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瓷器的使用更为普及,瓷器烧造技术迅速发展。瓷制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等各种器皿,几乎无所不备。五代时的陶瓷造型则较多地沿袭了唐朝风格。
越窑青瓷莲花盏托·五代
唐朝的青瓷在隋朝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以越窑和长沙窑最为着名。唐朝早期越窑瓷器胎子淡灰色,紧密坚致,釉汁很薄,均匀缜密,温润似玉,青绿色,有的略闪黄。器型还有隋朝的风格,立型器多瘦高,碗多大口浅腹,口、腹垂直,下腹斜折内收,平底。唐中晚期的越窑瓷,胎子比以前更致密,灰白色,釉子匀净光润,有鳝鱼黄、淡青和青绿等色,通体施满釉。这时的碗、盘多撇口,底足宽矮,像玉璧,中间小圆内凹中施釉。底足有三、五、七个不等的方形或条形支钉痕。晚唐时出现了荷叶式或花口式盘和碗,瓷器装饰以光素为主,也有划、刻、堆贴和镂空纹饰的,以划花为多,常见纹饰是花鸟、水草和人物等,线条流畅简洁,纤细生动。
唐代一些着名的长沙窑主要生产的是一些生活及文房用品,此外还有玩具、瓷俑等,种类很多。长沙窑瓷胎细密坚致,瓷化程度较高,胎色有灰白、灰黄、青灰、灰红及肉红;釉子润泽,以青色为主,也有蓝、绿、酱、褐、黄等颜色。装饰品种类繁多,有釉下彩斑、釉下彩绘、印花、贴花、贴花彩斑、刻划、雕刻、镂空等。
唐朝白瓷
唐朝的白瓷窑口大多数在北方地区,比较有名的有河北的邢窑、定窑,河南的巩县窑、密县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窑,陕西的黄堡镇窑。五代时期,江西景德镇也开始烧造白瓷。
白釉双龙耳瓶·唐
按照胎、釉的质地,邢窑白瓷可以分为粗、细两大类。粗白瓷的胎质又有粗、细之分,粗胎的一类胎色灰白,胎质粗糙;细胎的一类胎体致密,胎色较淡,但仍不够白,往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粗白瓷的釉质较细,有些还有细碎的纹片,釉色为灰白或乳白色,还有黄白色。细白瓷的胎色纯白,个别的白中闪黄釉质很细,釉层中有微细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满釉,釉色纯白或白中微泛青色。邢窑白瓷多是素面无装饰,唐朝中期以后特别是晚唐五代,邢窑常常采用雕塑、堆贴、印花、刻花、压边、起棱、花口等装饰方法。
唐朝初年的定窑瓷器胎质较粗,胎色为青灰色,淘洗欠精者呈褐色,瓷胎均已烧结;白釉器物内璧施满釉,外施半釉,釉面光润,积釉处呈灰色。唐朝中期,胎土经过仔细淘洗,胎质坚硬,胎色纯白,釉直接施于瓷胎上,无化妆土,釉色乳白,个别积釉处呈灰绿色或浅青白色,釉质细洁失透。晚唐至五代时期胎土质地此前期更细,胎壁薄而轻巧,釉质细洁,呈乳白色,器物除底足等接触面外,均施满釉。
从晚唐、五代直到宋初,定窑还有一种带有“官”或“新官”款字的精白瓷,其基本特征是:胎薄轻巧,质地细洁,呈纯白色;釉面滋润,釉为乳白色或白中泛青色,除底足外,均施满釉。一般讲,“官”“新官”款字刻在胎薄细腻、制作精巧,釉色纯白或白中闪青器物上的,属于唐、五代时期;刻在釉色白或白中泛黄或部分微微闪青,有时带有刻划花装饰器物上的,属于北宋早期;刻在用覆烧法烧成,口沿没有釉还带有刻划花装饰的器物上的,就是北宋后期的作品。
唐三彩
唐代在中国陶器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陶器艺术最辉煌灿烂的时代,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特别是开元盛世时期,盛葬之风空前高涨,为彩绘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唐朝陶器的数量大增,器物有的竟高达1米以上,制作更加精致考究,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其杰出的代表就是唐三彩。
那么唐三彩是什么呢?它是一种陶器,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是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铅、铝的氧化物作熔剂,用含铜、铁、钴等元素的矿物质作着色剂,其釉色呈黄、绿、蓝、白、紫、褐等多种色彩,但许多器物多以黄、绿、白为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种或两种,人们统称为“唐三彩”。根据窑址资料分析,唐三彩创始于唐高宗时期,兴盛于开元年间,安史之乱后日趋衰落。宋、辽时期虽也烧制三彩器,但各方面都无法与唐三彩相媲美。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可以称得上是一绝。它用含有大量高岭土成分的黏土作胎料,并经过精心提炼,颗粒细,杂质少,同时又因产地不同而各具特点。河南洛阳、巩县的产品胎土洁白,胎质坚硬,某些产品底部有支钉痕迹;西安的产品胎土白中闪红,胎质相对较软,有的用指甲一划可显出痕迹;在扬州地区出土的三彩器胎质一般是白色、淡红色、淡黄色等几种颜色。
唐三彩
唐三彩陶器种类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三大类:俑、日用器皿和居室用具的各种模型。人物俑有各种男俑、女俑、文官俑、天官俑、力士俑、武士俑、乐舞俑及各种胡俑;动物俑有牛、马、骆驼、狮、虎及镇墓兽等;日用器皿有枕、炉、尊、壶、灯、钵盂及各种碗;此外还有假山、房屋、楼台亭阁等。可以这样说,唐三彩的内容差不多包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层层面面,其种类比任何一个朝代的陶器品种都丰富。
陶俑
古俑是中国古代陶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早是专指古代墓中随葬用的偶人,后来其外延有所扩大,有生命的家禽牲畜以及想象中的神灵的模拟品亦被纳入其中。
人们之所以使用俑,是想使死者能在冥世的生活如生前一样,所以俑真实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对研究古代的舆服制度、军阵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中国古俑在其盛行的从东周至宋朝的约1500年中,弥补了同时期地面雕塑在种类及完整性上的重大缺憾,为我们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以及历代审美习尚变迁的轨迹,成为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
在中国古代人们心中有“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出现了俑。最早的俑见于安阳殷墟商代王室墓中与人殉一同发现的双手绑缚的奴隶俑。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进步导致了人殉时代的终结,代替人殉旧俗的随葬俑兴盛起来。这一时期的文献《孟子》、《礼记》也首次出现了关于俑的明确记载。
在中国古代各类俑中数量最多的非陶俑莫属,另外俑质也偶用木、石、瓷、铜、银等材料。俑的分类及名称尚无定制,殆有依其身份、依其姿势与持物、依其族属而定名数种。
中国的俑发源于商朝,至东周时代渐趋流行。在山西长子县春秋晚期晋国墓中发现的四件木俑仍与人殉同存,这正是人殉没落、以俑代替活人随葬之风初兴的特征。至战国,湖南、湖北、河南楚墓中流行木俑,多为侍卫俑和女侍俑。北方诸国多为乐舞俑,而且多用陶塑,模制未见。
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发现大规模兵马俑群。陶俑总数可达7000之巨。这是模拟的千古一帝的送葬军阵。其数量庞大、形体壮硕、气势慑人,是中国古代陶塑芝术的空前之举。最近,在紧靠秦始皇陵东南侧的甲胄坑旁,又发现了跣足袒身舞蹈状的巨型秦俑。所有这些都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古代雕塑的历史。
雕塑艺术在汉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俑的种类、数量、材质、水平等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关中西汉帝陵陶俑数量很大,一般高50~60厘米。或上承秦俑,模制敷彩;或沿袭楚风,裸塑着衣。侯王墓中,除武装士兵俑外,家内奴婢和伎乐俑也占很大比例。形体略小于帝陵之制。低级官吏和地主墓中也有放置俑的,俑的构成主要是家内奴婢。西汉南方常见木俑,楚制依旧。而山东地区陶俑也继承了战国齐地古拙的传统。东汉伴随着庄园豪强的发展,与场景模型配置的小型陶俑多了起来,而且造型更为生动传神。其中河南的乐舞百戏、武装部曲俑;四川的劳作、说唱俑;广东的陶船及船夫俑;甘肃武威的铜车马仪仗俑代表着这一时期的最高水平。
东汉说唱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俑的制作也遭到了社会的动荡与破坏的影响,陷入了低谷。其中西晋之时,俑的组合形成一定模式,约可分为镇墓俑、出行仪仗俑、侍仆舞乐俑、窟厨俑四类。南朝的俑,承袭了西晋的传统,而北方由于少数民族的人主,出现了极具时代特征的甲骑具装俑。
隋、唐时期,伴随着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俑的艺术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文官俑、武士俑、仕女俑、牵驼俑、牵马俑、骑俑、戏弄俑、胡俑成为这一时代的常见种类。尤以色彩斑斓、奇伟多姿的三彩俑凝铸雄浑富丽的盛唐之音,堪称中国古俑的压卷之作。
五代时期俑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冒出来的是镇墓压胜的神怪俑。宋朝以后,葬俗转易,尤其是焚烧纸明器在丧葬中的盛行,俑的使用骤减,至清初遂告绝迹。
俑的历史虽然已经结束,但它在中国雕塑史上涂抹的瑰丽色彩却如史诗般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