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法,钟、磬每簴十六,乃十六律也;然一簴又自应一律,有黄锺之簴,有大吕之簴。其他乐皆然。且以琴言之,虽皆清实,其间有声重者,有声轻者。材中自有五音,故古之名琴,或谓之“清徵”,或谓之“清角”。不独五音也,又应诸调。予友人家有一琵琶,置之虚室,以管色奏双调,琵琶弦辄有声应之,奏他调则不应,宝之以为异物。殊不知此乃常理。二十八调,但有声同者即应;若遍二十八调而不应,则是逸调声也。古法,一律有七音,十二律共八十四调,更细分之尚不止八十四,逸调至多。偶在二十八调中,人见其应,则以为怪,此常理耳。此声学至要妙处也。今人不知此理,故不能极天地至和之声。世之乐工,弦上音调尚不能知,何暇及此?
“译文”
古时候的规则,钟磬每架挂16只,就是16律的意思。但每一架还应各自对应一律,这就有黄钟架、大吕架,其他乐器也都是这样。就以琴来说吧,声音虽然都清脆响亮,其中还是有重音、有轻音。琴本身就有五音,所以古人给琴取名,有的叫做“清徵”,有的叫做“清角”。还不仅仅有五音,还应和着各个调。我的朋友家有一张琵琶,放在空屋子里,用管色奏出双调,琵琶弦总有声音和它共鸣,奏别的调子就不发生共鸣,朋友就把它当作奇特的东西加以珍爱,他哪里知道这是很普通的道理。在28个调中,只要有音高相同的,就会产生共鸣;假如奏遍28调而不产生共鸣,那就是逸调声了。古时候的音乐规则,一个乐律有7个音,12律共有84调。再细分一点,还不止84这个数,逸调声最多。人们偶然在28调中发现有共鸣现象,就感到奇怪,其实这是普通的道理。这是声学中最精妙的地方。现在的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不能最充分地运用天地间一切最和谐的声音。世上的乐师,连琴弦上的音调还不知道,哪有工夫顾到这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