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睡觉的话会做梦,现在学习的话会实现梦想。
——哈佛大学校训
哈佛的一位心理学家说:“人要是一直不变,将会进化成冰冷的机器,幸福感也会随之消失。”
人与动物相比,最大的幸福感在于遵守规范的同时又展示自己的多面性。人有各种情绪,也会随心地去改变。根据哈佛大学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人渐渐地失去了本能的自我调节的能力,幸福感越来越低也成为每个人面临的问题。我们会发现,这很多时候会与习惯有关联。人们习惯了舒舒坦坦地躺在家里便懒得出门走动,人们习惯了驾私家车便不想再步行,人们习惯了科技带来的高层次生活便不想去大自然,等。这种习惯了一种生活不想变动的现象被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称为“习惯人生”。
在很多年前,有一个父亲和儿子住在山上,他们每天都要去砍柴,然后赶着牛车到山下去卖柴。父亲是一个有经验的人,儿子的眼神特好,所以父亲每次会驾车,儿子在指路,儿子会说:“爸爸,开始转弯了!”
只是有一次父亲无法赶车下山了,儿子便驾驶着牛车准备下山去卖柴。到了转弯的地方,儿子却不知道如何去转弯。儿子用尽了各种办法,但牛依然待在那里纹丝不动。儿子很琢磨不透,大喊一声:“爸爸,开始转弯了!”没想到牛果然应声而动。
这个故事值得我们去深思,人会有条件反射,牛也不例外。正是儿子习惯了在每次转弯的时候说“爸爸,开始转弯了”,才能在自己一个人赶牛的时候牛在转弯处无动于衷的时候,用那句牛熟悉的话让牛条件反射地转弯。这我们的思维习惯会决定着我们的眼光,往往错误在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上。
我们每天都几乎过着同样的生活,在前进的道路上,会认识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情,这会让我们的生活也会慢慢地随之改变。
据此,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如下三条建议:
其一,不让规则成为镣铐。不让规则成为镣铐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困难。我们会生活在有规则的世界里,但要给心自由,不要套上枷锁,才会活得更为美好。
在一所学校,有两个相邻的班级。一个班级的规则很严厉,学生们也时时刻刻地遵守,不然会被处罚;另一个班级教学是开放式的,学生是自主地学习,看起来很散漫,也象是没有纪律的班级。
几个月后,在一次测试结果之中,纪律好的班级却比纪律散漫的班级平均成绩低了六分。
这是告诉我们,开放式教学更容易提高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因为开放式教学不会有太多的枷锁,会让自己快乐地学习与工作。
其二,不过分追求完美。生活便是如此,成功的人不会追求完美的,他们会得知,不完美才是一种圆满。
有一次,哈佛的一位企业家在讲课,这时候一位学子问他:“你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企业家停顿了一会说:“不完美!”“这是为什么呢?”“不完美会促使我把事情做得更为完美,如果完美的话便没有动力了,不完美会让我更好地完善。”
这不完美便是一种高层次的圆满,不然太圆满会致使没有退路。我们要能给自己和他人留下一个缺口,这会让我们卸掉内心上的规则,获得改变生活的智慧。
其三,不要等到没有办法之时才去改变。在这种情况之下会让自己的心情无法愉悦,要主动去改变,但不是在逼不得已的时候才去改变。
曾经有三个人被关进了监狱很长一段时间,第一个人喜欢抽烟,第二个人喜欢浪漫,第三个人想要与外界沟通。
一天,监狱长对他们说可以满足他们每一个人的一个要求。第一个人说要一盒雪茄,第二个人说要一位美女相伴,第三个人说要一部电话。
监狱长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几年后,看着第一个冲出来的人大喊着:“火呢,火呢!”原来他要了雪茄,忘了要打火机。第二个冲出的人牵着美女,抱着孩子。第三个冲出的人很激动地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谢谢您让我与外界沟通了解了许多,现在我在外面的生意大为盈利,为了表示对您的感谢,我将送您一千万美元作为致意。”
面对生活,我们就要有正式的选择。目光的长远会决定着我们的人生,我们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所需,并为之去争取。
哈佛告诫人们:不要给自己的心灵套上枷锁,不能太追求完美,要学着主动去改变,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活出真我的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