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尹子,你问修道与日常工作的关系,这个概念叫德。)拥上品德性者,所行所言依先天本性,不受世俗束缚影响而又无不合道,所以是真正有德。反之,只依教条而行事,处处合乎所谓的行为规范,甚至去表现有德,如此反而是无德。
最上之德者,心底清静无为,不刻意为德而德,即使德行圆满,也不自觉有德有行;下德之人做了一点善事,就自觉圆满高风,甚至有心而为以树其德,这是他们的区别。
上德者,仁慈博爱,行德并无德念。出于德的概念而做出义举,是有心之功;而出于礼义的概念勉强约束行之,简直如强迫行德,没有意义了。所以,大道沉沦,不得不以德劝化,推行 “德”;德不能推广,就推行 “仁”;仁念汩没,就推行 “义”;义理也不奏效了,就推行 “礼”法。礼法的推行说明社会到了一个关头,此时忠信危危,天良丧尽,大乱真要开始了。
推行这些概念,看起来好像在为天道,其实只是披着道的外衣,走上一条愚蠢不已的路而已,世道已经是这样了。所以,真正担当道义者,要明德明理,不发薄而积厚,求内涵而不于表面做文章,这是真正的懂得取舍。
阿凡提要钱
有个笑话:一贵人让阿凡提做事,完了不想付工钱,于是三思而出妙计,找来阿凡提问,如果面前有两样东西可选,一是高贵的道德,一是很多的钱,阿凡提要哪一样?
贵人的心思是,如果阿凡提要钱,他就可以羞辱阿凡提,说阿凡提要钱不要德,借此省下银两。
阿凡提何等聪明,说要银两。贵人哈哈大笑说如果换作他,就要高贵的品德,要钱多俗啊!
阿凡提不是省油的灯,也哈哈大笑,说:老爷啊,我有德,没有钱,所以要钱。老爷您有钱,但缺德,所以要德。
解曰:
因为缺钱,所以要钱。
因为社会不和谐,所以提倡和谐。
因为缺德,所以倡德。
大道废,不得不以德呼唤人心,现在连基本的信义都要靠法律来约束,这尚且好说。古人说盗亦有道,当代有的人为财而偷而抢,把婴儿活埋的现象都有!这是我们人类干的事。
———算是缺德到极点了。
德字之道
老人家自尹公问道,开口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自此开了金口,也就如玄关初开,融融畅畅一气流行开来,至三十七章,阐尽性命并修之理,并于结尾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然而,后人资质不同,尹公必问于细,老人家也必然述之于毫末,犹如一树绽枝,一层一层展开去,从十章提到的玄德开始了本章及以后诸章的阐述。
何谓玄德?道是体,不可说、不可见、不可闻,但从人的视角出发,显现于世间无私的性,即是道用,即是天德、玄德。修炼者能以人心合于天德,则能德配天地,性合日月,自然得以近道或进道,因而,老人家所说的德,对人而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形成的修炼行为规范及其体现。此规范是人如何效法天地自然的思想指南,其作用是用来指导或约束修士不悖道以行。
从字面上解,“德”,是两个人走路(彳),在路口相遇(十),(目)看到对方,思索如何路过(心),心头当下的第一反应(一)。这个心地反应的第一意思,即是德性;反应以后的行为模式,即是德行。
如果世间只有一个人,在任何地方,想吃什么就可以吃什么,想如何吃,即可以如何吃去。比如烤肉,再咸也会吃下,再淡还是吃下,即使饿疯了依然会慢慢地等到烤熟,心头没有多余的概念和想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拉,脱了裤子就蹲,甚至不蹲也可以为之。
这种情况,叫不德,无须人德。
如果同样地方有两人,则需要有个行为模式以协调两人之间的关系,大家要和谐共处,轮流值班。一个饿了,另一个做饭,肉熟得晚了,会嫌对方动作太慢,肉咸了,会嫌盐放得多;如果对方拉让自己看到、闻到了,更是有想法,这个想法即是后天德性— ——后天形成的如何相处的心理概念。
此时,人德就开始了。
如果有三个人,同样轮流做饭,某一人觉得吃晚了,或不合自己的口味,心中有想法,会跟另一人嘀咕,于是吃饱骂厨子的事就发生了。有想法是德性,骂厨子是德行— ——把饭做好已是不易,不合口味可以提出建议,吃饱了骂厨子,是人德的缺失。更有甚者,如《农夫和蛇》的故事性质一样,被一餐救回一命,熬过生命那段岁月后不但不知回哺,甚至恩将仇报,便是大大缺德了,都是后天人意私欲导致的结果。
这种情况下,需要强化德的性与行了。
和尚吃水的故事最有说服力:
开始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优哉游哉;后来有了两个和尚,都不想多干,于是抬水,晃晃悠悠;最后有了三个,都想吃水而不想多干,于是三个和尚没水吃。
可见,因为人心不古,智慧出,有大伪,有人想过寄生虫的生活,大家都想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于是求同存异,约定俗成了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这即是 “德”诞生并繁衍的过程。可见,如果世间只有一个人,是不需要德的,更不需要法律,因而上古时期,没有德与不德的概念,大家都持守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性。
德体现的是心头的反应,不得已用 “德”来表示这个东西,真正具有上上德性者,哪里需要后天形成的 “道德 ”来约束呢?他们明白万相皆幻,心中没有道德的概念和框框,只是无知无欲,表现的状态即是 “放下了 ”,思行尽合于道,道德如一,德道不二。从修炼角度而言,他们功成不名有,为众生留下了光辉的榜样,为众生谋下了更大的福祉,德合天地,明合日月,序合四时,是不思德而德存。
因此,老人家说 “上德不德 ”。
有的人,能尊重约定俗成的公德,处处不敢犯约,时时地地保留一个有德的形象,这只是一般人的生活榜样,只是不敢打破后天的道德规范而已,本就应该如此的!因而,虽然不失德,依然算是下德— ——在这个时代,能如此下德,也算德高望重了。
老人家在第二章说,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十八章又说慧智出有大伪,这是因为有德者是受到大家敬爱和尊重的,有的为了得到大家的尊重,实现尊重后面的利益,就装出一副有德之象。譬如,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从毛泽东主席时代提倡学雷锋到现在,举国还在学雷锋。于是有单位为此专门放假,出门摆个摊子 “学”一天雷锋,收工后欢天喜地地下馆子,海吃海喝一通,花的还是纳税人的血汗。这已经不是在学雷锋,纯粹是在糟蹋雷锋了!这种仿效之行是下下之德,只是犹如猪鼻孔插上大葱去扮成大象,从而享受大象的待遇而已,不但是无德,而且很是缺德了。再如武术讲不遇知己莫轻传,目的是防止无德者得拳伤害无辜,如果有拳师神秘兮兮地说自有秘技,轻易不传外人,实际是瞄上了学人的钱袋子了。
修行完全是在心地上做文章,这个文章反映在行为上,叫做行,根本却在心;心之所想,反映了一个人的心地是否合于天地。因而,当大道日渐汩没,人心离道远时,圣人不得不亮出德的名相,以呼唤和提醒世人心不离道。
当人心更加纷乱时,德已不足以唤醒世人合于道,背道而驰者越来越多,于是开始提倡仁— ——做人,总不能天良丧尽,心里那点会突然闪现的慈心,总可以寄予希望和保留。
人心微危时,仁也行不通了,各守其私而不计他人后果,于是提倡义— ——人与人之间总得讲点原则,事情总得有个公正的对待吧。
实在不行了,大家表面做到相互和谐,此为礼。
这已经是一蟹不如一蟹了。
礼,实际上最为虚伪。以前有诗说礼: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叔嫂不亲授,长幼不比肩。真能心正,在瓜田里鞋子掉了,坦然提起来又有何妨呢?果树下帽子歪了,扶正一下何妨呢?而且所谓的礼,一度说不下庶人,哪里还讲众生平等呢?
发展到当代,学佛人见面要合掌表示恭敬,掌心要虚,否则就是外道;学道者,见面如果不知抱拳或合太极印,也被认为是门外汉,不懂道理。实质上,表面上谦恭有加,心里在想什么,谁也说不清楚。比如有的人,表面谦恭和蔼,骨子里呢,还在妄念所谓的 “共和、共荣 ”,而且动起手来毫不手软,蹄下众生血债累累,至今死活不承认。再如学佛修道,只是心怀太虚,以虚合虚则得。因人心纷乱,于是一戒接一戒,守着若干戒礼,见面保持一团和气,表现的即是有礼。一旦听到对祖师 “不敬 ”,立即觉得有卫道责任,心头 “正义 ”立即生起,为了维护一个自我喜欢的概念,矛盾起而祸患生,业力轮回自此开始。所以,老人家直言不讳地指出,“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真心修行者,不必理会这些概念,直接持守天德就好,因而老人家谆谆教诲,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能保证心地的一直清静,做什么职业都不影响修行— ——古时就有居青楼卖艺,仍能守住一腔真心和光混俗,最终得结正果的例子。
因此,老人家的《道德经》,就是如何得道的经,既已开口,总有精神实质。本篇即是在阐述以虚合虚这个德,德之不存,无以为道;大义不存,无教之有。离开浑然之德,最终只能是磨砖做镜。
话至此,当明白老人家是在讲破什么、合什么,德只是一个概念,值几两银子呢?
本章老人家所言,算是对第二、三章的深刻阐讲,最终是围绕第一章而来,阐述伸出头需要腚的支撑,否则会失重,世间诸般学问都不离此天理。后面,他老人家如何继续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