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天,8月27日,星期四。这是这些探险家地心大探险的重要日子。从这一天开始,他们的理智、判断力和知识都发挥不了作用了,只能成为受大自然摆布的玩偶。
6点钟,他们开始准备在花岗岩地壳中炸出一条通道。
教授让阿克塞尔点燃导火索,然后让他赶快返回木筏,尽快离开岸边,谁也无法预料爆炸会造成什么结果,威力太大了,完全可能炸到坑道外面去。
阿克塞尔估计点火后要十几分钟才能引爆炸药,时间倒是充裕,一切准备都就绪了,但他还是心情紧张,激动万分。
3人匆匆吃了早饭。教授和汉斯上了木筏,阿克塞尔留在岸上,手里拿着一盏点燃的灯,准备点火。
“去吧,孩子,点完后马上回来。”
“放心吧,叔叔。”阿克塞尔看上去还算轻松。
他立即向坑道口走去,抓起导火索,把灯移上去。
教授站在木筏上,手里拿着计时器。
“准备好了没?”叔叔喊道。
“好了!”侄儿回答。
“点火!”
阿克塞尔将导火索伸进灯里,引线见火就着,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他立刻往木筏跑去。
“快!快点!”里登布洛克大喊。
汉斯用力一推,木筏便离开岸边。不一会儿,木筏已经离开海岸30多米远了。
里登布洛克的眼睛始终盯着计时器。
“还有5分钟……还有4分钟……还有3分钟……”
“还有1分钟……该炸了!”
这时,好像没有任何动静,没有听见任何响动,但岩石墙壁的形状突然间发生了变化,像是一个帷幔似的拉开来了。海岸边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大海被强烈震撼,巨浪涌起,把木筏托在浪尖上,几乎垂直立起。
3个人被同时掀翻了,四周漆黑一片。探险家们感到木筏而不是他们的脚,失去了坚实的基础。一开始木筏像是要径直坠入海底,但并没有这样。海水咆哮,什么也听不见。
在被炸开的岩石的背后,有一个无底深渊。爆炸在有许多缝隙的地面引发了地震,通往无底洞的路裂了开来,海水如洪水狂泻一般,带着他们往下冲。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是一个还是两个小时,谁也说不清楚。
3个人彼此间紧紧挽着胳膊,紧攥着手,不让任何一人被甩出木筏。
每当木筏撞到石壁,就会猛地一震,所幸这种撞击的次数非常少,因此可以推测坑道并不狭窄。萨克努塞姆一定是从这条坑道下到地心里去的,而这3个探险家和冰岛炼金术士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们是被海水冲进去的。
从吹在脸上的气流来判断,下降的速度肯定超过了火车的速度。这时点燃火把是不可能的,他们的路姆考夫照明灯在爆照中被震坏了。
突然间,他们发现附近有一道光亮,这让人惊讶不已。汉斯的脸被照亮了,但他一如既往地镇定自若。这光亮是汉斯点燃的一盏灯所发出来的。它的火苗虽然在摇曳晃动,随时都可能熄灭,但它毕竟给这一片黑暗带来了光明。
坑道确实很宽。亮光实在是太微弱了,无法看清楚坑道两边的石壁。水流下的坡度比美洲最湍急的激流的坡度都要大。水面如同一排猛烈射出的箭流。有时,木筏遇上漩涡,但被裹挟着打着转儿往下冲。当木筏靠近石壁时,汉斯的灯光照在石壁上,岩石突出的部分就变成了一条条连续不断的直线,3人被紧紧束缚在这张运动着的线网当中。根据这一情况,大致可以推算出他们的速度是每小时145公里。
里登布洛克和阿克塞尔紧紧搂住爆炸时被折断了的桅杆,背对着风,以免被快速运动的气流吹得透不过气来。
时间在流逝,情况没有任何变化。
这时发生了一个意外。
阿克塞尔想把行李物品都加固一下,回头一看,大部分行李都不见了!肯定是被海水冲掉了。仔细检查,仪器只剩下了气压计和计时器,绳梯没有了,绳索只剩下绕在桅杆上的那一点点了。镐头、铁锹和锤子都不见了踪影。最糟糕的是食物丢失了不少,剩下的顶多也就够吃一天的。
他们检查了木筏上的每一条缝隙,查看了树干的每一个角落,以及木板的每一个接合部位,但一无所获。他们只剩下一块干肉和几片饼干。
探险家们倒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当食物储备充足的时候,他们担心激流把他们带进深渊以后怎么回来。可现在,死法简直太多了,何必去担心饿死不饿死的问题,也许没等饿死,他们早就死了。
但饥饿的威胁还是让他们忘掉了眼前的危险,心里只想着断粮后怎么办。万一他们侥幸逃过了激流这一劫,回到地面上了,没有吃的可怎么办?如何逃脱,没人知道,从哪儿逃,更不清楚,反正活下去的机会微乎其微,但不管怎么说这种机会还是存在着。可是,没有吃的,这可如何是好!3个人就这点东西,够撑几天啊!
汉斯的灯渐渐暗下去,最后完全熄灭了。灯芯烧没了。他们重新落入无法驱散的黑暗之中。还剩下一支火把,却无法点燃。
只能把眼睛闭上,不去看黑漆漆的空间。
又过了一段时间,根据吹在脸上的风判断,木筏下滑的速度加快了一倍,他们现在几乎是在随着猛泻的海水垂直坠落。3个人的胳膊紧紧抓在一起,生怕离开了筏子。
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一震。木筏并没有撞上任何东西,而是突然停止了坠落。一阵水流洒来,砸向木筏,却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不一会儿,他们就呼吸到了新鲜空气。
巨匠趣谈
虽然凡尔纳后来享誉世界,但在当时,人们却认为他是儿童文学作家。所以在晚年的时候,凡尔纳才会说:
“我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在法国文学界有一席之地。”
密码屋
《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的照明设备比里登布洛克教授一行人要高级得多,至少是电池电源。路姆考夫照明灯和火把的确是19世纪最常见的照明工具,都是燃烧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