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队未经“地雷”之间绕过不得分。
提示:根据人数确定圆的大小和点的多少。
绕过地富(或青蛙捕虫)
跳跃类游戏介绍
跳跃是一项全身肌肉协调用力的运动。特别是通过腿足的用力蹬伸,克服自身重量来完成的。因此,它对提高腿足的肌肉力量和用力速度,改善人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少年儿童从事跳跃练习,能使下肢肌肉、骨骼、关节、韧带匀称、协调发展,使他们行动更敏捷、灵活、反应迅速,并且对身高的增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跳跃游戏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们将以单脚跳、双脚跳、双脚轮换跳等跳跃形式,借助皮筋、跳绳、实心球等简单玩具,来介绍一组有利于少年儿童于田径能力跳跃项目技术学习和掌握的游戏。
一、有利于跳跃项目技术学习和掌握的田径游戏(一)大腿传球
(1)目的:提高起跳时的摆腿技术。发展腿部力量。
(2)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再平分成甲乙两组组成一路纵队。相距4~5m面对面站在线后。游戏开始,甲组第一人持实心球做起跳脚上一步,摆动腿屈膝以大腿将实心球顶给本队乙组的排头,乙组排头接球后,在起点线后用同样方法顶回。依次进行若干次,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3)规则:传球时必须在起点线后,用大腿顶球。
(二)双脚抛球比多
(1)目的:发展弹跳能力和腰腹力量,体会跳远技术中的收腹举腿技术。
(2)方法:在空地上准备跳高架一副,实心球4个。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2人,分别站在栏架两边。用脚夹住球,跳起来将球抛过球竿,在规定时间内以抛过横竿次数最多的一组为胜。
(3)规则:球未过竿不计数。该游戏也可采用双人迎面脚抛手接球(圈内)。
(三)跨越橡皮筋
(1)目的:发展弹跳力,提高跨越式跳高技术。
(2)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备一根3~4m长的橡皮筋。选出两人分别握橡皮筋的两端,将皮筋拉平,跳者将摆动腿靠近皮筋的一边,做原地跨越式跳高动作,每过一次橡皮筋就要由腰部、腋下、肩上、头顶的顺序升高一级,然后回到腰部高度重跳起,每跳完一个高度得一分。得分多者为胜。在任何高度上跨跳失败,即和拉皮筋者之一互换位置。
二、提高跳跃能力的游戏
(一)火车赛跑
(1)目的:发展弹跳力,提高协调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2)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队,每队成一路纵队,排头站在起跑线后,每人的左手扶前一人的肩上,右手握住后面人向前抬起的脚腕。发令后,各队同时一步一步地向前集体跳进,以排头先达终线(15~20m)为胜。
(3)规则:在集体跳进时不得中途放开手腕。
(二)跳篱笆(一)
(1)目的:发展弹跳力和协调能力。
(2)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两队间隔3m,成横排,两手侧平举,手拉手,盘坐在地上(或半蹲)架成篱笆。发令后,排尾持接力棒从篱笆中间穿梭跳向排头。然后蹲下与排头手拉手做篱笆,接力棒向后传到排尾,排尾接棒后继续进行,最先跳完的队为胜。
(3)规则:篱笆必须保持与肩同高,不得降低高度,必须用双脚跳越。
(4)建议: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一般跳跃不超过12人。
(三)袋鼠跳接力
(1)场地:画两个各边长为10m的三角形。
(2)方法:学生以3的倍数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队分成3组,分别成纵队站在角内。发令后,各组排头从三角形的角尖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双脚立定跳远至下一组,与本队第二人击掌后站到该组排尾。依此进行,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3)规则:接替人均要从三角形的角尖开始跳。
(四跳绳跑接力赛
(1)目的:发展跑跳能力,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2)方法:在空地上画两条相距10m的平行线。一条为起点线,另一条为折回线,并在折回线上插上小红旗若干。每队备单人跳绳两根。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每队10个人为宜),各队成一路纵队站在起点线上,排头持绳做好准备。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各队排头跳绳跑向折回线,绕过小红旗返回,第二名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跳绳跑。如此依次进行,以全组先跑完的队为胜。
(3)规则:跳绳时,必须连续一摇一跳,不得空跑。
该游戏也可改为双人跳绳接力赛,方法同上。
投掷类游戏介绍
投掷是一种表现人体力量的运动项目。我国古代就有“投准”、“投石”
等游戏。经常从事投掷练习,可使身体强壮。在少年儿童时期,进行投掷练习,能有效地发展上肢、下肢、躯干、肩带的力量和肩关节、脊柱的柔韧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以及投掷能力。以下介绍利用沙包、小垒球实心等器材进行投、抛、掷等身体练习的游戏。
一、有利于技术学习和掌握的游戏
(一)对面传实心球
(1)目的:发展上肢力量和正面传球能力。
(2)方法:地场地上画两条相距4~5m的平行线,再在线上划定2个传球区。准备实心球两个。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各队再分成甲、乙两组。各成一路纵队面对面排在传球区。游戏开始,甲组第一人用双手胸前传球的方法将球传给对方区内乙组第一人,再传回甲组,甲组第二人接球,回传给乙组。这样依次互传。凡球传出后即离位排至本组末尾,在一定时间内以传球多的队为胜。
③规则:凡离开本组传球或连击概不计数,但可继续传球。球落地一次扣5次传球数,拾起后继续传。
(4)器材:1~1.5kg实心两个。
(二)单手抛球比远
(1)目的:提高上手抛球能力,发展手臂力量。
(2)方法:在场地上画一条击球线,此线前5m处再画一条线,此后向前每隔1m画一条线共5格,由近而远编好号码,与击球线垂直画距离10m的边线各一条。备实心球若干。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游戏开始,甲队从排头开始每人持实心球单臂向上抛球。球人某区即得几分,全队依次进行完毕。乙队继后进行。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3)规则:①球须击落在区域内有效。②球落人五号区外两边线之内加2分,如未达第一区扣2分。
(三)炮轰敌营
(1)目的:发展上肢力量,提高视觉判断能力。
(2)方法:在空地上划三个直径分别为3、5、7m的同心圆,分别表示敌“指挥部”“军务处”、“哨所”。在距离圆心10~12m处划一线,为我方阵地。
0.5kg砂包2个。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纵列队,分别站在我方阵地上。
两队排头用沙包(炮弹)向敌阵地投去。弹中敌指挥部的得10分,弹中这军务处的得6分,弹中敌哨所的得2分。最后按得分多少评定胜负。
(3)规则:①投弹不得超过投掷线。②投到线上按外线计分。
二、提高投掷能力、发展力量素质的游戏
(一打地把靶比赛
(1)目的:提高学生抛投和投准能力,发展上肢力量。
(2)方法:选平地一块,在地上画一条起投线。离线3~5m处放一副跳高架,横杆高1.8~2.5m。再在杆的正前方适当位置划一个70×70cm的地靶,并在图中小格内表明投中的得分数。游戏10人,每人持约半斤重的小沙袋1只,呈一路纵队站在起投线后方,做好比赛准备。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每人依次瞄准地靶,将沙袋从跳高横杆上投过,并使沙袋落人地靶内。每人可连投三次,最后以积分多者为胜。
(3)规则:①无比赛口令或踏线,判无效。②每投中一次,奖投一次,连中连奖。
(4)器材:一副跳高架,沙袋2-4个。
此游戏也可分队进行比赛,以积分多的队为胜。
(二)看谁得分多
(1)目的:发展上肢力量,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和弹跳力。
(2)准备工作:场地如图,沙包一个。
(3)方法:游戏者一路纵队站在起跑线后。先将沙包投向标有数字的掐内,然后用规定的跳跃方式逐格跳到沙包落的数字格内,捡起沙包后再逐掐跳回,即得沙包所落格的分数,再换下一人做,反复轮流,积分多者为胜。(4)规则:①砂包没投中数字格或跳时踏线为失败,以零分计算。
砂包压线以较小的数为得分。③每格内,脚只准落地一次(不准垫步)。
(三)投降落伞
(1)目的:发展上肢力量。
(2)方法:将三块手帕分别制成3个“降落伞”。每个“降落伞”的大小、轻重均须相同。制法:在手帕的四个角,系上约一尺长的细绳,四根细绳的另一端结在一起,系上一块小石块或小铜钱等。
将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三个队站成梯形。游戏开始,各队第一入出列,手持降落伞。教师鸣哨后,各人尽最大的力量把降落伞向空中抛去。最先落地的伞五分,第二落地的伞得一分,最后落地的伞得2分。抛伞人等伞落地后拾起交给本队第二人做,自己回到原位站好。各队做完后,以得分多的一队为胜。
(3)规则:①教师发令后,应立即将伞抛出,延迟者不予评分。②只能用一只手向上抛伞(左手不限)。
(四)定点跳伞
(1)场地及器材:毽球每人一个,画4个直径分别为1m、2m、3m和6m、7m、8m的同心圆(或距圆心6。9m处画一个马蹄形的线)。
(2)方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穿插站在大圆线上或马蹄线上(注意女生和体弱者应站在靠近圆心的线上)。每人持一个毽球。
发令后,一方按规定方法向圆心高抛球,以球的二落点记号为所得分数,捡球后站回原处。另一方依此进行,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3)规则:抛球角度要大于60°。
(五)截击导弹
(1)场地及器材:排球场,小实心球每人一个。
(2)方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攻、守两队,相对站在3m线上。每人持一个实心球。发令后,攻队向守队从网上面发射“导弹”(投掷实心球),守队随时发射导弹(投掷实心球),进行迎击,凡在空中击中一“导弹”(球),获2分。球未被击中,落在对方场内,攻队获1分。攻守轮换进行,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3)规则:①压线球为场内球,从网下通过的球同界外球处理。②越线投球者为0分场地大小可根据学生投掷能力确定。
田坛英雄谱:男子百米的10秒大关前联邦德国运动员阿明·哈里是世界男子短跑运动中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哈里生于1937年,身高1.82米,体重71千克。最初练十项全能,20岁以后专攻短跑。
1960年6月21日,23岁的哈里在苏黎世以10秒整的速度创造男子百米世界纪录,这一成绩作为欧洲纪录保持了竟然长达10年之久。1960年在罗马奥运会上,哈里以10秒2获得了100米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他还作为第二棒队员在4×100米接力中,以39秒5的成绩平了世界纪录,并再获金牌。
哈里取得这样成就,是因为创造了著名的“火箭式”起跑技术:前后两个起跑器靠近。前起跑器离起点线较远;蹬离动作迅速,减少了垂直分力,充分获得向前冲力。10秒整的这一成绩在此后的8年中,先后有10人报捷,他们中有加拿大的季洛姆,美国的罗·海斯,古巴的菲格罗亚和中国运动员陈家全等。
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美国21岁的罗·海斯在100米决赛中,以9秒9跑完全程(手计时),当大会宣布这一成绩时,全场观众都沸腾起来,然后又宣布海斯的9秒9因超风速(5米/秒)被改判为10秒。最后海斯以10秒整平了世界纪录。在4×100米接力中他又夺一枚金牌,并以39秒0打破世界纪录。
东京奥运会结束不久,在世界短跑成绩方面出现了新的格局,仅南非运动员保尔一人在100米中就曾四次跑出10秒的成绩。哈里感到大势已去,他知道自己的名字将被很快从世界纪录表中撤换下来。因此,就先发制人发表了自己见解:“根据目前100米成绩的提高情况来看,我相信不久就有人突破10秒大关。”果然不出所料,1968年6月20日在全美田径冠军赛的100米预赛中,美国的海因斯、格林、史密斯同时以9秒9(手计时)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成为第一批突破“10秒大关”的运动员。
海因斯的队友格林在决赛前就预言:“海因斯在冲刺时将会像一架喷气式飞机一样冲过去,甩掉大家。”海因斯身高1.83米,体重81千克,全身肌肉发达有力。
1968年10月14日在墨西哥城奥运会正在举行。男子100米决赛前,果然,22岁海因斯在撞线时以超出其他人1米的优势,再次跑出9秒9(手计时),获得金牌。这一成绩成为电子计时的第一个正式世界纪录:9秒95。而银牌和铜牌获得者的成绩都是10秒整。
在本次比赛中,他还在4×100米接力中作为末棒队员以38秒2再夺金牌。9秒95作为第一个电子计时的世界纪录被保持了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