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还可以推想,由于地壳在冷却收缩过程中,基于构成地质地壳各部地域各种成分的收缩系数不同,从而地层岩石密度就会发生新的变化和错动,甚至出现裂缝,这就使得各个地区所承受的压力出现了新的不平衡,为新地震创造了条件,尤其当地层衔接不足以克服地下层来的热脉冲时,均衡失调的地区就必然会发生破裂,从而形成大地震。
所以地震运动规模和重复性的出现,严格地来讲,它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周期性。在历史上我国古代哲学家朱熹认为,大地震周期是129600年。他把古代大地震说成是一种宇宙元气,并合大动阴阳两气混合,到那时天地一片黑暗,以后又重新开始……
从今天看来重复周期是不存在的,然而地震正呈现出衰减趋势。这是来自于地面风化均匀和浮力均衡上升所至。但从总的趋势来看,规模浩大的古代式的大地震是愈来愈不可能了,而且现代地震不过是地球上相对极小的区域。新说认为,地球奇遇演化初期地震运动规模是可观的、巨大的,而且是普遍的。当时大地开裂升降和此起彼伏的震动频数也会远远高于现代。古代特级大地震造成整块地壳大幅度的倾斜和错动不仅是存在的,而且一些刚刚诞生的生命或已存在一定时期、进化成一定形态的物种,也会在大面积的沉浮中遭到毁灭。据截止到目前的统计,在地球上已存在过的物种至少达5亿种以上。现代人类除了发现残存的可以保留下来的化石外,还可以分别从地质上考察出各种代和纪的划分,如太古代、古生代,所属寒武纪、志留纪等。
这种截然分异就是地质分化、地壳变动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此外相对较弱地震造成的海侵海退一直延续到今天,它仍然起着部分破坏作用,对各种生物生存,也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危害。
从物理角度来看也有一些作用伴随而产生。例如物理学家们早就发现,在一个闭合系统内角动量通常是守恒的,C=W·e(C为常数,W为转动惯量,e为旋转角速度),它保持了地球均匀的自转,当地壳在某些地区出现沉浮时就有可能出现地球转动速度发生相应变化,因为地壳的沉浮直接影响到“地球转动惯量”的重新分布,因此在某种物理意义上说地球自转快慢就可能预示着大地震将要来临……
地震在地球上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据统计全世界95%以上的地震都发生在5千米~30千米内的地层里,而且地域分布规律很严格,例如就全球范围主要有两个地区地震是最集中的。
一是环绕太平洋周围的地震带,典型的是南北美洲西海岸、非洲东海岸、亚洲东海岸等边缘。
二是地中海沿岸和南亚沿岸以及现代板块接合处与大裂谷地区。
这些区域内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约占全世界地震总数85%以上,而且很多的深源地震都发生在这里。例如1906年北美洲旧金山发生的地震达里氏震级标度8.25级。近年来世界上最大的地震8.7级也发生在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1976年我国唐山大地震也发生在太平洋东海岸这一带。这一切绝不是偶然的。
人们还记得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就这样写道:“我曾沿着南美洲海岸考察数百里,最打动我的就是海岸在近期内曾升高数百尺,但是竟没有沉积物。”这就足以说明地壳大规模沉浮,在某些地区至今还是有迹象可查的。
为什么偏偏在太平洋周围和地中海一带是地震多发区呢?到目前已有很多科学家们相信,如果日本发生一次巨大的地震运动,那么在秘鲁、墨西哥、加利福尼亚以及其他太平洋地区,也都可能发生相应的一系列地震。总之对每一次大地震都要从整个地球考虑,才能认清这些普遍现象。由此看来在浩瀚辽阔的太平洋周围之所以不能太平,这不外乎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1)太平洋这一区域海底层古地壳早已被月球撞击破坏而分开了,原始的残痕裂隙使地球内部热量,最容易趋向这一区域。
(2)大陆壳比重小,随着风化雨蚀边缘愈来愈薄愈轻,并且加之不停地浮起漂移,促使断裂接口再次扩大,因而容易使炽热的岩浆和气体冒出,从而导致这一带地区最易形成断裂和发生频繁的大地震。
地中海区域原始壳体翻到非洲大陆和南亚一带,主要是基于原始地块的自然运动在地球自转影响下,板块之间相互错动、倾压和后期的挤抬,也可能导致大地震的连续出现。例如著名的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一带底下至今仍有一部分与印度壳体有联系的残留下来的古陆壳,并且继续漂移上浮,它不仅要使我国云南一带增加地震次数,而且势必推动我国蒙古境内部分陆块向东北方向运动,从而导致亚洲东北部出现新的挤压和折断。在未来年代会增加这一带的地震频数或规模以至影响到朝鲜和日本的沉浮,尤其近期我国海域和唐山一带大地震的移动现象,很像是大地壳受到某种推力不平衡导致的弹性断裂。当有些大陆边缘由于积累到一定时期——某一地区上浮剪切力大于板壳岩层之间结合力时,它们必然会发生突然性断裂从而造成破坏性大地震。相反处在南美洲东南部的南大西洋,底部由于有着完整的很大的古地壳,而且距太平洋更远,所以那里可能极少出现地震。
总而言之,导致地震的原因主要由两个方面:
(1)地壳地层内部原子核裂变不断地增大了能量的积贮,例如已知镭元素衰变可以蜕化出氡气,地震前之所以常发现氡气异常增多,这正是由于地下层镭等元素经过多年衰变产生大量的热能和氡气。而当其力量足以把很多氡气推涌到地面上来时,证明此时地下已具有了极大的潜在力。当地层那部分能量快释放出来时,水井里先冒出大量氡气泡,这就是地震的前光。再加上地壳向空间辐射能量后继续冷缩又加速了能量积累,这样就为地震奠定了一个震前条件。
(2)地层上部的山河岩石泥土等等又不断地被风化侵蚀所削弱,千万年来河湖发生了位移,各部压力不断地出现新的不平衡会导致每隔几十年或数百年就要形成一种近似周期性的大地震,特别是太平洋周围地带则更会具有上述足够的条件,因而大地震不可避免地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的广大地区。
大洋洲的特殊地理
澳大利亚所在的大洋洲,它的周围并没有什么大的山脉环抱,太平洋上空的云雨完全可以长驱直入,然而那里却有着广大的沙漠和草原,又有着不同于其他大陆上的热喷泉,因而必然有它地质地貌上的特殊成因了。
现在已知地球内部是充满了粘稠的热岩浆,因而它可以发生柔性变形。
特别是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的粘度也不会一致。据科学推测地表部分一般粘度为108泊,这粘度比熔融的玻璃粘度大100万倍……于是我们可以设想:这样大的粘度,当初月球撞入地球后,地球原始岩浆必然要粘到月球表面,但为什么又没能把月球粘在地球上呢?其原因是地球本身还有一个巨大的自转离心力,加上给予月球上的反作用力,于是月球又被迫从太平洋地区飞出去了。结果却粘起了相当大的一堆炽热岩浆,这束岩浆蹲缩冷却后就形成了今天的大洋洲及部分新西兰。
所以大洋洲地区包括新西兰在地质构造上有许多陡峭的断崖。它具有象征着拉断粘联的特点。不少地方形成的天然喷泉,水喷得很高,水温也很高。
这又象征地下岩层纤维分布垂直余热较多,所以后来在空隙中积满了水。受地热影响后,当大面积岩石继续在引力作用下下沉时,压缩了地下热水,从而构成了许多巨大热喷泉。另外由于大洋洲,相当一部分是地球内部粘起的岩浆蹲缩形成的,因此它相对比其他大洲炽热。所以在它那里的环境适于生物生存所要求的温度来得慢些,这必然使生物出现得晚些,结果促成澳大利亚那里的动植物发生了不同于其他各洲物种的新特点,高达100多米的按树和有袋类以及鸵鸟和鸭嘴兽都显示了物种进化过渡阶段的基本特征。
生物学者已证明类似鸭嘴兽式的哺乳动物是生物中最低等的,生蛋与排粪排尿都用同一个器官。它们的化石在北美洲和欧洲都曾发现过,这一事实除了说明生物的进化程序都是近似的,另一方面也证实在各大陆适当条件下,都可以独立地创造出生命,用不着共同祖先。不过基于地质成因,大洋洲生物起源及进化史较其他大洲晚些,生物进化经历时间短,所以那里没有进化成较高级的狮子、老虎、猿猴等高等哺乳类。至于有袋类是否是宫育进演的前身也值得研究,而且据说大多数进化论者,相信哺乳动物起源于一种有袋类。
另据人类解剖学者考查发现,澳洲人也属球上脑型,脑容量仅在1350~1450立方厘米。
总而言之,大洋洲之所以缺少高等生物类型的哺乳类,而又具有喷射力极大的热喷泉,正是与它地质特殊成因密不可分的。特别基于来自地球内部的岩浆堆积得多些,冷却得慢些导致生物起源晚些,这都是必然的。
此外又据达尔文考察除了新西兰以外,几乎没有一个真正的海洋岛能提供过任何古代或中生代地质上的残余物。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它的原始促成的地质方式不同于其他各岛。由于新西兰从地质上有别于其他各洲,所以新西兰属于独创的特殊生物类群,因为不是相同时间、相同地质起因或迁徙的子孙,所以它们的动植物种类贫乏,天然兽类很少,哺乳类仅有2种蝙蝠,这些蝙蝠可能是后来别的大陆上飞去的,那里惟一珍奇的是像小鸡一样的几维鸟。
反之,根据大陆自然漂移理论,印度尼西亚与澳大利亚最靠近,印尼爪哇岛上就发现过猿人化石,岛上也有大量哺乳动物,可是大洋洲和澳大利亚,不仅没有发现大量其他哺乳类的化石,而且连人的脑容量都较小,这一切只能用它的特殊地质成因来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