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装饰效果上看,另一个抄本《卡尔之书》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仅仅是一个大写字母“P”的专页,都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装饰——它由卷曲繁冗的几何图案构成,色调以红、黄、黑为主,加上泥金钩线,字母上镶嵌着各种宝石,极其富丽堂皇。
蛮族美术中,还有一种形式,就是抄本的插图画。
这些抄本插图画较之抄本的封面而言,采取的是比较写实的风格和手法,画面一般是单线平涂,色彩对比鲜明、强烈,具有浓厚的东方风格。
(第四节) 罗马式美术(公元10世纪-12世纪)
历史前进到公元11世纪的时候,欧洲大陆的生活开始趋于稳定,局促、紧张的人生状态开始变得从容,虔诚的善男信女们纷纷解囊捐助教堂,希望能为自己修来一个美好的未来。世俗生活的繁荣,使得宗教生活出现了新的狂热。在这样的形势下,在当时欧洲一些讲罗马语——即拉丁语的国家,出现了一种艺术形式,它主要是以教堂建筑为中心,将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荟萃一堂,把宗教的力量化为形象的艺术语言,向教徒宣讲教义。因此,罗马美术带有一种朴素的人民性。
罗马式建筑主要追求的是一种均衡、稳定的效果,占地面积广阔,以巨大的空间占有量来凸现宗教力量的存在。它以饱满的力度、疏密均匀的节奏和宏大的体积感而赢得了无数的赞誉。
罗马式教堂通常以通体的石材建成,教堂与堡垒紧密连接在一起,四周筑有高大的围墙、厚实的大门和坚固的碉堡式塔楼,给人以一种坚不可摧的视觉感受,从而激发人心理上的信赖感和依托感。
教堂内部光线黯淡、朦胧,人置身其中,能充分感受到一种神秘、幽暗、缥缈、恍惚的宗教氛围。其最主要的代表作就是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
罗马式的雕塑有一个崭新的进步,它除了表现宗教题材的内容之外,还把农业、气象、天文、商业等知识雕刻在教堂的大门、柱楣等位置,用艺术的手法予以展现,成了一种向受教育机会有限的教徒传播科普知识的途径。这些雕塑作品,通常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因此带有浓烈的民间艺术的色彩——想像力丰富,造型稚拙,略带变形、夸张,在结构上采取的是带有装饰性的扁平结构和巧妙的构图,凡此种种,都构成了罗马式雕塑独有的魅力。
法国奥顿教堂的额板浮雕《最后的审判》是罗马式雕塑中有重要代表意义的作品。它表现的是世界末日,各种灵魂聚集到上帝的面前,接受审判,以明辨善恶,上帝将决定每一个灵魂是升入天堂还是堕入地狱。整个画面,虽然人物众多,但是空间位置的分割被处理得有条不紊,上帝位于画面正中,他头上的光环被夸张、变形成蚌壳形。上帝的右手指着天堂,那里的灵魂每日欢歌笑语,礼拜神明,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而他左手所指的地狱中,则挣扎着那些罪恶的灵魂,他们正在为他们所犯下的罪孽接受无边的惩罚。画面中人物的造型——尤其是主要人物上帝和天使被进行了大胆的夸张处理,身材显得异常修长且扭曲,这样的处理,使得画面虽人物众多,却不显得混乱、繁杂。浮雕主体的下方,还有一条横贯门顶的水平浮雕装饰带,它由各种善恶的灵魂构成,对主画面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在罗马美术时期,此前出现的湿壁画和细密画插图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罗马式的湿壁画有着鲜明的特点——它大胆地利用扭曲夸张的形式表达出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这在中世纪美术中,是不多见的。
手抄本圣经插图的代表作是《布利圣经》,它采用装饰性、图案式的手法来表现衣纹,人物造型优美,线条流转、飞动,具有完整的体积感,似乎传达出创作者兴奋、快乐的创作状态。人物衣纹被处理成紧紧贴在身上的样子,仿佛刚刚从水中走出来一般,被后人称为“湿衣褶风格”。
(第五节) 哥特式美术
哥特式美术(公元12世纪-15世纪),是西方美术冲破中世纪的黑暗,即将迎来文艺复兴辉煌的一线曙光,经过近千年的沉寂,一些崭新的艺术形式在慢慢地苏醒。
“哥特式”一词,起初带有贬义,它是文艺复兴的着名画家拉斐尔在给教皇利奥十世的一封信中提到的,其本意是批评由哥特人建造的建筑样式。但实际上,他认为的这些建筑的非理性化是他主观的臆断,而他并没有真正目睹过这些建筑。其实,哥特式艺术,同哥特人是没有关系的,它既非哥特人建造也非起源于哥特王国,它是继罗马式美术之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美术形式。这种美术形式的出现,喻示着宗教已经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渗透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之中,中世纪的黑暗正在慢慢消散,人们正慢慢从对上帝的臣服中,重新发现自己。哥特式美术的出现,承启的是即将到来的文艺复兴。
一、建筑
哥特式美术最典型的成就是教堂建筑,它的出现标志着建筑由技术向艺术的转变。
12世纪中期,人们开始尝试对以往的教堂建筑进行改造,试图通过建筑比例的加长,窗户的增加等手段,实现光、高、竖直等概念。而直到1430年,英国的诺里奇大教堂的竣工,才最终确定了哥特式教堂的风格样式。
高、直、尖,是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征,它呈现出一种向高空伸展的态势,从而与罗马式教堂宏伟、广大、向水平方向蔓延的风格形成对比。另外,它也一改罗马式教堂庄严、静穆的气质,而追求一种轻灵、飞动的旋律感。
早期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是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它的正面矗立着两座高达63米的钟楼,下面是三座布满雕刻装饰的大门,窗户、廊柱的比例都呈现出修长、挺拔的姿态。整个建筑和谐、优雅。夏特勒大教堂,较之巴黎圣母院,更加纤秀,它通身以细长的线状柱形成细密的垂直线条,增加了视觉上垂直、高耸的感觉。尖顶、长窗与密密麻麻的雕刻,将建筑物装饰得华美而剔透。
中期的哥特式建筑,以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为代表,它将法国哥特式教堂的垂直感加以进一步的强化和夸张,使细长的窗户几乎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顶,被称为“火焰式”窗饰,强化了在高耸的视觉效果中形成的飞翔、升华的心理联想。
晚期的哥特式教堂,将哥特式教堂的装饰效果发挥到了极致——整个建筑,被奢华、琐细的装饰所包裹,布满透雕棱饰的尖塔,嶙峋矗立,仿佛一片“锦绣森林”,繁复而轻盈。
二、玻璃画
随着建筑比例的改变,窗户的增加,教堂内部的墙壁面积大量减少,壁画这一形式在哥特式教堂中被彩色玻璃画取代。这些玻璃画先由铅条勾勒出轮廓,再由小块的彩色玻璃填充、镶嵌而成。这些玻璃的色彩很丰富,但以红、蓝、黄为基调。当阳光透过这样的玻璃窗,投射进教堂的时候,光线被反射得光彩缭绕、迷离恍惚、连绵不绝,使人如同置身于灿烂、辉煌的天国,能够给人带来心灵上对宗教的皈依感和升华的感觉。这些玻璃画的代表作,是法国布杰大教堂中的一系列旧约中先知的肖像。
三、雕塑
哥特式的雕塑,较之中世纪其他时期的雕塑作品,呈现出更多的温暖气息。在法国兰斯大教堂的西立面,有一组名为《受胎告知与访问》的作品,讲述的是大天使加百列降临人间,向圣母玛利亚报告她受孕喜讯的故事。天使面带微笑,流露出恬和、宁静的气质,淡化了中世纪作品中宗教的威仪,绽放出人的温暖气息,照亮了长达一千年的漫长黑暗,这一微笑,被后人称为“兰斯式的微笑”。
哥特式的雕塑,唤起了人们对世俗生活的回忆和温暖感受。德国的瑙恩堡天主教堂中的一对创始人——埃克哈德和乌塔的雕像,就是典型的代表。这两个宗教人物,没有被刻画成庄严、肃穆的样子,而是显示出一种亲切、朴素的写实主义风格,流露出生机与活力。
哥特式雕塑,总体上讲,造型优美、温婉,比例略显瘦长,重视衣纹等细节的处理,给人以细腻、温和、恬静的视觉享受。
思考题:
1.简述拜占庭美术的特征。
2.蛮族美术最大的成就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3.简述哥特式建筑、雕塑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