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美国梦”、华人移民在美国(一)
《走进美利坚》第六篇讲到了美国移民。书中第124页提到了解放后,中国大陆经历了三波“移民美国潮”。即早期的沿海居民赴美(不少人偷渡进入美国)、后来的白领精英留学赴美与近些年的“投资移民”。
上述三类人中,前者到美国后,多从事体力劳动即所谓“蓝领”工作;留学精英到美国后,大都从事文化技术的“白领”类工作;投资移民在美状况比较复杂,一般不会是“蓝领”。
新近认识一个叫阿东的人,短暂接触了解到了他作为“蓝领”移民的基本状况。
儿子家一间卧室和卫生间需要翻修,几经方案对比,人工加材料需花费七千到八千美元才能拿下来。为节省劳务费,特地找了阿东这家“装修公司”上门承包。十来天修房过程中我代表房主在场张罗,阿东则是他那家装修公司的“全权代表”,实际上就是带着一名他雇佣的墨西哥人在现场干活。
下图是阿东开来的工具车,车内装满了维修所需用的工具与零配件。另外还有许多专用设备如锯断、切割、裁剪用的大中型工具台,则依需要另车运来,使用后再搬回去。
今年四十岁的阿东,爷爷是解放初期从福建农村来美国的早期移民。当初他爸没有一同过来,他来美国是在家乡读完高中之后。到美国后,他也得探索在美国立足生存途径。开初是在餐馆打工,学过烹饪,也干过洗碗端盘子的杂活。干了几年觉得缺乏自我发展,这才转学装修。
他身体很棒,脑子非常灵活。在人家的装修公司干了几年后,就自己“当老板”成立了这家名叫“全美”的装修公司。据说一开始是瞄准餐馆装修业务。
装修餐馆比一般家庭装修要求更高,在美国市场上要装成拿得出手的餐厅堂馆,还要在节能、省电、省气上过硬,尤其要经得住法定的安检、质检,不是件容易的事。他的公司,其实就他一个人。母亲给他管后勤,他出外干活包括他雇来的伙计所带的中餐“便当”,是他母亲隔夜给他准备的。在美国上门承包工程,主家是不管伙食的。
他妻子既管公司财务,还要带孩子和采买工程零配件,只能是他的后“勤部长”,出外干活他是主力。根据活计大小,他再决定请几个帮手。这些帮手大多是南美洲过来的移民,有一技之长,但不是全能手。雇请什么人,他根据承接的订单考虑。唯有他自己是“全能”的,包括撤除、装裱、粉刷、水暖、电器、灯光、煤气等等关键活计都得按标准拿下来。因为能这样,他才敢于撑起一家装修公司当老板!
在我们这里干活的十多天,他壮实的身体上穿短袖衫,下穿一条许多口袋的工装裤,腰上扎一根粗粗的宽皮带,上面挂满了帮手、锤钳和试电试气各类工卡、量具,全幅武装打扮。每天干活之前他会先与房主人交换意见,把装修要求、标准搞明白,然后他再具体交待他雇来的帮手,告诉他该干什么、干到哪样标准。这之后他很少言语,总是默默地干活。我与他交谈仅在中餐时,他吃他带来的便当,我吃我自己做好的饭菜。这时他有问有答地谈及他个人情况。
阿东说他搞装修快十年了,这期间他接到了三百多个装修项目。大多是餐馆、家庭房屋改造与修整,重建新建不是他这类公司的业务范围。我注意到,这里各类报刊杂志上,他们这类装修公司的广告多得很(如下图)。
这说明,干他这行在这里竞争非常剧烈。要承接到业务,必需是质量好、价格优、服务周到并且颇有人缘才行。当然前提一定是经营管理与工程技术符合各项法律法规,否则没有立足基础。
仅有高中文凭的阿东,来美国后为了生存,通过短期培训加上刻苦自学,原只会福建土语的他,不但掌握国语普通话,还学会了英语。他雇的南美洲伙计,只能讲西班牙语和英语。很多时候在华人家里搞装修,他跟房主要讲普通话,而跟伙计则全是英语交流。早在三年前,在经历两次失败之后,他最后通过了美国的入籍英语考试,现在成为了美国公民。
在我们这里干活的最后两天,见他一边干活一边手机电话不断。一会儿英语、一会又讲他的福建家乡话。我全然听不懂他讲些什么,但看得出,他是在交谈下一波装修业务。
美国是个充斥竞争、淘汰的社会,华人在这里立足打拼不容易。从阿东身上我看到了所谓“蓝领”,不仅仅只是靠卖体力,同时还得拼技术、拼才智。
2012年7月26日
(因为美国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所以阿东的个人照片我不能在这里公开出来,他是一个很帅气的年轻人。)
美国与中国基础教育之异同
我那册《走进美利坚》一书把对美国基础教育介绍作为重点的内容之一。这里再有些补充。
各国民生领域,教育是最重要的。整个教育里头,基础教育最能反映社会教育的状况。它既是社会综合管理最要一环,也是民族文化、经济现状以及传统观念的集中反映,是国家实力与未来希望的标志。
我在书中介绍的虽然多是美国方面,对照的却是中美异同;讲到的多是具体情况,反映的则是一些基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别开具体环节,整体而言就两国教育异同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中美两国具有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国情,决定着中美两国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基础教育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美国则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可以看出,中国教育侧重于知识的静态接受,美国教育则侧重于知识的动态掌握;中国是一种模式化教育,而美国则是一种精英式教育……
摘录一位在美国从教的中国教育专家的话,对中美基础教育异同作个初步小结:
中国教育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培养孩子吸收知识的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中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是多学、多练、多记、多考。
美国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美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
美国学者贾尼丝·萨博把培养“聪明的孩子”还是培养“智慧的学生”概括为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聪明的孩子--能够知道答案
智慧的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聪明的孩子--带着兴趣去听
智慧的学生--表达有力的观点
聪明的孩子--能理解别人的意思
智慧的学生--能概括抽象的东西
聪明的孩子--能抓住要领
智慧的学生--能演绎推理
聪明的孩子--完成作业
智慧的学生--寻找课题
聪明的孩子--乐于接受
智慧的学生--长于出击
聪明的孩子--吸收知识
智慧的学生--运用知识
聪明的孩子--善于操作
智慧的学生--善于发明
聪明的孩子--长于记忆
智慧的学生--长于猜想
聪明的孩子--喜欢自己学习
智慧的学生--善于反思、反省
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是中美基础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考生”是以“学会”为目的的寻找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者;“学生”是以“会学”为手段的探索未知世界者。一字之差,千里之遥。“奥赛”需要“考生”去回答现成的答案;诺贝尔奖需要“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的东西。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获“奥赛”奖,但中国的高校无成人获诺贝尔奖?根本原因是我们只培养考生,不培养学生。
只占世界人口不到5%的美国获得70%以上的诺贝尔奖,科技领先世界,其基础教育功不可没--为美国这个创新型国家培养源源不断的“智慧的学生”,输送取之不尽的创新型人才。
我在《走进美利坚》一书中就基础教育所述篇章不短。这里再借用别人的文字做归纳,目的不是肯定一边否定另一边。我们都是从中国教育里走出来的人,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在中国一直很不错,时代在发展、情况在变化。善于取长补短、“引进”“拿来”是中国现代教育的要义之一。教育的优劣好坏在对于具体问题、具体对象做具体分析。如果所介绍的这些能对国家教育体系有些微帮助,也就自认足够了。
当年出道之初,我也是一名教师,且家中三代都有从教史,是为爱教育事业之故!
2012年7月19日
喜看山东省来美演出
应约为湖南《大学生入学特刊》
写的一段话
七月,湖南《高校信息杂志社》、《长沙大学生》编辑部组织出版《湖南大学生特刊》邀我写一篇文章。《特刊》的主编是我今年认识的青年朋友侯佳林。
出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热忱、对朋友侯佳林同志的信任,我如期交稿。文章的标题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祝福》。
现在,该期大学生《特刊》已顺利出版发行,万千赴湘就读的莘莘学子,兴高采烈走进大学,他们手执着这份特刊,不仅从中了解到湖湘文化、环境、社会的方方面面,也作为年青人迈向新生活的一份珍贵纪念。
本博客前文转发了侯佳林编辑的《特刊》图文。下面把特刊“卷首语”、登在《特刊》最前面的我那篇文章全文刊登于下:
2012年9月22日
来自大洋彼岸的祝福
正值家乡万千年青学子初踏大学校门之际,应《新生入学特刊》之约,本人远从大洋彼岸对青年朋友们致以热烈祝贺和衷心的祝福。
我是一个老人。当年亦如大家一样读书求学、毕业后从事教育、然后走上国企管理岗位。从集团公司总经理岗位退休后,十多年来多次往返美国探亲。去年这个时候,正如你们的今天,我曾陪送小孙子走进美国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不久前,与厦门来美留学的几位同学还在讨论中美教育异同。等等一切,由此及彼,不免想到当年我进大学读书、中央党校进修以及近年在美所见所闻。遥相面对又一批国内新进大学的年青朋友,免不了浮想联翩。
任何国家,大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即使科学技术最发达的欧美,也不是人人都能进大学读书。现代社会,架构国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端领域,主要靠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迈入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身肩个人与家庭期盼,又大而言之亦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此非夸大其词,乃是现代社会奠定于科学技术创新的不争事实,必然令其肩负的历史使命。
经常往返湖南与美国的我,现正在美国纽约地区。谈及大学读书,不能不涉中美两边对照。近年国内赴美留学者倍增,许多人对欧美趋之若鹜,似乎只要到了美国就意味着成功。其实这是一个认知的误会。
不错,建国仅两百多年的美利坚,以占全球5%的人口,拿走了全部诺贝尔奖的70%。仅哈佛大学,就培养出33名诺奖得主和七位美国总统。究其缘由,一是美国乃移民国家,受过良好基础教育的他国青年多被吸引过来。如美国的犹太人,得诺奖者就占去全美四分之一。举世公认的科学泰斗爱因斯坦也是从欧洲移民来美国,美国顶极大学76%专利来自外来移民。
另一方面,不能单看得诺贝尔奖人数,更应了解作为成才主要途径的美国大学,他们有不同一般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方法。
在美国,如果说高中之前有国家《义务教育法》的强制因素,儿童青少年非进校读书不可。非义务教育的大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则完全是学生的个人选择。作为满十八岁的法定成人,没有任何外部因素“要我读书”,乃是非常明确地“我要求知成才”。
而在我们国内,有人认为“初、高中已拼搏辛苦,进到大学该放松放松”;或读书是为回报家长、或基于个人日后的功名追求等等。这些认知是进入高校后探求真才实学的大忌!
人生成长、成才需要经过高等教育的艰苦学习。大家都知道的美国哈佛图书馆二十条“训言”,其中就有“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美国多数大学生这样想也这样做,认定在科学创新造就上,没有什么捷径可寻。
就方法而言,美国大学不主张学生死记硬背,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并强调学生更多的主动性。这是他们培养造就人才的重要原因。
五千年中华文明有许多优秀成果供我们继承,诸如“和而不同”朴素的哲学思想,“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忠诚告诫。崛起的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成效已经举世公认。继往开来全靠举国上下树立新时代的创新精神。青年是创新强国的中坚力量,只有抓紧大学阶段刻苦进取,胜利完成高考,迈进大学校园的你们,有如鱼翔大海、鹰击长空!你们将成为新一代中国精英!湖湘大地、惟楚有才,定将由今天的你们再奏新凯!
湖南老人:韧之
2012年8月15日寄语美国新泽西州
《长沙口袋书》以在长沙各高校发行
2012年新学年之初,候佳林同志急赴湘就读大学年青人所需,及时编辑出版《大学生入学特刊》,令所有学子争相阅读。了解大学生使命、了解初踏高等学府从何努力、了解湖相、了解新的社会环境,全国远道来湘青年更感受益多多!
2012年9月22日
再谈中、美教育
应试教育、赴美留学、低龄化倾向……
接着前面几篇已经涉及到的内容,再谈中、美教育课题。
社会民生领域,家庭把孩子教育始终放在首位。尚不富裕的时期,一些人赴美奋斗是为了过上好生活,现在许多中国家庭想到的却是为孩子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