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达成所设定的目标,成功也是一种感觉,是达到自己理想之后的一种自信和满足的感觉。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不尽相同,而达到成功的方法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要首先学会付出。
96
韦编三绝的孔子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韦编三绝”就是说孔子为读《易》而多次翻断了连接书简的牛皮带子。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筒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筒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筒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97
左思和《三都赋》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着《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世人的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98
李白的座右铭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之所以能“开口成文,挥翰霞散”,写出数以千计为人民传诵的诗篇,主要是他长期刻苦学习勤奋钻研的结果。当然,与家教也是不无关系的。
李白的父亲是个很有文学修养的人。李白刚刚懂事的时候,有一次听到父亲在书房里朗读《子虚赋》,那优美动听的文词,使李白非常入迷。开始,父亲以为他听不懂,后来父亲发现每当他朗读诗文的时候,李白便站到父亲跟前,眼睛盯着父亲,认真聆听。有时竟随着父亲感情的起落表示悲欢。于是,父亲便留他在书房里一块学习,一块朗诵。幼时的李白几乎每天都是在书房里度过的。
在父亲的教育下,李白5岁就能推算生辰甲子,10岁就会读诸子百家的各类书籍,15岁开始学写文章和诗歌。他最早写的《惜余春赋》、《明堂赋》、《大猎赋》都曾受到文豪的重视。
李白的进取精神特别强,他甚至有超过司马相如的抱负。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他下了很大决心,同一位好朋友住到成都附近的青城山里去,专心攻读,博览群书,钻研诗文书法。他在青城山,一连苦读了好几个年头,都不曾进城去闲逛一次。
其实,少年时的李白,在学业上也曾动摇过。他在四川眉州象耳山读书的时候,一度对学习的艰苦和紧张适应不了,曾想中途放弃学业,做一个自由自在、随意飘游的浪子。一天,他离开象耳山,正走到山下小河边时,遇见一位头发花白姓武的老大娘蹲在河边磨铁杵。李白好生奇怪,走上前去问大娘干什么。老大娘指着铁杵说:“我要把它磨成针。”李白以为老大娘在拿他开心,不相信老大娘的话,问道:“这么粗的一根铁杵,能把它磨成针吗?”老大娘意味深长地对李白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听了心里不觉一怔,顿时感慨万分,独自一人在河边沉思了很久,从中得到极大的启发。于是,他又坚定地往山里走去,决心继续归山读书。
从此,“铁杵磨成针”成了李白的座右铭。他始终以这种精神来要求自己“读破万卷书”。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后来写的诗,有如信手拈来,达到妙语天成的程度。
99
善于等待时机的郭子仪
郭子仪是中唐时期的着名将领。然而,功劳越大的人越容易招致麻烦,郭子仪就曾被宦官鱼朝恩谗言所害,被解除了兵权。
被解除兵权后的郭子仪,处处谨慎小心,却没有丝毫怨言。上元元年九月,唐肃宗想重新任命郭子仪,收腹河北,但由于受到宦官鱼朝恩从中阻挠,而没能实现。广德元年,吐蕃军队进逼长安时,新即位的代宗又想到了郭子仪,便紧急下诏,召回郭子仪。但是自从被解除兵权后,郭子仪一直赋闲在家,军中亲信也都遣散了。然而,郭子仪接旨后,没有一句怨言,更没有幸灾乐祸观望不动,而是立即召集几十骑兵,离京赴任。
宦官鱼朝恩与郭子仪一向不睦。有一年,郭子仪父亲的坟被人掘了,这对郭子仪来说可谓是奇耻大辱。当时有人传说是鱼朝恩指使人干的,传言四起,朝中震动,大家都担心郭子仪会借此事发作,做出激烈的举动。郭子仪退朝后,肃宗亲自去抚慰。郭子仪没有疾言厉色,但也没有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反倒给了皇帝一个台阶。他说:当年我带兵不严,有的士兵干过偷坟掘墓的事情,这次算是老天对我的报应吧。几句话就把一场隐忧化解了。
郭子仪既没有在自己位高权重的时候大肆张扬,又没有在自己遭受小人排挤不被重用的时候牢骚满腹怒气冲天。他懂得,做什么事都讲求时机,只有在平时不断积蕴内涵,一旦等到时机成熟了再出手,才可能做到“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然,郭子仪也不是个逆来顺受的受气包,他也是有限度、讲对象、分时机的。
到唐代宗中后期,宦官总监全国军队,又率领了天子禁兵,军权之大,开了自李唐立国以来的先例,皇帝逐步异化为宦官手中的傀儡工具。因此唐代宗也十分痛恶鱼朝恩的专权,密令宰相元载伺机除掉他。郭子仪也认为鱼朝恩久掌禁军,恐生变故,上奏代宗宜早做防备。大历五年,鱼朝恩在朝堂上被处死。就这样,一贯看郭子仪不顺眼的鱼朝恩最终还是败在了善于等待时机,从不为自己怀才不遇而忧虑不已的对手手里。
100
鉴真和尚得到的教诲
鉴真是唐朝高僧,着名的医学家。
鉴真大师刚刚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主持让他做个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
每天他都很勤奋地做着住持交给他的工作,已经两年了,他每天如此,从来没有一次让住持对他的工作觉得不满。可是他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别人都在做着很轻松的活,而我却一直做寺里最苦最累的工作,而且一做就是两年这么长的时间?
一直以来,他都不能接受,他认为自己很委屈,觉得住持分配的一点都不公平。有一天,已日上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主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只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草鞋。主持很奇怪,于是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草鞋干什么?”
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都穿不破一双草鞋,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
主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刚落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吧。”
寺前是一座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主持拍着鉴真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鉴真回答说:“当然想做光大佛法的名僧。”
主持捻须一笑,接着问:“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
鉴真说:“当然。”
主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我每天走的路都是又干又硬,哪里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主持又笑笑说:“今天再在这路上走一趟,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
鉴真说:“当然能了。”
主持笑着没有再说话,只是看着鉴真。鉴真愣了一下,然后马上明白了主持的教诲,觉悟了。从此以后,鉴真再也没有因为人生当中的困难而逃避或抱怨什么了,因为他明白,只有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走,才能留下脚印。
101
少年东坡戒骄躁
苏轼,又名苏东坡,是北宋着名的大文豪,他自幼天资聪颖,在饮誉文坛的父亲的悉心教育和耐心指导下,他逐渐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很有一股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经过几年的奋发努力,他的学业大有长进。小小年纪,就已经读了许多书,渐能出笔成章了。父亲的至亲好友看了,都赞不绝口,称他是个难得的“神童”,预言他必是文坛的奇才。
少年苏东坡在一片赞扬声中,不免有些飘飘然起来。他自以为知识渊博,才智过人,颇有点自傲。一天,他洋洋自得地取过笔墨和纸,挥毫写下了“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这副对联。他刚把对联贴在门前,有位白发老翁路过他家门口,好奇地近前观看。这位老翁看后,深感这位苏公子也太自不量力,过于自信了。
过了两天,这位老翁手持一本书,来苏府面见小东坡,言讲自己才疏学浅,特来向小苏公子求教。苏东坡满不在乎地接过书本,翻开一看,那上面的字他竟一个都不认识,顿时红了脸。老翁见状,不露声色地向前挪了几步,恭恭敬敬地说道:“请赐教。”一句话激得小东坡脸红一阵、白一阵,心里很不是滋味。无奈,他只得鼓足勇气,如实告诉老翁他并不认识这些字。这个老翁听了哈哈大笑,捋着白胡子又激他道:“苏公子,你不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了吗?怎么会不识此书之字?”言罢,拿过书本,扭头便走。
苏东坡望着老翁的背影,思前想后,甚是惭愧。他终于从老翁的话中悟出了真谛,立即提笔来到门前,在那副对联的上下联前各加了两个字,使对联变成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这次,他依然端详了好久、好久,并发誓,要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永不自傲。从此,他手不释卷,朝夕攻读,虚心求教,文学造诣日深,终于成为北宋文学界和书画界的佼佼者,博得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盛誉。
102
童第周和小水滴
童第周是我国着名的生物学家和教育家。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后来,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便对学习失去兴趣和耐心,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水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一颗小水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
从此,童第周把这四个字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童第周也凭借着小水滴的力量,走向了成功。
103
苏格拉底论成功
苏格拉底是古代西方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一次,有人问苏格拉底:“你成为这么出名的思想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多思多想!”苏格拉底回答。
这人满怀“心得”,回去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开始多思多想。
一个月以后,苏格拉底在回家的路上,碰见了那人的妹妹,她对苏格拉底说:“你去见我哥哥一面吧,他从你那儿回来后,就像中了魔一样。”
苏格拉底到了那人的家中一看,只见那人变得骨瘦如柴,拼命挣扎着爬起,对苏格拉底说:“我每天除了吃饭,一直在思考,你看我离伟大的思想家还有多远?”
“你整天只想不做,那你思考了些什么呢?”苏格拉底问。
那人道:“想的东西太多,头脑里都装不下了。”
“我看你除了脑袋上长满头发,收获的全是垃圾。”
“垃圾?”
“只想不做的人只能生产思想垃圾。”苏格拉底答道,“成功是一把梯子,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爬不上去的。”
行动比思想更具有力量。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想象得多么完美,而是在于是否愿意采取明确的行动。苏格拉底用巧妙的比喻阐述了这一道理。
104
明可夫斯基的答案
1899年,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时,他的导师是数学家明可夫斯基。由于爱因斯坦肯动脑、爱思考,深得明可夫斯基的赏识。师徒二人经常在一起探讨科学、哲学和人生。有一次,爱因斯坦突发奇想,问明可夫斯基:“一个人,比如我吧,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在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的闪光足迹、做出自己的杰出贡献呢?”
一向才思敏捷的明可夫斯基却被问住了,直到三天后,他才兴冲冲地找到爱因斯坦,非常兴奋地说:“你那天提的问题,我终于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