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选读
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失信不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轻诺必寡信。
——《老子》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屠猪守信
孔子有一个着名的学生叫曾子。有一天,曾子的儿子阿牛与几个小朋友在玩游戏,其中一个孩子耍赖,使得大家不欢而散。阿牛把这件事告诉了曾子。曾子教导儿子说:“做人要讲信用,要说到做到。倘若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千万不要随便允诺,不然的话,别人会觉得你在撒谎,把你当作不守信用的人。”阿牛把曾子的话记在了心上。
有一天,曾子出门办事去了。阿牛与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时,被一股好闻的香味迷住了。阿牛循着香味来到邻居的厨房,发现邻家的老伯正在炖猪肉,馋得阿牛垂涎三尺。阿牛回家后对母亲说:“我要吃猪肉”。母亲没有答应,说:“猪肉怎么能够随便吃,只有过年才有肉吃。”阿牛却不依不饶,一直吵着要肉吃,甚至还抱着母亲的大腿,不让母亲干活。为了摆脱阿牛的胡搅蛮缠,曾子的妻子只好哄儿子说:“乖儿子,等爸爸回来杀猪给你吃肉。”阿牛这才松开了手,并且得意地连声叫唤:“我家要杀猪吃肉了!我家要杀猪吃肉了!”
下午,曾子回来就知道了这件事,二话不说便拿刀进了猪圈。妻子见丈夫正要杀猪,赶紧阻止他说:“这猪不能杀啊,没还到过年呢!”曾子说:“你不是已经答应儿子杀猪吃肉了吗?”妻子不以为然地说:“我只是哄他而已,怎么你倒是当真了?”曾子说:“对孩子不能言而无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言行举止都要以身作则。”说完就要动手杀猪。妻子抱住他苦苦哀求,说等猪长大后可以换点钱,一家人的生活用度全指望它了。曾子对她进行语重心长的教诲,一再强调父母的言行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如果父母带头失信,孩子长大后也会是一个不守信义的人。听完曾子的一席话,妻子终于明白了道理,同意他杀猪了。
这天晚上,曾子的妻子炖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猪肉,儿子吃得非常尽兴。
曾子为了给孩子树立诚信的榜样,不惜杀掉赖以维持生计的猪,他的做法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
赏银守诺
在我国战国时期,有一个着名的改革家叫商鞅,他在秦国进行变革,拟定了新的法律。
新法颁布后,由于老百姓怀疑它的可信度,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支持,使得商鞅十分为难。后来,商鞅终于想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为了维护新法的权威性,让老百姓相信新法是能够予以实施的,商鞅特地在都城南门外立了一根三丈长的大木头,对围观的老百姓说:“谁若能将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他白银五十两。”很多人都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唯恐商鞅的许诺不能兑现。
当大家犹豫不定时,有一个男子却搬起木头,一口气从南门搬到了北门,商鞅当场叫人给了他五十两白银。从此,老百姓都相信商鞅说的话是算数的,他推行的新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拥护。
从古至今,人们就提倡言不在多,但必须守信的道理,因为只有守信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平常老百姓是否守信用,仅仅关系到个人的人际关系,而政治家、军事家是否守信用,则关系到国家政治上的大事。
在现代社会,守信更成为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国,有很多城市提到城市的宣传标语时也总会涉及“诚信”二字。
没有人是孤立地生活在社会上的,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和别人发生这样那样的人际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讲究信用,做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守信之人。
守信赴约
范式从山东金山县来到京都洛阳的太学读书,他与来自河南汝南的张勋成为同窗共读的好友,二人志趣相投,建立了非常坚实的友谊。学业结束后,由于朝廷没有给他们安排合适的职务,他们不得不各自回老家。
临别时,二人依依不舍,范式紧紧地抓住张勋的手,说:“两年之后,我一定还要来洛阳,经过你家时,我保证前往拜访你的家人,与你痛痛快快地畅谈几天。”张勋说:“好!到时候我一定到屋前的路口迎接你。”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张勋一直未能忘记他与范式之间的约定。当两年之约临近时,张勋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不当一回事地说:“这已经是两年之前的事情了,范式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南,你难道真的认为他会千里迢迢地来见你吗?”张勋十分自信地说:“范式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我相信他一定会如期赴约的。”
到了这一天,张勋一大早就来到屋前的路口等着,可是一直等到中午,还是看不到范式的身影。母亲劝张勋回家,他却执意要等。过了大半天,张勋终于看到远处一辆马车朝他开过来,他禁不住内心深处的喜悦之情,迅速迎上前去,果然看到范式坐在车上。两位故友热泪盈眶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完全被久别重逢的欣喜团团包围住了。
张勋的母亲终于相信了范式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并且为自己的儿子有如此一位重信守诺的知己而倍感欣慰。
考场无欺
北宋着名词人晏殊从小天资聪颖,深受自己的老师喜欢。
有一天,晏殊的老师向抚州巡抚王大人推荐晏殊,称他天赋过人、德才兼备。王大人与晏殊在官府花园中谈得十分投机。王大人见晏殊小小年纪就饱读诗书,而且诗才非凡,感到很惊喜。王大人回到京城后,将晏殊推荐给宋真宗,声称晏殊是他在江南发现的神童。宋真宗正有招募人才的计划,便立马命人叫晏殊参加京城的科举考试。
临考前,王大人告诉晏殊:“这次科举考试非同寻常,别人不但年龄比你大,而且很多人都是考场的老手,但我相信你一定能超过他们!”接着,王大人偷偷告诉晏殊,这次的考题是《晚春》,并要晏殊提前准备一下。晏殊却没有把王大人的话放在心上。
进入考场后,晏殊打开试卷就吓了一跳,原来题目果然是《晚春》。晏殊高兴得心跳不已,他想这是多么难得的好机会。想到这里,晏殊眼前不禁出现了许多喜气洋洋的画面:在众人的欢呼声中,高中进士的晏殊在马背上向乡亲们频频致意,显得风光无比。突然,晏殊耳际响起了老师的话语:“做人要诚实,不能自欺欺人,就算骗来了好成绩,也永远摆脱不了良心的谴责。”晏殊羞愧极了,主动请求重新出题。别人都以为晏殊已经考完了,晏殊只好说了实情。皇上很赏识晏殊的真诚,并很高兴地给他重新出了试题。
几天以后,发榜的日子到了。宋真宗对晏殊及自己亲自出的考题很关心,并且亲自钦定最后的结果。当宋真宗看过晏殊的答卷后,显得大为赞赏,当即封晏殊为少年进士。
还银报恩
俞绘家住沛县,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秀才。但他学习十分勤苦,终于顺利地通过了乡试,有了进京赶考的机会。让他喜忧参半的是,他没有出远门的盘缠,为此感到无可奈何。
当地的县令姓冯,是一个宅心仁厚的好心人。冯县令获悉了俞绘的难处,主动登门造访,并赠送白银五十两,说:“这是我赠予你的盘缠,无需偿还了,祝你金榜题名。”俞绘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一丝曙光,感到喜出望外,说:“多谢您的大恩大德!但还是写一张借据吧,以便日后奉还。”冯县令和蔼地说:“不用了,我们是同乡,又都是读书人,理应互相帮助的。”说完就回县衙去了。
有了盘缠,俞绘顺利抵达了京城。考试的结果是,俞绘名落孙山了,但值得庆幸的是他被任命为歙县的训导。歙县在安徽的南部,离故乡沛县不下千里的路程。虽然工作繁忙,但俞绘时刻惦念着冯县令的恩情,盼着有机会上门谢恩,并奉还当日的银子。
时间流逝得真快,一晃就过去了三年。俞绘总算有了探亲的假期,恰好可以报答冯县令的旧恩。
遗憾的是,回到沛县后,得知冯县令早已病亡。俞绘感到悲从中来,经过多番打听,好歹找到了冯县令的儿子冯珏。俞绘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对方却说:“家父在世时未曾提及借贷一事,也未留下借据,你的银子我不能收。家父一贯乐于扶危,即便他确曾借过银子给你,也是出于一片诚心。既然没有写借据,就表明那只是家父赠送给你的。我不能违背老人家的心意。”
俞绘解释说:“我本来是要立据为证的,但令尊大人出于信任而推却了。若非令尊大人及时扶持,也就没有我的今天了。我是专程来报答当日的恩德的,如果你不收下的话,我岂不是辜负了令尊的厚望,岂不是违背了自己的良心,岂不是成了一个没有信义的小人?如果令尊健在的话,一定会对我大失所望的。故请你务必收下。”
冯珏被俞绘的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说:“你果然是一位恪守信义的人,我就代家父收下你的银子了。”
不负重托
范仲淹曾经在一位通晓阴阳方术的老师门下求学。由于老师长年沉湎于炼金术,不幸疲劳过度而死。临终前,他将一本书交给范仲淹,说:“这是我毕生研究出来的炼金秘方,请你亲自把它交给我的儿子。”
料理完老师的后事,范仲淹就进京赶考了。路上遇到了抢匪,范仲淹逃跑的时候被抢匪逼到了悬崖边。为了保全炼金术,他奋不顾身地跳了下去。万幸的是,范仲淹的身体被峭壁上的一棵树挂住了,而他手里还牢牢地抓着那本书。
幸免于难的范仲淹终于来到了京城。有一次,他在街上看到一群流氓欺负一个穷人,一气之下就挺身而出,结果遭到了一顿毒打。幸运的是,正好路过的王大人将他救了下来。王大人见范仲淹伤势不轻,便请他回府上疗养。他们一见如故,成了无话不说的忘年之交。在一次聊天时,范仲淹意外发现王大人是已故老师的同乡,且正好还是老师少年时的同窗好友。因为这种缘故,范仲淹放心地把老师临终的托付告诉了王大人。
不久,王大人府上来了一个少年,自称是老师的儿子。范仲淹心想:终于可以了结先师的遗愿了。见到范仲淹后,那少年马上就说:“家父有没有留下什么遗物?”王大人也催促范仲淹转交遗物。范仲淹迟疑了一下,便将载有炼金术的书交给少年。
当天晚上,少年悄悄将炼金术交给了王大人。谁知,这一幕恰好被范仲淹看到了。范仲淹怒不可遏地说:“想不到你居然是如此卑鄙之徒,连好友的遗物也要抢夺。”王大人听了之后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同乡、好友、老师的儿子……这一切都是他无中生有地策划的。范仲淹无奈之余,只好拂袖离开了王府。
范仲淹刚走,王大人便匆忙地翻开了那本书,里面竟然一个字也没有。原来范仲淹早已经有所防备,提前调包了。那位少年身为老师的“儿子”,听到自己父亲去世的消息后,非但没有丝毫的悲恸之情,反而首先打听父亲是否留下遗物,这就是让范仲淹大起疑心的地方。
辗转多年之后,范仲淹通过多番的打听,终于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找到了老师的儿子,并亲手将那本载满老师毕生心血的书本交给了他,完成了老师生前的遗愿。
赠剑还愿
在我国的春秋时期,吴国的国君有一个公子叫季札。有一次,季札奉国君之命出使鲁国。他和随从一干人等从吴国的都城出发,一路往北前进。途中路过徐国的时候,他们看到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只见广大老百姓过着富足美满的生活,心下不禁暗自赞叹:“素闻徐君一向以仁义治国,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啊!”当下决定拜会徐君,一诉心中的仰慕之情。
徐国国君获悉大名鼎鼎的吴国贵公子季札来访,同样感到十分的高兴,于是为季札举行了隆重的接见仪式。
徐国国君有着收集天下名剑的嗜好,当他看到季札腰间佩带的宝剑,觉得十分喜爱,好几次想开口索求,又碍于情面不便提起。然而,季札已经从徐君的面部表情看出了对方的心意,也有意将宝剑赠送给徐君,但转念一想,出使鲁国必须佩带宝剑,否则就不符合礼节。于是,季札在心底对自己许诺:等出使鲁国回来之后,一定把宝剑赠送给徐君。
离开徐国之后,季札顺利地来到了鲁国,并在鲁国访问了一年多时间。在回国途中,季札带领属下又再度取道徐国,并决定再次拜会徐君,以便将自己的宝剑赠送给徐君。然而,当他抵达徐国的时候,徐君已经逝世多日了,季札为此难受且后悔不已。
季札只好将宝剑赠给了徐国新任的君主,可对方不敢接受,回答说:“没有先王的遗命,寡人岂敢受如此厚礼。”季札的随从也劝他说:“这柄宝剑是我们吴国的宝贝,怎能轻易送人,再说徐君已经逝世,又何必执意要坚守当初的承诺呢?”季札说:“上次赠剑未成,是由于出使鲁国的需要,但我早已在心中把剑许诺给了徐君。虽然徐君已经不在了,但我仍然不能背弃自己当初的承诺。况且,身为吴国的公子和使臣,我若不守信义,整个吴国的形象都会被破坏,邻国会因此鄙夷我们。”
由于徐国新任君主一再坚持不肯接受赠剑,季札便将宝剑挂在了徐君陵墓前的一棵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