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团体操的训练工作
训练工作是实现表演方案、提高表演效果、完成表演任务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表演方案的可行性及其效果,并不断完善与提高的有效过程与方法。为此,必须周密计划、科学地安排,以保证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训练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表演单位。团体操的表演人员主要是学生,有时也有军人、职工等参加表演。因此,在确定表演单位时,要根据团体操表演的规模、场次和表演内容的需要,并与教育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共同研究,统筹安排。每一场操的表演单位不宜太多,并以近邻为好,而且应有训练场地,以利训练工作的进行。如果是学校自己组织的团体操表演活动,以年级为单位组织训练则比较方便。
2.确定表演人数。在确定表演单位的同时,应提出表演人员的条件。如:表演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育水平、思想作风、学习状况、健康状况等。各单位的表演人数,应根据团体操表演内容和表演队形(以散点队为基础)的需要以及表演单位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3.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在确定了表演单位及其表演人数之后,根据训练工作的需要成立每一场操临时的领导机构,配备各级干部,建立必要的训练网络,以便将各单位的表演者组织起来,准备训练。制定训练计划团体操的训练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必须根据参加表演人数的多少、表演内容的难易程度、可供进行训练的时间长短、表演人员的实际水平、训练场地的设施条件以及上级机关对训练提出的要求等,予以周密地计划。训练计划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训练阶段和表演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如下:(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任务是为训练工作的全面展开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包括:健全训练的组织机构,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按照表演内容和编队的要求,将所选定的表演单位和表演人员进行编队、定位,并选派各级干部;领导向全体表演人员及工作人员进行思想动员,并提出有关的要求,使其明确表演的目的及其意义;向全体表演人员介绍表演方案及实施办法,做好训练的后勤保障工作,如训练场地的布置、音响设施的安装、代用道具的准备以及生活管理方面的工作等;培训教练员,并对全体表演者(包括进行基本功的训练)。
(2)训练阶段。训练阶段是实施表演方案、完成表演任务的重要阶段。根据表演内容及训练工作的需要,应坚持有计划地培训基层教练员以及表演人员中的骨干,以推动训练工作的全面进行;有计划、按进度对全体表演人员进行表演队形和表演动作的训练,并及时总结训练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修改与完善表演方案;加强训练工作的科学性,努力提高训练效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不失时机地做好思想动员工作,不断提高全体表演者的责任感和训练的积极性。根据各阶段训练工作进展情况,可组织不同形式的训练,开展评比与竞赛活动,以推动训练工作的深入进行;认真做好后勤工作,确保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全体表演人员(包括候补队员)按照计划要求,熟练地掌握团体操表演的全部内容。
(3)表演阶段。表演阶段的任务是要进一步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使全体表演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积极的态度去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预演和正式表演任务。为此,在预演和正式表演之前,应召开与表演相关的各部门的协作会议,对各项准备工作予以明确分工、具体安排,并列表印发各部门。
总之,训练工作应注意其科学性,要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并且在时间安排上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以利应付各种未曾预料的情况的干扰,保证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训练问答与方法
由于参加团体操表演的人数多,涉及面广,又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为了使表演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注意训练内容及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
1.培训基层教练员和表演人员中的骨干。他们是基层训练中的指挥者及组织者,应首先使他们了解表演方案及训练计划,熟练掌握表演的全部内容以及训练的方法与步骤,以利推动训练工作的全面进行。在培训基层教练员与表演人员的骨干时,考虑到教学对象及其任务的不同,培训工作以分别进行为宜。
2.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基本功是保证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团体操表演任务的基础。因此,必须认真对待、严格训练。基本功的内容应具有共同性,同时又应根据表演内容的不同兼有不同的个性。基本功的内容一般包括:(1)队列练习:如立正、看齐、报数、常用的基本步法(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等)、原地及行进间的转法等。
(2)基本姿态的训练:主要通过徒手体操的训练来培养表演者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姿态。可将表演动作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动作抽出来予以组合,进行训练。如:两臂前举、侧举、上举、侧上举以及向前、向侧、向后的摆动与绕环动作,上体的前屈、侧屈,两腿半蹲、全蹲等。训练中要特别强调动作规范、部位准确,以形成良好的身体基本姿态,为表演动作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3)身体素质练习:包括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等,特别是力量与柔韧素质的练习要加强。如表演者肩关节的柔韧性不好,则两臂上举难以到位。又如,在儿童表演的团体操中常有劈叉动作,若无系统的腿部柔韧性的训练,全体表演者要在规定的1拍或2拍内完成劈叉动作是不可能的。再如,男青年表演双人造型动作,若托举的人腰腿无力,则很难承受他人站其肩上表演。因此,应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必要的身体素质训练,为表演内容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4)表演动作中的基本难度动作的训练:不同的表演内容,其基本难度动作也各不相同。如:手倒立动作,尽管在创编动作时,可安排为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做倒立,另一个人摆出适宜的造型姿态并兼保护与帮助,但是,如果表演者倒立的技术要点掌握不好,表演时挺胸、塌腰、肩角未能充分顶开,那么其动作就显得十分笨拙。为此,就需要将它作为基本功的内容进行训练,使之表演水平不断提高。
(5)培养站“点”的意识与习惯:团体操的表演人数多、场地大,不同于舞台,在表演场地上均布置有排列整齐、规格统一的基本点(即散点队形的标记)。基本点的间隔、距离视表演的需要而定,一般为2~24米。站“点”的方法为:站立时,基本点位于两脚弓之间,根据表演的需要,有时可能是一脚踩在“点”上或一腿跪在“点”上。在队形变化中,有时则是一部分人站在“点”上,而另一部分人必须站在两个“点”之间的位置上。总之,每一个表演者都必须根据基本点的方位进行队形的变化与动作的表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队形变化有序、动作表演整齐划一。为此,在训练开始时,应向全体表演人员讲明站“点”的意义及其方法,并严格按“点”进行训练,培养表演者认“点”、站“点”的意识与习惯,以保证训练与表演的效果。
3.表演动作的训练。团体操的表演动作很多,一般可分为一致性的动作和非一致性的动作。对于一致性的动作,可以采用单人讲解与示范的方法进行训练;对于非一致性的动作,则应采用单人讲解、集体配合示范的方法进行训练。在讲解时,要分别讲清楚每个人身体各基本部位的运动方向、路线、动作的拍节及规格要求等。
例如:横排上的波浪动作。在进行这个动作的教学训练时,首先让表演者从右翼排头开始,1~8报数,进行分组,每8个人为一组即一个浪峰;第二步要介绍每组中8个人不同的起始位置与身体姿势,并说明用8拍完成一次波浪动作(也可用4拍完成);第三步要介绍8个人中,每一个人由各自的起始位置开始运动的方向、路线、身体姿势及其拍节的要求,同时组织8个人配合讲解进行示范表演(这8个人必须提前接受训练并熟练地掌握该动作的做法与要求);然后,以较慢的口令指挥表演者按各自动作的运动轨迹一拍一拍地完成动作(若示范者带领练习则效果更好)。待动作过程掌握后,再以正常速度进行训练。
无论是一致性动作,还是非一致性动作,在训练过程中,对其质量应该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并定期进行检查、评比,以促进质量的不断提高。
4.表演队形的训练。团体操表演中的队形多种多样,有的较为简单,有的却相当复杂。为使队形的变化达到迅速、准确、自然、流畅的要求,在简单队形变化时,可采用以基准人、基准行、基准排为其目标,并配合讲解与示范的方法进行训练。
例如:场上由8路纵队(每路纵队24人)变成6个横排。其训练方法是:以1路纵队为例进行讲解与示范,将24人分成6段,从前向后1至4报数,然后向表演者讲明1号人为基准人,2至4号人同时迈步并在规定的拍节内依次站到1号人的左侧(或右侧),即成6个小横排。全场8路纵队照此方法同步进行变化,瞬间场上立即变成6大横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