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大清朝自诩天朝,有不少藩属国,其中一个是朝鲜,这年朝鲜发生了动乱。
这事儿得从1863年朝鲜国王哲宗去世说起。哲宗没有儿子,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一个与国内各派势力都有些渊源的支系国戚、被封为兴宣君的李罡应乘虚而入,四处活动,八方联络,终于成功扶持了他的二儿子李熙继位,即为高宗。
李熙继位时只有12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李罡应顺势入朝摄政,得偿所愿。按规矩,他这样的身份得封大院君,这就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兴宣大院君。
李罡应执政很强势,极力排除异己,到处安插亲信,很快就控制了朝鲜的局势。这样到了1866年,国王李熙15岁,该结婚了。李罡应非常忌讳外戚干政,故亲手选定了一个叫闵慈英的女人做儿媳妇,即闵妃。闵妃比李熙大几个月,是李罡应夫人闵氏的远房亲戚;最关键的是,她是个孤女,父母早逝,家里也没有兄弟姐妹,当了王后不至于有外戚之祸,也就不会影响到公公的权势。
闵妃对公婆很孝顺,李罡应夫妇对这个儿媳妇非常满意。从小缺少疼爱的闵妃也很爱自己的老公,奈何老公并不爱她,而是整天和一个李姓妃子缠绵在一起。身为女人,遇上这种事儿闵妃肯定不开心,但因为自幼经过艰苦环境的历练,她为人相当深沉,丝毫没有表露出内心的不满,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埋头读书——读的都是《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左氏春秋》一类的古书,从中体会官场的险恶,学习治世之方略。
与此同时,她还很巧妙地把一些或远或近的亲戚安插进了政府部门,再想办法徐徐升迁。这些亲戚也是李罡应夫人的亲戚,所以闵妃的举动并没有引起公公的注意。事实上,李罡应那段时间很烦,根本没心思关心这些“家事”,以至于闵妃甚至有机会拉拢了一些李罡应派系的实力人物,为她之后的崛起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李罡应非常忠于宗主国大清朝,但限于视野的封闭,这人特别排外,对来自西洋、日本的事物极端抵触,为此不惜下令断绝朝日两国通商,凡与日本人交往者一律处死。这可是连大清朝的慈禧太后都不敢干的事儿,自然引得各国非常不满,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外交麻烦出现,这就是那段时间老李的烦恼所在。
偏偏他治理下的朝鲜,腐败透顶,一团乱麻,而老李大权独揽,为所欲为,朝廷内外,对他不满的人越来越多。这时闵妃觉得时机到了,遂发动各方势力,一面鼓动大臣弹劾李罡应,一面劝说李熙亲政。李熙已经20岁了,虽然生性懦弱,唯父亲马首是瞻,但架不住老婆一再的鼓励,最重要的是,掌握实权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于是终于有一天,小伙子公开表达了亲政的愿望。这下子李罡应坐不住了,虽然百般不舍,也不得不于1873年辞官隐退。国王李熙亲政,却成了闵妃的傀儡。
闵妃掌权之后,首先把李姓妃子这个情敌打入冷宫,并毒死了她和李熙所生的三个儿子,着着实实出了一口恶气。可惜闵妃只擅长玩弄权术,治理国家的水平却连李罡应都不如。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她大肆任用外戚,以恶斗李罡应的残余势力。那时候,基本上是闵氏族人就能捞个一官半职,不是她家亲戚的当然也能当官,只是得花钱,钱给得多官就当得大,倒也公平。
但这对老百姓不公平!一群贪官污吏,能干的事无非就是横征暴敛,苛捐杂税怎么收也收不完,把个国家搞得乌七八糟。最牛的是,这帮主政者,连部队的军饷都敢克扣。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一个国家也一样。1875年,日本迫使琉球王国(今冲绳)停止向其宗主国清朝朝贡之后,当年9月,派遣“云扬号”等三艘军舰前往朝鲜,炮轰江华炮台,随后又袭击了釜山。来年1月,日本再次派出舰队进攻朝鲜,朝鲜打不过,遂于于2月26日和日本签订了《江华条约》,条约第一款即开宗明义,宣称“朝鲜为自主之邦,保有与日本平等之权”,摆明了日本不承认朝鲜是清朝的藩属国。
面对如此大的事件,作为宗主国的清朝政府竟然无动于衷,有种说法竟然是,这《江华条约》,根本就是清政府建议李熙和闵妃签的,图的是息事宁人。也有说是李鸿章的建议,反正无论如何,朝鲜国门就这样被日本的炮火轰开了。
清政府的态度,令许多朝鲜人深感失望,闵妃是其中之一,后来她一度改走亲日路线,起因就在于此。
平心而论,《江华条约》除了第一款极大地伤害了大清朝的利益,对朝鲜来说,整个条约看起来,其实只是个通商条约,日本人要的是朝鲜开放口岸,并与之平等做生意的权利。这在现在看来很平常,但在当时,朝鲜作为一个闭关锁国多年的国家,有排外仇外的传统,再加上这又是被枪炮逼着签的城下之盟,广大国民感情上肯定接受不了,于是国内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了。
通商以后,由于日本大量采购粮食等农作物,朝鲜农产品价格大涨,但农民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便宜全让贪官污吏们占了去。另一方面,日本国内的纺织工业产品源源不断地登陆,使得朝鲜国内的手工业者遭受沉重打击。这是个庞大的群体,加上心怀不满的农民这个更大的群体,他们的痛苦足以引发连锁反应,于是民间的起义此起彼伏,蔚为壮观——1875年蔚山起义,1878年韩山起义,1880年长连、鸟龄、安东起义,1880年到1881年的仁川起义,等等,不一而足。
这样到了1882年,朝鲜大旱,粮食歉收,就连首都汉城的驻军5000人都要吃不饱饭了。一直在等待机会出山的李罡应见火候已到,忙派人到军中一通煽动,忍无可忍的军人们终于勇敢地站了出来,请求朝廷发放拖欠了一年多的军饷,这是当年7月间的事。
这是再正当不过的要求,闵妃的堂哥、兵曹判书(大概相当于军委秘书长)闵谦镐怕军队哗变,拍胸脯保证马上就发,请大家少安毋躁。
问题是闵谦镐官再大也做不了体制的主,体制已经烂透了,任谁也只能徒呼奈何!最后军饷是发了,可只发了一个月的薪米,分量不足不说,米中还掺杂了很多糠粕甚至沙石,像是给鸡吃的。
士兵们愤怒了,大家拒绝领米,并在痛打值班军官和库吏之后,走上街头示威游行。闵谦镐施展霹雳手段,将为首的士兵很逮捕了几个。
火山瞬即喷发。5000名军人推柳万春、金长孙为首领,联合暴动的平民占领武器库夺取武器后,轻易就攻占了王宫,闵谦镐等贵族、大臣被杀,更多的大臣跑得快,躲过了一劫,闵妃跑得比他们还快,早早就化装成宫女溜了。
1882年是农历壬午年,所以这场浩劫,史称“壬午兵变”。日本公使馆遭受池鱼之殃,被一把火烧了不说,变民还杀了13名使馆官员和侨民,日本公使花房义质则率领多数馆员突围跑到了济物浦,也就是现在的仁川。
大院君李罡应趁机出山执政,朝中的闵氏家族成员几乎被杀了个干净。国王李熙此时已有了丰富的当傀儡的经验,对于太上皇从老婆又换成了父亲,完全无动于衷。
闵妃没老公那么好的涵养,远远躲在亲戚家里的她,稳住心神之后,立即派人前往天津,通知常驻在那里负责和清国北洋大臣公署联络的亲信金允植、鱼允中,令他们以国王的名义请求北洋大臣奏请大清朝帮助出兵平乱。
这时李鸿章因母亲去世,朝廷给了他100天假回籍葬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由淮军大将、两广总督张树声署理。张树声是鹰派人物,自然建议朝廷该强硬一点。
为了尽到宗主国的义务,也是怕日本借机侵占朝鲜,清政府决定出兵,具体事宜由张树声经办。张树声决定派驻守登州的吴长庆带6营人马开赴朝鲜平乱,并派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亲率3艘军舰负责运兵,李鸿章的心腹、候补道员马建忠受命随行。
8月8日,吴长庆奉命赶赴天津领受了东渡的任务,返回登州后即命张謇牵头筹划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这一年恰好是乡试之年,乡试是秀才升举人的考试,三年才轮得到一次,其意义有点像如今的奥运会之于二、三流运动的运动员,人生能有几回搏啊!在当时,科考是读书人的头等大事,幕僚只要说是回老家考试,做主人的不但不能阻拦,还得赞助路费馈赠祝福,并摆酒相送——毕竟,这帮书生一旦中举,运气好再中个进士,过几年没准就成了自己的上司,着实得罪不起。
吴长庆摆了几次酒之后,幕府中的人才就走得差不多了,只有张謇自愿留了下来。张謇领命之后,发现任务繁重,自己却几乎成了个光杆司令,不禁愁容满面。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他想到了袁世凯,便跟吴大帅去商量,借调自己这个学生来帮忙,吴长庆立即派袁世凯前往前敌营务处任帮办协助张謇,负责军需供应,勘探行军路线。
袁世凯是真用心也真能干,张謇限令5天之内必须完成的工作,他3天就保质保量地干完了,干完就要求老师再派点活儿下来,把个张謇乐得合不拢嘴。
这时消息传来,日本以使馆被烧并有人员伤亡为由,将要派兵入朝“保护侨民”,清廷闻讯大惊,立马勒令北洋督署抓紧行动,张树声遂电令吴长庆马上开拔。8月23日,庆军6个营誓师出征,乘船开赴朝鲜。
出征之前,袁世凯难掩兴奋,给二姐袁让写了一封信,说是“弟限于资格,中原难期大用。抵高丽,能握兵权。”
这时候袁世凯将满23岁,他是个极自信的人,风高浪急,虽不知是否一路顺风,但此去朝鲜,他相信自己会一帆风顺。
一路无话,庆军顺利抵达仁川,吴大帅下令一营为先锋营,迅速抢滩登陆。庆军士兵平时疏于训练,虽驻扎在海边,并不习惯乘船,晕船者众,此时大都躺在船舱里懒得动弹,先锋营管带(即营长)拿手底下的兵爷没有办法,遂来到旗舰面禀吴大帅,说弟兄们正晕着呢,不如让大家歇一会儿等缓过劲来再登陆也不迟。
吴长庆大怒,当即宣布该管带下课,再环顾四周,问了一句:“谁愿接这个位置?”袁世凯立马跳了出来,单膝下跪,抱拳开口:“小侄不才,愿统带此营。”张謇适时出列,力保袁世凯,吴长庆遂不再考虑,只命令他赶快带兵登陆,袁帮办就此如愿以偿,成为堂堂袁管带。
消息传来,船舱里登时乱作一团。这袁管带是个敢杀人的煞星,先锋营的士兵哪敢怠慢?纷纷起身,立等新官训话。
袁世凯来后,一句废话没有,只说抓紧准备,限两小时登陆上岸,违令者斩!
没用两小时,队伍已登陆成功。吴长庆深为满意,对身边的张謇说:“慰庭真不错,不负张先生识拔,我应向张先生道谢!”
等大军全部上了岸,袁世凯前来请示吴长庆接下来的任务,吴长庆指示他带先锋营在前面开路,向汉城进军。张謇在旁边说了一句:“慰庭好样的,好好干!”
袁世凯对着张謇一鞠躬,回道:“多谢季翁栽培!”张謇一愣,心想半天之前自己还是老师,怎么现在就成了季翁了?
张謇字季直,所以吴长庆常称他张先生,有时也称季翁,都属尊称。但虽是尊称,某翁毕竟是平辈之间的称呼,学生突然间如此改口,张謇一下子还真有些不习惯。
袁世凯初掌兵权,没工夫体会别人的感受,早已领兵前行而去。一路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手底下个个规规矩矩,行军异常顺利。
不过士兵们虽然怕袁世凯,对他的任何指令都不敢违拗,但毕竟平时野惯了,不可能一下子立地成佛,再加上琢磨着袁管带并没有明令不许抢劫朝鲜百姓,所以某天晚上宿营的时候,就有7个士兵跑到邻近的村子里,很抢了些鸡鸭鱼肉回来改善伙食,更有甚者,村里还有姑娘被强奸——确实,袁世凯训话的时候,也没要求手下不许强奸妇女。
当时就有村中长老告到军营里来了。袁世凯闻听此事,勃然大怒,当即带人调查,几分钟就查清楚了真相。7个闯祸的士兵五花大绑跪在地上,还不忘为自己开脱:“管带并没有下令不许偷窃,不许强奸……”袁世凯鼻子都快气歪了:“最基本的礼义廉耻,这也需要重申?军令如山,来人,把这几个王八蛋拖出去斩了!”
第二天袁世凯命令副官带队继续前进,自己则带着几个卫兵原地等候吴长庆的大军。等大军一到,吴长庆的帐篷刚搭好,袁世凯即已拎着7颗人头前来求见。
等袁世凯讲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吴长庆虽然内心微有不悦,却也不禁连声夸奖:“不愧是将门虎子,慰庭,你好好干!”并给他升了官,让他总理前敌营务处,袁世凯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庆军的参谋长。
也许是官升得太快,有人不服,便写了首打油诗大加挖苦:“本是中州伪秀才,中书借得不须猜。今朝大展经纶手,杀得人头七个来。”
袁世凯正当志得意满之际,忙还忙不过来呢,哪有心思去理会这些流言蜚语?他只当没听见,该干啥还干啥。
大军一路没遇到抵挡,兵抵汉城郊外后,吴长庆召集重要会议,参加者只有三个人:吴大帅之外,就是丁汝昌和马建忠。讨论的是如何落实张树声张大人指授的方略:把李罡应请回中国,平息兵变,帮助李熙执政。
要把大院君李罡应请走谈何容易?三人想法一致:既然不能硬来,则不如诱捕之。
于是第二天,三位大人进城入宫拜会李罡应,说明此来朝鲜,为的是保护侨民并防范日本人,绝不会干涉已成之局,您老人家尽请放心。会谈的气氛相当友好,告别时吴长庆邀请李罡应第二天出城检阅庆军,李罡应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第二天老先生果然来了,随同来的还有一队卫队。吴长庆三人忙把他迎入大帐之中,全副武装的卫队则肃立营外。这时袁世凯带人来了,很礼貌地邀请大家去不远处的帐篷坐坐,到了地方,酒肉早已准备齐全,袁世凯吩咐手下:“你们给我陪好这群爷。”
手下人都是经过挑选的,赶紧一对一地招呼朝鲜人坐下,端起盛满酒的碗,开口就是:“哥们儿,我敬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
那帮朝鲜人一看,酒是好酒,另外泡菜、牛肉、五花肉通通管够,这要是不喝,那不是不给对方面子,是对不起自己的肚子!帐篷里顿时热闹起来,最后是朝鲜人对着中国人劝酒:“喝!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
袁世凯得报卫队那边差不多了,立即带人按约定闯入中军帐,架起李罡应就把他塞进准备好的小轿子里,由丁汝昌带人护送到马山浦,乘军舰解往天津。
此时李鸿章已经回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他吩咐直接把李罡应押往保定软禁起来,地点选定著名的莲池书院。李鸿章命令正定县知县张是彝好生看管,张县令不敢掉以轻心,让正在莲池书院读书的儿子张一麟,亲自带人负责具体事宜。
诱捕完李罡应,接着就该平叛了。叛军群龙无首,轻易即被荡平,李熙再次被扶上大位。这时日军也开到了汉城,见到局面已定,不好乱来,便由驻朝公使和朝鲜政府签订了《日韩济物浦条约》,条约规定韩国必须惩凶、赔款、道歉,并同意日本驻军一个连保护使馆。
清廷见日本驻军了,怕朝鲜再乱,干脆命令吴长庆也带兵驻扎下来,袁世凯自然也就留在了朝鲜。
李熙被扶正后,干的第一件事,是派人把闵妃接回宫来。
袁世凯是做过功课的,早就把朝鲜各主要人物的政治行情摸得清清楚楚,知道闵妃相当于大清国的慈禧她老人家,怠慢不得。
闵妃刚一回宫,就有探子报给袁世凯,袁世凯一刻也没耽误,立即进宫向她道贺,抢了个头彩。
这是李熙、闵妃夫妇接见的第一个庆军将领,袁世凯绘声绘色地给他们讲诉这一次平叛的经过,少不了把自己大大夸奖了一番;国王夫妇饶有兴味地听着,不由得对眼前这位年轻的袁将军刮目相看。
告辞之前,袁世凯大包大揽大献殷勤,只说王宫的安全国王殿下不必牵挂,一切有我,令李熙夫妇大为感动。
过了几天,李熙夫妇设宴答谢清军,袁世凯被安排和李熙、闵妃、吴长庆、张謇等一起坐在首桌,很是风光。
接下来就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吴长庆奏报给李鸿章的叙奖名单列了一大堆,其中以袁世凯居首,吴大帅对他的考语相当有力:“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砍剿,尤为奋勇”,建议奏报朝廷给予褒奖。
李鸿章之前看战报,“袁世凯”三字屡屡出现,本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见吴长庆如此推崇,更使他心生好感,就在给朝廷的奏请奖励有功人员名单中,浓墨重彩地写上了袁世凯这个名字,并称他“治军严肃,剿抚应机”,建议升为候补同知,并赏顶戴花翎。
朝廷很尊重李鸿章的意见,袁世凯就升为了五品同知。同知这个官,别称司马,所以从此袁世凯又常被称作“袁司马”——当然不会有人傻乎乎地叫他“袁候补司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