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燧东北10余米处,留存清代所建的白虎庙残址,庙宇全毁,仅存基址和东、南两面残墙。庙墙夯土筑成,底部宽1.3米。烽南约70米处,遗留1937年国民党马家军为阻挡红军西路军所挖的战壕和掩体遗迹。烽燧北侧坡下,有古路槽残基,1936年所建的甘新公路即从这里通过。烽西约400米的另一处丘岗上,又有残烽一座,烽体用大土坯夹草垡砌成,已大部坍塌,残高1.7米。
白墩子城是历史上的什么城?当地乡间有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说这里就是唐代的白虎关,早年建有白虎庙,并有薛仁贵墓。相传唐太宗年间,薛仁贵奉旨西征吐蕃,一路上过关斩将,所向披靡,惟独在锁阳城受挫,被吐蕃军队包围。后来依靠城周围的锁阳解饥,等待援军到来才突出重围。又战至白虎关下,吐蕃骁将杨潘据关挡道。薛仁贵勇不可挡,只身追杀杨潘至白虎关山顶。恰逢其子薛丁山从寒江关搬得救兵与樊梨花一道来到白虎关前,薛丁山见山顶小庙中闪出一只白额吊睛猛虎挡住去路,便张弓搭箭射中白虎。近前一看,射中的不是白虎,而是自己的父亲薛仁贵,顿时恸哭欲绝。薛丁山将父亲安葬在白虎岗上,并修建了白虎庙和薛仁贵塑像,随后替父西征,击退了吐蕃兵。
还有一则传说,说的是当年薛仁贵“兵困锁阳城”一困就是12年,多亏老将程咬金搬来救兵解围,救兵的先锋正是薛仁贵的儿子薛丁山。丁山在解围后,因父亲已经年迈体衰,无力再率大军西征,便奏明圣上,获准替父征西。丁山少年英雄,披坚执锐,勇冠三军,在程咬金的协佐下,率领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纵横驰骋,一往无前。然而战至寒江关前,却碰上了对头,被驻扎在这里的樊梨花团团包围。别看梨花是员女将,却有拔山扛鼎之力,万夫莫当之勇,百步穿杨之技,致使薛丁山兵困关下,一筹莫展。梨花见丁山英武俊美,仪表堂堂,顿生爱慕之意,便对丁山说,若丁山与她成婚,不仅可以即刻解围,还愿跟随丁山一道征西。为了大局,薛丁山在程咬金的撮合下,假意将婚事应承了下来,然而一等大军解围后就即刻悔婚。樊梨花气不打一处来,又率部把丁山的军队包围了起来。就这样,梨花三次包围,丁山三次悔婚,羞得梨花难以见人。
后来,薛丁山西征到白虎关下,被哈密国将领杨潘阻截,无法前进。杨潘虽然生得丑陋,被人称作“鬼面杨潘”,但却是一员骁将,有勇有谋,凭借着这里的有利地形,给丁山摆了一个迷魂阵,搞得丁山晕头转向,首尾不顾,进不得进,退不得退。无奈,只好再去请樊梨花帮忙。起初梨花恼他悔婚之事,丁山亲自登门请了两次都未答应,丁山只好三顾茅庐,梨花提出先结婚,后出兵。丁山被梨花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深深感动了,同时也为了西征大业,便同意了婚事。婚后夫妻百般恩爱,梨花率部归唐,前往白虎关解围。鬼面杨潘过去曾求婚于樊梨花,梨花嫌他长得太丑,便一口回绝了。这次梨花亲自带兵前来,杨潘想这正是生擒梨花,逼她成婚的好机会,于是就与梨花在白虎关下展开了殊死决斗。杨潘舞一根狼牙大棒,梨花使一口偃月大刀,刀来棒往,直杀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大战了五百回合仍然不分胜负。梨花故意卖个破绽,虚晃一刀,拍马便走。杨潘哪里肯放,紧追不舍。梨花转过一座山丘,急忙取弓搭箭,等杨潘转过山丘后看个正着,施出穿杨绝技,迎面一箭射去。杨潘想躲也来不及了,飞箭正中咽喉,遂应声落马,一命呜呼。白虎关终于落入唐军之手。以后,樊梨花与薛丁山一起,完成了进军西域的业绩。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查阅有关史料唐朝从未在这一带设过白虎关。从白墩子城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这里倒很适合作为一处由瓜州赴伊州(今哈密)的莫贺延碛路上的驿站,在这条“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碛路上,此地是一块十分难得的小绿洲,行旅可在此得到充足的水源、草料补给。并且该城规模较小,城址面积与甜涝坝城、老师兔城等唐代驿站的大小相似。有人推测该城应是当年唐僧取经所过的玉门关外西北五烽中的第二烽。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图经》记载,武则天时曾在第五道(莫贺延碛道)上设置10所驿站,其中新井驿、广显驿、乌山驿属瓜州管辖。据之我认为,白墩子城若非唐之新井驿,就必是广显驿,因为此处没有“乌山”,不可能是乌山驿,乌山驿当远至红柳园黑山一带。
白墩子城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曾留下过悲壮的一笔。1937年4月,转战河西走廊达数月之久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近千名指战员,在李先念、程世才的率领下,在莽莽祁连雪山的群峰间经过43天的艰苦跋涉,终于甩掉大队敌军的尾追,来到安西县城南75公里的蘑菇台。为了取得给养,按照中央的指示顺利西进新疆,遂先后在安西县城、王家屯庄等地,与数倍于我军的国民党马家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4月26日,由王家屯庄突围来到白墩子城下,又遭到马家军596团的阻击。红军利用这里的山丘梁岗,与马家军展开拼死决战,夺路西进,于当晚突围至红柳园,又与尾追堵截的敌军展开西征最后一战,然后向西北转移。4月30日到达甘新交界的星星峡,同中共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会合,结束了西征战役。为了承前启后,缅怀革命先烈,1994年6月,于这里修建了红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馆,同时建立了白虎关文物保护站,并开发了垂钓、划船、玄奘西行探险游等旅游项目,白墩子已成为当地一处引人入胜的游览区。
17.三号桥古城
三号桥古城位于敦煌市七里镇三号桥村四队西端,东南距沙州故城址2.8公里,距敦煌市城3.5公里。
该城因位处绿洲腹地,人为破坏严重,已大部无存,仅余西南墙角一隅。南墙残长27米,并且中间有两处宽约1.5米的豁口将其断开。西墙仅存10米,与南墙呈直角相连,连接处未见角墩遗迹。墙垣夯筑而成,底部残宽3.2米,顶宽2米,残高3米至6米。由残留墙段看,城址经过后代补修,墙高3米处见一道明显的接茬,其上部夯层较清晰,下部夯层模糊。我在当地访问中得知,古城原来规模较大,平面大体为正方形,长、宽均在100米以上,向南开门;70年代“学大寨”时城墙被大段炸毁,城内被夷为农田。
三号桥古城坐落在一处自然高起的土崖上,城外西侧有一道宽约500米的天然洼槽,槽中原有泉水,今已干涸,亦被开为耕地。城址中部有一条70年代修建的斗渠和道路穿过,将城拦腰切为两半。城内今已无遗物可寻,文物部门的同志曾找到过汉唐时期的灰陶片等物。近年于城西南约500米处,又发现了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墓葬。我在敦煌市博物馆中还看到,该城所在的三号桥村一些古墓中出土有玉石枕、镇墓罐、银质龟纽印章等物。印章上镌刻四字,其中二字为“通信”,另二字不可辨识。
我曾撰文考得,三号桥古城为北魏所建的敦煌郡平康县的县城,北周时废平康县,将其并入鸣沙县(即敦煌县故地,隋代又恢复敦煌县原名),唐代在该城置平康乡。敦煌遗书中一些唐人写卷对平康乡多有记载。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三月的一份敦煌县检核营田人的牒文中记,平康乡有宋渠、西支渠等灌溉渠道;一份唐代先天二年(713年)的平康乡户籍,记载该乡有八尺渠、塞门渠、宜秋西支渠等灌渠。可见这里早在唐代就是一处渠道纵横、农产兴旺的绿洲。
18.四道沟古城
四道沟古城位于安西县河东乡四道沟村四道沟屯庄,北距疏勒河主河道8公里,西距安西县城92公里,东南距玉门镇26公里。
该城地处疏勒河洪积冲积扇边缘泉水出露带中部。疏勒河于昌马大坝流出祁连山脉进入走廊平原后,由于地势陡降,水流携带能力减弱,河水中大量的砾石、泥沙便在山麓前纷纷沉积下来,于是就形成了以河流出山口为中心,类似扇形展开的沙石堆积体,这即是洪积冲积扇。因疏勒河流量较大,水流携带能力强,故而形成的洪积冲积扇也规模巨大,其半径达50余公里。于航空照片上观之,其扇状形态极为规整,似乎是老天专门设就的一般,横卧于祁连山脉之北,扇缘直抵疏勒河南岸。
洪积冲积扇的特点是,靠近河流出山口处因沉积的沙石较多较厚,故而地势较高;向下游方向扇体逐渐变薄,地势也渐次降低,到扇的边缘地势最低。因其由沙石构成,故渗透性好,含水性强,扇面可以接纳、含蓄大量河流入渗的水和天然降水,这些渗入扇面地下的水形成丰富的潜流,顺着洪积冲积扇的坡面向扇的边缘流去,到达扇缘后由于地势低洼,潜流纷纷以泉的形式大量涌出,因而围绕扇缘就形成了一条半环带状的泉水出露带。泉水出露带是绿洲上水源最为丰沛、田土最为平沃、农耕条件最好的地带之一,许多重要的城镇居民点往往位于泉水出露带上。
四道沟古城所处之地,可谓随地皆泉,源流丰盈,众泉汇成若干沟道,向北注入疏勒河干流,其中又以四道沟流量最丰,泉源最旺。这一带仅较大的有专门名称的泉流就有10余处,如火烧泉、马家泉、肖家泉、白泥泉、紫泥泉、南老泉、上泉、五泉、蒋家泉、东湖等,俨然一派水乡风光。四道沟从该城南侧流过,河谷宽约400米至500米,切深8米至10米,沟底平荡如砥,水流萦绕蛇曲,岸边翠柳摇曳,犹如一幅水墨丹青的画卷,观之令人赏心悦目。初来乍到的人们无不惊叹,干燥的西北荒原上竟有如江南般的景致!
城址平面呈矩形,城垣已很残破,北墙中部被一条乡间道路断开,分成两截,东墙、西墙仅北半部残留,南墙因紧靠四道沟,早已被沟水冲毁,荡然无存。墙垣夯筑,夯层厚16厘米至17厘米,底宽约7米,残高1.5米至2米。全城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240米,周长1180米,规模较大,具有通常县城遗址般大小,今天四道沟村五队的整座自然村庄就坐落在城内东南部。东北、西北角墩留存,角墩高约5米,突出墙体外约2米。城址北墙、东墙外显见一条宽40米至50米的低槽,低槽残深0.7米至1米,西垣外亦有绕城低槽痕迹,当为昔日护城壕遗迹。今安西县城通往三道沟镇的柏油公路和与公路并行的一条斗渠从该城南部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