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虽然贵在淡雅,但也可以有乡野之气。为什么?古代的应、刘、鲍、谢、李、杜、韩、苏等人都有官职,并不是村野里的普通人。大概是世上士君子读破万卷书,又必须要当上官,以览山川,结交海内外的名流,然后再写诗时的气势见解,自然广阔宏大;良友相互鼓励切磋,自然诗文精进。否则,鸟啼虫吟,沾沾自喜,虽有可取的地方,而视野太狭窄了。人有乡党交好的朋友,诗也有乡堂结交相好的诗。桓宽在《盐铁论》里说:“鄙薄的儒生不如京城的士人。”从这些事例和古人所写的诗句中都足以让我们相信啊。
同类推荐
世界文学与戏剧历史纵横谈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无声的群落:续编(上卷)
这本书里的一百余篇文章,介绍的是一段至今“一半烟遮、一半云埋”的历史,作者大多是1964年和1965年下乡的知识青年。四十多年前,他们告别父母,离开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武汉、成都、长沙、杭州、西安、贵阳、广州等大城市和一些中小城市,到农村和边疆安家落户。在这些饱蘸着心血的文章里,作者如实地讲述了他们上山下乡的经历,记载了他们在那些动荡的年代里的观察和感受,留下了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诚实的思考。走过世纪门:中外报告文学论略
跨过新世纪门槛的报告文学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得以成长和成熟,并且业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新型的独立文学门类。本书主要探讨了20世纪中外报告文学的发生、发展的基本动因与演进路线,较为深入地考辨了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人文蕴涵、美学品格和文化身份,在比较文化视野中审视了以埃德加·斯诺和海伦·福斯特·斯诺为代表的国际报告文学创作,并就跨世纪全球化趋势中的纪实理念与发展前景做出宏观描绘和乐观展望。
热门推荐
极品老妈:嚣张宝宝妖孽爹
凌昊骨子里面所有的热情都给你唐欣,哪里还有多余的热情给其他人?唐欣从来就不是一个好惹的人,既然爱了,就拼命去爱,生来这个世界,就没打算活着回去。“老大,嫂子跟付氏独生子进餐的照片登报了”“老大,据说现在嫂子正被人求婚,电视上都直播了”,“老大,这是....”,某男话还没说完,就被凌昊一脚踢出去了,事实告诉凌昊,女人越宠不只是会蹬鼻子上脸,还会把你踩在脚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