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庆历中,河决北都商胡,久之未塞,三司度支副使郭申锡亲往董作。凡塞河决垂合,中间一埽,谓之“合龙门”,功全在此。是时屡塞不合。时合楷门埽长六十步,有水工高超者献议,以谓埽身太长,人力不能压,埽不至水底,故河流不断,而绳缆多绝。今当以六十步为三节,每节埽长二十步,中间以索连属之,先下第一节,待其至底空压第二、第三。旧工争之,以为不可,云:“二十步埽,不能断漏。徒用三节,所费当倍,而决不塞。”超谓之曰:“第一埽水信未断,然势必杀半。压第二埽,止用半力,水纵未断,不过小漏耳。第三节乃平地施工,足以尽人力。处置三节既定,即上两节自为浊泥所淤,不烦人功。”申锡主前议,不听超说。是时贾魏公帅北门,独以超之言为然,阴遣数千人于下流收漉流埽。既定而埽果流,而河决愈甚,申锡坐谪。卒用超计,商胡方定。
“译文”
庆历年间,黄河在大名府商胡埽决堤,迟迟没能堵塞,三司度支副使郭申锡亲自前去督促施工。大凡堵塞河堤决口,在快合拢的时候放下中间一节埽,称为“合龙门”,工程的成败全在于此。当时多次堵塞决口都没有成功。那时用来合龙门的埽有六十步长,有位名叫高超的水工献计,认为埽身太长了,人的力量压不下去,埽不能沉到水底,所以河流截不断,反而拉断了大部分绳缆。现在应该把六十步的埽分成三段,每段长二十步,中间用绳索连接起来。先压下第一段,等它沉到底之后,再压下第二、第三段。老河工竭力争辩,认为不行,说:“二十步长的埽,并不能截断水流,白白填进去三段,浪费的人力物力都要翻倍,可决口还是堵不住。”高超对他们说:“压下第一段埽后水流确实不会被截断,但是水势必然减弱一半,压下第二段埽时,只需花一半的力气就够了,水流即使还未完全截断,剩下的也不过是小漏洞罢了。压第三段的时候是平地施工,可以充分发挥人的力量。三段埽都安放完毕,这时前两段自然会被泥砂淤积,就不会再耗费人力了。”郭申锡主张用老办法。不肯采纳高超的建议。当时贾魏公是大名府的最高统帅,唯有他认同高超的建议,暗中派遣数千人到下流捞取被水冲下来的埽。按照原来的方法合龙,埽果然很快就被水冲走,河堤的决口更加大了,郭申锡因此被降职。最终还是采用了高超的办法,商胡埽的决口才被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