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尹子,你又动了急功近利之心了。修炼必然有个过程。)有道者所为是无心而为、无心而事,一直随心恬淡,无任何事情是刻意而为的。他们日常不与人斤斤计较,有怨于他者,他报之以德的宽容与慈祥。
再小的事,他们也认真去做,如做大事一般;再大的事,也从小处着眼,细致地做,丝毫不以懈怠。所以,不管事情如何难做,必能分解从容易开始;不论多大的事,也一定可以分解成点点小事,从而逐步做完。
这就是圣人为人处世的风格,因为心底清静,为人谦下,没有大小的概念,反而成就了千秋功业。
所以做人做事需要注意的是,轻易许下承诺,有的必然兑现不了,会导致失信于人;也不要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否则会越办越难。圣人只是怕办错了,因而小心谨慎,如此才保证了不错。
解曰:
无为二字,老人家说得很多:
二章说圣人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个不言之教,依然是指无为之为。
三章老人家说 “为无为,则无不治 ”。
十章问说,“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三十七章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三十八章说上德 “无为而无以为 ”。
四十三章直接说了两个无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
四十八章短短几句,用了三个无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五十七章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下章还说 “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
无事二字,全经约有几处:
四十八章说:“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五十七章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结论是我无事而民自富。
本章则说 “为无为,事无事 ”。
总而言之,老人家一部道德经,阐述如何得道,只是 “无为 ”二字,无为而无不为也;所谓无事,依然是无为意思的延伸,这是 “放下 ”的不同说法。
无为只是一个心态,不执著不刻意,恬淡自然,根本目的是为了 “为无 ”。
能为无,则能于无中而生有,能无中生有,则得无上正等正觉,此即得道。落实到人事上,是无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明白 “舍得 ”二字,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欲求天上宝,先舍世间财;损之又损,即是舍之又舍,以至于无可舍;也就是舍至空,把空也舍去,以至于妙有,此即无为的正境正界。可见,无为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的一个心态,绝非什么事也不做,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
《金刚经》中佛与须菩提的对话也体现了这个意思。佛问须菩提,你觉得如何,我得无上正觉了吗?我说过法吗?须菩提回答说,如果按我的意思去理解佛的教诲,没有什么定法是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定法如来可说。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法都不可取不可说,不是法也不不是法,因为一切贤圣,都是以无为而成贤作圣的。从该段对话可见,把握无为二字的程度决定了为贤为圣的程度。
既如此,如何为无呢?
佛告须菩提为无之法: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到何种程度呢?包括修行的相、证果的相都不着不住,才是心无所住。因而《金刚经》长长一段对话,貌似废话连篇没什么意思,实质是破相的深法,鸠摩罗什老先生好是了得,译得如此之好:
佛问:“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 ’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 ’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 ’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 ”。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 ’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 ‘我得阿罗汉道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 ‘我是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 ’,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李老太爷简练直接,只以六个字,说 “事无事,味无味 ”,即做事能离一切心,此即无为之心;离一切心做事,即是无为。落实到生活中,则是离一切相或概念,不论是高低相、多少相、善恶相,乃至大小、前后、来去相,一概不予理会。能破并离一切相,万事不挂于怀,做到善者我善之,不善者我也善之,即做到了老人家强调的 “大小多少抱怨以德”,自然能合于大道慈悲能容的性。
能离一切心,则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众生平等,皆具道性;然后于无知无欲间循道而行,做到善利万物而不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是显现了上上之德。因此,佛予须菩提说:“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许是怕须菩提又落到善的概念相上,又补充了一句:“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
一言以蔽之,就是有一个放下的心态,而又认真地行去。
然而,当代人太聪明,把佛与须菩提的对话翻来覆去地折腾:我说你是坏人,其实是说你不是坏人,所以说你是坏人,这就纯粹扯了。
至细至易太极拳
修炼成佛成仙,常人想都不敢想,圣人想了就做了。看破放下以后,从大处着眼要成仙成佛,圆满道果,然后从小处着手,一点一点地自净其意,做一件丢一件,行一步丢一步,最终做到人能常清静而得天地悉皆归。然而,人类习惯于抱到什么都舍不得扔,哪怕是个炸弹。
世间的学问,即使再难,还能比成佛成仙难吗?
当代中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飞船能上天,潜艇能下海,都是集中了所有的尖端技术,乍看上去,确是复杂。反过来,航天飞机上天之前,只是把所有部件一件一件地组装起来;
其任何一个部件,也只是以一个一个零件组成。这么难的事,经过分解也就一点一点解决了,这表现和说明的即是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再如太极拳,于各式太极拳中,陈式太极拳相对动作比较复杂,不管如何复杂,究其根本,只是由一动一动的线条构成,此即难中之易。拳者都想一下子把身体练好,或很快成为杨无敌式的人物;而杨无敌也不过是一年一年练的功,分解开来也只一天一天地练习积累而成;再分解下去,是一遍一遍、一式一势之功,如此练去,自然容易多了,此即 “图难于其易,图大于其细 ”,正如鑫公歌诀所言:初收转圈自然好,未若此圈十分巧。前所转圈犹嫌大,此圈转来愈觉小。越小小到没圈时,方归太极真神妙。人言此艺别有诀,往往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艺甚无奇,自幼难以打到老。打到老年自然悟,豁然一贯神理妙。回头试想懒惰时,不是先知未说到。说到未入我心中,我心反觉多烦恼。天天说来天天忘,有心不用何时晓。有能一日用力寻,阴阳消长自有真。每日细玩太极图,一开一合在我身。
循序渐进功夫长,
日久自能闻真香。
只要功久能无间,
太极随处见圆光。
此是拳中真正诀,
君是平心细思量。
“前所转圈犹嫌大,此圈转来愈觉小。越小小到没圈时,方归太极真神妙。”这是练拳初时生疏、尔后熟练的过程,也是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的过程。练拳,不可能于第一天学完拳架,第二天就熟练掌握,第三天就成了杨无敌。本人在陈沟练拳时非常刻苦,除了交流,一天二十遍低架起劲地练,师劝勿急,自己也觉得不急;实则潜意识里急得很,想早日出功,早一天回来逍遥。当代很多人也是如此急功近利,总想一口吃成胖子,一夜暴富赶超李嘉诚。嘉诚老先生开始也只是个学徒,但老先生好学上进,白天上班,晚上就自学或上夜校。当他人花天酒地对酒当歌之时,老先生那时还年轻,一个人不知闷哪儿看书去了,这即是以其不自大,孜孜向上而终成其大。他的身家来得也辛苦,也是一块一块甚至一分一分挣来的。所以说,一夜暴富又如何?日子依然要一天一天地过,饭还要一口一口地吃,暴富以后天天睡觉吗?
“人言此艺别有诀,往往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艺甚无奇,自幼难以打到老。打到老年自然悟,豁然一贯神理妙。”这几句说得非常分明,无论哪一式太极,于心要一念静定,能静中触动动犹静,则得个中三昧;于形上要诸处行圆,然后内外合一,慢慢练去则得;而越是心急,越是出不得功夫。因而太极拳最终所练的,是心地功夫,不是嘴脚功夫。
不明真意者,满眼期待与焦灼,如果告之以练心,非但听不进去,还以为是在骗他;说得多了反会听得烦了,这种情况叫做 “天天说来天天忘,有心不用何时晓”。
鑫公说打拳之道,不外一圈,是说此拳至简至易,如得真传,三年可成,朱老虎大师以内功实战见长,只是苦练了两年零四十天。不用心练者,往往把练不好的功劳慷慨地扣到老师头上,这属于大方过头了。鑫公是过来人,总结练拳有成,只是有个每日细玩太极图的态度— ——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然后有日久自然闻真香的效果— ——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以《十三势歌》说,“不知不觉艺成功”。
落实下去,则是能把每一圈画圆了画细了,做到不断续不缺陷不凸凹,此为 “图难于其易”;在画每一圈之时,把圈上的每一点都交代清楚,则是 “图大于其细 ”,如此即是真正做到了势势存心揆用意。如果只是随便走两遍架子,则效果远不如用心画几个圈好,这与航天飞机的组装是一个道理,一个一个正确地接装好,飞机能上天;反之,如果搭错了一根线,错了任何一根,都上不了天。
圣人不追求私名私利,因而做事踏实简单、不焦不躁,不刻意不执著,而且愿不轻许,诺不轻承;只管物来顺应,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行去,一件一件地做去,结果越做越多,越做越大,还不是心头无我之故?
可见,世上无难事,皆因无我故,能离一切相,万事皆细易。
老人家本章是阐述积德的原则,能图大于小,即使自身已经是 “负数 ”,一样可以变成 “正数 ”。所以下章继续教导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