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78400000032

第32章 历史的角落——外篇(2)

当然,有关刑不上大夫的问题,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例外,甚至表现得极端点是所谓的“大义灭亲”。但这已经不再是法律的需要,而是政治的需要了。因为如果不是政治的需要,凭借帝国体制下法术的弹性,完全可以使违法者免于处罚。出现这种“法不阿贵”的局面,只有两种可能,其一是有人严重触犯了统治者的利益,他必将受到惩罚。即便是没违法,统治者为了要惩罚这利益触犯者,也可以现制定出一部法来。关于此种情况,有句古话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其二是违法者的社会影响太坏,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强烈不满,为了平息社会中的不满情绪,只能采取牺牲违法者的办法,从而将综合统治成本降到最低。

由“法不阿贵”的第二种可能,我们又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统治者为了降低维护统治权的成本,会竭力让法术表现出相对公正的形象,使之更像法律。具体些说,就是将“刑不上大夫”做得更隐蔽更成熟。比如,一旦有精英阶层成员违法,相关执法者马上会将消息封锁在一个小范围中间,避免事态扩大化而成为公众舆论的聚焦点。因为只有降低事态的影响力,才能便于争取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理想结果。不过这就属于题外话了,不在我们此次的讨论范围之列。

归根结底一句话,刑不上大夫确是因人论罪,这是由于多年来社会的现实状况积淀的结果,后世的我们不必断章取义地为美化这句话,给它脸上涂脂抹粉或是贴金,更无须因此而大惊小怪。

二谁在沽名钓誉——对韩信神坛来一次强制拆迁细究起来,历史中许多结论往往幼稚得可笑,捧人捧上天,踩人踩进地。韩信就是这被捧上天的典型。不信?我们试着拆一下他香火延续千年的神坛。

表扬失败的对手是变相地自我吹嘘

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将项羽彻底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此后,西楚霸王除了“有勇无谋”的缺点之外,又添了一条“沽名钓誉”。

汉篇之中,对项羽这个秦汉交替时期典型而重要的历史人物做过重点的分析。就我们的分析可知,所谓“有勇无谋”、“沽名钓誉”,尽是不实的毁谤之言。说到底,症结在于成王败寇的功利逻辑。

值得一提的是“有勇无谋”这种说法,相传后世有人曾对此有所总结,我个人深以为然,这里拿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贬敌抬己,其法有三:其一,敌将初胜者,贬己方武将鲁莽;其二,敌将多胜者,贬己方军师择地失当,气候预测错误;其三,敌将常胜者,贬敌军将领有勇无谋。据说这个“贬抬”技术,出自东汉末年水镜先生的《士气论》,真伪尚不得知,但是在道理上是完全可以说得通的。

有句话叫“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兹是真理。所以,当年刘邦军团为鼓励士气而采取的说法,就由于他们夺得了天下而原封不动地流传下来。大概是胜利者过于喜悦,忘乎所以,抑或是胜利者过于狂妄,连基本的粉饰都懒得做。无论何种原因,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了这贬敌抬己的说法连一丝一毫都没有改动过,保持了淳朴的原汁原味。

对于胜利者来说,更为聪明的做法是表扬已成为失败者的对手,这与风度无关。一个智勇双全、无比强大的对手,无疑可以反衬出自己更为优秀,同时也能烘托出自己高大全的丰满形象。也就是说,把失败的对手抬得越高,自己的英雄光环就越闪亮。最精于此道的,莫过于“二战”后的英国人。他们把自己的德国对手隆美尔推到了封神拜侯、位列仙班的高度,其用意不外乎是为了掩盖自己在北非战场上的愚蠢。而那因其愚蠢导致的不利战局,此时反倒成了他们在北非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最好证据。总之,英国人是最终的胜利者,他们怎么说都有理。

说到这,我们不禁多了这样一点感悟,原来汉史的记载者们在叙述技巧上,还是有所欠缺的。虽然很“讲政治”,但是还不够,远远不够。他们比起后世制造秽史的专家来,显得太过幼稚,不客气地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以我们今日这些后世人的眼光来看这份幼稚,实在是不知道该悲该喜,然而这似乎又能说明一个问题,技术是沿着历史脉络进步的,无论是自然科学技术,还是人文科学技术。

神话、玄说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点

好了,这里扯得远了,其实我的目的无非是说,套在胜利者身上的光环未必真实,而扣在失败者身上的屎盆子往往不够客观。也就是说,西楚霸王项羽离沽名钓誉的距离大约像孙悟空一个跟头那么远。那么,在项羽叱咤风云的年代里,是否有这样一个人物存在呢,既在历史中留下痕迹,又是沽名钓誉之徒。细翻史卷,倒有那么一个人物被抠了出来,只是说出他的名字来,恐怕让人大跌眼镜。这个人就是千年以来素以智勇闻名的淮阴侯韩信。

乍一说,让人似乎有些摸不着头脑,这韩信不是有“人杰”之称么,怎么到了这里就成了沽名钓誉之徒呢。答案很简单,几乎没有人质疑过韩信近乎战神一样的地位,他的一切都被笼罩在“兵仙”的光环之中。在这光环的衬托下,他的优点仿佛被放在了高倍显微镜下一样,放大何止百倍,而他的不足不单不被人关注反而却被美化。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人们对胜利者总是过于宽容,宽容到对其缺点视而不见。这也得益于韩信站对了立场,选择了胜利者一边。倘若他追随的不是刘邦而是其他什么人,最终以失败者的身份收场,恐怕他得到的评价就会是另一种情形。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可称得上传奇的人或事数不胜数。仅仅以韩信的生平事迹来看,如果没有人口相传时的添枝加叶,或是没有经过人为的渲染,他根本算不得什么传奇。之所以将其神化,这与大众的喜好有关。人们总是喜欢那些富有神秘色彩的内容,而且愿意以此为谈资。

简单地说,在后世人的心目中,韩信这名字就代表了神一样的地位,没有人愿意相信,在泥塑木雕的外壳下,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大道理多是刀笔吏精心阉割后的加工品

韩信的轶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忍过“胯下之辱”。这个典故发生在韩大将军尚未发迹之时,那是他还是未及弱冠的少年郎。这个故事的原始版本是这样:说淮阴城里有个年轻的屠户,看韩信不顺眼,有一次在路上碰巧与韩信走个面对面。他拦住韩信说,别看你小子成天总拎着把剑,到处充英雄装好汉,其实是个孬种。你要是不服??看着没,我手里有把匕首,有种就拿它攮死我,要是没那个胆,你就老老实实地从我裤裆底下爬过去。面对这种当众的挑衅羞辱,韩信没答腔,也不正眼看那个屠户,趴在地上顺从地从屠户的裤裆底下爬了过去。若干年后,韩信衣锦还乡,不仅没报复这个屠户,还说这屠户是“壮士”,招到自己的军队里当了中尉。过后韩信对身边的人解释说:当初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宰了他吗?宰了他没有价值,所以我忍受了一时的侮辱才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这故事还有些其他版本,但是内容上大同小异,就不做多余的介绍了。由于我们不是当事人,很难准确地描述当时到底是怎样一回事。事实上,即便是当事人,因为立场的不同,所讲述出来的故事也各不相同。原因很简单,没有人能做到绝对客观,哪怕是与自己的利益并没有冲突。受认知和立场的局限,每个当事人在用语言或文字复述一个场景之时,都会有意无意地略掉自己不关注的信息,哪怕他主观上想尽力地还原事情的原貌。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道理与这有几分相似。

之所以这“胯下之辱”的故事能被后世广为流传,是因为它总被作为“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一道理的注脚。然而这道理与故事两者之间的关联又如此脆弱,甚至经不起半点稍有力度的推敲。事实上,我们生活中有着太多断章取义的“大道理”——那些可以总结出“大道理”的素材,往往都是经历过刀笔吏精心阉割的加工品。

远了不谈,仅以韩信这个故事做样本,就可以找出若干个靠不住的依据。若不信,请继续跟着我的思路往前走。

就史而言,韩信在项梁渡江前,是个游手好闲的二混子,既没有正当职业又没有合法生意,惟一的谋生手段是东家蹭吃西家蹭喝,曾经跑到一个亭长家一连蹭了几个月的饭,直到把人家蹭烦了,出了变相的逐客令才算罢了。

此后,韩信经常饿着瘪肚子在护城河边上钓鱼消磨时间,有一次遇到个洗衣服的大娘,大娘不忍心看他饿的可怜相,于是就给了他饭吃。一连吃了这大娘几十天饭,韩信终于乐不可支地开口道谢,给这好心的大娘画了个饼,说要好好报答她。结果老大娘不买账,非常不高兴地说,我是可怜你,还图你报答?亏你是个男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在受过大娘的救济之后,才发生了胯下之辱的故事,再之后,才是韩信追随渡江的项梁投身军中。

请看客们不要嫌我啰嗦,之所以交代这些人所共知的背景,是为了理出个时间线,让大家更为精准地看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和次序。如果仅仅看了这些,可能只是觉得,韩信当年曾经落魄过。本着“英雄不问出处”的原则来看,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从来没有人细考究分析过,当时的韩信是多大年纪,生长于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以现代人文科学技术的观点来看,这些要素从客观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辅以其生活经历的素材,完全可以作为甄别其处理具体事务特点的依据。

有史学家考证,韩信的生卒年代大约是公元前228年至公元前196年。而项梁带领八千江东子弟起兵渡江的时候,是公元前209年。

这意味着刚刚投军时的韩信还不足弱冠之龄,也就是还没到20岁。这个问题按照两条时间线一做对比即可得出答案。

以此为据沿时间脉络反推,我们可以发现,韩信在亭长家蹭饭时的年纪最多不超过十八岁,而他被屠户羞辱时的年纪,满打满算,充其量也就是十九岁,甚至可能还不到。因为韩信十九岁的时候,已经投军了。我们假定他受了胯下辱后就立刻投军,也只不过就是十九岁而已。

问题的症结就此出现了,一个年纪不足十九岁的青年,心智尚未成熟,世界观远没达到健全的程度,依照后世的眼光,甚至可以定义成孩子的人,在那种特定环境下,是否有勇气去杀人,这很值得商榷。旧时秦律对恶意伤人致死者的惩罚是很重的,杀人抵命在那个时候就是公认的社会准则。依照韩信当时的年龄、社会背景、人脉及经济资源等综合因素来看,他不可能在杀人之后逃脱法律的惩处。我相信,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他理应有所认识。所以,我个人认为,仅仅是出于对刑罚的恐惧,就可以令他从根本上丧失杀人的勇气。

我们退一步讲,即使法律暂时不要求杀人者抵命,对于一个年纪不满十九岁的年轻人来说,亲手杀人,也是个非常难以逾越的心理关。自打人文精神形成以来,同类之间无故的白刃相加,一直是人类的心理禁区。而多年来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将更加挑战当事人的心理承受底线。

说到这,有人定然要反驳,说韩信投军之后,不是靠着杀戮才获得的赫赫战功吗,怎么能说他没勇气杀人呢。提出这一点疑问的,定然是犯了以静态眼光看待动态事物的错误,起码他忽略了外界环境的变化。人是随着环境和际遇而产生变化和成长的,关于这个问题,有句俗话叫此一时彼一时。而这便是我们要讨论的另一个问题了。

人生阅历决定人的行为方式

在历史上,所谓的英雄往往不是以个体形式出现,而通常是以一个群体形式出现,这是个非常值得人关注的现象。为何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原因在于,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信息或行为的交流,会产生互动式的影响。而这影响程度将与社会活动的紧密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在同一个社会群落中,人与人之间在社会行为中所拥有的交集越多,也就是交往得越频繁,互相模仿、学习、影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通俗点讲,这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共同成长、进步的过程。也有句俗语对此做了很精妙的解释,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们再转回头来看韩信,看他从军前的生活环境,似乎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他在从军前接触过大量的血腥暴力信息。那么这意味着,在韩信早年的生活经历中,没有足够特殊外界信息刺激他,使之有暴力凶杀的倾向。而从军后则不然。军人的职业就是杀戮,军人的使命靠杀戮来完成,战场上的每一天都经历着铁与血的残酷洗礼。到处都充斥着暴力,到处都布满了血腥。长期在这腥风血雨、刀光剑影的环境中熏陶,终会使人麻木;对流血死亡的耳濡目染,将会令人的恐惧感逐渐降低,甚至习以为常。这皆是环境变迁使然。

前文说过,杀人最难过的是心理关,突破了心理障碍后,再次杀人对于杀人者来说,就相当于一项简单的体力劳动,几乎与在田间劳作无异。

钻裤裆是因为害怕而不是有预谋的忍

有没有这样一种人呢,在面临压力的时候可以冷静地思考,从而一如既往地进行活动?有的。这点我不能否认,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可以达到这种在压力下冷静处理问题的理想状态,或者说,一些天赋异禀的人也可以做得到这一点。但是这不能成为替韩信胆怯辩解的依据。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韩信是在冷静地思考后选择了钻屠户裤裆。

同类推荐
  • 穿越之逍遥自在

    穿越之逍遥自在

    清朝我去过,成为努尔哈赤的干儿子。明朝万历年间我也去过,皇上当我的小老弟。李世民封我为一字并肩王,刘关张变成四结义,没有我去不了的朝代。然而我还是逍遥自在。历史被我搞乱了,妈妈救我,我要吃烤山薯,两个够吗。
  • 大明东北军

    大明东北军

    落日寒鸦泣,血满英雄泪。谁言汉家儿郎无血性,特种兵陈金穿越到鸟不拉屎的古代。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二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二卷)

    历史知识的普及向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读物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读物为甚。我们用百万字,千幅图片,翔实地再现了五千年间人类共同的实践经验、创造的文明,为今天提供丰富的借鉴和启迪!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
  • 西月传

    西月传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铁骑纵横,国土沦陷,面对破碎的山河,林川指天发誓:“犯我远东者!虽远必诛!
  • 激荡的百年史

    激荡的百年史

    本书以短小精悍的笔法,从大气磅礴、纵横捭阖的历史角度,深刻地记录了日本自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起到20世纪60年代的100年间日本所经历的波折起伏。作者吉田茂的政治领袖的视角,阐述了日本百年来所发生的,从明治维新的崛起到战败后的低谷,再到借助战后良好的发展机会重新站起来的历史。本书同时收录了百年间,外国人眼中的日本,以及作者在日本战后的报纸杂志上发表的关于经济的论文和时事评论。总体而言,由字里行间更多流露出的并非是文学上的趣味,而是政治家所独有的理性、坚忍、实干和勇气。
热门推荐
  • 每天学点宽心的活法

    每天学点宽心的活法

    宽心是一门交际的艺术,能润滑彼此的关系、消除彼此的隔阂、扫清彼此的顾忌。所以,懂得宽心的人,人生是美丽的。宽心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能戒除忧愁急躁、抑制悔憎、限怨、平息对立纠争。所以,知道宽心的人生是高雅的。听有幸运的,宝藏都在人的心里,只要敞开了心扉,走仔细挖抛,你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 天武圣君

    天武圣君

    地球的一名大学生林昊,因女友背叛而喝醉酒,出了车祸,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玄幻世界重生在一名废物少爷,从此踏上成为强者的道路,林昊发誓,这一生他要做这世界大陆的主宰,万千大陆,我为主宰!
  • 腹黑皇帝的迷糊小萌后

    腹黑皇帝的迷糊小萌后

    宁萌穿越时,不小心砸到了某熙,而某位小气皇帝凭借着宁萌弄破了屋顶的理由,让她做自己的小皇后,并在洞房花烛夜把宁萌吃干抹净。当两人肯定了互相喜欢对方时,却因为一场阴谋分开了。在宁萌归来时,她已不是她,而是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人。
  • 求知文库-新时代的海洋工程

    求知文库-新时代的海洋工程

    本书介绍了海洋形态、资源等,培养学生关注新时代的海洋工程主要内容为海洋是个什么样、海洋的奥秘、世界四大洋等。
  • 盗墓笔记之神祭村

    盗墓笔记之神祭村

    这里吴邪,21岁,住在杭州。某一天当他无意间打开他失踪已久的爷爷的笔记本时,在书页的夹层里掉出了一张照片,上面写着三个字——神祭村。神祭村,传说中位于长白山深处的村落,是一种神秘的存在。面对着不知存不存在的地点,吴邪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而前方等待他的,究竟是希望,还是深渊二二二二二盗笔同人,脑洞产物,背景架空,逻辑感觉还是有点问题,大家随便看看,可以给我提提建议
  • 相爱无期不相望

    相爱无期不相望

    曾经温斯柳爱他入骨,想要将最好的都送给他温斯柳也是知名的珠宝设计师,为了嫁给了他:“我可以为你放弃一切,你尝试爱我一次好吗?”直到那个女人的的出现。温斯柳以为他找到了真正喜欢的人,而自己应该送上祝福。可是到一场陷害,他竟信以为真,为了那个女人,亲手将她送人监狱。明明身份相同,却因为爱,而让自己卑微。温斯柳:“如果有可以重来,我不想再爱你了。”
  • 九州逍遥界

    九州逍遥界

    六界初开,同源同根,仙自居万物之巅,堕性,欲霸六界。大荒之初,万族林立,群雄争霸,天骄惨陨。天地初开以来,六界中便有一个势力处于中立而又让六界毕恭毕敬——罗刹学院天上有诸般烦恼,人间应有贪嗔痴,有利就有暗,有暗就有战,有战就有和。万物尊道,六界称正,殊不知,正之真名为,立场!☆★☆★☆★☆★☆★☆★☆★☆★☆★☆新奇的世界,热血的征程。等你开启——
  • 修罗至尊道

    修罗至尊道

    他原本是至尊转世重修,,重回至尊宝座。。
  • 极光与月

    极光与月

    她,曾是所有人心中的白月光,干净如玉壁。终究只是一场风花雪月,看不破的雾。黑暗里的光,是救赎,也会被灼伤。权利的博弈,她只是其中一个棋子。这场游戏,究竟谁先动了情?
  • 有点鶸的二次元

    有点鶸的二次元

    这是一大波二次元生物入侵现实,准备大杀四方的时候,却发现原来自己只是鶸的故事。1-这是个传递正能量的故事。2-本书的能量体系以英文字母设定为标准,请不要过多融入不同作品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