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土卫二,感觉就是和谷神星不一样。土卫二的脚底下完全没有陆地,只剩下蓝色的一片冰。土卫二的引力是地球的78%,含氧量却只占大气的16。8%。虽然脚底下是冰,但是大学坐落在土卫二的南极,此处的冰层偏薄,又受到来自土星的引力,就喷出了温泉,温度达到32摄氏度。相同的是,它们都是被冰覆盖的星球,在没有暖气的地方都要车辆出行。
大四毕业的曾志扬来到土卫二国立大学读研究生。林松德亲自做他的研究生导师。在林松德的辅导下,曾志扬的量子力学突飞猛进,数学在偏微分方程和常微分方程上也十分出色,在修物理的同时兼修哲学。林松德告诉他,为了理解量子物理上的问题,此时的哲学反而是最重要的。
在研究生的那段时间,曾志扬不断完善这发生器,使其稳定性,精确度,物品密度的阀值都在不断提高。但是,还是有一个令他苦恼的问题,就是他试尽了1000多种方法,也只是讲物体的高度从1000个原子厚度提高到了1600个原子的厚度。如果是按照林教授说的去研发改进,似乎永远也制作不出三维的物体,粒子排列技术也将永远局限在二维,实用性比预期大大降低,毕竟储存原子核和电子都要不小的花费,如果只是完成一个二维平面的制造,就显得有些小题大作。用它制造薄片钻石固然是有收入,但是长期如此会使钻石贬值,直到入不敷出。
到了晚餐时间,曾志扬打开全息投影的美食节目,寻找机器可以制作的食物。然后邀请林松德共进晚餐。晚餐依旧很丰盛,但是吃饭人的心情却没有在朵杰山上的那么好。
曾志扬先打破沉默:“教授,我无法完成对三维物体的复制,但是我有了一个方向。”
林松德很是兴奋:“说来听听。”
“教授,我记得你和我说过,观察者会影响微观世界的位置,就像机器的内部。但是,教授你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吗?为什么在机器顶部的电磁装置为什么不会是观察者呢?按理说,若一个物体发出的光子能到达另一个物体,就会受到影响。电磁装置肯定会发出光子的,那为什么就不回影响呢?我的几次试验证明,电磁装置的观察属于二维观察,但我们的世界却是三维的,也就是说,能造成影响的观察者是三维的。我通过实验证明,在二维的环境下,电磁装置会对原子进行观察。于是,我猜测,如果我们要制造出三维的东西来,我们就需要思维的观察者。
“你说得非常好,可是怎么找到四维的观察者呢?”
“我在哲学课上听老师将,世界是由一块空间做成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这个空间上的疙瘩。原子是由一个封闭的空间组成。于是我就很惊讶,那有1维,2维,3维的疙瘩,为什么没有4维,5维甚至更高呢?我在想,如果把一个二维的东西拆成一维,它会非常长,那么,我们的世界里能不能使大质量的物体扭曲形成思维物体呢?”
“这个并不难造,但是难的是怎么把它拿回来。”
“怎么造?”
“在虫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