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阿育他耶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阿育他耶位于泰国中部,距曼谷以北76公里,为大城府的府会,城区总面积13058平方公里。阿育他耶地势为平原,巴沙河与华富里河在这里汇入湄南河,三条河流将城市环绕成岛,是泰国南北水路交通的枢纽。
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的年平均气温在22℃-28℃之间,降雨量充沛。适宜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再加上丰富的水资源,使阿育他耶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有人曾把湄南河比作埃及的尼罗河,称其为泰国的“生命之河”,河水带来肥沃的土壤,灌溉农田,稻米是当地最主要的农产品,除此之外还生产木薯、蔬菜、水果等等。
除了天然的河流之外,阿育他耶的城内外还开掘了多条人工运河和水渠,用于农业灌溉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内外水路交通网络和农业传统使“靠水吃水”曾经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水居文化,因此,阿育他耶被西方旅行者喻为“远东的威尼斯”。
2、历史概况
阿育他耶始建于公元14世纪。1347年,素可泰王朝衰落后,乌通王迁至大城府建立新都,开创了大城王朝,都城旧址就在阿育他耶。作为大城时代的首都,其文化、艺术、国际贸易曾非常发达,是泰国当时唯一的大都市,繁华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巴黎和伦敦。1564和1569年,缅甸军队两次入侵阿育他耶,并纵火焚城,大城王国沦为缅甸的附属国。1584年,纳腊萱王子率众收复国土,其即位后国力大增,大城王朝发展至全盛时期,它甚至控制了整个中央平原和南方。远东地区、世界各地的船只都溯湄南河而上,进行贸易往来的商业行为,当时人口超过100万,其中包括印度人、中国人、日本人和欧洲各国人,可说是盛况空前,民生富裕。1767年,缅甸再次入侵,大城王朝覆灭。达信王在不久之后又光复了国土,把缅甸军赶走,并于湄南河南边建立了吞武里王朝。1782年曼谷王朝拉玛一世再迁都至曼谷,发展至今。1991年,阿育他耶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评定的世界级保护古迹。
3、人口及社会现状
据当地政府2005年统计,阿育他耶城区常住人口为61184人,是大城府所辖的16个县市中人口最多的。与其他外来族群相比较,华人在当地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政府方面并无确切的统计数据。现在当地的主要产业是农业,手工业和旅游业,是泰国着名的人文历史旅游胜地。
二、从陆居到水居:华人的文化变迁
英国人类学家弗斯(R.Firth)说:“任何一种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总要迫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接受一种物质生活方式。”但是,“人类不是消极地住在世界各地,而是改变环境的积极因素。支配一切的不是环境而是文化。”
阿育他耶的水居文化也许是从十四世纪它初建的时候就开始了,城内外纵横交错的河流沟渠使得人们出门都喜欢以船代步,特别是在每年10月到12月的汛期,河水涨出来把道路都淹没了。在这个“东方的威尼斯”里,水居曾经是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主流,可以说,二十世纪之前,阿育他耶人的生活几乎都是在水上渡过的。
华人移民到这里,为了生存和融入当地社会,必须改变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使之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华人的文化变迁首先表现在物质文化层面上,下面笔者将着重从居所和水上市场这两个极具水居生活特点的方面来论述华人移民的物质文化变迁。
(一)浮家泛宅
居住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为适应环境或利用环境而形成的文化手段。建筑是居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不仅能够表现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物本身的生产技术和艺术水平,也可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成就,以及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阿育他耶水上居民的居住方式和居所构造体现了当地人在适应环境以及寻求自身最大发展空间方面的智慧。华人从以陆居文化为主流的中国移民到以水居文化为主流的泰国阿育他耶,首先在居住方式上发生变迁,接受了当地的“浮家泛宅”的水居方式——船和水上浮屋。
1、船
船是水居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谋生的手段,对于水上居民来说,它还可以是一个“家”。在泰国,船有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规格和外型,且每一种船都在泰语里都有着特定的名称,可见船和水居生活与泰国人的密切关系。但若按照船只的制造方法来分,传统的泰国船无外乎两大类:独木舟和拼接船。
(1)独木舟
独木舟是最古老的船,一般是用整棵的树木凿成,体积较小,舟形细长,底较厚,适合在水面比较窄的水渠、支流或是浅滩上航行,若是装上辅助设备,在大海上也可畅行无阻,因此应用范围很广。
制作独木舟的工序比较简单,不必使用太复杂的工具,主要是依靠工匠的经验和手艺。首先是选取整棵的树木,一般喜欢选用担龙天料木,因为这种树的树干比其他树种的要大,木质密实,吃水不深不浅刚刚合适,而且比其它木料耐水,如果保养得好可以使用上百年。工匠用斧头把选中的树干砍成所需的长度,普通的独木舟宽约1公尺,长6公尺。将原木的树皮剥除后,估量出所需的长度,头尾各预留出大约1公尺,然后用锛子分别从两头向中间铲出一条沟,沟的深度由两头浅渐渐过渡到中间深,最深处在10~15泰寸之间(12泰寸=1英寸),铲好了之后,用凿子按照沟形将原木内部凿挖至所需宽度。最后将挖空的原木侧过来,用斧头将外部削砍成型,舟壁厚约3泰寸。
将初成型的舟坯放正,用火烘烤船舱以使木头变软,等木头热了之后将火熄灭,用两根长约10泰寸的木条将头尾撑开,依次向中间逐渐增加木条的长度,将船舱撑开。第一次撑船头可能不会达到预定的目标,须等木头冷却后再重复一次上述工序才能定型。
最后一道工序是修饰。将独木舟架离地面约25公分,用河泥涂在船身上,然后在船腹下燃火烘烤,其目的也是为了让木头变软,由于有河泥的保护,船身不会被燃着,待木头变软之后用工具对船身上的不平不正之处做最后的修饰。
独木舟体型较小,一般不用于住家,但却是水上居民生活中的得力助手,取其灵巧轻便的特点,多用于摆渡、打鱼、短途运输等等。在泰国北部也有体型较大的独木舟,可以运输大米、盐、牲口等货物到中部的阿育他耶等地,而在泰国中部使用得更多的是拼接船。
(2)拼接船
顾名思义,“拼接船”的意思就是用木板拼接组合而成的船。船上最主要的部位就是龙骨,这也是它与独木舟最大的区别(独木舟没有龙骨)。龙骨贯穿头尾,如同陆地房屋的梁,整条船的重量和承压结构大部分都在上面。船的大小取决于龙骨的长度和龙骨上船肋张开的广度。将木板沿着龙骨依次拼接,并使其弯曲与船肋的弧度吻合,用铆钉固定在船肋上。铆钉是用黑色的木质坚硬的格氏决明木制成的,一般都不用铁钉,因为铁在水里会生锈,很快就会把周围的木头腐蚀掉。
船头和船尾的做法也是用火烘的方式使木板变软后将其弯曲定型而成,船头做成三角形,而船尾则做成稍微有点弧度的方形。
拼接船的型号有大有小,小到在沟渠溪流间灵巧穿梭如独木舟的舢板,大到在大海上乘风破浪的海舶。但无论大小,结构和外形都差不多。从前拼接船的外形比较细长,因为要使用摇橹或撑篙的方式行船,或是使用船帆,船身必须轻巧才能走得快。如今使用机动船做拖轮,拼接船的外形就喜欢做得比较扁圆,船身的宽度和船舱的高度都比以前增加了,因为这样可以装载更多的货物。
常见的拼接船分为三部分:船头甲板,中舱和尾舱。中舱是货舱,一般都装有可活动的船篷,以前是用竹叶做的,现在由于大批量的竹叶难寻,改为用镀锌铁皮或是波纹锌板做篷。尾舱住人,甲板会比中舱稍高一些,用木板做成有窗的小房间。如果没有货物,中舱铺上船板也可住人。船头甲板是露天的,但大多数船家会在船头立四根柱子,挂上雨篷做成凉亭。最有特点的是大型的船船头上都要画上两只眼睛,分别在船头顶端龙骨的左右两边。有人说给船画眼睛的风俗来自中国,目的是为了让船认清路;也有人说是从古埃及那边传过来的,是把船比作水中的鱼,自然要给它画上鱼眼。究竟是怎样,已无从考究,但泰国船民一直延续着这个风俗,至今仍能见到船头画着两只眼睛的大船航行在河面上。
由于现在的水运都是用轮船,许多当年用于运输的拼接船就退役变成了水上居民的住家船:船头用于起居和待客;中舱铺上船板,上面是卧室,下面储物;尾舱可以用作厨房或者阳台。船上不会特别设置厕所,只在船尾用竹席或草席简单搭一个可以遮挡的小篷,污物直接排放到河里。
2、水上浮屋
浮屋是盖在竹筏或木筏上的木屋。其基本构造和陆地上的泰式传统房屋差不多,但却像船一样浮在水上。和船所不同的是,浮屋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并不能四处移动。像这样非屋非船,又似屋似船的居所,是泰国水上居民的一大特色。
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图书馆收藏的部分历史文献记载和资料图片上看,水上浮屋早在大城王朝的时候就已经广为分布在泰国境内各条内河的水域上,特别以北部和中部居多。阿育他耶作为大城王朝的都城和主要的水上交通、集贸之地,人们为方便生活都喜欢在沿河两岸建造房屋居住,水上浮屋更是盛极一时,甚至和陆地上房屋的数量不相上下。当时的浮屋都是建造在竹筏上的,将竹子扎成竹筏作为承重的浮标(竹筏的数量根据屋子的大小而定,一般单间的屋子需要3扎),然后在其之上建造房屋。竹子浸在水里很容易腐烂,所以需要时常更换。后来为方便使用,人们开始用木头做成中空的浮箱,像是去掉船头船尾的全封闭式四方型小船,用来代替竹筏。这种浮箱的承重力比竹筏大,且比竹筏耐用,特别适用于比较大型的浮屋,但造价较高,因此小型的浮屋还多是用竹筏。即使是木料,浸在水里久了还是会腐朽,因此还是要定期给它修理保养,一般是5年一小修,10年一大修。后来又有人想出了新的办法,用锡把浮箱(特别是浸在水里的部分)包住。浮箱和普通的船一样是用木板拼接起来的,在船板的缝隙之间必须用麻绳填实,然后涂上树脂,再在浮箱上刷一层由树脂、橡胶和水混合而成的防水漆,用风筝纸糊在上面。待漆干了之后,铺上锡板,钉好,再在锡板上刷一层漆。这样的包锡浮箱既可以防水,又可以防止寄生动物如船蛆(shipworm)对木头的腐蚀,使用寿命可以延长5到8年。
传统的浮屋为全木制中轴对称式构造,按功用可分为4部分:
最外面的是半开放的阳台,上面是延伸的屋檐,如果主人经商,这里便是进行买卖的地方。进来是一条长廊,用来待客和放置货物,与阳台之间用竹席或苇席隔开,有的会在阳台和走廊之间安一根支柱与横梁连接,做成一道活动门。长廊后面是一道屏风(或是中间有门的长橱柜),里面便是主人的卧室,这里也是整座浮屋的中轴部分。卧室后面的部分基本上与前面相同,但是屋顶会较低,或是做成雨篷,这里一般用做厨房。在浮屋的左右两侧是两条窄小的走廊,将厨房与前面的长廊连接,厕所一般设在一边走廊上,用木板或是草席围成一个小隔间遮羞。大型的浮屋会将前长廊、卧室和厨房分别造成两个或三个相连的房间,结构基本相同,但是厨房的空间较小,屋顶也会较低一些。
浮屋虽然是浮在水面上,但却不像船一样四处移动,因为它的功用主要是住家和经营商店,而不具备运输的功能。因此,整座屋子必须固定在一个地方。在浮屋的左右两侧各打3到4支木桩,木桩露在水面上的部分不能低于屋顶。用粗麻绳将浮屋和木桩系在一起。重点是绳子系在木桩上的一端不能系得太紧,必须留有一点余地让绳子可以沿木桩上下滑动。如果系得太紧,涨水的时候,屋子的浮力就会将木桩连根拔起,如果水流湍急,就会将浮屋冲走,造成严重的事故。
由于水居环境变幻莫测,水上人家对于住所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必须分外小心,飓风和急流是两大令人头痛的问题,因此用来固定浮屋的木桩必须非常结实,而且必须打得很深很稳。在浮屋密集的地方,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一般都是青年壮汉,3到4个人结成一组,专门受雇打木桩、搬运船只等力气活。每逢到雨季,内河主干总要发洪水,水流湍急,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停泊在沿河两岸船只和浮屋都要迁移到水流较缓的支流或者人工水渠里面去。在没有机动船和火轮的年代里,迁移浮屋主要靠人力,这时也少不了要雇佣他们了。工人们在牵引船上安置一个手动绞盘,将纤绳的一端系在绞盘上,另一端系在浮屋上,转动绞盘的时候就将浮屋一寸一尺地拉动了,就这样慢慢地把浮屋拉到指定的位置,然后重新打桩,把屋子稳固好。无论是搬运、拉纤还是打桩的时候,工人们都会唱特定的工作号子,大家随着节拍一起鼓劲,那雄浑的歌声也成为当时河流上的一道特别的风景。
其实居住在浮屋里,不仅交通方便,而且气候凉爽宜人,视野开阔,因此除了平民百姓居住以外,以前很多王公贵族也喜欢建造浮屋行宫。曼谷王朝初期,在阿育他耶城郊有一座大型的竹筏浮屋行宫,共有五个房间,装饰考究华丽,专供国王和贵族们来渡假时居住。后来有一次刮大风下暴雨,浮屋行宫被风吹离了原地,顺水流漂到下游好几百米的地方,幸好当时屋里没有住着人,也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是从此以后,宫廷里就很少有人来居住了。后来,政府下令废除浮屋行宫,将它改造成临水的干栏式建筑,也就没有再出过什么事故。如今,它变成了本地的一个旅游景点,供游人观赏传统的泰式建筑工艺。
(二)水上市场
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认为,文化调适是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调适的过程;调适则指文化的一个部分发生变迁时,其他部分的相应变化。他特别强调文化调适对文化变迁的作用,认为文化是各个部分的高度整合,任何一个部分的改变都会带动其他部分的改变,各个部分对已变化部分的调适带动了文化整体的进化。阿育他耶的华人移民接受了当地的水上居住方式,自然也必须接受当地在水居方式基础上形成的水上生活方式,其中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水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