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在中国有两千年的历史,人数以数十万计。在宦官这个群体中,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是少数;恃宠弄权、败国蠢政的也只是一小部分。前者自然是彪炳史册、名垂千古了;那些作恶多端的权宦,大多数不得善终,或遭罢黜,或落得身首异处、籍没家财的结局。广大中下层宦官,在宫中受奴役,晚年出宫后,凄凉、悲惨地度过余生。他们出身贫贱,幼年遭阉割,绝门无后;入宫之后,不但生活清苦,劳役繁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稍有差错,不是遭杖苔枷锁、关押刑罚,就是被赶出宫门,甚至杀头灭门。据《万历野获编补遗》载,“明代内官之罚,一般俱下法司。明后期,降作奉私房闲住……又降奉御者,发南海子新房闲住,或往凤阳祖陵司香;其重者降作小火者,发南京孝陵司香……又重,降充净军,发南京孝陵种菜;更重者,夹四类,拶四拶,打一百,发南海子打更,则示意杀之,十无一存矣。”这里说的是宦官首领、有品位的,一般宦官的遭遇就不得而知了。
许多宦官感到前途渺茫,因而逃亡、自杀者并不罕见,但更多的人则是在宫中服役无期,苦熬岁月。宦官刘若愚写的《酌中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长陵神宫监佥事鲍忠“多学善书”,可是才学却得不到发挥,他每每坐在大石头上,拾树叶,将写的诗题在页上,任凭“清风徐起,飘扬山谷,以自娱乐”,他活到“逾八望九”。王翱写的一首《咏笼雀》更道出了久困宫墙之内的宦官的凄寂悲凉之情:“曾入皇家大网罗,樊笼久困奈愁何。徒于禁苑随花柳,无复郊原伴黍禾。秋暮每惊归梦远,春深空送好音多。圣恩未遂衔环报,羽翮年来渐折磨。”
这些宦官终身服役,一直到年老体衰干不动为止。他们入宫多年,大多与家人失去联系,自己又无儿无女,如果再没攒下点钱,其晚景多么凄凉孤独是可以想见的。
关于太监晚年生活的记载,清代的史料多些,其他朝代不多见。按清初规定,太监退休、病休为民者,一般要回原籍居住,由地方官府发给印票,才能住下来。他们住下来后,备受世人歧视,亲友都不与之来往,人们往往对之指指点点,家人也以为羞,甚至不愿收留他们,死后也不能埋入祖坟。这些人有家难归,有亲难认,再加上没什么钱,晚景实在难熬啊!有的人立脚不住,又跑回京城谋生路,有的流落为盗为乞丐,也有的沦为男妓。由于上述情况,雍正四年(1726),皇帝在一道上谕中指出:“朕览今曰总管等所奏残疾久病为民太监一事,其中段成才九岁,情甚可悯。……”一些年老太监当差二三十年,“今虽年老有疾,遽令外出,朕实不忍……有愿退出回乡者,朕自有恩典;或愿在京居住者,即著在京居。再:太监等素曰有家业、无家业自己能存活、不能存活,尔总管等自必知之。其有家业者,听其在京居住;如无家业不能度曰者,或用自鸣钟银两,或用敬事房银两,每人每月赏一两,以资养赡。”自此以后,对出宫为民的太监放宽禁例,允许他们留京居住。
宦官们一生一世只知侍候人,没有什么技艺,出宫时又多久病或年老,干不得力气活儿,允许他们留京居住,又到哪里去安身呢?据《老太监的回忆》讲,太监还有最后一条路,叫跨街。即老、衰的太监都放到外八处去,这里差事轻闲,经常没什么事干。因而,太监年老生病后,可通过总管安排到某处跨街去,领一份粮米,不至于饿死,更有许多太监托身于寺庙、道观。据记载,北京城郊在清代有这样供太监寄身的庙、观20余所。为解决太监养老问题,太监们在庙里成立了自养组织——养老义会。入会要有人介绍,要交一定的银两(有说交20两银子的),养至寿终。后来,太监们还创办恩济慈善保骨会,救助穷困太监,保护太监公墓,对于失业太监生养之,死葬之。明代也有类似的记载,说京城内外寺庙,及东西捨饭寺,都有数十员宦官,或年老有病退居于此,只给柴米、冬衣、靴料,以终残年。
有的宦官出宫后,生活无着,又无处投奔,逐成帮结伙,沦为强盗。如《万历野获编·丐阉》记载:“自河间、任丘以北,败垣中隐阉竖数十辈,但遇往宋舆马,其稍弱者,则群聚乞钱;其强者,辄勒马衔索犒;间有旷野中二三骑单行,则曳之下鞍,或扼其喉,或握其阴,尽括腹腰间所有……”
宦官或早与家人失去联系,或虽有家难投,死后也不许进入祖坟,那么,他们死后葬在何处呢?据记载,明代在紫禁城正北方、内城北安门附近设有安乐堂,年老有病者送到那里休养。若病故了就送到净乐堂去火化。堂边有东西二塔,塔有眢井,是贮存骨灰的地方。清代为解决太监丧葬,雍正皇帝曾于1734年下令修建太监坟墓茔地,并拨万余两白银为修建经费。茔地在今北京阜城门外八里庄往西二里处。茔地面积4顷多,叫恩济庄太监公茔,御赐香火地百余亩。恩济庄公茔有庙有祠,每年赏祭祀银400两,派有太监首领一名,看坟人4户。嘉庆年间,又在白石桥附近赏地一顷零九亩,让太监收取地租,“为永远料理众太监等恩济庄庙宇香火,并太监等茔地需用之费”。据说,到民国初年,庄内尚有松柏3000余棵,石碑500余块。恩济庄茔地埋有太监2700多人。另外,西直门外皂君庙、大觉寺、海淀一带也有太监茔地。
上面介绍的是一般情况。下面举几个例子来看看太监那凄惨、屈辱的归宿吧。清代御前太监石俊峰,伺候过慈禧、隆裕两位皇太后,也跟过宣统皇帝。他出宫后,卖房产得了3000块钱,不几年坐吃山空了,只好流落到兴隆寺。又过了几年,实在凑和不下去,就想回老家,却无钱买火车票,几乎急瞎了双眼。后来,住寺的穷太监们凑了几个钱,一个做小买卖的老乡又送来一点钱,才好歹坐上火车回乡了。回去后贫病交加,不久死去,好歹算是死到家乡,落叶归根了。
另一个从静海县宋的太监叫寇子珍,曾在慈禧宫里当“回事”,在隆裕宫里当过御制太监,在晚清宫廷中,可算是个爬得较高的太监了。他在家乡置了五六百亩地,盖了房子,以备养老。待年老出宫后,回了乡,因生活无着。就将原先盖的5间北房和东西厢房变卖了几百块钱,又在村边盖了4间平房。后来,发大水,将平房冲走了,他只好借住在邻居萧家,连病带气,很快死去。到出殡时,萧家却不让他的棺材出大门,说太监走正门会冲了他们家的“风水”,硬是拆了半堵墙,才将棺材抬了出去。当宦官的,生前受尽屈辱,死后仍受歧视!
清末太监孙耀庭讲,他有个师傅叫陈泽川,晚年寄居在宏恩观,不慎摔断了胯骨,瘫在床上,只好捎信儿叫孙耀庭来照顾他。几天后,身体越来越虚弱,他强撑着身子对孙耀庭说:“师傅托你件事……我死后,一定送我回老家去……还有我那‘宝’!”又反复念叨:“别忘了……宝……宝呵!”孙耀庭知道师傅是讲他死后,不要忘了将“宝”放在棺材里,以便他到阴间恢复男人身。可是,到哪里去找呢?他只好东找西翻,把师傅的东西翻了个底朝天,终于找到了用油布包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宝”,才使这位老太监心无遗憾地走了。其情景之悲凉,真是催人泪下!
也有些晚年还算不错。他们利用在宫中服役攒下的钱,买房置地,娶妻收养子,以抚慰一辈子心灵上受到的各种创伤。如信修明,侍候过慈禧、隆裕、端康几位太后,发了点小财,买下400亩地,遵照父亲遗言,奉养母亲,为弟弟娶亲,将妹妹嫁人,后来又将进宫前娶的妻子带到北京来住。为了子侄们读书,他还买下内务府带租房产大小计8所。进入民国之后,他又为太监的养老送终之事联络同仁,创立恩济慈善保骨会。
还有一个半路出家的太监任福田,在宫里当差时就在景山东街买了3间北房。出宫后在家赋闲,将妻子接来,深居简出。据说,有一次他到公共厕所去,被人哄笑,所以发誓买一处房子、修一间自己用的厕所。
当然,还有少数宦官,经过几十年苦熬苦挣,攒下钱财;或得宠于帝后、太后,活得比较风光,死后还得到封赐。但那毕竟是太少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