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70400000013

第13章 纯白少年: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彼岸少年,雪样纯白。”这是来自唯美动漫片中的一句话。孤独的少女邂逅了一位如雪般美轮美奂的少年,他有着炫目的身姿与清澈天真的心灵,一切都如雪般梦幻……

在我的印象里,南唐后主李煜就是这样一位纯白的少年: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这少年独自一人伫立在白梅飘落如雪飞的风中,纷纷扬扬拂了一身还满。梦境中,天空高远昏暗。他站在时光的深处凝想远方的离人,雁已归来,却无那人音信。离恨绵绵,渺无尽期,就像这远连天边的春草,正在不断地繁衍滋生。绿色芳草无尽延伸,无论走多远还是被它们的森森绿影笼罩。

《楚辞》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又有乐府《相和歌辞》云:“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这少年眼中最后那一片草影,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人走得愈远,空间愈阔大,春草就蔓延更深更远,已幻为天边那一片虚化的无限空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离情之深广似乎无往而不在,已弥散在渺渺大荒,漫漫天地间。

落梅似雪,一片洁白。人立其中,拂衣还满。境乃灵境,人似仙子。这一切构成了梦幻般纯粹迷离的境界。

白梅为梅花品种之一,花开较晚。春已过半,犹有白梅花开似雪。“如雪乱”是说落梅之缤纷繁乱,也说明这少年花下伫立时间之久,心中那份对落花纷落的怜惜伤悼之情,又有对生命陨灭的伤悼之情。梅白如雪,尽为冷色,写出了那份纯净和无瑕,同时也写出一种冷寂的色调氛围,寓意着愁惨的心境,人世间的哀伤。一个“乱”字寓意人心中的思绪之乱正如眼前落梅之乱。“拂了一身还满”,梅花越落越多,如扫不尽的离愁拂去仍还来。正如后来他在《相见欢》中所说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这少年花下久立恋恋不去,落梅如雪,一身洁白,拂了还满,境界深情而高洁。雪色盈白,丝毫不染纤尘,一如这少年的心。这样的词境和格调令人悠然神往。

一个“痴”字就这样静悄悄地弥漫全词,弥漫在我们心底。

那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性宽恕,威令不素著”,心地纯净,仁善温良。可谓是天生的贵族佳公子心性。这位“皇二代”精于书画,书学柳公权,曾作颤笔樛曲之状,孤瘦峭拔如寒松霜竹,人谓“金错刀”。大字作书时,他弃笔不用,唯以卷帛书之。上下左右皆如人意,世称“撮襟书”。他的画作则以翎毛墨竹最为擅长,气韵高古不凡。他还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

这样一个骨子里都是风雅文人气质的少年,原本就无心帝位,内心向往归隐林泉,过那隐逸山水、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位文采风流的翩翩佳公子后来能够登上君位,完全是个意外。帝座于他而言,是个华丽的囚笼。命运的轮盘开始转向未知的彼岸。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我想,这个少年会永远记着这个有着梅花飘落,乱雪纷飞、芳草连天的春半时分。直到后来归为臣虏的那些冰冷日子,梦里回忆江南的如雪落梅都会是那样温情弥漫,那样暖如艳阳。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李煜《玉楼春》

日光倾城。二十四岁的李煜即南唐国主君位,周娥皇被册封为皇后,“嬖之专房”,可谓荣极恩宠。

那些年,雕阑玉砌的南唐后宫里,一定飘荡着春风般的快乐笑声。风流儒雅的君王,聪颖曼妙的妃子,夫妻俩陶醉在诗词音乐歌舞的艺术天堂里。他的笑颜美好,似阳光明朗。她的眼神温柔,似月光倾城。单纯的快乐就像一张还没有写诗的红笺。

在她眼中,帝王之尊的他其实就是一个温暖干净的少年。她所深爱的这少年有着干净明朗的侧脸。半边阴影,半边阳光,身上是细细碎碎的花叶剪影。他的眼神很纯粹,笑起来似一片晴天,温暖了一季的风景。而她,浅笑盈盈,眉眼弯弯,不染纤尘。

是的,李郎,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的,娥皇,你若快乐,便是天堂。

不论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他们执手相牵,从未离开。抬头只见那双眼眸的一抹温柔,已是晴天。低眉却是一缕不胜凉风的如莲羞涩,倾国倾城。

那些在温婉的时光里,辞采华赡的李煜将那些深宫风情、儿女欢爱写成一首首词,绘尽周娥皇令人心旌摇动的风韵。周娥皇常弹奏起李煜新作的词调,她的聪慧与才情让李煜深深迷恋。

从他留下的那些词作里,我们都能看到周娥皇的动人倩影。后宫佳丽三千,李煜却心无旁骛,专宠娥皇。只能说两人情趣相投,水乳交融。而大周后的艺术天分之高令人称异。据说在一次赏雪夜宴之后,酒至半酣的周后举杯邀李煜起舞,李煜调笑说:“若要我起舞,除非你能为我新谱一曲。”周后立即当席挥笔,立时谱成新曲。李煜让乐工演奏,果然旋律优美,雅韵动人。这首曲子因此得名《邀醉舞破》。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里法曲中的精品,是唐代歌舞作品的集大成之作,在安史之乱后便失传了。公元963年,李煜得到《霓裳羽衣曲》残谱。周娥皇和他一起“变易讹谬,去繁定缺,遂清越可听”。修复乐谱之后,开始在宫中演奏。二人,按乐编成了霓裳羽衣组舞,由娥皇亲自教习教坊宫娥,经常在宫中举行大型的霓裳羽衣舞歌舞会。

这首《玉楼春》就描绘了当时的情形:清风明月之夜,肌肤胜雪的娇美宫娥们刚刚化好了晚妆,画眉点唇色泽鲜丽,在她们雪白肌肤的映衬下显得光彩照人。宫廷歌舞酒宴开始了,宫殿上嫔娥队列整齐,鱼贯而入,齐聚如云,在《霓裳羽衣舞》乐曲声中翩然起舞。丝箫悠扬,轻歌曼舞,直至曲终人散,还兴犹未尽。于是词人当即吩咐随从灭尽红烛,纯任那“嘚嘚”的马蹄踏着一路月色悠然归去!

李后主和大周后的宫廷生活是浮华而快乐的。宫中那些梦幻般的日子里,大周后娥皇深谙化妆养颜和服裳秀姿之道,独创了“高髻纤裳”“首翘鬓朵”等时尚形象设计品牌。可见大周后不单是能歌善舞、通晓文史,还对时装设计和美发化妆也颇为精通。可以说女孩子不会的她也会,女孩子该会的她则是独领风骚。

透过那些简古的文字记载,我想象中的大周后云髻高绾,鬓角蓬松微翘,插上翘起的首饰,在鬓间簪上一朵硕大明艳的红牡丹。这样的簪花秀发的盛妆也是颇让人惊艳的。而细腰窄袖的紧身裙衫,勾勒出这位绝代佳人纤丽袅娜的美妙身姿,尽显倾国倾城的绝世美色。

可见,女人总是会想尽办法通过服饰秀出自己的身段来,古今都是一样。大周后这样的潮人时装在当时南唐的时尚界,也许就像今天巴黎时装节的T型台上或奥斯卡电影节的红地毯上那些盛妆一样吸引眼球。这大周后既是一国之尊的皇后,又是颇有创意的时尚潮人,自然成为赚足了人们眼球的时尚风向标。当周娥皇那“纤秾挺秀”“高髻临风”的身影在宫中飘然而过时,人们远远望去竟以为是仙女下凡。于是,不仅宫中女子都竞相效仿,而且街头巷尾胡南唐少女们也都争相模仿。我完全相信,在那个时代的江南金陵城里,大周后娥皇的魅力是不可抵挡的,就像当年那位风靡世界的英国王妃戴安娜。在其皇后的尊贵身份感中,又自有一番女性的清新与妩媚。

这样的女人,堪称是象征皇权的至尊权杖上一绺漂亮华美的流苏。李煜是眼光不俗的诗人、艺术家,对美的鉴赏力当然是敏锐独到的。当他看到大周后的惊艳时装时,难掩心底的欣赏和喜爱。他当然知道“女为悦己者容”,对大周后的时尚之举赞赏有加。

嗯,真是一对羡杀鸳鸯的璧人。李煜和周娥皇的宫中生活更是日日曼舞,夜夜笙歌。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煜《菩萨蛮》

正是娥皇生病期间,其十五岁的妹妹被召进宫中陪伴姐姐。李煜竟喜欢上了她。两人甚至开始幽会。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花影婆娑,月光幽暗,薄雾朦胧。正是花前月下、万籁俱寂时分,这正是“今宵好向郎边去”的氛围。情窦初开的妙龄少女带着一丝探险的兴奋和紧张,脱下金缕鞋提在手上,只穿着袜子轻出画堂,慢慢向移风殿后苑红罗小亭走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她左顾右盼,悄悄走到台阶处,因害怕弄出声响,在这花明月暗的春宵,她与李煜偷偷幽会了。因为怕脚步声的响起,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她干脆脱掉绣鞋。只见她一只手轻轻提着裙子,一只手还提着鞋子,踮着只穿着袜子的脚走上那花瓣铺就的香阶。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沿着石阶前来画堂南畔,情郎已经等在那里。她心头一阵欣喜,疾步上前与之紧紧相拥。这一路担惊受怕之后,心里有紧张、有兴奋、有与爱人相见的喜悦,使她偎在情人怀里时仍然在瑟瑟颤抖。抛却一切都不顾,投入心爱的人怀里,还在轻轻地颤抖。“一向”句充分地表现了少女热切的心情,炽烈的思念和柔情使得少女变得大胆起来,主动起来。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能见这一面多不容易,这一刻恣意地拥抱着爱恋的人以解相思吧。在李煜的笔下,一个活泼可爱、大胆而热烈的青春美少女形象,轻跃于纸上。

词中这位“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的女子就是小周后,与大周后娥皇是亲姐妹。小周后比娥皇小十四岁,李煜与娥皇结婚时,小周后年仅五岁。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年混沌未开的小女孩已出落成十五岁的婀娜少女。小周后天生活泼,美丽可爱,深受李煜母后的喜爱,时常派人接她到宫中小住。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

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李煜《菩萨蛮》

一日午后,李煜散步来到妹妹小周后的住处,径直悄悄走到了安闲静谧的画堂深闺,感觉恍入天台仙境。眼前小周后正斜卧绣枕午睡。只见她“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她如云般的乌黑长发在绣枕边披散开来,如云如瀑。绣衣上散布发着女儿身体淡淡的奇异馨香。睡美人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少女特有的体香一缕缕地传来……

李煜不觉心中一动。他放轻脚步掀珠帘进来,还是不小心惊醒了睡梦中的美人。“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她从梦中惊醒过来,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和微笑的面容,非但不惊不怒,反而是笑盈盈地望来人,目光明亮而灼热,神态亲昵。两个人脉脉地看着对方,心意相通却都没有说话,一切尽在不言之中。这首深闺赏艳图足见李煜风流倜傥的才子气。

词中的“天台女”应当就是小周后。小周后比娥皇更年轻、更活泼。还记得初见小周后时,李煜眼前一亮,苦闷的情绪顿时一扫而光。眼前的少女面如芙蓉,腮似含花,柳叶黛眉,樱桃朱唇,分明就是当年那个初嫁时的美女娥皇。

回想当年娥皇初嫁时,这时小周后还是个小姑娘。十年一瞬,光阴荏苒,转眼间当年的小小丫头已经出落成了一个花蕾般含苞待放的青春少女。难道是老天的故意安排吗?面前这个天真无邪的可人儿,婀娜窈窕,娇艳诱人。那玉面粉颈和瘦弱的香肩,还有裙带间的阵阵清香随着娇躯轻移扑面而来,引得李煜春心荡漾。她甚至比那时的娥皇更加活泼,更加清丽,更加妩媚。

李煜被怀中的这个少女身上那种难以形容的美妙感觉所深深打动。

小周后进宫多日,直到姐姐病危时才去探望病中的娥皇。娥皇看见妹妹站在床边,她惊呼:“妹妹什么时候来宫里的?”天真的小周后不会撒谎,以实相告:“来了几天了。”娥皇马上明白了一切。娥皇翻身向床里面,不再看任何人,也不再说话,沉沉地闭上眼,什么都不再想了。就这样,她至死都没再转过身来看李煜一眼。

她的内心是幽怨的,隐隐几分痛楚。也许只有在此时她才看清某些人生的真相,内心深处的爱情宫殿轰然坍塌。

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十一月初五,大周后死去不到四年,小周后便嫁给了三十三岁的李煜,并被立为皇后。这一年,她恰好十九岁,这和她姐姐当初嫁给李煜是一样的年龄。从此,小周后成为李煜心头的最爱。

小周后喜好绿色,所穿的衣装均为青碧之色。她艳妆高髻,身服青碧色的衣服,群裾飘扬,犹如仙子下凡。妃嫔宫女见小周后身穿青碧之裳,飘飘然有出尘之气质,便纷纷效仿,一时间宫里宫外都以穿碧绿衣衫为时尚。宫女们又嫌宫外的染制品粗糙,所染碧色不纯正,便亲自动手染绢帛。有一个宫女染成了一匹丝绢后露天晒在苑内,夜间忘了收取,被露水所沾湿。第二天一看,那丝绢被夜露浸湿后,碧色竟然分外鲜明。小周后见了很是喜欢。此后妃嫔宫女都以露水染碧为衣,李煜号之为“天水碧”。小周后还好焚香,自出巧思制造焚香的器具。她费尽心思制作出了焚香用的精美的器具十余种。每天垂帘焚香,满殿芬芳。小周后如坐在云雾里面,望去如神仙一般。在安寝时,用鹅梨蒸沉香置于帐中,香气散发出来,沁人肺腑,令人心醉。小周后取名叫“帐中香”。

小周后容貌美得是令人窒息,身上香得也令人窒息。李煜宠爱小周后胜过了她的姐姐。他在御花园中营建了一座红罗小亭,饰以玳瑁象牙,亭子的四周还都用红红的纱幔围着,上面是华丽的罗帐罩着。那亭子设计独具匠心,大小仅能容下二人,两人就时常在里面赏花观月。小周后居住的柔仪殿被装饰得香雾弥漫,富丽堂皇,人在其中仿佛世外仙境一般。李煜和小周后两人便在这仙境中逃避着烦心的国事,饮酒调情,耳鬓厮磨,疯狂地享受着自己的青春。

婚后七年的幸福时光就像是一场梦。小周后的命运却并不比姐姐好多少,这位绝代佳人嫁给李煜的时候,南唐国势早已是江河日下。赵匡胤逐渐扫清了南方的割据,势不可当。公元963年,宋平荆南。公元965年,宋灭蜀。公元971年,宋灭南汉。公元975年,南唐被宋所灭。国破家亡的李煜“肉袒”投降。

李煜被俘后北归,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小周后随着亡国之君去了北方,开始了屈辱的生活。在被押解去汴京的路上,李煜写下了一首《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土。皇城楼阁高耸入云霄,后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土地何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曾识干戈”,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

终于沦落到国破家亡,词人不由得消瘦苍老。仓皇间匆匆拜别宗庙那天,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歌,令人不禁面对宫女恸哭落泪。看不尽的春花秋月,依旧在江南长梦不醒。曾经的故国最终破碎在江南的烟雨中。从此他诀别了江南,化作一只蝴蝶,在北方草木之上亲吻南唐的记忆。

这是一个亡国之君内心痛苦的自白,从此他的命运急转直下。有道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从此,李煜的词风走向了新的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开篇便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同类推荐
  •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三幕喜歌剧,另译为《乐天的妻子》,莫森塔尔编剧,奥托·尼古拉谱曲,1849年3月9日在柏林宫廷歌剧院首次公演,由作曲家亲任指挥,大获成功。可是只指挥3次后,在5月11日因急病去世,享年只有39岁。1900年3月9日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初次演出。尼古拉在寄给父亲的信中表示说:“我的新歌剧在作曲中便已经制造出无数的快乐。”事实上,他已经把所有获得的经验注入到了《温莎的风流娘们儿》中。
  • 名流浙大(百年求是)

    名流浙大(百年求是)

    本书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多层次、多视角地介绍浙江大学的历史、现状、传统、特色及其办校、治学、育人等方面的经验和成就。
  • 青春小荷

    青春小荷

    青春的力量总是需要通过青春的文字来张扬。青春的文字难免会带些稚嫩、青涩,缺乏成熟和老辣,但唯此,才能显示出它的新鲜,它的活力,它的真诚,它的激情。作者的文字清丽、干净、细腻,这也是女性写作的一大特质。在《生命中没有不能承受》中,作者以细腻而又充满情感的文字,详细地描述了一只公鸡的生存状态。从公鸡的觅食、打鸣、表情、形态等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中,生动地展现了动物身上的灵性,从而引出了个人对人生的一种思索和理解。类似这样的文字,在她的散文、诗歌及其他文体中经常出现。
  • 秦少游文精品

    秦少游文精品

    《秦少游诗文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秦观的散文注本,由刘勇刚、吴雅楠选注。全书收文六十五篇,分“辞赋”、“进策”、“进论”、“传·说”、“启”、“简”、“文”、“疏”、“志铭、“赞”、“跋”、“书”、“记”、“序”、“杂类”等十五类,把秦观萨散文“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的特点以及其文所具有的经世精神都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书中注释甚精,另有“总说”栏介绍诗作背景,并作总体介绍。又有“辑评”栏集录古今评语,以供读者参考。是一本上佳的古典文学普及读本。
  • 浪潮曲

    浪潮曲

    作者从创作的散文中选收了三十一篇文章,散文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部队的斗争生活,语言清新、朴实,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
热门推荐
  • 重生暖婚:陆少宠妻无度

    重生暖婚:陆少宠妻无度

    她是乔氏集团总裁乔振江的养女乔婉婉,自幼父母双亡,寄养在乔家。是陆氏集团总裁陆南烨,性格冷厉、冷漠独行、说一不二,遭人陷害昏迷不醒……只因陆母听信谗言,八字配比,2亿天价嫁到陆氏,给儿子冲喜。乔父为偿还债务,卖女求荣,还妄想贪图好友留给养女的遗产。前世她被渣男欺骗,窃取陆氏机密,伤透他的心……陆南烨不计前嫌,悉心守护她,朝夕相处爱上了她。上辈子死的凄惨,重生归来,一切轨迹发生变化,曾经的仇怨,她要一一报复!她只认这个对她死心塌地的男人!
  • 夏季营养食谱

    夏季营养食谱

    《夏季营养食谱》根据夏季的特点,精选了九十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夏季营养食谱》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夏季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九班风云

    九班风云

    班级第一?班上的校霸?一个班级里总有那么多事。或是八卦,或是学习。就像一个个事情串联成了青春。永远存在我们的脑海里。
  • 所求不过平安

    所求不过平安

    顾瑾辞,一个先天性的无痛症患者,她的愿望很简单也很平淡:一生平安(虐文)
  • 你是我的劫

    你是我的劫

    哼!别以为你是篮球王子,就是多了不起的事,我还是校花公主呢。本小姐喜欢你是你的造化,还敢给我找“茶”,要知道,十年风水轮流转,到时候看是你在拿乔,还是我在拿乔?
  • 武魂大道

    武魂大道

    一力了破山河尽,三魂不灭永长生,衣袖轻拂乾坤套,瞬息万里自逍遥!慕红尘,天魂境巅峰境界,天魂宗掌门之女,因不愿生父之命,宗门联姻,背负重伤,逃远宗门。不料,却在途中捡一男婴,名为童灵儿......
  • 我中学的那些事儿

    我中学的那些事儿

    既然已经无法触摸追寻那抹凑巧的阳光和美好的光影,就不如让时光铸成一个完满的句号,留作曾经青春的凭证.。。。。。。生而为梦,梦中方生方死。
  • 盛世潮笙

    盛世潮笙

    一场来自命运的召唤,一个过的舒服惬意的女孩,以及一次被雷劈到当场去世的沐予笙……天呐……不要这么倒霉吧,坑爹才在危机重重不知何处的森林醒来,才没走两步就腿一软一头栽在巨大的树根上……这是衰神附体?还是一场奇特之旅的开始?嗯?身下这是什么这么软,还这么滚烫,沐予笙吓得一激灵,赶忙站起来,从戒指里取出一枚夜明珠才看清楚……这是个人!初次见面就把某人压的晕过去!
  •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包括梁漱溟生平及其心心理历程,梁漱溟人格特质研究,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梁漱溟对心理科学学的理解,梁漱溟的分支心理学思想等八章内容。
  • 立飞传

    立飞传

    在康熙年间,家道中落。为了生活努力在底层的摸爬滚打。努力奋斗。后又加入了清军!参加了对沙俄帝国的保卫战。后又回到落魄不堪的家中。为了生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