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与赫梯战争
公元前14世纪末叶至前13世纪中叶,古代埃及与赫梯为争夺叙利亚地区的控制权展开了延续数十年的战争。这场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卡迭石之战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和约是历史上保留至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
16年中,战争延绵不断,但规模都比较小。拉美西斯二世吸取卡迭石之战的轻敌冒进教训,改取稳进战略,一度回到奥伦特河,但赫梯采取固守城堡,力避会战的策略,双方均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亚述战争
在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亚述是阿拉伯的强大帝国,曾发动了一系列扩张性战争。亚述人把这种战争看作是“神”的旨意,是“神圣”的事业。亚述战争就是这是“神圣”事业的突出表现。
在连年战争中,亚述耗尽了国力。其间,亚述外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埃及独立后逐渐复兴;吕底亚成为小亚细亚富国;伊朗高原的米底逐渐强盛;迦勒底人日益壮大。前630年,迦勒底首领那波帕拉萨尔称王,于前626年攻占巴比伦,建立新巴比伦王国,不久与米底结成反亚述同盟。前612年,联军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前605年卡赫美士一战,亚述军队全军覆没,亚述帝国灭亡。
美塞尼亚战争
美塞尼亚战争是指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南地区的美塞尼亚人反抗斯巴达侵略扩张和奴役的三次解放战争。前两次战争的结果是美塞尼亚人失败,斯巴达彻底征服美塞尼亚地区,确立了对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霸权。最后一次战争则是以美塞尼亚人移居西西里岛而结束。
希波战争
人类文明古国之一希腊,战争几个世纪连续不断。公元前492年开始,这里爆发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欧亚两洲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希腊、波斯战争。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结果是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而波斯帝国却从此一蹶不振。
军事学术在希波战争中得到了很大发展。希腊在战略上正确确定战争每个阶段的决定性地段和主要突击方向,根据战局和力量的对比决定战斗的方法,以及在战争中首创方阵这一着名战斗队形,对西欧军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伯罗奔尼撒战争
希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这一,它不仅以灿烂的文化艺术闻名于世,而且还以其军事和战争生成之早与发展之快而闻名全球。公元前400多年前,古希腊两个城市国家同盟-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与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展开了一次着名的大搏斗,结果给繁荣的古希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导致战后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危机,整个希腊开始由盛转衰。
这场战争,使得斯巴达称霸于全希腊。使其寡头政制得以推行;各邦民主势力同时遭到迫害。寡头政制的蛮横统治又引起各国的强烈不满,许多城邦起兵反抗,伯罗奔尼撒同盟趋于瓦解。接着,几个比较强大的城邦如底比斯、雅典又为争夺希腊霸权继续战争。公元前3世纪前半期,希腊境内战火不绝,各邦力量彼此消耗下去,后来终于被早已对其觊觎的外敌马其顿所灭。
亚历山大东征
正当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诸城邦大伤元气的时候,北方近邻马其顿国家却逐渐强大起来。其国王腓力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趁希腊各城邦混乱不堪、无力外御的时候,先后夺取了一个个衰落的希腊城邦。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军队大败希腊联军于喀罗尼亚城下,确立了在全希腊的霸主地位。下一步的侵略目标便是东方的波斯,及其他文明世界。然而,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受军队的拥戴登上王位,时年20岁。他决心继承父业,实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亚历山大东侵与有些战争相比,时间并不算长,但其独特的进攻和远距离机动作战方式,却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他孤军深入,以进攻为主连续战斗,进行了数以百计的抢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沙漠地和平原地作战,多次以速决战战胜优势之敌。多兵种的联合运用,特别是骑兵的运用、陆海军协同作战,到进军路线选定、战斗队形编成、作战指挥和后勤保障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做法。
亚历山大远征,洗劫和烧毁了亚洲的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方文明。
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着名战争。这场战争前后进行了3次。
持续118年的布匿战争,以迦太基的灭亡而告结束。这次战争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两国人民蒙受痛苦和灾难之深,都是历史上空前的。
布匿战争在古代军事学术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篇。
斯巴达克起义
在人类战争史中,反阶级压迫的战争占有相当的比重。在这种战争中涌现出的军事历史人物的事迹无不英勇悲壮,可歌可泣。在古罗马奴隶制时代,奴隶领袖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起义,曾经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其不畏强暴、前仆后继求解放的斗争精神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奴隶,谱写了奴隶解放的光辉诗篇。
斯巴达克起义对奴隶解放与自由运动是一次巨大的推动,在人民群众争取社会解放的斗争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遗迹。
高卢战争
高卢战争是罗马共和国为征服高卢、扩大疆土而进行的侵略性远征,更是高卢总督恺撒为壮大自己的实力,战胜自己的对手从而确立独裁统治而进行的一场扩军备战、建功扬威、掠夺财富的残酷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恺撒征服了整个高卢,为建立个人的独裁政权铺平了道路。
高卢战争使整个高卢地区臣服于恺撒,恺撒也利用战争之机掠夺了巨额的财富,并造就出了一支有10个军团的强大军队。这一切都大大加强和壮大了恺撒的实力和权威,为他在罗马内战中战胜对手、建立个人独裁政权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说,高卢战争是恺撒一生的转折点,其结果是加快了罗马共和国的解体和走向帝制的步伐。
犹太战争
犹太战争是公元1世纪发生的犹太人民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两次伟大起义。
犹太起义的壮举为犹太民族树立了斗争不息的榜样,也使罗马当局下了斩草除根,不让起义重演的决心。公元135年,耶路撒冷城被彻底破坏,遗址翻耕成田,有如昔日迦太基的毁灭。杀戮之后残存的人民多被掳掠为奴,整个巴勒斯坦田园荒芜,庐舍为墟。
战争的结果是犹太民族遭到血腥屠杀,国破家亡,被掠为奴,四处飘零,开始了一个伟大民族悲壮的全球流浪史。
罗马波斯战争
罗马波斯战争是萨珊波斯同罗马帝国为争夺东西方商路和小亚细亚霸权而进行的长达400年的征战。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几乎同萨珊波斯共始终,它是古代西方势力同东方势力千余年冲突的一个缩影。战争的结果是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日趋衰落,萨珊波斯遭到惨败,不久便灭亡在阿拉伯帝国的铁蹄下。
罗马波斯战争严重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力量。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力量由此大大削弱,后来竟无力抵御蛮族和阿拉伯人的入侵,为它的最终衰亡埋下了隐患。波斯经此长期战争更是元气大伤,大厦根基动摇,20年后的651年,被阿拉伯帝国灭亡。可以说,历时4个世纪的罗马波斯战争加速了罗马帝国,特别是拜占庭帝国衰亡的步伐,也为萨珊波斯敲响了丧钟。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
公元6世纪~7世纪,阿拉伯半岛正处在社会激烈动荡和变革时期。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各氏族部落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特别是拜占庭、波斯和阿比西尼亚等帝国长达几个世纪的侵略战争,给阿拉伯半岛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十字军东侵
奉“主的旨意”,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和罗马天主教会在“上帝的引导下”,打着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的旗号,对东部地中海沿岸各国进行的持续近200年的侵略性远征。
英法百年战争
一场战争从一种性质转变成另一种性质。即一场战争中交战双方都各有两种性质,这在历代战争史上并不多见。公元1337~1453年,英法两国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战争性质从封建王朝混战转变成侵略与反侵略,其结果完全出乎了英法王朝统治者的预料。
土耳其的扩张
土耳其的扩张是14世纪兴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国家为掠夺土地和财富而对外进行的一场侵略战争。其结果是在亚洲、欧洲和北非洲辽阔的土地上建立起了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霸权。
意大利战争
意大利战争是中世纪欧洲强国法国和西班牙为争夺亚平宁半岛的霸权,在意大利领土上进行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战争。它以法国对意大利的入侵开始,以西班牙获得对意的控制权而告终。通过这场战争,法国向南扩张的美梦破灭,但却加强了法国的封建中央集权。意大利因受到战争的沉重创伤,加速了自身的衰落。
意大利战争集中体现了中世纪欧洲封建王朝战争的特点:为领土和财富而随时发动战争;战争各方利益关系复杂,敌友关系变幻莫测;只以对方军队为攻击目标、只求征服对方、不打歼灭战,等等。
在战争期间,经过改进的火器(火枪和轮式炮架青铜火炮)首次得到广泛使用,炮兵首次参加野战和堡垒、设防城镇的攻防战斗;对要塞经常采用围而不攻的战术;野战部队用于为受敌围困据点的解围;首先构筑攻击要塞时的围攻线,围攻线必须设在要塞防御工事炮火射程之外。然后构筑土木工事,形成阻援线,此后才逐步展开攻击。这场战争表明,雇佣军是不可靠的,其战斗力取决于交战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取决于雇佣兵的民族特点和是否及时发放薪饷。政治形势决定战略形势,而军事行动不能对战争结局产生本质的影响。这就是意大利战争的军事意义。
荷兰独立战争
荷兰独立战争指的是尼德兰在1566~1609年期间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既是一场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反对封建制度的民主革命,又是一次尼德兰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荷兰的胜利而结束,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它不仅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反而使政权落入大商业资产阶级和贵族手中,限制了工业资本的发展。因此,荷兰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商业资本和贸易来推动。虽可蓬勃发展,但缺少后劲,好景不会太长。荷兰独立战争胜利后,荷兰在17世纪中期迅速崛起。它的资本主义大发展有三大支柱,即东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银行和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凭借这三大支柱,荷兰成为东方贸易的霸主、欧洲金融的中心和世界性的“海上马车夫”。但这种以商业资本为动力的迅速发展为时不长,17世纪下半期开始衰落。
尽管如此,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马克思对此给予应有的评价,称它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型”。
英西加莱海战
16世纪,是老牌西欧国家黄金时代的开始。但这并不是说这些国家内部发展加快,而是它们较早地走向了世界,通过掠夺世界财富来繁荣自己。一山容不得二虎,当两个强盗把手伸向同一个地方的时候,争夺和战争就在所难免了。
制海权对今天和未来更为重要!因此,英西加莱海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天来说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更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朝鲜壬辰卫国战争
16世纪80年代,日本以武力统一全国后,便开始了对外扩张。当时集大封建领主和大军阀头目于一身的丰臣秀吉(1536~1598年)执掌着全国的军政大权,他趁朝鲜李氏王朝耽于党争内讧,朝纲紊乱,决定通过武力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进而称霸东亚。
壬辰战争持续了7年之久,最终以朝鲜人民的胜利,日本侵略军的失败而宣告结束。这次战争是中朝人民军并肩战斗共同夺取胜利的一役。体现了中朝人民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通过这次卫国战争,朝鲜人民维护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侵吞朝鲜,染指中国的侵略企图,使日本侵略者在战后几百年间再也未敢践踏朝鲜国土,从而保证了朝鲜长期的对外的安全与和平。
英国内战
在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生了两次国内战争。它是以新兴资产阶级为首的广大社会阶层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制度的武装斗争,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即欧洲范围内的第一次革命。他是最主要也是最高的斗争形式。在内战中,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革命领导人创建了新型军队,并在实践中创造了一套新的战略战术,为欧洲的军事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英国内战的结果是把封建专制的代表查理一世处以死刑,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宣告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英国内战在英国军事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战争中创立的新模范军是新型的资产阶级军队,也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支正规陆军。它由国家预算拨款,实行统一制服、统一编制、统一纪律,统一指挥。国会颁布的强制募兵制是近代征兵制的雏形,保证了充足的兵源。克伦威尔以骑兵实施远途奔袭并成功地使用骑兵横队的战术作战,是骑兵战术上的创新。
英荷战争
荷兰,这个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按理说并不足道,但它却在历史上有过一段耀眼的辉煌。17世纪上半叶,它拥有1.6万艘商船,是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贸易,荷兰商人的足迹遍及五大洲各个角落。因此荷兰人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
然而,正像历史上许多国家一样,其衰败往往是从一次大的灾难性的战争开始。荷兰17世纪上半叶对海上的垄断权,成为后起英国海外扩张最大的障碍和威胁时,战争就不可避免了。也正因为英荷战争,使得荷兰从海上霸主的地位,迅速跌落下来,从此再也没有占据海上霸主的地位,此战成了“海上马车夫”永久的憾事。
俄波战争
俄波战争是俄国利用乌克兰哥萨克起义对波兰发动的兼并乌克兰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