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或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时,就不得不重新进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当旧的项目将被新的项目取代,旧的战略意图被新的战略意图所改写时,企业就应该重新进行战略调整,而不能一味蛮干。当然,战略转折的到来往往不易察觉,它属于一个渐变的过程。虽是一种微弱的改变但已悄悄改变着企业的发展。如果你对此视而不见,战略转折点就会使企业出现危机。方向错了,不管你怎么在方法上“正确地做事”,成功都将离你越来越远。
有了胸部还要有脑袋,先思考后行动。一定要先做正确的事,方向对了,才不会错。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智慧之源
有了胸部还要有脑袋,先思考后行动。一定要先做正确的事,方向对了,才不会错。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同不久前逝世的一位老演员查尔斯·科伯恩的一段交谈。我问的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一个人如果要想在生活中获得成功,需要的是什么?大脑?精力?还是教育?
他摇摇头:“这些东西都可以帮助你成功。但是我觉得有一件事甚至更为重要,那就是一看准时机。”
我当时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握笔的手悬在半空:“什么时机?”
“这个时机,”他说,“就是行动——或者按兵不动,说话——或是缄默不语的时机。在舞台上,每个演员都知道,把握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我相信在生活中它也是个关键。如果你掌握了审时度势的艺术,在你的婚姻、你的工作以及你与他人的关系上,就不必去追求幸福和成功,它们会自动找上门来的!”
这位老演员是正确的。如果你能学会在时机来临时识别它,在时机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动,生活中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那些反复遭受挫折的人经常对毫不留情的、不怀好意的世界感到泄气。他们几乎永远意识不到: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了恰当的努力,但却在不恰当的时机。
有一天,我听到一位家庭关系法庭的审判员说:“哦!这些吵闹不休的夫妻们!他们只要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种时候一个人受不了唠叨或批评——即使是善意的劝告!只要夫妻双方肯了解对方的心情,知道什么时间去诉苦,什么时候去流露感情,这个国家的离婚率就会下降一半。”
这位审判员说的也正是查尔斯·科伯恩曾经提到的掌握时机。
有一次,我以忏悔的态度问我的妻子,我的哪一点儿小毛病最使她气恼。“你的脾气,”她不假思索地说,“总是要到我们刚要走进宴会厅时才对我讲我的头发乱七八糟或者衣服穿得不合适。”
良好的风度经常需要的也只是看准合适的时机而已。还有什么比兴致勃勃的谈话被打断更令人扫兴呢?有谁没有遇到过一个从来不知道该什么时候离去的不知趣的人呢?这个人会使你觉得像被他纠缠了一辈子似的。
把握合适的时间也可能是做某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佐治亚州的一位大夫为一对无子女的夫妻安排好了收养一个婴儿。他在深夜突然给妻子打电话说:“收养证书的一切手续都办好了,让我们一块儿到医院去,给鲁思和肯尼思抱回这个孩子吧。”
“在这个时候?”他的妻子喊道,“他们根本没想到几天后就会得到一个婴儿,他们会惊慌失措的!”
“哈!”大夫说,“新生儿自愿在深夜诞生,——而头一次做父母的人总是惊慌失措的。这样去给他们一个美好而正常的开端。就按我说的这么办吧!”
就这样婴儿在午夜时分“分娩”,做父母的兴奋得慌手慌脚。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开端。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以为会看时机是一种天分,也就是生来就具备的,就像是具有音乐细胞的耳朵一样。但是渐渐地,通过观察那些似乎有幸具备这种天分的人,我意识到这是一种任何人只要努力留心都能获得的技能。
为了掌握恰到好处地处理时间的艺术,需要牢记五个必要的条件。
首先,要经常不断地提醒自己,掌握好时间在待人处世上的重要意义。莎士比亚曾经写道:“人间万事都有一个涨潮时刻。如果把握住潮头,就会领你走向好运。”一旦你明确了“看准时机”的全部重要意义,你就朝着获得这种能力迈出了第一步。
其次,和自己订一项条约(毫无疑问你会有许多次违反这个条约),这就是当你被愤怒、恐惧、嫉妒或者怨恨的旋涡所驱使时,千万不要做什么或者说什么。这些情绪的破坏力量可以毁坏你精心建立起来的“观时机制”。有一次,我在骚乱的群众大会上大发脾气,并且说了一些刺耳的和挖苦的话。我所支持的建议当场就被击败了。我的父亲,他也在场,什么话也没有说。然而在当天晚上,我在枕头旁发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一段著名的话:“任何人都会发火的——那很容易;但是要做到对适当的对象,以适当的程度,在适当的时机,为适当的目的,以及按适当的方式发火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了。这不是一件容易事。”
第三,加强自己的预见能力。未来并不是一本关闭上了的书。
大多数将要发生的事都是由正在发生的事所决定的。相对来说,很少有人能通过自觉的努力来设计今后的自己,预测未来的可能性并照此行动。
预见能力在商务中是如此重要,许多的公司都把它作为工作取得进展的主要尺度,但是在管理家务时它也同样是重要的。星期六会不会是到海滩旅游的好日子,最好把现成的冻熟肉和三明治面包放进冰箱里。你寡居的婆婆健康状况是否开始衰退?你最好还是面对她可能搬来与你同住或者安排她到一所私人疗养院去的可能性吧。掌握好审时度势的艺术还包括看准将来事情会向何处发展,明白抓住现在这个时机采取行动去减少将来的麻烦或是在将来能得到好处。
第四,学会忍耐。你不能不信服爱默森所说的:“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置于天分的土壤中,并且坚定不移的话,巨人般的世界也会向他让步。”获取这种耐力没有灵丹妙药,它是一种智慧与自制力的微妙的结合体。但是一个人必须明白,过早的行动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最后,也是最难的一条,就是学会做一个局外人。我们每时每刻都是与所有的人共享的,每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于是,真正地掌握时机就包括了解其他人是怎样看问题的。
一位大慈善家,已故的新奥尔良市的约翰·迪勃特夫人曾经谈到:在一个隆冬的晚上,她翻阅一本杂志。她的眼睛被一幅漫画吸引住了。那是两位衣衫不整的老妇人在微弱的火堆旁瑟瑟发抖。
“你在想什么?”其中一个问道。另一个回答:“我在想,明年夏天那些阔太太们会把一些保暖的衣服给我们的。”
迪勃特夫人是几家医院的赞助者,许多慈善事业的捐助者。她盯着这张漫画看了好一会儿,最后,她爬上顶楼,打开衣箱,把厚实的衣物打了好几个捆,准备来日就去分发。她决心将自己的慈善活动安排得更合时宜,正像她提出的“去援助那些需解燃眉之急的人们”。
智慧之源
如果你掌握了审时度势的艺术,在你的婚姻、你的工作以及你与他人的关系上,就不必去追求幸福和成功,它们会自动找上门来的!
做事要分轻重缓急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从前,有两个猎人一起去野外打猎。这时,一只大雁向他们飞过来。“我把它射下来煮着吃。”一个猎人拉开弓瞄准大雁说。“鹅是煮着吃,大雁还是烤着吃更香。”另一个猎人说。“煮着吃。”“烤着吃。”两人争论不休,最后来了一个农夫,于是他们要农夫为他们评理。农夫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把大雁分成两半,一半煮着吃,一半烤着吃。两人认为有理,决定将大雁射下来,但这时大雁已经飞走了。
这则寓言故事是告诉我们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如果一味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过分关注就会把重要的事给耽误了。
重要的事与目标有关,凡有价值、有利于实现个人目标的就是重要之事。紧急之事通常都显而易见,推托不得,却不一定很重要。
需要处理的事一般可分为四类:重要而紧急的事;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紧急但不重要的事;不紧急且不重要的事。
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是指事情的重要性高,而且需要立即处理的事。此类事情带给人们较大的压力,必须完成,而且需要立刻行动。
例如老板紧急交办的工作、重要客户的忽然来访、家人临时生病住院、不擅长的必修科目隔天要期末考试等。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对个人而言是很有意义的,但可能是许久的盼望或长远的目标。通常这类事情挑战性很高,困难度也高。例如参加明年的重要考试、年底的婚礼、下星期的应聘工作面试等。
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一般是本身重要性不高,但由于时间的压力,需要赶快采取行动,例如接电话、煮饭、处理邮件等。
不紧急而且不重要的事情,本身没有迫切完成的压力,重要性也不高。例如打电话和同学闲聊、唱卡拉OK、逛街、看电视等。
第一类事务既急迫又重要,人生在世,无法避免。解决突发事件工作者和有截稿时间压力的文字工作者,更是经常与之为伍。由于他们每天都在解决和处理这些有压力的重要紧急事务,所以他们唯一的逃避之道,便是做些无关紧要的活动(第四类),而急迫不重要或重要但不紧迫的事便被他们抛之脑后。
很少有人专注于重要而又不太紧迫的事务(第二类)的处理上,这就是很多人无法成功的根源。由于第二类事务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致力于它们的人往往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也有人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急迫但不重要(第三类)的事务上,误以为愈急迫就愈重要。事实上,急迫的事往往是对别人重要而非对自己很重要。只重视第四类事务的人,拥有的是没有意义、不负责任的人生。
懂得舍弃后两类无关紧要之事,对第一类要务也尽量节制,以投注更多时间于重要但眼前尚不急迫之事(第二类),才是成功者的处事法则。因为第二类事务的完成与否直接决定了一个人事业或生活的未来与前途。
在一项对购物中心经理的调查问卷中显示,他们一致认为,与承租购物中心的各个商店的老板建立良好关系,最有利于业绩的进展。这属于第二类活动。
但实际上,他们在这上面只利用了不到5%的时间。这也难怪,太多的紧急的事情占据着他们的时间:开会、写报告、打电话等第一类和第三类事务的处理已经使他们分身乏术了。就算是与各商店老板接洽,也不外乎做一些收账、讨论分摊广告费等令对方不快的事。
而承租商店者们则希望购物中心的管理人员能够多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经过在一些购物中心的定期试验,要求经理们无论如何必须抽出1/3的时间,改进与各商店的关系。结果施行了1年左右,中心的销售业绩提高了四倍多。
第二类事务主要包括建立人际关系、长期自学与提升个人素质,规划长期目标、防患于未然等等。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些事很重要,但却因尚未到迫在眉睫的程度,就避重就轻。
记住:急所当急、并防患于未然才会有更少的燃眉之急;更好地解决当务之急,才会取得成功。
智慧之源
做事要分轻重缓急,知道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无关痛痒。不要为了做一些次要的事而影响了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