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78400000028

第28章 帝国遗迹——后汉篇(4)

根据历史和生活常识,我们可知,粮食都是以未经舂制加工的方式,也就是以稻谷或谷子脱粒后的原始形态进行保存。今天,为了食用方便,在市场上买来的都是加工过的米或小米,而在古代市场上交易的粮食,仍然保留着其未加工过的原始形态。前文中有关“石”做重量单位的解释,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情况。

为了使古今汇率计算得更加精确,在后面的以粮食为一般等价物做换算时,会把这个细节加以充分考虑。

由于古人买回来的粮食未经过舂制加工,那么也就意味着在加工过程中,还要损失一部分。一般来说,稻谷的出米率为70%。考虑到古时候的农业技术能力,人工杂交培育的个别高产品种不在考虑范围内了。至于舂制工艺的落后程度,也制约着更高的出米率。谷子的出米率大致与稻谷相当,不再另做解释。那么也就是说,1石的稻谷,就是60千克的稻谷,经过加工后的出米数约为42千克,我们略把损耗计算得大一点,也为了后文计算起来方便,凑个整数,就按出米40千克来计算。

综合徐扬杰所著的《汉简中所见物价考释》及丁邦友所著的《秦汉物价研究概述》两文中对汉代粮价的推断,大致可认定当时米或谷的市场平价在每石百钱左右,此外的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均以每石百钱为基准。

那么也就是说,在无灾荒、又无特大的丰收年景里,每千克米价为100/40=2.5钱。

根据近几年米的市价变化可知,每千克价格由3.2-4元不等,取中间价为3.6元。

那么古今货币的价格比为:3.6/2.5=1.44。也就是说,汉钱的1钱,约为今天人民币1.44元。我们还是为了后面计算方便,将这个价格比进行一点微调,使之成一个整数。也就是略微将汉钱币值高估一点,将其升水至1:1.5。这将作为我们最终计算汉代物价的基本汇率。在这个汇率下,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惊奇发现呢?请拭目以待。

汉代普遍社会收入状况

谈起收入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感兴趣,看看汉时期的社会中,普通社会成员到底是什么样的收入情况。有了收入情况,才能更加容易地了解他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先来看看从事农业劳动人口的收入情况。根据《汉书·食货志》中的记载,战国时期魏国丞相李悝曾对单位土地内产粮数做了一次精算,平均每亩土地最低获得粮食为1.5石,但是在后来又补充说,丰收年每亩土地上获得粮食为平年4倍,也就是每亩6石,而严重的灾荒年每亩只能获得粮食0.3石。忽略极端的数据,事实上,按照合理的方式耕种,在战国时期每亩地的收成通常应该是不低于2石的,甚至还要更高一点。而汉代铁器的使用,应该在生产力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有所恢复之后,也就是每亩的收成至少应该在3石之上。

《食货志》中所记载,汉文帝执政之初,晁错曾声言,一个五口之家所占地不足百亩,年收入不足百石粮食,应该是为了政治需要而采取的夸大说法,而不是实际情况。那么我们按理想的标准来判断,每户五口人,占地百亩,亩产粮3石,那么一年收入应该是300石,扣去十分之一的税,剩270石。

那么这270石粮食折合成人民币是多少呢?答案是:270×100×1.5=40500元。那么平均每人年收入就是40500/5=8100元,折合成月收入是8100/12=675元。

由此看来,即便是生产力有所提高,汉代农民的人均收入还是比较低的,起码与今天农民人均收入比起来偏低。接着我们看一下普通非农业人口的劳动报酬标准。

以《居延汉简甲编》中的几段记载为范,可知当时的佣工价格在每月400~1200钱之间。又根据部分文献记载得知,汉代河西边郡佣工月薪约在400~700钱之间,而内地佣工月薪的差距幅度较大,少者不足300钱,多者超过千钱。那么根据汉钱与人民币1:1.5的汇率,那么可知,汉时期普通非农业人口普遍的劳动报酬在450元/月~1800元/月之间,除了极个别情况,其收入状况会超过其标准。比如说政府征佣工的薪酬标准,就要高于普通民间佣工。《汉书·昭帝纪》中元凤四年条颜注引如淳介绍“更赋”时,对此给予了足够的解释:

“律说,平贾一月,得钱二千。”所谓平贾,就是政府征佣工的法定薪酬标准。

再综合《汉书·沟洫志》中记载的“治河卒非受平贾者,为著外徭六月”可知,汉代政府佣工,多是从事公共设施建设,或是基础建设,具体如治河、修路等。汉代仍有徭役之说,就是说,政府工程是普通社会群众必须参与的,如果不想去,就要出钱,让政府雇人代替自己。那么这个时候所交纳的钱应该带有一定惩罚色彩,所以要比民间佣工价格高很多。也就是说,官府规定的标准平价是月薪2000钱,是民间雇人代服徭役的价格,是收钱的标准,而不是实际支付中执行的标准。在实际结算时,执行的标准通常要低于每月2000钱。

《史记·吴王濞传》中所记载的“卒践更,辄与平贾”,也就是按每月2000钱的标准发放劳务报酬,应该是个特例,是汉代历史中为数不多的按法定标准支付政府佣工薪酬的例子。联系到他日后的叛乱行为,料想应是为了谋求社会的政治支持而采取的笼络人心的做法,因此不具备代表性。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汉代佣工所获得报酬是扣除伙食费后的报酬,或者说,雇主至少是管饭的。

至于汉简及文献中记载的劳务报酬差别,应该受限于时间、地区、工种以及佣工的年龄、身体素质的差别。这些因素的差别,都会影响到劳务报酬的变动,所以汉代佣工在实际操作中的薪酬待遇有很大的差距。这点与现代劳务关系的实际状况并无太大差别。直白点说,有多大能耐拿多少钱。

两汉时期政府官员的薪酬,在当时叫俸禄,是按照官秩为标准来发放的。所谓官秩,也就是官员的等级标准。官秩以石表示,如万石、二千石。这里只是一个虚数的标准,并不是实际薪酬就是每月万石。薪酬的发放标准是以“斛”做计量单位。汉制的“斛”和“石”的标准一样,都是指10斗。汉代的最高官秩,也就是万石,每月的法定薪酬为350斛,折合粮食350石。由于粮食运输困难等一些现实问题,官员薪酬的发放往往以货币形式发放。

按照前文我们估算的粮食平价和汉钱与人民币的汇率,汉代最高官秩的月基本工资约合人民币350×100×1.5=52500元,那么年收入则是在60万元人民币以上。除去基本工资外,官员还有衣物的供给,酒肉果品的赏赐以及医疗补贴等待遇。同时公务员的劳动强度也是偏低的,法定每5个工作日有1天休息,此外还有带薪假。具体有例行假,如节气假(冬至、夏至)、予告假(又叫功假,指考课为上等者);有非例行假,如病假、丧假等。在退休后,还有一次性支付的大宗养老金。

从这个角度来看,官员,也就是公务员系统的福利待遇比较优厚。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像看起来这么乐观。原因在于,汉代官员的薪酬及福利待遇的差别很大,最高官秩和最低官秩之间所获得经济收益相差近百倍。也就是说,低级官员的薪酬待遇是比较低的,与普通农民的收入大致相当。当然,文中所提及的经济收入,均为阳光下的收入,灰色收入不在其中。

汉时期有据可查的收入标准大致就是这些,与今天相似的情况是,社会中收入的差距是比较悬殊的,也就是基尼系数偏高。至于这其中一些与如今的对比,只能靠读者自己来完成,毕竟许多问题是见仁见智。

汉代食物价格

民以食为天,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我们这里讨论一下两汉时期有据可查的食品价格。由于米在本文中作一般等价物处理,这里不再进行重复计算,认定米价和今天对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考证一下汉代其他食品的价格是否比今天更贵。

1.盐盐是人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在汉武帝执政之前,西汉的盐业允许私营,有文献声称,私盐与粟米同价。前文说过,当时计量物品多寡都是用石升斗容器计量容积,如果按重量计算的话,那么盐价是远低于米价的。这点从前文的食品单位体积自重表中的数据就可以得出判断。

综合诸多文献可知,在盐纳入国有范围后,盐的价格与米的价格是1:5。也就是说,1石盐的价格大约等于5石米的价格。那么按前文计算的粮食平价看,约合人民币100×5×1.5=750元。再根据食品单位体积自重表中盐的单位自重,每石为216千克来计算,那么每千克价格为750/216=3.47元。

根据如今市场上加碘食用盐的零售价格(约每千克2元)来看,汉代盐的价格是比今天偏高的。结合史料中两汉时期大量财政收入来自盐铁税一节,再联系到董仲舒所言的“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汉代盐价略高这个情况是可以理解的。

2.肉、鸡、鱼等价格根据《太平经合校》以及一些其他历史文献的记载,我们既看到有3钱0.5千克的肉价(肉十斤,直卅),也有4钱0.5千克的肉价(凡肉五百卌一斤,直二千一百六十四;肉卅斤,直百廿,丁取),又有6钱0.5千克的肉价(出钱六十,买肉十斤,斤六钱。以食羌豪人),还有7钱0.5千克的肉价(肉百斤,直七百),当然,介于每0.5千克6钱与7钱之间的肉价也大有市场(母纫中君肉十五斤,钱百;徐长卿肉十五斤,钱百;张予游肉十五斤,钱百)。

上文中所叙的究竟是什么肉,文献资料中没有具体详谈,但料想应该是猪、牛、羊之类的牲畜肉,应该和如今的主要肉类副食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按最贵的肉价算,每0.5千克7钱,那么每千克就是14钱,合人民币21元,这明显比国内2007年之后的肉价要低一些;我们按最低的肉价算,每0.5千克3钱,那么每千克就是6钱,合人民币9元。再早几年,国内农贸市场上也出现过相似的肉价。这意味着,汉代的肉价与今天的国内相比区别不大,而价格的市场波动也有一定的相似。只是不知道那个最低价是不是也让养猪的农户亏得叫苦连天。此外,还有“(肉)十斤,直二斛”的说法,也就是5斤肉等于1石(1斛=1石)粮的价格。按前文所述最贵的肉价,每0.5千克7钱计算,1石粮食也就折合35钱,这与我们先前计算的平价每石百钱有出入,料想应该是粮食价格偏低时期的肉价,不具备代表性,这里不做讨论。

鸡的价格在《悬泉汉简》中的记载是“所置自买鸡三双,直钱二百册,率双八十,唯廷给”;“最凡鸡卌四双。正月尽十二月丁卯所受县鸡廿八双一枚,正月尽十二月丁卯置自买鸡十五双一枚,直钱千二百一十五,唯廷给”,根据计算可知,这两段史料中鸡的价格分别是每只40钱和每只39钱。而《居延新简》中记载的是“出百八十,买鸡五只”,也就是每只36钱。

由此看来,汉代的肉食鸡价格基本上锁定在每只40钱以内,36钱以上,折合成人民币是54元到60元之间。就现在国内市场上普遍肉食鸡重量来看,2.5到4公斤居多,而价格一般在12~14元公斤。按最大个头和最高价格算,为56元。这里需说明的是,刚刚所言的近期肉食鸡零售价是指专业大规模养殖场出品的商品鸡,这与传统养殖方法饲养的土鸡价格仍有出入。据说市场上土鸡价格一般都在百元上下,甚至更贵一点。

毫无疑问,汉代不可能有现代化养殖场,也不可能将鸡的养殖成本控制得更低。因此从价格等几个综合因素来看,汉代鸡肉的价格也不比今天更贵。

鱼价在《太平经合校》和《居延新简》中都有所记载,为33钱1条(出鱼卅枚,直百口),每条鱼合人民币49.5元。由于不知道鱼的种类,也不知道鱼的重量,判断鱼价的高低就有了些许困难。由于四大家鱼的概念始于唐代,在唐代之前的古中国,主要淡水鱼养殖都以鲤鱼为主,所以我们就只认定汉代农贸市场上的鱼是鲤鱼。按照如今农贸市场上的鲤鱼零售价来看,绝大多数每公斤不超过12元,那么我们按文献中资料的鱼价计算可知,单条鱼要超过4公斤。这样的重量应该是超过普遍的食用鱼重量的。反过来说,我们市场上常见的鲤鱼2~3公斤不等,普遍在3公斤以内。按高标准每条鱼3公斤,每公斤12元来计算,也不过只是36元而已。

因此可以判定,汉代的鱼价较我们今天的鱼价要高。这受限于当时的养殖技术和捕捞技术,所以这鱼价偏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3.内脏、下水、荤油等肉杂价格有关这些肉杂的价格,在《居延新简》、《太平经合校》以及《敦煌汉简》中都有所记载,由于文献资料过于冗杂,就不一一列举了,从这些文献中大致考证出来的价格如下:

肠:每具由30钱到40钱不等,约合人民币45元到60元;肝:每具由40钱到50钱不等,约合人民币60元到75元;舌头:每具20钱,约合人民币30元;

脖子:每具10钱,约合人民币15元;

肺:每具60钱,约合人民币90元;

胃和腰子每公斤8钱,约合人民币12元;

同类推荐
  • 沧桑巨奇

    沧桑巨奇

    同时作为一个群体,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几十年的沧桑巨变。
  • 宫廷政治

    宫廷政治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擎素纛

    擎素纛

    某自擎纛平兵嚣,那管他盛世万民谣?再饮它一杯荡气回肠,重在此刻,梦回唐朝!转眼间,一梦千年,异族擅起兵戈。欺吾姊妹、屠吾同袍,吾!霍执戈,奉大唐皇帝诏令,代天诛之,凡吾马踏之地者,不跪地请降者,枭!衣无褴褛者,死!敢手持刀剑者,诛!马踏之地皆汉土,吾家儿郎皆成龙
  • 太子还朝

    太子还朝

    此书又名《坑人专家回古代》,专讲坑人与反坑:王夜被师父坑到了古代,结果碰上后周逃亡皇子柴宗让。对方挖下一个坑,想让王夜做替死鬼:李代桃僵。王夜反过来挖了一个坑,弄死了这货,占用了对方身份:鸠占鹊巢。嘚瑟间,宋国兵马来袭。被俘入汴梁,赵光义一路挖坑,想坑死王夜。王夜一路填坑与反坑,扶持赵德昭进位太子。眼见着败局已定,赵光义背水一战,挖下一个大坑:烛影斧声。两人坑来坑去忙的不亦乐乎,没想到死鬼赵匡胤早已经挖下一个天大的坑,将众人都坑了进去。
  • 续汉

    续汉

    首先,这是一本好看的书,能让大家轻松地享受厚重的历史,后面的内容会越写越好看的。一个小人物在乱世中奋斗崛起的历程,一次不容错过的三国之旅。请看萧遥如何笑料百出,历尽险恶,依香偎翠,游走官场,改革弊政,经商济农,精兵强将,角逐天下,创造历史……*******忍龙已完本小说《异世霸王录》书号:88355《续汉》读者1群:4076392《续汉》读者2群:85803112请大家不要重复加群。
热门推荐
  • 锦阳天下

    锦阳天下

    一直以来,清冷是她,媚惑是她,睿智是她,柔情是她。冷血是他,狠厉是他,腹黑是他,深情是他,当他遇上她,当她见到他,会是怎样的结局。灵安寺的后山上,他望着眼前的背影,目光灼灼,“我莫渊今日以生生世世的灵魂起誓,生生世世唯楚沁一人,黄泉碧落。”她的心一颤,不可置信地转头看着他,仿佛世间唯此与彼。
  • 清晖盏

    清晖盏

    原来生死之交这命题,是毋庸许什么豪言壮语
  • 上古

    上古

    上古之神,万年前几近毁灭殆尽。如今世间仅存四位上古之神,前三位是正儿八经的上神,这最后一位……有神说她是走了狗屎运,投了个好胎,也有神说这三界八荒里面子上看起来最风光、里子里瞧起来最凄清的也就是这一位了。只是这些神仙们是羡慕嫉妒恨,还是真的心有戚戚焉呢,说都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哪怕是千万年以后,三界八荒里,除了那三人以外,三界众生都只能对着她弯下神仙的傲骨,恭敬的唤一声:上神。
  • 玄科学

    玄科学

    披着玄幻的科幻,了解下?谁说超自然就不科学了,我稍稍在科学的边缘加个特性,让玄幻符合科学道理,那不就可以科学变强了嘛。
  • 最强带土

    最强带土

    穿越到火影的世界里,遇见了一位老爷爷,给了一个限时的作弊器,没有金手指,没有前世知道后续剧情的先知先觉,在如此真实的世界里一切只能靠自己!他不会再为一个人而放弃整个世界,他不会再孤独地活到最后,他会努力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伙伴继续好好地活下去,哪怕对他来说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虚构世界。宇智波带土,史上最强姿态,终将出现。书友群:642930627
  • 小痞女穿越深宫2:只做皇后不做妃

    小痞女穿越深宫2:只做皇后不做妃

    注:此女很强大+小痞无边(杀手穿越的,不喜强大的亲慎入)皇帝响尾蛇携钱多多(穿越的)微服出宫,太子冷元屹监国,天上突降凤凰女,说爱就要爱,就赖就要赖!头发短短,武功了得,开放大胆,狠话连连:他是她的目标,躲得了太子,躲不了皇宫,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抢她男人者死,只做皇后不做妃……(此文是小痞女穿越深宫:与魅君过过招第二部,书中人物,有不解者,可以去看前一部)
  • 李嘉诚的处事哲学与商战心经

    李嘉诚的处事哲学与商战心经

    本书分处事哲学和商战心经两篇,处事哲学包括勤奋坚忍、建立自我、外圆内方、进退有度、运筹帷幄、追求无我;商战心经介绍了智、信、胆、谋、度、让、善、才、俭、新。
  • 千金玩转子圣酷虐校草

    千金玩转子圣酷虐校草

    她们同出于豪门,但性格截然不同:姐姐生性叛逆;妹妹温柔如雪;姐姐无拘无束加上热衷街舞,结实了一群热爱街舞的少年,少女;三番五次的逃学惹的父亲勃然大怒;妹妹天真可爱的性格成为子圣学院的首位学霸校花。不料,常年在外留学的“哥哥”回来了,在“哥哥”的努力之下她竟同意进入子圣。并交到了闺蜜冰萳,蓝颜沐墨帆;但她的到来却遭到校草的攻击,子圣并没有改变她,她却和校草们较起劲了,却不知自己也在成长,她会和校草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事呢……
  •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

    也许,作为一个狂热的文具爱好者,各大品牌的手帐本、钢笔、圆珠笔、胶棒等等你都能如数家珍,可你是否了解——在橡皮被发明出来之前,绘图师们使用的替代品居然是面包屑?1945年雷诺兹圆珠笔发售时的火爆场面堪比今日苹果发布新机?上世纪末风靡全球的MTV音乐录影带与涂改液原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被文具控们奉为“文青三宝”之一的MOLESKINE笔记本,也是海明威、梵高、毕加索们的心头好?也许,对你来说,文具只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物件,可这些文具们的前世今生与隐藏于其中的趣味真的会让你欲罢不能!
  • 先宠后爱,霸道校草爱上我

    先宠后爱,霸道校草爱上我

    夏若曦以中考优异的成绩进了浩阳贵族高中,本以为自己的高中生活会一帆风顺,然而,她第一天上学就惹上了浩阳第一大校草风大少爷风氏集团,国内第一的顶尖企业,她被罚去他家当半年的女仆,在这过程中,她受尽了他的折磨,但他却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正当她受不了女仆生活的时候,他却说:“夏若曦,我喜欢上你了”“给我一个你喜欢我的理由”“单单为你,心有独钟”她对他从讨厌变为喜欢,他们在发展,而欧阳清羽也因为一次意外对顾雪妍立下了誓约“你若不离不弃,我定生死相依”青春只有一次,那就必须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