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葡萄图》、《牡丹蕉石图》、《黄甲图》及其晚年所作《墨花》九段卷等,都是徐渭的重要代表作。《墨葡萄图》以别出心裁的表现手法,营构奇特的构图,自右上写藤条纷披、错落低垂,数串葡萄倒挂枝头,意趣横生。以饱含水份的泼墨写意法,点成茂叶,水墨酣畅,信笔挥洒地表现出葡萄的晶莹欲滴之感,状物不求形似,而得物体的生动神似。画面左上方以草书自题七绝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此诗可谓是锦上添花。葡萄在此既是画家传递终不得志的愤懑之情的象征物,又是其充分展示笔墨写意的载体,因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墨葡萄图》因此得以广为传诵。《黄甲图》画荷叶下一横行的螃蟹,笔墨挥洒自如,元气淋漓,在对物象的把握上依形取神,简洁概括,极富神韵。
画上题诗:“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借以讽刺那些无真才实学,但能黄榜题名进登甲第的朝中官员。《墨花》卷随意点染,水墨写意表现四季花开,每段画旁都题以诗句,诗、书、画结合,加深了作品的思想性。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徐渭全面的技法特长,又显示出徐渭的才华纵横奔放,然而徐渭却自称:“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徐渭把水墨写意推向了一个高峰,其画风对明清大写意花鸟影响深远,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有一方“青藤门下走狗”的闲章,齐白石也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二、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在文徵明逝世之后,“吴门画派”势力逐渐减弱,其称雄画坛的时代渐告结束。
董其昌活跃于华亭(今上海松江)地区,继承文人画传统继往开来,掀起更为巨大广阔的文人画波澜,成为画坛领袖式人物,是为“松江派”。其实,同时活跃在松江府一带的有以赵左为首的“苏松派”,以沈士充为首的“云间派”,以顾正谊、董其昌为首的“华亭派”,董其昌以礼部尚书的显赫地位和在画坛上的极高声望,遂成为“松江派”核心人物。三派之间互相交融,在观点、意趣、艺术风格等方面基本接近,多追随董其昌的画风和画理,强调摹古,注重笔墨,追求“士气”。由于画坛风尚的变化,传统职业画家或者向文人画靠拢,或者彻底转入民间,至此,文人画完全占领了中国画的历史舞台。
董其昌(1555-636年),字思白,号玄宰,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其精于鉴赏之道,且家富收藏,在绘画和书法方面成就卓着,并兼工诗文和禅学。同时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等书画理论着作问世。绘画方面董氏尤以山水见长,其借鉴于董源、巨然、高克恭、黄公望、倪瓒各家,并求融合变化。在他的画风和理论的带动下,使文人画的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充实。
这种体系的新面貌,最好的实践例证是董其昌的山水画风格。他的画讲究摹古,宗法元四家,作品以笔墨气势取胜,将书法的笔墨修养融入绘画的皴、擦、点、染之中,笔墨干湿浓淡十分讲究,追求“士气”,显现出文人画以平淡天真取胜的画风追求。但其作品过分强调笔情墨趣而与自然山川形象脱离,流于程式化而缺乏真实感受。董其昌的传世作品较多,如《高逸图》、《江干三树图》、《和靖诗意图》、《昼锦堂图》、《仿米芾山水图》等。《高逸图》以平远两段式章法处理画面,近画坡石松杉,中间溪水宽阔,对岸远山重叠,曲渚茅堂,境界显得清旷雅逸。全幅用笔较干,多用折带皴法,故笔墨苍秀,意境深远开阔,表达了董其昌一贯的风格和情趣。
董其昌的巨大影响还在于他的画论。当时,“华亭派”、“苏松派”和“云间派”等画家群体同时活跃于松江府一带,董氏和他们兴趣相同,相互切磋又相互启发,逐渐形成了董其昌的绘画思想体系。在此体系中,他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加强修养,认为“六法”中“气韵生动”为先天自然所授,然而却能从读书和行路中得以提高;他主张学习绘画要以“古人”(如荆、关、董、巨)为师,进而再以天地为师,反对向“近人”(如浙派画家)问径;他还提倡“士气”,以书法笔意作画,反对“匠气”,以避误入甜俗蹊径,由此强调突出文人画家所应有的“士气”。在董其昌丰富的绘画思想体系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着名的“南北分宗”
理论:
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而北宗则李思训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干、伯驹、伯骕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祖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
这里,董其昌提到“南北二宗”。对于南北分宗,董其昌虽然以随感形式加以笔录,但综合他的有关言论,可以归纳出其分宗之说的基本观点:其一,山水画与佛家禅宗一样,从唐代起便划分为“南宗”与“北宗”两个系统,后世的山水画一直沿着这两个系统在传承发展。其二,南、北之分,并非指地理位置的区别,而是以“南禅”与“北禅”的不同修行体验,分别意指山水画的两种创作倾向。其三,南宗源自:“顿悟”,使创作充满“士气”,使画家在“烟云供养”中享受安闲的天趣;北宗出于“渐积”,使创作刻板造作,使画家费心劳神。其四,从技法风格方面看,南宗重渲淡,故随意自如,圆柔疏散;北宗重勾斫,故严谨方刚,刻画着意。两宗相互对立,互不影响牵涉。这种理论用佛家禅宗南北派的“顿”、“渐”之说,来隐寓和解释山水画的风格、派别及创作观念等问题,虽有其偏颇的一面,但对当时和后来的中国画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所谓南、北二宗风格体系的区别并不完全在于其画法上,而更重要的在于艺术精神上的分野。而“南北宗”论虽然从表面上褒扬文人画家,贬抑工匠画家和职业画家,但在本质上,却是把笔墨、心象和真率,视为绘画中至高无上的艺术精神要旨,由此规划出文人画形式发展的一种重要走向。
(第三节) 清初“六家”与“四僧”
一、清初“六家”
四王、吴、恽是清初并称画坛的“六大家”。所谓“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即吴历;恽,即恽寿平。其中“四王”的画风相近,形成“四王”画派,踞画坛正统地位;吴历的山水另有特色,恽寿平则以花卉见长,亦有相当影响。
王时敏(1592-680年)为“四王”之首,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明代相国王锡爵之孙,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卿,故亦称“王奉常”。少时与董其昌、陈继儒往来密切,为“画中九友”之一,入清后隐居不仕。工诗文书画,擅长山水,富于收藏。他精研宋元名迹,对黄公望体会尤深,兼取董、巨和王蒙诸家,又受董其昌影响,摹古功力很深,是清初“正统派”山水的首领人物。但其作品缺乏对造化的真切感受,大多面目相近,一直未从古人那里走出来,较少新意。传世作品如七十二岁时的《落木寒泉图》、七十五岁时的《仙山楼阁图》、八十四岁时的《山水轴》(均藏故宫博物院)。《仙山楼阁图》峰峦数叠,树丛浓郁,苔点细密,皴笔干湿浓淡相间,勾擦点染兼用,颇多苍劲浑厚之趣。
王鉴(1598-677年),明代着名文人王世贞的曾孙,字圆照,号湘碧,自称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明末官居廉州太守,故有“王廉州”之称,入清后隐居不仕,“画中九友”成员。他家亦富收藏,与王时敏经常切磋画艺,走的也是摹古的路子,两人画风差别不大,与王时敏同为清初画坛领袖。他的山水亦多仿古之作,专心于“元四家”,尤其崇奉董、巨,传统功力深厚。上海博物馆藏《仿古山水屏》十二幅和广州市文物商店的《仿古山水册》,堪称其仿古集册中的代表作,或缜密、或简淡、或清寂、或苍莽,各具意趣。晚年作品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如他五十岁以后的几幅作品,《梦境图》、《夏山图》、《仿叔明长松仙馆图》、《仿梅道人溪亭山水图》(均藏故宫博物院)等,布景繁密,矾头众多,皴法细密,多用尖笔,墨色层次丰富,风格苍莽浓润,吸收巨然和王蒙画法较多,从中可窥知其成熟后画风之一斑。此外,他还擅画青绿山水,多作浅绛,也有青绿重色,但并非勾勒填彩,而是将石绿、淡赭、润墨融和在一起,产生“设色相和”、艳不伤雅的艺术效果,代表作有故宫博物院藏的《九夏松风图》、《青绿山水图卷》等。
王翚(1632-1720年)是“四王”中技法比较全面、成就比较突出的画家,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又号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出身于文人世家,祖上五世均善画,家学深厚。王翚自幼喜爱绘画,先拜同乡张珂为师,专仿黄公望,经常为画商摹制假古画出售,20余岁即具相当的仿古能力。后被王鉴赏识,收为弟子,又介绍给王时敏。他得到二王指授,并得以见临大量古画真迹,画艺益精,40岁以后,即臻成熟,成为一代大家。他有句名言:“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可见他对传统绘画的精深体会,王时敏也赞其“集古人之长,尽趋笔端,故能妙绝千古。前诸制作,固足乱真,此则更为脱化,每仿一家曲尽其致,而超逸之趣则又过之”。
王翚山水画,有早、中、晚三期的变化,25岁以前为早期,主要摹仿古画,笔墨尚未成熟,显得有些幼稚,如《仿荆浩山水》,皴法比较杂乱,显然是早年学习阶段手笔。31岁时作的《仿赵大年水村图》,笔墨已较成熟,但画风仍多王鉴影响。35岁到60岁时,他广泛吸取前人技法,融汇南北诸家之长,作画又专心精意,不肯苟简,因此,此一时期作品最为精彩,面目既多,技法又精,清丽工秀、明快生动的画风,受到时人赞赏,被誉为“海内第一”。从几件存世作品中可以领略其在这一时期的艺术风貌和成就,如42岁时仿王蒙的《秋山图》,山色郁茂,笔法繁密,传达出了王蒙原作的精髓,而细秀的用笔,浓润的墨色,又具自己特色,作品林壑繁复而又不失明爽之致,师古而不泥古,显示出他在仿古方面高“三王”一筹;60岁时还被康熙召幸,主持绘制了《康熙南巡图》。60岁以后是他的晚期,由于求画者剧增,作品多为应酬之作,难免粗制滥造,还出现了不少代笔画。
王原祁(1642-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王时敏孙,康熙时进士。因专心画学,被召供奉内廷,曾奉旨编纂《佩文斋书画谱》,任书画谱总裁和《万寿盛曲》总裁,官居户部侍郎,故亦称“王司农”。身居高位,王原祁画风名重一时,追随者甚多,由于娄江流经其家乡江苏太仓,而得名“娄东派”。他得王时敏、王鉴指授,亦遵循临古路子,尤以黄公望为依归,但画风与其祖也有区别。张庚《国朝画征录》评论他的画:“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笔墨生拙,韵味醇厚。在技巧方面,王原祁确有自己的特色,他喜用干笔积墨法,即如张庚所述:“先以淡墨略分轮廓,既而稍辨林壑之概,次立峰面层折,树木株干。每举一笔,必审顾反复,而日已夕矣。次日复招过第,取画卷少加皴擦,即用淡赭入藤黄少许,渲染山石,以一小熨斗,贮微火熨之干,再以墨笔干擦石骨,疏点木叶,而山林屋宇,桥渡溪沙然矣。
然后以墨绿水,疏疏缓缓渲出阴阳向背,复如前熨之干,再勾再勒,再染再点,自淡而浓,自疏而密,半阅月而成”。这种先笔后墨,连皴带染,由淡而浓,由疏而密的反复皴擦和干笔积墨,自然使画面显得融和厚重。他的“笔端金刚杵”之称,也是指他浑厚沉雄的用笔和元气淋漓的墨色。
王原祁的山水画亦可分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秉承家学,与王时敏画风接近,临摹前人画迹,也多循古人规范,尚未形成自己特色,如32岁作的《秋山图扇面》,笔墨谨守法度,相当规矩。中期形成自己风格,笔墨比较秀润,如51岁作的《仿黄鹤山樵松溪仙馆图》,取法王蒙,景致繁密郁茂,又有疏处和空白;笔墨苍润,却多用干笔淡墨层层皴染而成;布局用小石堆砌法,又能浑然一体,脉络清晰,是反映其艺术特色的一件佳作。65岁以后为晚期,笔墨越趋苍劲,并追求拙朴的趣味,如69岁时的《仿古山水册》(故宫博物院藏),72岁时的《仿梅道人云山图》,都显得比较简率、随意,是一种纯熟后的老练荒率,“熟而后生”。
吴历(1632-1718年),本名启历,号渔山,江苏常熟人。一生布衣,青少年时家境没落,以卖画为生,中年时信奉天主教,50岁至澳门,入教修道,57岁时成为天主教的司铎,晚年生活清苦,病死上海。
吴历早年曾跟王鉴学画,又当过王时敏的学生,故早期作品很似王鉴作风,皴染工细,清润秀丽。如《琵琶行图卷》
作于41岁,构图明快,用笔细秀,墨色滋润。中年时期,在遍临宋元诸家基础上形成自己风格。所不同的是吴历山水画不像“四王”那样偏重摹古,而注重实景取材,并从西方宗教画中吸取营养,加以变化发展。《湖天春色图》为吴历中年时期的力作。该作绘江南清秀如画的湖滨之景,在平远景色中,展现了近、中、远三处错落的柳树和盘桓的小径,沿湖畔渐次通向远山的深处,具有较强的景深感。用细笔勾皴树木和坡石,青绿淡染之间,写真般地表现出空阔清幽的江南水乡风貌。另如《静深秋晓图》、《柳树秋思图》、《泉声松色图》
和《夏山雨霁图》等作品,这些仿各家的晚年之笔,行笔老辣拙朴,用墨浓重酣畅,明暗对比强烈,均具浑厚凝重的风格。
恽寿平(1633-1690年),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白云外史、瓯香散人等,江苏武进(今常州)人。他一生坎坷,饱经困苦,幼年随父兄抗清,遭战乱与父兄离散,后得团聚于灵隐寺。清初隐居乡里,终生不应科举,以卖画为生。为人狷介不阿,品行高洁。他幼承家学,随伯父恽向学画,恽向师法黄公望,用笔古拙,气厚力沉,恽寿平的山水受其影响很大。后改习花鸟,继承和发展了徐崇嗣的没骨法,创造出形象生动、色彩明媚,笔调简洁的新画风,一时风从甚众,形成“常州派”。
他的山水画,早期近恽向,取黄公望笔法,于荒率中见秀润。如32岁时所画的《灵岩山图卷》(故宫博物院藏)是受其伯父《灵岩图》的启发,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笔法画成的,尖毫勾皴,浓墨点树,高旷清淡。中期山水,浸润宋元诸家,吸取王蒙、二米等人之长,渐脱刻板。40岁左右的作品最为精彩,如38岁时的《仿黄鹤山樵夏山图》(故宫博物院藏)风格细秀郁茂。50岁以后,画风趋于苍老,有些作品与王翚接近,也兼取唐寅树石法,如52岁的《一竹斋图卷》(故宫博物院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