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五,调查者要按照提纲一一发问,也可以根据调查课题的需要临时提出提纲上没有的问题,请与会者作答。调查者要自己记录或者指定专人记录。
2.访问
访问又称谈话或面谈,是指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谈话来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的方法。它与开调查会一样,都是搜集口述的材料。
访问有两种形式:一是正式的访问。它要求有一定的组织手续,严格按照预先拟定的计划进行。其好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材料。但被访者往往会先存戒心,谈话留有余地,影响到材料的真实程度。一是非正式访问。它是调查者和被访者在日常接触中,在自然气氛和环境中进行的谈话,常常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宝贵材料,但花时间较多。
访问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事实的调查,旨在要求被访者提供确实知道的一般情况。二是意见的征询,即征求被访者对某个教育问题的看法、意见和建议。三是了解个体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动机,包括个人的经历、抱负、兴趣、爱好、信仰、思想特点、个性特征、心理品质、乃至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等。
访问是教育调查必不可少的手段,有时甚至是惟一的手段,特别是向儿童或文化程度低的人作调查尤其是如此。例如儿童试卷上写着15—8=13,这分明是错了。但儿童为什么错,很难从试卷上分析出来。如果调查者当面询问儿童,便可得知。原来该儿童认为,“5比8小,5不能减8,用8减5得3。”了解了儿童的想法,就明白了错误的原因。由此可见,面谈法可以搜集到从书面材料或用其他方法无法搜集到的有价值的材料。
访问是了解情况、搜集正反两方面材料的一种最亲切、最深入的方法,但也有它的局限性。访问的最大障碍是被访者的“警戒心理”或个性特征。有的人对于素不相识的来访者常常不敢透露真情;有的人敢于直言,却往往言过其实;有的人不喜欢评判他人,也不喜欢评判自己,谈话时婉转曲折或“留有一手”,使你得不到真实的答案。另外,访问所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对访问者的要求较严,甚至访问者的资格、态度、口气、问句,都会影响到对方的回答。所以访问要求访问者具有一定的水平和经验。
怎样进行访问?最重要的是访问者须持“虚心请教”的态度,采取“共同讨论”的方式,如下几点尤须特别注意:
其一,选择访问对象时应考虑到对方能否提供有价值的事实材料,是否乐于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因此访问者对于被访问者的经历、地位和个性特征,事先应有所了解。
其二,访问的时间和地点应以不影响被访者的工作或学习为前提,最好是利用课余或休假时间。
其三,访问者取得被访者的信任和合作是关键。为此访问者可请专家或有声誉地位的人,或上级领导机关出函介绍;在访问前求得被访者同意;谈话前说明访问目的,使对方感到问题的重要;访问者的态度要诚恳、有礼貌等。
其四,要善于洞察被访者的心理变化。要机智,善于临机应变。
其五,要掌握发问的技术。提问题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直接法,即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一个问题让对方回答。二是间接法,问的是甲,实际想了解的是乙。三是迂回法,即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了解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另外,当谈话离题时要善于巧妙地把话题引到原定的目标上来。
3.发问卷
发问卷是调查者用书面或通讯形式收集资料的一种手段,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问题或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求填写答案,然后收回整理、统计和研究。发问卷和访问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笔述,后者是口述。
所谓问卷是设计一组与研究目标有关的问题,通过调查对象的回答来收集人们的意见、态度方面的资料。问卷法具有简便易行、省时、省力、调查面广、信息量大、真实性强的特点。特别是无记名问卷,调查者与调查对象不用面对面地谈论有强刺激性的问题,调查对象消除了心理方面的顾虑和障碍,可得到客观真实的材料。问卷调查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问卷题目的质量,若问卷题目设计不当,则难以收到有效的信息资料。
(1)问卷的结构
问卷通常是由问卷说明(引言)、注释和问卷本文组成。
①“问卷说明”也称引言,应包括调查目的、意义、主要内容、调查组织者、选样的原则、调查结果的使用者、保密措施等。问卷说明一般印在问卷的封面或封二上。
②“注释”一般指对填写问卷的具体要求,有时也包括对条款及措施的进一步诠释。如:“请您选出一个您认为最佳的答案”,“请尽可能多地进行选择”。注释一般应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a.对选择答案所使用符号的规定;
b.对计算机代码表格的解释;
c.对回答者署名与否的说明;
d.对返还问卷形式(面交、邮寄还是其他方式)、时间等的说明。
③问卷本文部分一般包括指导语、对象的自然状况、问卷题三个方面。
a.指导语。是问卷说明的操作化语言,要通俗、亲切、简洁、流畅,使调查对象较快地进入状态。
b.对象的自然状况。是诸如姓名、年龄、单位、班级、学号、通讯地址等有关对象的自然情况。在调查中,还可视需要增减有关项目。如增设对象父母等家庭成员的情况、对象生活、学习环境条件等情况。
c.问卷题。问卷题是问卷的主体,问卷题目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如何,是调查成败的关键。问卷题设计主要有两种类型: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要求应答者提出自己对某个问题的回答。如:你认为学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请调查对象自己写出答案来。封闭式问题则由研究人员提供对该问题的若干种答案,由调查对象在这些答案中进行选择。如:你认为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有无必要?A.很有必要;B.有必要;C.可有可无;D.无必要。
封闭式问卷是问卷设计中较多采用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提供比较整齐划一的答案,便于运用计算机加工处理信息资料。但其缺点是容易遗漏研究人员事先所划定答案之外的信息。同时,由于事先划出答案,又可能造成“被迫”回答的可能性。开放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封闭式问题的缺点,答案遗漏较少,“强迫”性回答的可能性小,但也因而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同时,由于开放问题答案复杂多样,使答案之间的可比性下降,给资料整理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此外,运用开放式问题要求应答者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问卷题的设计编制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a.是非题。问题的答案只有同意和不同意两种,回答者必须选择其中之一。
如:认为高中分快慢班教学是否必要?
是否
b.选择题。问卷的答案相互之间不是矛盾关系,只是类别、程度、数量的不同,回答者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答案,这是当前问卷调查中最常用的形式。选择题一般有等级式、并列式两种形式。
等级式:备选答案是由具有等级意义的词汇或数字形式构成的问题。如:
“你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经常性如何?”
A.经常;B.有时;C.从不。
等级式常见的问答量级有:
A.极好;好;可以;一般;坏;不知道。B.很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很不满意。C.有规律性;偶然;极少;从不。D.很喜欢;较喜欢;一般;不太喜欢;很不喜欢。E.非常同意;同意;中立;不同意;很不同意。F.很重要;重要;较重要;不重要;不知道。
并列式:备选答案是由等价的、各自独立的词汇构成的问题。如:
“你认为你每天背诵英语的最佳时间是何时?”
A.早晨;B.早自习;C.中午;D.课间;E.晚饭后;F.其他。
c.填空题。它是在问题中留有一定的空白,让调查对象填写完成的问题。如:
“你最希望开设的选修课是。”
d.问答题。它是允许调查对象充分自由作答的开放式问题,如:
“请您谈一谈对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看法。”
e.排序题。它是让调查对象根据一定的要求给答案排队的问题。
如:“你的品德形成中,按影响程度的大小,把下列因素依排列:
父母;同学;教师;邻居;校长;英雄人物;其他。
(2)编拟问卷应注意的问题
①条款必须清晰明了
通常情况下,问卷设计者对要进一步研究的某个课题考虑得很多,也比较清楚。但对被调查者来说,可能对该问题很少考虑或根本不知道。
②避免双向问题
所谓双向问题,是指要求调查对象用一个答案来回答两个以上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如:“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应增加听力训练课而减少阅读训练课。”
A.是;B.否;C.都增加;D.都减少。
这是一个双向问题。答案中的“否”含义不清。若有人选了“否”,那么研究者除了知道应答者不同意你的说法以外,一无所获。
③避免使用假定性问题
假定性问题是指用虚拟语气构成的条款。如“假如……你是否会……?”、“如果……你将会……?”这种问题常用于意愿调查中。假定性问题的答案,无论是否都存在含义不清的问题,都不足以掌握调查对象经常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难以做为调查统计的依据。
④避免使用否定句
在调查中,调查对象往往把句中的否定词漏掉,结果把否定句看成肯定句,造成答案混乱。有人曾做过一次试验,设计了一个问题。
如:“三K党成员不可在公立学校中任教。”
A.是;B.否:C.不知道。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许多选择了肯定回答的其本意是认为三K党成员可以在公立学校中任教,而不是同意条款的陈述,结果造成答案错乱。
⑤根据对象特点确定问卷的篇幅及答卷时间
提出此要求,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问卷调查的效率与效益。如对于年龄较小或文化水平较低的调查对象,问卷难度与题量都应小;而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对象,则应在难度和题量上适当加大,在答案时间设计上也应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对中小学生的问卷,答案时间应控制在半小时以内,而对于教师的问卷,答卷时问可控制在一小时左右。
一张问卷可以有几种形式。但无论何种形式,其答案都必须简单、明了、便于分类和统计。
问卷法的最大优点是方法简便,时间经济(就调查者而言),材料也比较容易整理和统计。有时,用无记名形式问卷可以获得面谈法或开调查会不容易获得的某种有价值的资料。
问卷法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是发出的问卷常常无法全部收回。如收回的问卷太少,就会影响到所取得的材料的代表性。其次是既成事实或个人意见,真或伪,往往无法区分或核实,根据问卷所得的结论常常不能作为最后的定论。为了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须注意如下两点:
其一,要下功夫编制好问卷。问卷内容要简明,不得含糊其辞;问卷数量要适度,不得过多,也不能太少。既要考虑调查者的需要,也要考虑回答者是否可能回答。问卷编制好以后,最好先作小规模的尝试性调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然后再分发。问卷须整洁,最好铅印或油印。题后须留有相当位置让回答者填写答案。
其二,分发问卷须附信或在卷首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对回答者的具体要求。一般要寄双份问卷(一份寄回调查者,一份回答者自留)。收到问卷后应回复一封致谢信。分发问卷的时间应是答者便于回答的时间,如最好不要在假期或复习考试期间分发问卷。
4.填调查表
调查表是调查研究工作中用以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登记,并列有一系列调查项目的表格。如“学龄儿童人数调查表”、“高中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等。
填调查表和发问卷一样,都是调查人员用书面或通讯形式收集资料的一种手段。二者的区别在于:填调查表偏重于事实及数字材料的搜集,发问卷则侧重于意见的征询。
编制调查表应符合以下要求:
(1)表的标题应简明醒目,使人一望而知其意义。
(2)表的大小须能容纳所有调查项目,并便于携带和保管。
(3)表中的调查项目应作有系统的排列,要简明清晰,每一项项目均须留有足够填写该项答案的空白。
(4)为防止答案不确实,宜有相互参证的调查项目。如调查某地区学龄儿童入学率,既有全地区适龄儿童数,又有入学儿童数,以便前后参证。
(5)表尾应注明调查单位,并留有书写调查员及填表者姓名和填表日期的空当。
(6)调查表应附有“填表说明”,首先应说明调查的目的和重要意义,以解除调查者的怀疑,争取被调查者的协作和配合。其次,要说明填表要求,有关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填表时应注意事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