在“分享”中迅速膨胀。
林宇在商界打拼多年,已经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也算是交友广泛。但由于自己公司经营项目的限制,他结交的都是一些和公司开发项目有关的人士,如今,由于公司新研发了一个通信科技方面的项目,可林宇却没有这方面的人脉,整个项目不得不暂时搁浅,这让他很是发愁。到底该如何打通这方面的人脉呢?
正当发愁之际,林宇生意上的合作伙伴王建给他打来电话,意思是让他邀请一位在广告界有些影响力的人,来参加自己晚上举办的宴会。原来,王建的公司最近要推出一个新的品牌,需要广告界的大力支持。
林宇照办了。在宴会上,王建也给他介绍了几位从事通信科技研究的知名人士,这对林宇来说,简直就像是雪中送炭一样。
有位哲人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我们仍然是每人一个苹果;但倘若你有一个朋友,我有一个朋友,彼此交换,那么我们就都有两个朋友了。所以,“分享”人脉资源,是快速扩展人脉网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梁晨在4S店里做汽车销售,她的母亲是保险推销员。有一次,一位成功的商人经梁晨的手买了辆汽车,一周后,这位商人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先生您好!我是小梁的母亲,非常感谢您一周前在我儿子那里买了一辆汽车。听他说明天您要开车回车行检查是吗?请问我能在您检查车辆的这一小时里,与您共进午餐吗?”
这位母亲显然知道,商人非常繁忙,一般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邀请。但自己借他检查车的时间里请他吃饭,这样人家就不好推托了。
第二天,商人来到约定地点,梁晨和母亲已经等在那里了。一见面,母亲就说:“先生,为感谢您对我儿子的支持,特地请您坐一坐,顺便来聊一聊如何能更好地维护您的爱车。我想您不会拒绝一个做母亲的请求吧?”本来商人打算见个面就走,可见到人家盛情难却,只好接受了邀请。
席间,梁晨的母亲很自然地谈到车辆保险:“像先生这么成功的人,一定会非常注意生活的品质,想必肯定也需要一份完善的保障计划。我这里有一份非常适合您车辆的保单,请您看下。”商人接过保单,心里想着反正早晚要上保险,跟谁买不是买呀,干脆签了吧,这样将来保养车辆时也方便。
就这样,本来客户只是儿子的,现在却也成了母亲的,这就是人脉资源“分享”的有效运作。当我们肯将自己的人脉资源拿出来与别人分享时,彼此都将拥有更加丰厚的人脉存折,增值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如果两人分享利润,利润则会减半;如果两人分享人脉,人脉则会翻倍。
9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帮不上大忙帮小忙
本节关键词:不求回报,帮忙,助人为乐
有没有问过自己:我们帮助别人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让人家有一天报答我们吗?
当然不!
我们的目的应该就是为了“让人家得到帮助”,并因为这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最终摆脱窘境。倘若此时我们心底还在奢求什么回报,岂不是对“帮助”的一种亵渎。
俗话说:“善有善报。”只要是助人为乐的善举,无论大小都会给我们的内心带来平和与安定,心情愉悦了、豁然开朗了,才是对自己助人最大的回报。
张澎的性格有些孤僻,读大学的时候既不跟大伙一起打篮球,也不跟室友一起下馆子,应该属于很不显眼的那种类型,可据说他的老婆是因为他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特殊的气质,才答应嫁给他的。
是一种什么气质呢?在上课之余,张澎会定时地出现在学校各个角落:自习室、图书馆、饭堂、宿舍楼、传达室等,但与勤工俭学的人不同,张澎是在义务地帮忙。
他总是在做完实验后刷干净所有的仪器才离开;他总是默默地在图书馆将那些被抻乱了的书籍一一码回原位;看到食堂大叔拌菜他上前搭把手;看到传达室大爷分信件他也会主动帮忙跑腿儿……当别人问他这是图什么的时候,张澎笑笑说:“反正就是伸把手的事儿,人家得方便,我也不吃亏呀。”每次帮助完别人,张澎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在他看来,自己所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儿罢了,根本不值得一提。可谁知自己的老婆就这样慕名而来了。
都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张澎积极帮助他人,自己却并不要求回报,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他赢得了姑娘的芳心。他说:“我是发自内心地想帮助这些有困难的人,很多事情我也经历过,所以能了解,只希望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为他人排解一些难题,这太平常了。”
你是否还在为自己曾经给予别人帮助后,没得到任何回报,而抱怨不止?你是否还在为曾经费劲心机,最后却连一个“谢”字都没得到,而耿耿于怀?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诸如“做了好事却没有回报”的实例。然而,在做好事之前,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想到,自己是为了帮助别人而做好事呢?还是为了他人的回报而做好事。倘若我们仅仅是为了得到回报或是那一句赞美、感激的话才去做好事,倘若我们太在乎别人的报答,功利之心太重,不但扭曲了付出的本意,也使关爱变了质,一旦得不到想要的回报,我们的心里就会结下疙瘩,严重的还会失去快乐,使自己付出更大的代价。
事情无论大小,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就是付出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