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我正在组织小学一年级的同学进行数学活动。当我讲到“小动物找家”这个游戏时,发现几个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用着急带请求的口吻说:“哎呀,小动物迷路了找不到家,真着急。我也没办法,谁来教教我?”话音刚落,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他们根本没想到老师也会碰到困难,而且请求他们帮助。于是他们都开动脑筋想办法,连平时不大发言的燕燕同学也高高举起了小手。我请他来帮我,没想到她做到一半就碰到了困难。我并不着急,让她有一个调整思考的机会。结果,做对了,同学们都高兴的为她鼓掌。此时此刻,燕燕显得自豪。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她的注意力一直比较集中,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从此以后,我发现我和孩子间的距离越拉越近。孩子们喜欢和我靠近,摸我的辫子,而我也喜欢搂搂、亲亲他们。“请教教老师”,简单的一句话,让我体会到孩子和教师的地位应是平等的。教师应鼓励每一个同学参与活动,相信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活动的兴趣和信心。而不再是让儿童机械地模仿或强记住若干知识或只学习某种技能。师生的合作平等关系从而在主动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请教教老师”,简单的一句话,竟令小朋友如此激动,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以后,我便将这一做法运用到游戏中,运用到教学日常生活中……当他们碰到困难时,我不讲答案直接告诉他们,而是让孩子们互帮互教;当他们发生纠纷时,我不急于当裁判,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协商处理,我坚信,孩子是最聪明的。
通过这件事,使我懂得同学们只有在他们的主动活动及亲自体验的过程中,经验才能得以发展和深化。也就是说,他们是在主动的与人、事和物发生交互作用时来认识客观世界的。孩子的智慧、情绪、意志表现在成人看来多么幼稚,但却能使他们在活动中发挥潜力,认识新世界。这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爱因斯坦的教育观
爱因斯坦是被全世界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同时还被《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为“人类历史中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光彩夺目的人物,在整个中小学时代却常常被斥为“生性孤僻、智力迟钝”“不守纪律、心不在焉、想入非非”。中学毕业前夕,校方甚至断言他未来将“一事无成”,勒令他退了学。16岁那年,他以同等学历报考大学,尽管物理、数学成绩很好,但由于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考砸了锅,只得名落孙山。第二年进入大学后,他仍然不愿意强迫自己去适应那种被动的、刻板的、纯粹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他擅自“刷掉了”很多课程,只以“极大的兴趣”去听某些课和在家里自学。在四年大学生活中,他仍然不是“好学生”,比如曾被数学教授称为“懒狗”,曾因做实验出事故受到处分,还曾被物理教授认为不适宜学物理而应当改行。大学毕业时几位同窗好友都留校当了助教,他却因得不到教授们的赏识而遭到了“毕业即失业”的命运。这种种亲身经历,使爱因斯坦对教育的总体印象一直不佳。正因为如此,成名后的爱因斯坦通过自身的体验和长期的观察,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观点。
“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这是爱因斯坦对于学校教育的基本看法。他反对把学校仅仅看做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反对把学生“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他认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而所谓“和谐的人”,按照他的思路,也就是既富有个性又有益于社会的人。爱因斯坦的上述基本教育思想,与我们所主张的尊重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素质教育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下面,我们来解读下当前的几种教育观。
一、苹果原理与价值观
美国《时代周刊》调查过两组人,一组有犯罪记录,另一组事业有成。面对同样的问题:“在小时候,母亲做的哪件事情对你一生影响最大?”有两人讲到同一件事。
有犯罪记录的人说,母亲端来一盘苹果,其中苹果有大有小,有青有红。弟弟抢着说要大的,遭到母亲批评。其实我也想要大的,但这样说会挨批评,就反着说。结果母亲很高兴,把大苹果奖励给我。那件事给我印象:要想得到最多,就得说假话。另外一组有人却说:母亲端来苹果,我想要大的,可母亲说,你们都去除草,谁除得多就可以得到大苹果?最后,我除草最多得到大的。那件事给我印象:要想得到最多,就得付出最多的劳动。
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不能说讲假话的孩子智商低,但他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教育价值的最重要体现,教育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过去,我们重视对知识点的把握,而对于加强德育体系中的德育点和德育场的研究不够。往往在有意无意间扭曲了学生价值观。有一些孩子学会了看教师脸色行事,回答问题时看教师,教师微笑就是答对了,瞪眼睛就是答错了。当学生的回答接近教师所期待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就表现得特别高兴。这其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
实际上,价值观是我们的一个教育目标,不是一个教育工作。一提到德育就会想到班主任、德育干部,这种想法还是把德育看成工作,没有看成正确目标。看成正确目标,就要增强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性,让全体教师成为德育的骨干力量。
二、木碗原理与德育观
这是个阿根廷的故事。一家人吃饭,父母、孩子和爷爷。因为爷爷手指颤抖,经常把碗摔在地上,父母不耐烦了,就弄来一个小木碗,让老爷爷在旁边小木桌上吃饭。一天,父母回来看到孩子正拿一块木头刻着什么。他们好奇地问孩子,孩子回答说:“我在刻木碗,将来给你们老了用。”孩子的话让父母很震动,晚上又重新把老爷爷请到大桌上吃饭了。故事中,父母一句话没说,但孩子从他们的行动上学会了父母的价值观。
我们讲教育过程,特别是德育过程,要避免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形,尤其在现在社会上诚信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必须重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验环境。
三、钉孔原理与师生观
一个人脾气不好,问父亲怎么改。父亲说:“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院子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过了几天,这个人告诉父亲,“我已经好几天没钉钉子了,这些天都没发脾气”。父亲很高兴,又告诉他,“如果一天不发脾气,那么就去拔掉一颗钉子”。
过了些日子,这个人又来告诉父亲,“我把钉子拔完了,现在坏脾气改掉了”。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说,“你看,虽然钉子被拔掉了,但是钉孔都留在上面。你要记住,你伤害了别人的情感是会在别人的心上留下伤痕的。”
中国心理学会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大约有三四亿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有约三千万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心理健康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其中不乏有来自教师的师源性伤害。教师要特别注意在情感上不要伤害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师源性的心理伤害。
四、根雕原理与教育观
弃之荒野的树根是无用的废料,然而到了根雕艺术家手里,经雕琢却成了艺术品。这种加工,不仅使树根的艺术价值得到挖掘,它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也提高了。
从某个侧面说,教育也像一位根雕艺术家加工一个根雕艺术品的过程。对教育来说,好的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能力上。以前,我们看一个学校的好坏,大都看它的毕业生情况。其实毕业生只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结果,它不一定能完全体现一所学校的教育能力。优质教育的重要特征是高水平的教育能力,即具有高水平促使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眼光。根雕艺术家拿到树根,会先看它的优点。可我们看待学生时,往往先看学生的缺点。缺点不是不能看,而是要把它看作是发展的起点。教育任务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而不是去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要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
五、蛙跳原理与动力观
两只青蛙掉到一个坑里,因为坑很深,上面的青蛙们就对它们喊,“别跳了,坑太深了”。那只青蛙果然没跳,趴在坑底,太阳出来时被晒死了。另一只青蛙却一直跳个不停。外面的青蛙越喊,它跳得越欢,最后一跃,出了坑。青蛙们问它为什么能跳出来?这只青蛙回答:“我误会了。因为我的耳朵有点听不清,以为你们这么多人给我加油呢!”
因此,最能给孩子前进动力的是“形成一个激励机制”。
六、过河原理与主体观
一个学者要过河,当小船来到河中央。学者询问船夫到对岸的距离时,他发现船夫的语言有基本的语法错误,就很看不起船夫,就说:“你这半辈子白活了!”船夫没说话。船继续往前走,忽然狂风大作、波涛汹涌,船夫问学者:“你会游泳吗?掉在水里能辨别方向吗?”学者回答不会。船夫说:“我的船就要翻了,你这辈子真是白活了!”
现在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注重的是“解答”问题的能力,而实践中,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想,如果让那个学者坐在教室里设计游到对岸的方案,我想他能设计出十几个来,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现在提多元智能论,各种智能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差。因此每个人都有可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所以,我们不能说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而应该说,那个学生在哪一个领域里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