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义之为勇。
——《左传·哀公十六年》
春秋时期,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东南)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叫孙叔敖的少年。他敦厚质朴、聪明能干,又很乐于帮助他人。
有一年盛夏,天热得叫人透不过气,毒辣辣的太阳烤得人头晕眼花。村里许多人干了一天农活回家后都中暑病倒了。听着大家痛苦的呻吟声,孙叔敖心里难过极了,怎样才能帮帮大伙儿呢?对了!他突然记起一本药书上讲到,有一种草药煮了可以解暑,村边山上正好就有这种草药,自己何不去采一点回来试试?想到这儿,孙叔敖马上戴上斗笠,扛起长柄药锄,急匆匆地向村外的高山跑去。
山势崎岖,孙叔敖顺着山脊的背阳处,踏着高低不平的山路搜寻着。突然,他双眼一亮,前面大石旁正长着一些要找的草药。孙叔敖心中一喜,急忙往前迈步。突然,“嗖”地一声,身边灌木丛里窜出一条蛇,昂着两只三角脑袋,嘶嘶地吐着舌信。
“啊?两头蛇!”一股凉意一下子浸透了孙叔敖全身,耳边响起村里老人的话:“两头蛇是阎王爷的坐骑,见了它的人准活不到第二天。”
孙叔敖顿时乱了方寸,扭头就往回跑,可是跑着跑着,他慢慢地停下了脚步,心想:“自己反正是要死了,跑有什么用?如果别人再看到这条蛇,不也活不成了吗?不行,一定得打死它!”想到这儿,他定了定神,用力攥了攥手中的药锄,坚定地走了回来。
那蛇还在原处盘着,晃着两只脑袋逞威风。孙叔敖一个箭步冲上前,抡起药锄狠狠地打下去,一连几锄,两头蛇便送了命。他又马上刨了一个深深的土坑,把死蛇埋了起来,然后飞快地采下一大捧草药,向山下跑去……喝了草药汤,大伙儿都感觉好多了。可孙叔敖想到自己已活不到明天,不由得闷闷不乐。细心的母亲马上注意到了,经过询问,孙叔敖把白天发生的事一口气讲了出来。
孙夫人听完慈爱地笑着说:“傻孩子,你做得对!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替别人着想。你的担心是多余的,哪听说过看一眼什么恶物就会死人的?你细想一下就明白了。”
听了妈妈的话,孙叔敖这才恍然大悟,摸了摸脑袋,不好意思地笑了。
做事出于公义,勇气便会像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它会帮你战胜怯懦,战胜困难,成就人生的价值。孙叔敖的淳朴、公义以及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至今仍散发着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