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91400000023

第23章 卷八(十七则)(1)

库路真

【原文】

《新唐书·地理志》:“襄州,土贡漆器库路真二品十乘花文五乘。”库路真者,漆器名也,然其义不可晓。《元丰九域志》云“贡漆器二十事”是已。《于由页传》,由页为襄阳节度,襄有髹器,天下以为法。至由页骄蹇,故方帅不法者,称为“襄样节度”。《旧唐书·职官志》,武德七年,改秦王、齐王下领三卫及库真、驱咥真,并为统军。疑是周隋间西边方言也。记白乐天集曾有一说,而未之见。

【译文】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襄州每次献给朝廷的地方贡品,有库路真两类漆器十车,还有五车带有花纹的。库路真是漆器的名称,至于为什么叫库路真,那就不清楚了。《元丰九域志》里记载的“贡漆器二十事”,就是指的这种漆器。《新唐书·于由页传》说:于由页任襄阳节度使时,襄阳生产的赤黑色的漆器很著名,各地纷纷仿造,以至于由页变得傲慢,所以对其他不遵法度的节度使就称之为“襄样节度”。《旧唐书·职官志》叙述:唐高祖武德七年,下令改秦王、齐王所辖的三卫及库真、驱口至真,合并为统军。我怀疑这是北周与隋朝之际西部边境的方言。据记载,白居易集中曾有此种说法,但我未曾发现。

得意失意诗

【原文】

旧传有诗四句夸世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好事者续以失意四句曰:“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此二诗,可喜可悲之状极矣。

【译文】

过去流传着一首四句的诗,以夸赞世人的得意。诗文是这样的:“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有多事的人仿照这首诗续得四句,以描写世人的失意。诗文说:“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这两首诗,把人们的得意和悲伤的状况描写得到了极妙的程度。

狄监卢尹

【原文】

文潞公留守西京,年七十七,为耆英会,凡十有二人。时富韩公年七十九,最长,至于太中大夫张问,年七十,唯司马公方六十四岁,用狄监、卢尹故事,亦预于会。或问狄、卢之说,乃见唐白乐天集,今所谓九老图者。怀州司马胡杲年八十九,卫尉卿吉皎年八十六,龙武长史郑据八十四,慈州刺史刘嘉、侍御史卢贞皆八十二,其年皆在元丰诸公之上。永州刺史张浑、刑部尚书白居易皆七十四。时会昌五年。白公序云:“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秘书监狄兼谟,河南尹卢贞,以年未七十,虽与会而不及列。”故温公纪韩公至张昌言,而自不书。今士大夫皆熟知此事,姑志狄、卢二贤,以示儿辈。但唐两卢贞,而又同会,疑文字或误云。

【译文】

文彦博做西京(今洛阳)留守时,已是七十七岁的高龄。他与司马光等人组织了耆英会,共有十二人。当时富弼年已七十九岁,在耆英会成员中年纪最大。会员中,太中大夫张问七十岁,只有司马光才满六十四岁。比照唐代狄监、卢尹的例子,也参与了耆英会。有人问狄监、卢尹的故事是怎么回事,这件事见载于唐代白居易文集,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九老图。据记载:唐代宗会昌五年,怀州司马胡杲八十九岁,卫尉卿吉皎八十六岁,龙武长史郑据八十四岁,慈州刺史刘嘉、侍御史卢贞都是八十二岁。他们六人的年龄都比宋神宗元丰年间富弼、文彦博等人的年龄要大。会昌五年,永州刺史张浑、刑部尚书白居易都是七十四岁。白居易写的序文说:“胡杲、吉皎、郑据、刘嘉、卢贞等六贤都是高寿,我的年龄在他们之下,秘书监狄兼谟、河南尹卢贞,因为他们二人的年龄未及七十,虽然参与了九老会的活动,但没有将他们的名字列入。”所以司马光在谈到耆英会时没有提到自己,而只记富弼与张昌言。现在的士大夫都熟知其事。我将唐代狄兼谟、卢贞二贤的故事书之于此,是让晚辈们知道这件事。然而唐代有两个卢贞,又在同一个会中,我怀疑史书所记文字上有误。

项韩兵书

【原文】

汉成帝时,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其《权谋》中有《韩信》三篇,《形势》中有《项王》一篇,前后《艺文志》载之,且云:“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项、韩虽不得其死,而遗书可传于后者,汉世不废,今不复可见矣。

【译文】

西汉成帝时,任宏谈到的兵书有四种,在其《权谋篇》中有《韩信》三篇,《形势篇》中有《项王》一篇,《汉书》和《后汉书》的《艺文志》里都有记载。并且说:“汉朝兴起之时

,张良、韩信整理了古代各种兵书,共有一百八十二家,经过删节选择,选编了三十五家。

吕后一门把持朝政之时,将这些兵书窃为己有。”项羽、韩信虽然死于非命,不得善终,但他们留下的兵书却传之于后世,在两汉四百多年里一直流传,但今天却再也看不到了。

承天塔记

【原文】

黄鲁直初谪戎、涪,既得归,而湖北转运判官陈举,以时相赵清宪与之有小怨,讦其所作《荆南承天塔记》,以为幸灾,遂除名羁管宜州,竟卒于彼。今《豫章集》不载其文,盖谓因之兆祸,故不忍著录。其曾孙续编别集,始得见之。大略云:“余得罪窜黔中,道出江陵,寓承天禅院,住持僧智珠方彻旧浮图于地,而属曰:‘余成功之后,愿乞文记之。’后六年,蒙恩东归,则七级岿然已立,于是作记。”其后云:“儒者尝论一佛寺之费,盖中民万家之产,实生民谷帛之蠹,虽余亦谓之然。然自省事以来,观天下财力屈竭之端,国家无大军旅勤民丁赋之政,则蝗旱水溢或疾疫连数十州,此盖生人之共业,盈虚有数,非人力所能胜者邪!”其语不过如是,初无幸灾风刺之意,乃至于远斥以死,冤哉!

【译文】

黄庭坚当初曾被贬谪戎州(今四川宜宾)、涪州(今四川涪陵),后来才被召回京城。湖北转运判官陈举为了巴结权臣,得知当时的宰相赵与黄庭坚结过小怨,就上书攻击黄庭坚所写的《荆南承天塔记》一文,说这是一篇幸灾乐祸的文章,于是黄庭坚又被除名发配岭南的宜州,后来竟死于此地。今天的《豫章集》不载该文,大概是因为该文是他遭祸的开端,所以编者不忍心将其收录于集中。他的曾孙黄收集遗文,续编别集,才将该文辑入,使人们有了见读该文的机会。《荆南承天塔记》一文的大概意思是说:“我因获罪流放黔州,路过江陵,借住于承天禅院,禅院住持智珠大师正在筹划建立一座佛塔。他嘱咐我说:‘我院的佛塔建成之后,请你写篇文章记述其建造经过。’六年之后,承蒙皇恩得以东归,再经江陵承天禅院,见七层佛塔岿然而立,于是挥笔成文。”文章的最后部分说:“读书人常说建一座佛塔的费用,有中等人家万户的家业,实为百姓谷物丝麻的蛀虫,我也认为是这样。然而,自从我记事以来,看到国家财力困竭的开端,就是用兵打仗,不断向老百姓征取各种赋税,还有蝗灾、旱灾、水灾以及瘟疫流行,往往蔓延数十州,这些都是百姓共同遭受的灾难,世事盈虚有数,不是单凭人力可以战胜的。”黄庭坚的文章中所说,不过如此,当初并无讥讽朝廷幸灾乐祸之意,竟至于流放边远之地,迫害致死,真是冤枉极了!

穆护歌

【原文】

郭茂倩编次《乐府》诗《穆护歌》一篇,引《历代歌辞》曰:“曲犯角。”其语曰:“玉管朝朝弄,清歌日日新。折花当驿路,寄与陇头人。”黄鲁直题《牧护歌》后云:“予尝问人此歌,皆莫能说牧护之义。昔在巴、僰间六年,问诸道人,亦莫能说。他日,船宿云安野次,会其人祭神罢而饮福,坐客更起舞,而歌《木瓠》。其词有云:‘听说商人木瓠,四海五湖曾去。’中有数十句,皆叙贾人之乐,末云:‘一言为报诸人,倒尽百瓶归去。’继有数人起舞,皆陈述已事,而始末略同。问其所以为木瓠,盖刳曲木状如瓠,击之以为歌舞之节耳。乃悟穆护盖木瓠也。”据此说,则茂倩所序,为不知本原云。且四句律诗,如何便差排为犯角曲,殊无意义。

【译文】

郭茂倩编订的《乐府》诗中有《穆护歌》一篇,引用《历代歌辞》里说的“曲犯角”。其诗文是:“玉管朝朝弄,清歌日日新。折花当驿路,寄与陇头人。”黄庭坚的《题〈牧护歌〉后》说:“我曾问过别人,此歌为什么叫牧护歌,都不能说出牧护的含义。过去我曾在巴州(今四川奉节)、僰州(今四川宜宾)呆过六年,向这一带的人询问过,也没有人知道牧护的含意。有一天,我乘船来到云安乡下住宿,碰上这里的人在祭完神后举行酒宴分享祭品,宴席间坐客纷纷起舞,和歌《木瓠》歌,其歌词说:‘听说商人木瓠,四海五湖曾去。’其中有几十句,都是叙说商人经商的乐趣。最后一句说:‘一言为报诸人,倒尽百瓶归去。’继而有数人起舞,一边陈述往事,从开始到结束的情景大致相同。我询问他们为什么称之为木瓠歌,他们告诉我,因为要将木材刳去,使其成为瓠形的曲木,当作乐器进行敲打,作为起舞的拍节。于是我受到了启发,所谓牧护即就是木瓠。”照此说来,郭茂倩在序言中所说,表明他根本就不知道它的由来。并且那四句律诗,对于解释什么为“曲犯角”,也没有什么意义。

省试取人额

【原文】

累举省试,锁院至开院,限以一月。如未讫事,则申展亦不过十日,所奏名以十四人取一为定数,不知此制起于何年。黄鲁直以元祐三年为贡院参详官,有书帖一纸云:“正月乙丑锁太学,试礼部进士四千七百三十二人。三月戊申具奏进士五百人。”乃是在院四十四日,而九人半取一人,视今日为不侔也。此帖载于别集。

【译文】

每次举行省试,从贡院院门上锁到贡院开放,时限为一个月。如果未能结束考试,延长时间不得超过十天。每次录取人数,以十四分之一为定数,不知道这种制度开始于哪一年。黄庭坚于宋哲宗元三年担任贡院参详官,他在一份书帖里写道:“正月乙丑锁太学,四千七百三十二人参加礼部进士考试。三月戊申考试完毕,上疏报告录取进士五百人。”由此看来,主考官在贡院从锁院门到开院门,前后共四十四天,进士录取九个半人中取一人,与现在考试在院日期及录取比例不同。此帖,载于黄庭坚的别集里。

通印子鱼

【原文】

鱼通印之语,本出于王荆公《送张兵部知福州》诗“长鱼俎上通三印”之句。盖以福州濒海多鱼,其大如此,初不指言为子鱼也。东坡始以“通印子鱼”对“披绵黄雀”,乃借“子”字与“黄”字为假对耳。山谷所云“子鱼通印蚝破山”,盖承而用之。陈正敏《遁斋闲览》云:“其地有通应庙,庙前港中子鱼最佳。王初寮诗‘通应子鱼盐透白’,正采其说。”郡人黄处权云:“兴化子鱼,去城五十里地名迎仙者为上,所产之处,土人谓之子鱼潭而已,初无通应港之名。”有大神祠,赐额曰“显应”,乃《遁斋》所指之庙者,亦非“通应”也。潭傍又有小祠一间,庳陋之甚,农家以祀田神,好事欲实《遁斋》之说,遂粉刷一扁,妄标曰“通应庙”,侧题五小字曰“元祐某年立”,此尤可笑。且用神庙封额以名土物,它处未尝有也。

【译文】

有关鱼通印的说法,源出于王安石《送张兵部知福州》诗的“长鱼俎上通三印”之句。这大概是福州临海鱼产丰富,而且鱼长得很大。起初不是说的子鱼,从苏东坡开始,用“通印子鱼”对“披绵黄雀”,以借“子”与“黄”字作为假对。黄庭坚所说的“子鱼通印虫豪破山”,也是沿用了这一用法。陈正敏在《遁斋闲览》里说:“福州有通应庙,庙前港湾里子鱼品种最好。王初寮诗中有‘通应子鱼盐透白’之句,正是采用了这种说法。”当地人黄处权说:“兴化产子鱼,在离城五十里名叫迎仙地方的鱼为上等,所产子鱼的地点,当地人称之为子鱼潭。当初还没有通应港的名称。”该处有一座置有大神像的祠庙,朝廷为之赐予一块写有“显应”二字的匾额。这正是《遁斋闲览》里所说的那座庙,是“显应”而非“通应”。潭边又有小祠一间,十分简陋,当地农家在此祭祀田神。一些多事之人想要证实《遁斋闲览》中的说法,于是把这座小祠四周粉刷一新,制作一匾额,妄自写上“通应庙”三字,匾侧写上“元某年立”五个小字。这种作法尤其令人发笑。况且以当地特产的名字题写神庙匾额,在其他地方还未曾见到。

寿亭侯印

【原文】

荆门玉泉关将军庙中,有寿亭侯印一钮,其上大环,径四寸,下连四环,皆系于印上。相传云:绍兴中,洞庭渔者得之,入于潭府,以为关云长封汉寿亭侯,此其故物也,故以归之庙中。南雄守黄兑见临川兴圣院僧惠通印图形,为作记。而复州宝相院又以建炎二年,因伐木,于三门大树下土中深四尺余,得此印,其环并背俱有文云:“汉建安二十年寿亭侯印。”今留于左藏库。邵州守黄叔启庆元二年复买一钮于郡人张氏,其文正同,只欠五系环耳。予以谓皆非真汉物,且汉寿乃亭名,既以封云长,不应去汉字,又其大比它汉印几倍之。闻嘉兴王仲言亦有其一。侯印一而已,安得有四?云长以四年受封,当即刻印,不应在二十年,尤非也。是特后人为之以奉庙祭,其数必多。今流落人间者,尚如此也。予为黄叔启作辨跋一篇,见《赘稿》。

【译文】

荆门玉泉关将军庙中,有寿亭侯印一枚,印的上部有一个大圆环,其直径有四寸,下连四个小环,都系于印上。相传在高宗绍兴年间,洞庭湖区有一渔民发现了这枚印章,送入潭州府(今湖南长沙),认为是三国时被封为汉寿亭侯关云长的遗物,所以将其归还将军庙。南雄太守黄兑见到临川兴圣院僧人惠通印章的图样,为它作文记述。而高宗建炎二年,在复州(今湖北沔阳)宝相院砍伐树木,于该院三门一棵大树下深四尺多的土中,发现了这枚印章,在印环上和印背面都刻上这样的文字:“汉建安二十年寿亭侯印。”现收藏于左藏库。另外,邵州太守黄叔启于宁宗庆元二年从当地人张氏那里又购得一枚,上面镌刻的文字与宝相院那枚印章的相同,只是少了五个圆环。我认为这几枚印章都不是汉代原物。况且汉寿为亭名,既然以此封关云长,就不应去掉汉字。另外这几枚印章比所见到的其他汉代的印章大几倍。听说嘉兴王仲言也收藏着这么一颗印章。一个所封的侯,只能有一枚印章,怎么可能有四枚呢?关云长是汉献帝建安四年受封的,受封时就应当刻印,不应当是在十六年之后才刻制印章。所以印章上署为建安二十年制作此印,这尤其是错误的。现在见到的这几枚印章,是后人为作祭祀之用而特意制作的,数目必然不少。今散失在民间,还只发现这四枚。因此,我为黄叔启的记文作跋文一篇,给予辨析,该文辑在我的《赘稿》之中。

茸附治疽漏

【原文】

时康祖病心痔二十年,用《圣惠方》治腰痛者鹿茸、附子服之,月余而愈,《夷坚己志》书其事。予每与医言,辄云:“痈疽之发,蕴热之极也,乌有翻使热药之理?”福州医郭晋卿云:“脉陷则害漏,陷者冷也,若气血温暖,则漏自止,正用得茸、附。”按《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陷脉为痿,留连肉腠。”注云:“陷脉谓寒气陷缺其脉也,积寒留舍,经血稽凝,久瘀内攻,结于肉理,故发为疡瘘,肉腠相连。”此说可谓明白,故复记于此,庶几或有助于疡医云。

【译文】

同类推荐
  • 蚩尤纪

    蚩尤纪

    在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蚩尤并没有战死。你信吗?11岁的少年左方在父亲的一次考古中,不小心触动了一个巨大玄甲中的灵阵。被传送到蚩尤部落后人生活的一块大陆。在这里,他了解了数千年前那场关于蚩尤生死的战争,见识到了千奇百怪的事物,体会到了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他除了在这里生存下去之外,唯一的目标就是:我要回家……———————————————————————————————————————觉得好看的话,旁边有“加入书架”和“投推荐票”可以点点,想说点什么就“去书评区”,貌似“添加印象”也可说说看法,也可以试点一下……
  • 王的女人们

    王的女人们

    网红畅销书《王的女人们》,煌煌巨著,洋洋大观。第一卷《乱世英雄乱世情》,简直就是一部秦亡汉兴史,王的女人,吕雉、虞姬、玉儿、戚姬、薄姬等,乱世红颜,鬼神俱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第二卷《江山多娇》,明亡清兴,刀光剑影,大玉儿,陈圆圆……
  • 大宋节度使

    大宋节度使

    冯道:“王侯将相不作想,但求平稳过一生。”只看五代之罪子如何搅动风云。北宋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武将式微,节度使不过是给那些有功勋的老臣的虚衔,但唯有一人,领兵在外皇帝皇帝无所顾虑。居定州北拒辽国;领十万兵纵横漠北;不干内政,却无人敢动……
  • 这现实又奇幻的大宋

    这现实又奇幻的大宋

    昔日武丁时期,伊塞伊利的游牧者们南下灭哈拉巴文化,西进灭亡巴比伦、古埃及,唯独东进时被妇好率军西出,斩白首两万。自此四大文明去其三,三千年时间过去,北方的游魂者们开始了新的征途然而,那些伊塞伊利的后裔们逝去已千年,他们的尸体倒在西方世界,但那腐朽骸骨即将长出可怕的恶魔之花。东方的古老者太老了,老到无法抵挡那些文明毁灭者。下一轮的东西碰撞已不可避免,文明之战胜负难测,是毁灭还是重生无人知晓。已经发生的异世界不允许假设,但这个世界里,华族允许更多的可能性。夏宫穿越者们,你们是否拥有足够的道得、智慧、勇武、才智、信念来撬动这个即将陷入昏暗的东方世界?
  • 红楼之山海志

    红楼之山海志

    发生在红楼世界里的纵横山海,开创新纪元的故事。推荐新书信息时代之光
热门推荐
  • 银河剑仙

    银河剑仙

    这是一个关于剑的故事。他背负无尽,手持梦魇,面朝众生,眼观未来。大喝:逆天,尚有例外。逆吾,绝无生机!只为让天下知道,他的一切只属于他,任何人用任何手段都夺不走!天为他开道,地因他沉沦,他为众生一人,六道无常。天地苍穹,他偏要逆,战天动地!
  • 军官训练场

    军官训练场

    这里是一个残酷的世界,唯有实力,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得最高传承,成无上皇者,只有元素皇体而已吗?不不不,还有各种各样的体质等着我来收呢,看我怎样成为体质至尊。
  • 荒天拾道录

    荒天拾道录

    灾难于十万年前降临在永恒大陆,辉煌的修真大世走向灭绝,文明沦落到群雄割据的帝国时代。当一坨边城少年怪梦缠身,阴谋的夜风如期吹起记载历史的羊皮卷宗,几个年轻的名字将逐渐从浅淡走向浓厚,令平衡数万年的大陆格局骤然失重。无天无道?那便荒天拾道。世人修武,唯我修真!
  • 重生之都市仙帝

    重生之都市仙帝

    一代青帝渡劫失败,重归都市少年时。为父母、为红颜、为兄弟,弹指间风云涌动,一怒之地裂山崩。跺跺脚,八方大佬心寒胆颤;抬抬手,各路强者俯首称臣。我会以最强势姿态,夺回曾经属于我的一切。我会以傲世雄风,守护所有。诸天万界,为本帝回归,颤抖吧!!!
  • 两界大商人

    两界大商人

    修真世界,遍地亡魂。诸多大能,执念未消。穿越到异界的叶空,携带一个神奇的系统。他能够与残存在世间的强者执念沟通。“前辈,您还有什么难以放下的事情么?说出来,我帮您做了吧,也不贵,一部功法就行呀!”“呀!前辈,我早就听说了您的大名,您可是天下第一阵法师,什么?苦于无人传承您的阵道?”“说出您的愿望,我送您进入轮回!”“做个交易吧,什么?家中还有年方二十的闺女无人照顾?好吧,我就勉强替您照顾了。”“真假?您在海底埋了一大箱子宝藏?”“王寡妇,你这是干什么呀,您这执念太特殊了,这个买卖我不干!”……身怀阴阳交易系统,可与残留执念交易。一张契约书,生死两头签。两界大商人,一书封神仙。
  • 重生复仇黑千金

    重生复仇黑千金

    她曾是莫家最不受宠的千金,莫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她嫁给了傅家小儿子,就在婚礼上,她却被前来刺杀傅家小少爷的人给误杀了,而当她醒来时,却发现自己重生了!
  • 风华谣

    风华谣

    神州古地,山野少年,初入大荒,傲游五国四海,结识八方豪杰,拨云见日,揭开身世之谜,与天地争命,引出一段奇幻瑰丽的史诗神话。宿命之身,命途多舛,神众欺诈,陷落异域古地,日月盈昃,寒来暑往,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且看悠悠一曲风华谣,星尘古海任我行。
  • 修仙之娇娇

    修仙之娇娇

    娇娇是一个妖女,有一个青梅竹马的魔头师兄,一个失散多年的二货表哥,一个救她性命的初恋情人。一觉睡醒,这三个人恨恨的说,“09号任务者,你破坏了我们的计划!”故事就这样开始了。故事型言情文,不虐身无男主。修仙+快穿,双结局,不喜欢看修仙的宝宝,江湖,花魁,王爷,聊斋,现代通通都有哦。
  • 诡校惊魂

    诡校惊魂

    鬼其实并不可怕,但是有些人更可怕,接下让我们调整好心态,在深夜走进灵异恐怖的空间。
  • 绝仙战纪

    绝仙战纪

    一剑绝仙,纵横天下。绝仙在手,神魔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