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五十年代,王季思教授就以《西厢记》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突破口。《西厢记》语言清丽,使人读来满口生香。如“萤窗雪案”、“书剑飘零”等辞句都充满诗意。可是,正是它那文采本色兼具的语言,夹杂着大量的典故和元代的方言俗语,阻碍着人们理解它每字每句的准确含义。于是王教授就参照先人的考据和训诂,以严谨的态度注释《西厢》。他注意掌握第一手资料,几乎阅遍了元人的散曲和杂剧,写了大量的札记和资料卡片,细心地与话本散曲及同时代的杂剧的例句排勘比较,纠正了前人许多注家的臆断,给予了确切的解释。他在注释《西厢记》及《元曲选》等所做的各种各样的资料卡片共有三、四箱。可见他治学是何等诚直严谨。当他经过长期不懈的探索,出版了《西厢五剧注》时,引起了学术界强烈的反映,曾有人写诗嘲笑他“不爱六经爱五剧”。其实这正表明王教授独具慧眼,认识到元代散曲杂剧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宝贵价值。
五十年代末,王教授的注意力转向明清戏曲,他选择的突破口,则是《琵琶记》与《桃花扇》。他对《桃花扇》作了认真的校勘和注释之后,又写了“校注前言”,他在这篇论文中,从历史剧创作的发展全局来考察《桃花扇》的价值,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分析,具体地体现出他的一贯主张:搞研究,切忌空疏抽象,游谈无根。而应从具体问题入手,通过微观剖析,再进入宏观掌握。所以他无论研究王实甫还是孔尚任,都是以此为基点,脚踏实地,扩展到戏曲发展的全局作透彻的了解。
王教授今年87岁了,1990年已经退休。但他退休以后,依然坚持研究。清晨起来,就坐在书桌前,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审阅批改校稿。老年人嘴角容易流涎,他怕弄脏书稿,就带上口罩伏案写着、读着,耕耘不辍。
王季思教授对待学生始终是诚恳无私的。即使他现在已是白发苍苍的龙钟老者,他诚以待人的心更是“老而弥坚”。他对后辈送来的论文、论着逐字批阅,圈圈点点,连标点也不放过。他常说:“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他所藏的资料,随便让门生们翻检、借阅。他对学生的关心、教育,可以说是终身的。陆定一同志的夫人严慰冰,1934年曾在江苏松江女子中学读书。当时王教授曾给她上国文课和历史课。后来严慰冰在题为《五十年如一日》的回忆文章中写道:“他批改作业很认真,好句子打双圈,错别字加上框框。”“我82年离休后,偶尔为报刊写些短文,老师看到后,他还像50年前一样,仔细为我批改。刊物字小,排得又密,老师因患白内障视力太差,特用另纸抄过,将刊物与改件用挂号信寄给我。”这种诲人不倦的诚挚精神令人感动。
1979年春节,王教授到学生宿舍去探望学生。当他了解到同学们对一位任课老师的教学颇有意见时,就默记在心里。使同学们料想不到,他这位系主任在新学期开始上该科第一节前,他竟先巍颤颤地走进教室,诚恳地对同学们开导说:“大家对任课老师的意见我是知道的。不过,你们也许不知道,任课老师遭遇坎坷,他20年没有教课。今天,他能走上讲台,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当这位任课老师铃响后来到教室,看到同学们十分安静,又看到作为前辈的王教授准备听他讲课时,不禁一怔。在讲课中,王教授几次走上讲台,亲手替他擦黑板。开始他有点手足失措,但很快就明白过来了。下课时,同学们一齐起立向任课老师致意,他却对着王教授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搀扶着老人家,一起离开了课堂。同学们当时被这情景感动得眼睛湿润。从此,大家对这门功课听得特别用心,任课老师也越来越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过了许多年,同学们还常常谈到那幕动人的情景,同学们从王教授身上看到了他那“诚以待人”的美德。
1981年,《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一书,登载了王季思教授的一篇自传。文章末尾,他加上了一段“附记”,说明传文是助手整理的,评价很不全面,因而他着重补写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传文对我过去走过的弯路,如在学术上贪多务博,主次不分;在历次运动中的随风俯仰,缺乏主见等,没有指出。尤其是我到大学教学后,安于书房生活,脱离广大群众,反映现实的诗歌与散文越来越少写。这是应该作为切身的教训来向读者说明的。”
可见王季思教授对己又是何等的正直坦诚啊!有的人极力粉饰、美化自己,而他勇于向读者自我解剖,作为一位享有盛誉的前辈学者却是难能可贵的。
要别人做到以诚待人,首先自己做到这一点。
马寅初敢说真话
马寅初,中国着名的人口论专家,经济学家。他一生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建树,而且素以敢说真话而倍受人们尊敬。
抗日战争时期,马寅初在重庆大学商学院任教时,由于他敢于揭露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现象,曾被蒋介石在歌乐山软禁过。但这并没有使马寅初屈服,相反更加坚定了他的革命立场。
马寅初说:“我这个人呀,叫我不讲真话不行。我有一句座右铭:讲别人讲过的话是容易的,讲别人想要讲的话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想要讲别人不敢讲的话,就不容易了。我就是要讲别人想讲而又不敢讲的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有一次,学院请马寅初为全院师生员工作报告。报告的前一天,院长改变了主意,不想如期进行了。原来是校长听到了国民党政府要派特务进行捣乱的消息,担心马寅初教授生命有危险。
当马寅初听到这些情况之后,十分平静地对院长说:“我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要说真话,总是要得罪人的。讲假话,讲大话,不仅没有生命危险,还会博得国民党政府的青睐,甚至可以升官发财。院长,请您放心,我会对付的。”
报告会如期进行,整个商学院大礼堂座无虚席,连附近大学的师生也来了很多人。国民党特务也趁机混了进来,情况十分危险。
马寅初教授走上主席台,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但是人们也开始疑惑不解,因为马寅初教授还带来了女儿,还有四个大汉抬着一口木制棺材。
这时,马寅初走到台前,镇定自若地说:“今天,我来作报告,大家有些疑问,我为什么要带女儿来,而且抬来一口棺材。我想,今天的报告,我为了真理不能不讲呀,我带来了棺材,是准备吃特务分子的子弹的;我带来了女儿,是让他亲眼看着特务分子是怎样卑鄙地向他的父亲开黑枪的,好让她继承我的遗志,为了真理,要敢于说真话。”然后,他把话锋一转,开始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他摆了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腐败现象,四大家族如何垄断了中国的经济,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还得交政府规定的这个捐,那个税,他大声疾呼:做为一个中国人,不能再忍下去了……
他的话,像一把火点燃了人们的情绪,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混进人群的特务分子,看到形势对他们不妙,一个个偷偷地溜走了。
报告后,据说蒋介石写信给马寅初教授,叫他别在大庭广众中作报告了,如果他要“高官”,政府给他官做。马寅初教授看后,把信烧了,说:“我要真理,我要讲真话!”
马寅初为了坚持真理,不怕牺牲,敢讲真话,在战争年代,是何等的可贵。充分表现了一位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光明磊落的胸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革命立场。
诚实守信是面明镜,不诚实的人在他面前,都会露出真相。
齐白石以画换白菜
齐白石是中国着名的国画家。他一生不仅作画一丝不苟,而且品德十分高尚。他虽说是一位蜚声国内外画坛的一代国画大师。但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与名人还是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交往,都始终遵循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这里要讲的是齐白石老人与一位卖白菜小伙子的故事。
一天早晨,齐老提着篮子上街买菜。走到市场上,看到一个年轻小伙子卖的白菜又大又鲜,水灵灵的,挺逗人喜爱。旁边围着一些买菜的人,齐老也挤进去,拣了一棵大白菜,说:“小伙子,白菜一斤多少钱?”
小伙子正要回答,一抬头看见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精神矍铄,长着白胡子,高个子的老人,顿时眼睛一亮,这不是着名画家齐白石老人吗!他是自己敬慕的老师呀!原来,小伙子是个高中生,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国画,他最喜欢齐白石老人的国画了。于是脑子一转,想出一个主意,提出要用画换白菜,用钱买不卖。
齐老明白这小伙子是认出自己来了,为了不使小伙子失望,齐老欣然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说快拿纸笔来。小伙子一看齐老这样平易近人,讲究信用,不摆个人架子,就高兴地跑到附近酒店借来了笔墨、桌子,请齐老给画一棵白菜就行,还说用他的一车菜换这张画。
小伙子把纸铺开,认认真真地磨墨。齐老拿起笔,觉得质量差些,用这支笔作画只能勉强对付着用。为了不失信于人,齐老就用这支笔在纸上一勾一撇,不到一分钟功夫,一棵白菜就画好了。小伙子也果断地将一车菜送给了齐老。齐老笑着说:“这么多的菜,我怎么拿得动呢?”
小伙子想,可也是啊,怎么办呢?“哎,这样吧,你老在画上再添上一只大蚱蜢,我连车都送换给您。”齐老拿起笔,又在画上添了一只大蚱蜢。
小伙子望着画,收拾了一下,拉起车就要往齐老家送菜。齐老拦住他,从车上拿了一棵白菜放在篮子里,说:“小伙子,这白菜一棵换一棵,其他的你还是留着卖钱吧!”
小伙子说什么也不同意,两个人争执不下。忽然,小伙子放下车,对周围买菜的人说:“请大家帮帮忙,今天老人家请客。”说着,抱起白菜便向别人篮子里放。不一会,一车白菜所剩无几了,
小伙子笑着对齐老说:“老人家,白菜不多了,咱们走吧!”齐白石望着小伙子忠诚厚实的面容,只好带着他向自家走去。
这一老一少,一个守信,一个诚实,以后竟成了好朋友了。
诚实守信才能交到最好的朋友,才能让你过得更幸福。
田家英忠诚守信
田家英同志,于1948年为毛主席当秘书,历时18年。他多年来在领袖身边,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忘我工作,竭心尽力,诚实守信,表现出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晚年在病中奉诏南征时留下的悲壮诗句,也是田家英同志的座右铭,更是他一生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写照。
田家英同志的一个特点是默默奉献,甘做无名英雄。做为毛主席的秘书,工作的繁重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多年来凡是毛主席需要他做的,事无巨细,他都尽力而为,兢兢业业。从起草文件,下乡调查,受命某项工作,处理信访直至“掌玺”,保管存折。这些琐碎、幕后的工作不知耗费了田家英同志的多少心血。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毛主席从衣袋里掏出开幕词,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开幕词不过两千多字,据记录曾被34次热烈掌声所打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算开幕词中的精彩段落,曾被作为“毛择东格言”反复引用。当代表们赞许这篇开幕词时,毛主席却坦诚地说道:“这不是我写的,是一个少壮派叫田家英。”
田家英同志的另一个特点是正直坦白,真诚地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全国解放伊始,群众出于对领袖的无限信赖,给毛主席的来信雪片般飞来。田家英对每封来信,都仔细收看,并择要送呈毛主席。田家英在毛主席身边,不知替他处理了多少封人民来信。他认为这是党和人民之间的重要的联系渠道。毛主席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后来田家英一人已无法处理每日成百上千封人民来信。田家英为此写了专门报告,建议各级领导机关应指定专人或成立专门机构认真处理人民来信。报告得到了毛主席的赞许,经毛主席的批示后,全国各地都逐步建立了信访机构,其间凝聚了田家英同志忠于人民的一片真情。
田家英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还表现在他表里如一,绝不趋炎附势,见风使舵。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田家英同志对当时的“左倾错误”是有看法的。当彭德怀受到毛主席的激烈批判以后,田家英同志没有“见机而作”。他集了一副对联:“四面江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庐山会议期间,他还表示过,他如果离开中南海时准备向主席提三条意见:一是能治天下,不能治左右;二是不要百年之后有人来议论;三是听不得批评,别人很难进言。这些切中时弊的意见险些使田家英陷于灭顶之灾,只是由于刘少奇同志的保护,才使其幸免于难。
田家英同志的再一个特点是忠于真理,刚烈不阿,虽死不渝。文革初期,在一次整理毛主席谈话纪要时,田家英同志基于对国家利益的关切,也出于对姚文元、戚本禹文章评论的一段话,这终于被对田家英早已不满的江青、陈伯达抓住了“大把柄”,江青给田家英安了一个在当时足以置人于死地的“罪名”,“篡改毛主席着作”!田家英随即被宣布停职反省,并被勒令搬出中南海。胸无城府的田家英,不会掩饰,不会屈膝,也不会忍耐,他悲愤之下以死相抗,在中南海他的住处“喜福堂”自缢而死,年仅44岁。英年早逝,正值生命之花茂盛之时,死时留下遗言:“相信党会把问题搞清楚,相信不会冤沉海底”。并把心爱的手表从腕上取下,留给妻子。继邓拓之后,田家英是文化大革命的第二个屈死者。
历史是公正的,1980年,即田家英含冤离世的14年,中共中央在八宝山公墓礼堂隆重举行田家英同志的追悼会。悼词热情称颂了田家英的品格和业绩:
几十年的实际行动证明,田家英同志确实是一个诚实的人,正派的人,有革命骨气的人。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他很少随声附和,很少讲违心话……
最大限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事之道。
竺可桢勇于坚持真理
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着名的气象、地理学家。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竺可桢一生所走过的道路,是一条求实的道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坚持实事求是,这是他科研工作的原则,也是他做人的原则。他的一生始终信守这一准则。
在5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几乎成为中国全民信奉的信条。竺可桢对毛泽东是非常敬佩的。但他坚持在真理面前,敢说真话,从不盲目崇拜。竺可桢以他深厚的科学素养感觉到,不宜笼统地宣传“人定胜天”的观点,如果不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一味蛮干,那么人不仅不能胜天,反而要破坏生态平衡,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当时,有不少地方不讲科学,用土枪土炮轰击云层,以达到人工消除冰雹的目的。竺可桢经过深入调查,看出这种做法耗资甚大而收效较小,因而提出异议。他坚持认为必须对雹云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他指出不进行深入研究仅仅动员群众以土法消雹的做法,纯属劳民伤财之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敢于对此提出批评意见,力排众议,不怕冒着给群众运动泼冷水的罪名,这种诚实的科学态度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