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除了极其短暂的从政生涯外,没有享受到荣华富贵,死后一段时间也显得异常寂寞、冷清。然而,由于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美好理想;由于他创办私学,使儒家学派后继有人;由于他整理“六经”,为后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资料;更由于他毕生追求真理,执着理想,坚守节操,成为他自己倡导的君子人格的榜样,封建社会确立以后,经过儒家后学改造过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政治和社会的需要,被确立为统治思想,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则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心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融会到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随着儒学成为统治思想,一代又一代的封建王朝对孔子的祭奠越来越隆重,追封的头衔越来越显赫。他的墓前树起了高大的石碑,他的故居旁,建起了仅次于北京紫禁城的巍峨建筑群——孔庙。孔子的塑像,头戴王冠,身着王服,安坐在大成殿中,他的灵前,四季香烟缭绕,鼓乐不断。不管中国政治舞台上主人是汉族皇帝,还是换成蒙古、满族皇帝,孔子都不受影响地享受着最高规格的祭奠。西汉皇朝建立以后,儒学开始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劫难中复苏过来。西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十月,开国皇帝刘邦第一个以统一皇朝君主的身份到孔子的灵前朝拜,献上了太牢的厚礼。西汉元始六年(公元元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自此以后,对孔子的追封和对孔子后裔的封赏一代又一代地进行下去。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周静帝追封孔子为邹国公。
隋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称孔子为“先师尼父”。
唐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称孔子为“先圣”、“先师”。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追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之后又改称“至圣文宣王”。
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武宗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改称“大成至圣先师”。
全国各地,从京城到偏远的县城,都建有供奉孔子的文庙,孔子灵前的香火逐渐从曲阜延烧到全国。
明朝仍沿袭元朝对孔子的追封和对孔子后裔的封赏。
明朝末年,孔子后裔衍圣公获得“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的官位,这已是封建时代最高官吏的品级了。清朝统治者在大力提倡儒学的同时,也把对孔子的尊礼推向顶峰。康熙皇帝在1664年首次驾临曲阜,拜谒孔林,举行祭孔大典。以后,在清朝鼎盛的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八次驾临曲阜,谒林祭孔。死后,他的门徒散居四方,或聚徒讲学,或入仕为官,因他们对孔子思想的取舍不同,旨趣各异,从而演变成不同的派别。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子思、孟轲为首的思孟学派和以荀况为代表的孙氏之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