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源于问题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国外流行的问题为本的教学方式能够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这种教学方式的基本程序是:①参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②辨别能够达到这些教学目标的问题,也就是思考借助哪些问题可以达到这些预定教学目标;③澄清与问题有关的事实与前提,也就是思考问题的背后有什么事实和包含什么样的观念,学生已有的经验中是否有了对这个问题的初步认识。问题涉及的内容是否属于课程标准的重点;④从这种分析和评判出发,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材料供他们探究;⑤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地进行探究;⑥从对问题的理解出发去解决预设的问题。在创新性教学中,除了教师应该创设创新性的问题情境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鼓励和教会学生自我提问。自我提问是一种重要的精加工策略。自我提问就像指南针一样能不断地为学生的思维之舟指明航向。
四、注意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创造性思维等同于发散思维或者是别的什么思维。创新的过程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既需要抽象思维,也需要形象思维;既需要直觉思维,也需要分析思维。任何一种创新都不是单一思维方式所能达到的。阿基米德定律的发现绝不仅仅是凭着阿基米德瞬间的顿悟,瞬间的顿悟为他开启了思维之门,接着的是严谨的逻辑思维。因此,在创新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训练学生的思维。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让学生思考“还能够是什么”,也就是说可供选择的还有什么。不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一”上,而是努力促使他们去探索“多”。除了训练严谨的逻辑思维外,还要创设情境,提供材料,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
五、改革现行的班级授课组织形式
集体授课形式是标准化、批量化的工业时代思维模式的产物。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必须改变这种集体授课的组织形式。要更多地采用个别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实施时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2~6名能力、性别不同的学生构成。然后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采用某种合作程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协同活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除此之外,哈尔曼(R.Hallman)提出了12条有利于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方法,这些方法实际上也是创新性教学的具体策略:
①培养儿童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方法。②放弃权威态度,倡导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对自由的良好气氛,使集体创造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③鼓励儿童勤奋地学习,多方面地吸取知识,并对知识进行积极的理解和消化,以达到能运用自如的程度。④对儿童进行适当地创造性思维的专门训练。⑤推迟判断。⑥促进儿童思维的灵活性。⑦鼓励儿童独立进行评价。⑧训练儿童感觉的敏锐性。⑨重视提问。⑩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让儿童接触各种不同的概念、观点以及材料、工具等,以帮助儿童更敏感地感受和理解周围的世界。重视培养儿童的耐挫能力,这是进行创造性活动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注重整体结构。
创新性学习
一、创新性学习的内涵
创新性学习是创新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教与学、师与生互动的过程,缺少任何一方面,教学都是不完整的,也就无所谓真正意义的教学。因此在研究创新性教学时,不能不研究创新性学习。
创新性学习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创新性学习是指社会的每个成员的发现性、探索性的学习。这种学习往往是在创新活动中,创新与学习是很难分开的。狭义的创新性学习是指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发现、探索性的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类型。提到发现和探索,人们通常会想到科学家在实验室的活动或学者在书房中的理论探索,认为发现一定是人类在某一未知领域的重大突破,而学生的学习是对人类已知的世代积累的知识的继承,与科学家的发现、探索不可相提并论。而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能力,而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也就是说,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学习同样也可能是一种发现。学习者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和富于个人特色的知识。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接受还是发现,关键在学生是否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对事物进行过分析与整理。学生学习中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之间虽然在形式上和程度上明显不同,学生的发现是“再发生”,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的学习过程,但是就智力活动过程而言,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出的发现,还是科学家致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也就是说,如果要使学生有效地获得某一方面的知识,发展创造能力,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像当年的科学家发现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那样经历发现的过程。要使学生掌握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这一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大胆假设可能影响种子发芽的各种因素,如水分、温度、光照、土质或器皿等,然后仔细观察、验证、概括,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信息论角度讲,创新性学习是以知识为中介,将知识加工、活化为学习能力并转化为创新能力的过程;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学习方法、创造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因此,创新性学习强调方法论。
二、创新性学习的特征
1.创新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是从学习的实质看,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只能是加工过程,而绝不是别的因素。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影响学生的加工过程才能影响学习结果。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结果的间接因素,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加工过程才是决定学习好坏的直接因素。任何形式的“教”都代替不了学生的加工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加工过程就是主体化的过程。
二是从人的素质的形成看,人的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固的个性品质。素质具有内化性,所谓内化的特点是指作为主体的人自身具有的,是在人与外部世界接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内在属性表现出来和发挥作用的。只有经过主体内化为其身心组织结构的组成部分,而且能持久地发挥作用的基本特点和品质才是素质。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把外在的影响因素和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素质的内在性,决定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内化机制。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一定要内化为人的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创新素质的形成也是如此。创新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中逐渐形成的。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通过教育的系统的促进作用在他的自身中生长出来的素质。因此,创新素质的培养也要特别注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内化机制,而这种内化机制作用的发挥实际上就是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是从创新的角度看,林崇德认为在创新性学习中之所以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四点原因:a.学生是教育目的的体现者。教育(培养)目标,尤其是创造性教育目标是否实现,要在学生自己的认知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b.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成功学习的基础,只有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知、主动获取教育内容、主动吸收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他们才能认识世界,促进自己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主动学习就是创造性学习的基础。c.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积极的探索者。在创造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要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而且要消化这些知识,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敢于除旧布新,敢于自我发现。d.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反思者。反思或监控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创新性学习强调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
创新性学习强调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求知”列为未来教育“四大支柱”之首,可见,学会学习是未来人学会生存的最基础性前提。新世纪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终身教育,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创新性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学会学习,就有一个运用学习策略的问题。掌握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根本标志。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如前所述,自学能力是最重要的创新心理因素之一。而形成自学能力的基础是掌握学习策略。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寻找独特的方法,善于捕捉机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一定要掌握学习策略。
3.创新性学习强调学习过程
创新性学习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仅仅提供现成的知识。传统教学按照S—R即“刺激—反应”的模式组织教学,重视的是教师的“刺激”和学生的“反应”,忽视的是学生头脑对“刺激”的加工过程,认为人脑是个“黑箱”,是不可捉摸的。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重视训练,但却忽视了对过程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则重视对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探求其中的加工机制,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过程的价值在于思维,而结果的价值在于知识。创新性学习要求学生不能只当知识的“容器”,要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主动参与,主动获取,主动建构。
4.创新性学习强调内在动机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用认知不平衡的理论来解释认知动机。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思想协调一致,不自相矛盾。当学习者发现某种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知识矛盾时,就会产生“认知不平衡”。例如,小学生学习减法时,开始都知道只能从较大的数中减去较小的数。但在教“负数”时,老师说:“昨天的气温是摄氏5度,今晨寒潮来临,气温下降7度,今晨的气温是多少度?”此时学生头脑中产生了认知不平衡:怎么从小数中减去大数呢?因为人有保持认知平衡的倾向,所以认知不平衡会导致一种“紧张感”,为了解除这种紧张感,就产生了认知动机,促使自己去努力求知。一旦学习者的问题得到了解答,或者说,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了扩展,包含了能解释当前现象的原理,那么,新旧知识保持了平衡一致,不相互矛盾。此时,认知不平衡引起的紧张感得以解除。由此产生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对认知动机起到了一种强化作用。由认知不平衡而产生的认知动机就是通常所说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学习者的内在动机,一种内驱力。内在动机除了求知欲外,还有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焦虑主要通过对刺激的情绪反应而对学习起强化或弱化的作用。适度的焦虑水平会促进学习,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影响学业成绩所持有的有效或无效的主观体验。自我效能感强弱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学习结果紧密相连。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会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创新性学习来自这种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有了这种内在动机,在学习中,学生就能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智力活动有广泛的兴趣,表现出出众的意志品质,能排除外界干扰而长期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对事物的变化机制有深究的欲望,渴求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喜欢寻找缺点并加以批判,且对自己的直觉能力表示自信,相信自己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