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兰州市烈士陵园
兰州烈士陵园始建于1952年,是为纪念在解放大西北、解放兰州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
兰州市烈士陵园是当年兰州战役主战场之一,坐落于沈家岭北麓,与横穿市区的黄河遥遥相对,规划占地面积287公顷。该陵园由着名设计大师任震英设计,一期工程于1952年动工兴建,1959年初建成对外开放;1972年二期工程建成,经过1997年的维修工程,目前基本实现了建园时的规划。
陵园占地面积62929亩,建筑面积10800平方米。园内有原红四方面军创始人之一、红军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原中共甘肃工委副书记罗云鹏,为兰州解放而牺牲的原第一野战军三十一团团长王学礼,三十团政委李锡贵烈士纪念碑亭。烈士纪念设施有兰州战役纪念馆、罗云鹏等七烈士纪念馆,两万平方米的墓区内安葬着兰州战役中牺牲的808名烈士忠骨。
兰州烈士陵园纪念塔于1958年建成,198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由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兰州市烈士陵园由纪念景区、园林景区、门前区和后勤服务区四部分组成。其中,纪念景区由全面再现兰州战役激烈、壮观的战斗场面的中心纪念区,主要存放和平时期革命烈士的骨灰盒展示革命烈士伟绩的现代英烈纪念区,烈士墓区,领导干部骨灰堂和陵园,天桥公墓五部分组成。园林景区规划面积718公顷,由盆景园、碑林、水景园组成,它是新增的一个景区,旨在提高陵园的景观质量和环境容量,提高陵园的游园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环境园林化”的目标而规划的一个游憩景区。
陵园以开展纪念性活动和游憩性活动并列布局,充分结合自然地形特点,纪念区采用轴线对称的规划式构图,庄重严整,突出纪念塔主题;游憩区采用自然式构图,活泼自然,突出山水相依的秀丽景色。
嘉峪关·嘉峪关关城
嘉峪关关城在嘉峪关市区西南,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以巍峨壮观着称于世,被誉为“天下雄关”,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嘉峪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建成早9年),历时160余年才完成,近代日渐荒废,经1985年至1990年大力重修才得以恢复原貌。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
关城布局严谨,建有三重城廊,城内有城,城外有壕,重关重城,形成一个完备的防守体系。内城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墙高10米,垛墙高17米。东西城垣有门,并均有瓮城。两门城楼相对,均为三檐歇山式建筑形式。两门北侧有马道可登城顶。城四周有角楼,南北墙中段有敌楼。外城城楼与东西城垣城楼制式相同,三楼排成一线。其西有罗城,东、南、西三面用土筑围墙与长城相连。关城共有各式门楼14座,城内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关帝庙、牌楼、戏台等建筑,城外还保存有历代名人和将领撰写的碑刻10余座,匾额11块,西门外一里处有“天下雄关”石碑。
嘉峪关关城处在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河西走廊的中部,南有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有高耸的龙首山和马鬃山,三山南北狭峙,仅剩15公里的开阔地,是古代大陆东西交通的咽喉,享有“河西第一隘口”美称,故又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既发挥过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华夏文明的伟大作用,也曾写下了促进古代中国与西亚和欧洲进行商业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光辉篇章,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见证。关城设计之周密和建筑之恢宏,反映了我国古代雄厚的国力和高超的建筑水平。
会宁·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1936年9月,为了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抗日,由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组成了西方野战军,在司令员彭德怀的亲自指挥下兵分两路:由聂荣臻、左权率领的红一军团出固原;由徐海东、程子华率领的15军团出海原。10月初,三个方面军的先头部队分别进入会宁地区,10月中旬,三大主力红军终于在会宁地区实现了大会师。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位于甘肃省会宁县会师镇,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而扩建的革命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址的主要建筑“会师楼”始建于明代,是三军会宁会师的物证,也是会宁古城的象征。为了弘扬红军精神,会宁人民修缮了会师楼,扩建了革命文物陈列馆,并于1986年建造了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十八个大字。塔内还悬有甘肃楹联学会会长安维翰撰写的对联:“会一二四方面红军,忆井岗举旗,遵义筹策,大渡桥横,金沙水拍,过草地,爬雪山,除腐恶,斩荆棘,长征途中三军明良遇,将相和,肝胆相照,风云际会;宁千万亿倒悬黔首,顾祖厉激浪,香林放彩,关川穗硕,青江风徐,去郭城,穿韩砭,越沟岔,翻坡寨,枝杨镇上全民箪壶迎,袍泽与,诗文传捷,酒看犒师。”会宁县大墩梁和慢牛坡还修建有红军长征纪念碑。
“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陈列着红军会师期间留下的马灯、铜壶等大量文物。
红军会宁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馆名由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将帅碑林”和“会师碑林”共石刻展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等9位元帅;徐海东、陈庚等8位大将;宋任穷、张爱萍、刘华清、张万年、迟浩田等60余位上将;孙毅、郑维山等50余位中将;百余名少将和行政职务在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社会知名人士、老红军战士为纪念红军会宁会师这一伟大历史事件而题写的题词200余幅。
敦煌·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着名的四大石窟之一,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大泉河畔,洞窟开凿在砾石层的断崖之上。在绵延1600余米的悬崖峭壁上,莫高窟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石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回纥、元等朝代1000多年的不断修造与完善,形成现今规模宏伟的石窟群。现在保存完好的洞窟中,有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300余尊,还有唐宋木构建筑5座,其规模、数量均堪称世界之最。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但至今保留有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个,大小不一,上下数层,错落有致,密布崖面,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艺术内容最丰富、技艺最精湛的石窟群。壁画4万5千多平方米,彩塑像2000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是集古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艺术宝库,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着称。壁画内容广泛,技法高超多样,既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变化过程,又反映了我国美术史上艺术风格、绘画技法、美学思想的嬗变。莫高窟中雕塑数量众多,佳作不少,既有不足盈尺的小菩萨,又有高达34米的弥勒佛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壁画和雕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到14世纪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建筑、艺术及民俗民情、宗教信仰、中外交流等诸多方面的情况。莫高窟曾藏有大量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汉文写本和刻本,并有吐蕃、于阗、回鹘等少数民族文字和梵文文献。新中国成立前这些文物资料屡遭外国文化强盗窃掠,大量流失海外。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创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
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宕昌县哈达铺镇,地处国道212线的交通要道上,南距县城35公里,北距岷县县城35公里,西距迭部腊子口70公里。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经过哈达铺。1935年9月18日,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占领哈达铺。20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到达哈达铺,从当地邮政代办所国民党报纸上获得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做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9月23日,中央率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北上。1936年8月9日,红四方面军第30军通过腊子口后占领哈达铺;25日,红二方面军六军进驻哈达铺。9月1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二军到达哈达铺。到10月4日,相继北上。在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称“哈达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筹建于1978年,1981年10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以来,国家对几处主要旧址按原貌先后进行了恢复和维修。1985年10月正式建馆。1994年12月,哈达铺长征纪念馆被中共甘肃省委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0年5月,被甘肃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为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由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过的小院“同善社”,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另一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张家大院”,原哈达铺“邮政代办所”五处旧址组成,总占地面积48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另有“哈达铺苏维埃政府”、“苏维埃哈达铺游击队司令部”两处遗址,占地面积420平方米,房屋18间,216平方米。
哈达铺是红军在甘肃省长征途中革命文物陈列最多、原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故址。现馆内存有文物52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8件,国家三级文物14件。收藏胡耀邦、张震、肖克、杨成武、杨得志、张爱萍等7位上将、22位中将、77位少将为纪念馆题词手迹116幅,省军级领导题词30多件,国内知名人士题词100多幅,将军简历106篇,照片80多幅,哈达铺游击烈士生平简历20多篇。建馆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国内各级党、政、军领导,解放军、武警部队,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学生,各种社会团体及各界来此参观旅游的人士共20多万人次。
哈达铺纪念馆己成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全民国防教育的课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之一。
华池·南梁革命纪念馆
南梁位于陕甘边界的桥山山脉北段,甘肃省华池县东部。1929年,刘志丹、谢于长、习仲勋等同志在党的领导下,到陕甘边区一带宣传革命真理,开展武装斗争。1930年至1933年,先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1934年初,在南梁附近的四合台选举成立了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同年11月7日,在南梁荔园堡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习仲勋分别当选为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和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志丹当选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边区军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和“围剿”,壮大了革命力量,使根据地由华池扩展到甘肃的合水、庆阳、正宁、宁县和陕西的旬邑、彬县、淳化、耀县、三原、铜川、宜君、黄陵、富县、甘泉、保安、安塞、定边、靖边等十八个县,数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为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央红军提供了立足点,为抗日战争乃至全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纪念南梁革命,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1985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筹建南梁革命纪念馆,纪念馆于1986年11月7日在当年成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荔园堡落成。
纪念馆占地3312亩,建筑面积2281平方米。整个建筑气势宏伟,肃穆庄严。整个建筑群分四组。第一组为门洞,门洞上有凉亭,进洞有石牌坊门。第二组为碑亭、纪念碑和群雕,碑高34米,上有胡耀邦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座东西两壁及背面刻着刘志丹、谢子长、王泰吉、杨森、杨琪等608名烈士的名字。纪念碑后是立体群雕,高4米。第三组是清音楼,恢复原荔园戏楼,并增建了一座凉亭。第四组为展厅,分三部分陈列,第一部分是南梁革命烈士简介及画像;第二部分陈列着革命文物及南梁革命史;第三部分陈列领导题词。里边分别陈列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的题词,刘志丹等烈士的生平简介及部分遗物;再现陕甘边区革命斗争史的文字、绘画、图片及实物;方毅、马文瑞、汪锋等39名中央、省级领导及当年在南梁地区战斗过的老前辈的题词。
南梁革命纪念馆建馆以来,每年接待前来参观的干部群众均在5000人次以上,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缅怀先烈、启迪后人的阵地。2000年5月被甘肃省国防教育委员会确定为“全省国防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