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生于1865年,安徽合肥人,祖父段佩早年与后来的淮军大将刘铭传一起贩过私盐、办过团练,因镇压捻军有功而升至铭军马队三营统领(营长),常年领兵在外。
段祺瑞的父亲叫段从文,在家务农。1872年,段祺瑞被送到爷爷的驻地——江苏宿迁的兵营里,到附近私塾读书。1879年4月22日爷爷不幸去世,段祺瑞护送灵柩归葬合肥,段家从此家道中落。为了儿子的前途,父母咬牙送他去私塾继续读书,不想却得到了师姐也就是塾师侯老师女儿的爱恋。
侯老师家境也不好,家里每天吃的不过是青菜豆腐,偶尔赶上打牙祭,才能吃到一点肉。每到这个时候,师姐都会在盛饭时先埋两大块肉在段祺瑞的碗底。段祺瑞不解风情,从不问肉的来路,只管闷头大吃,搞得师姐很是郁闷,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他:“你知道你碗里的肉是谁放的吗?”段祺瑞是那种憨直的性格,到此时仍糊里糊涂,懵懵懂懂地说:“是师娘放的吧?”师姐哭笑不得,只能告诉他:“是我放的。”他这才明白过来,顿时脸涨得通红。但是两个人的爱情没有结果,因为由于负担不起学费,只上了一年多,段祺瑞就被迫辍学了。
离开私塾时,因为还欠着一笔学费,侯老师扣下了段祺瑞的端砚和书桌。后来段祺瑞任北洋政府总理时,有人劝侯老师前去求助,老先生犹豫半天,还是迫于生计硬着头皮去了,随身带着当年扣下的一方端砚。段祺瑞非常高兴,仍尊称他老师,说:“这方端砚是我家祖传之物,老师为我保存至今,幸未失去。”随后亲自陪老师吃饭,一起回忆往事。侯老师在北京住了一个月,临走段祺瑞送了他几百元路费。老先生回到到家时,家里的几间破房早已修葺一新。其实段祺瑞为官不是一般的清廉,这笔开销对他来说也不是小数。
段祺瑞下台后就失去了经济来源。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人极力拉拢他出山,而许多过气政客为了重享荣华富贵,也不遗余力地怂恿他和日本人合作,蒋介石怕这位前执政、总理经不住诱惑,赶紧派人把他从天津接到了上海,指派一个叫钱新之的大银行家每月给他2万元作为生活费,段祺瑞把其中的大部分都拿来资助亲友,分配表上,列有侯老先生若干元,师姐若干元,直至1936年他死后才停寄。
好了闲话少说,辍学后的段祺瑞,绝不甘心在家种地,就回到宿迁军营,本想借爷爷的余荫谋个差使,可惜人走茶凉,他只被安排当了个杂役,也就是勤务兵。在这个位置上段祺瑞干了一年,一点希望都看不到,于是决定去威海投奔在海军中做管带的族叔段从德,这一年小段17岁。
怀揣仅有的一块银元,这个17岁的少年徒步走了1000多公里,几十天后终于来到了威海。因为读过7年私塾,算个文化人,叔叔便安排他在营中做文书。这便是后来段祺瑞常说的“一元钱起家”。
一年之后,1882年10月,父亲段从文在看望他的归途上因同行的两人见财起意而被杀,时年仅38岁。段祺瑞悲痛欲绝,请假回家奔丧未获批准,只得致函合肥知县,请求缉凶,不久案破,凶犯伏法。不幸的是第二年5月,母亲范氏亦因悲伤过度撒手而去,段祺瑞获准回家奔丧,赶回老家安排好三个弟妹的生活后,重新回到兵营。
作为长子,段祺瑞承担起了长兄的责任,这时他妹妹启英才12岁,两个弟弟,启辅10岁,启勋9岁,只能靠他往家寄钱生活。就在这沉重的压力下,段祺瑞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机会。
1885年4月,中法战争结束,清政府但求不打仗,竟然接受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这么个无言的结局,举国舆论大哗,练兵强国之说蔚然成风。由此催生了天津武备学堂,也叫北洋武备学堂。当年9月,段祺瑞成功考入第一期预备生,被分入炮兵科,因为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成为与王士珍齐名的高材生。
在一次操练中,段祺瑞大出风头,为观操的李鸿章所关注,当李鸿章得知此人祖父和族叔都是淮军将领,算是合肥老乡兼老部下的后人,顿时更感亲切,马上如见了他。段祺瑞在召见中对其提出的各种军事问题无不对答如流,李鸿章越发喜欢,称赞说:“熟知军事,俾其造就,是一个可用之才!”
1886年段祺瑞回合肥与宿迁举人吴懋伟之女吴氏结婚,1887年11月,他以“最优等”成绩毕业,被派往旅顺督建炮台。
1888年冬天,清政府决定选派5个人去德国留学学习军事,段祺瑞考了第一名,但入选名单上却没有他的名字。好在名单最后是由李鸿章审定,当李中堂看到报上来的居然有3个山东人而只有2个安徽人,脸色就有点不好看,当即提笔划掉一个山东人,而加上了自己合肥老乡段祺瑞的名字。
1889年春,5个公派生来到德国,在柏林军校学习了一年炮兵,然后段祺瑞独自留在埃森克虏伯兵工厂实习了半年。这段时间,李鸿章日理万机之余,专门给他回过两封信,勉励他“精学苦造”。
1890年秋,段祺瑞学成回国,派任北洋军械局委员,第二年又被调到威海随营武备学堂担任教官,总的来说并不受重用。这是因为当时实际上掌控军界的,主要是湘、淮军的旧军人,这帮人久经沙场,早年打过不少胜仗,虽然近些年屡战屡败,但大家都相信那只是因为运气不好而已,自我感觉依然好得很,根本看不起这些没打过仗的学院派。李鸿章虽然欣赏段祺瑞,但级别相差太大,也不可能照顾得全面。
所以当段祺瑞来到小站,心潮只能用澎湃来形容,而袁世凯求贤若渴,当即任命他为新建陆军左翼炮队第三营统带,后来又让他兼行营武备学堂炮队兵官学堂监督,等到王士珍离职高升后,干脆就让段祺瑞代理了总教习。
冯国璋则是个大器晚成的人物。他生于1859年,直隶河间人,是明朝开国元勋冯胜的后裔,比袁世凯还要大几个月。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就是他的孙子。
冯家曾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可惜到冯国璋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落。冯国璋7岁入私塾,5年后入其外公家所在地三十里铺毛公书院读书,成绩名列前茅,于1876年结业。
在堂叔冯甘棠的资助下,冯国璋于1881年到保定莲池书院进修,这个莲池书院,就是当年软禁朝鲜大院君李罡应的地方。1883年冯国璋24岁,因家境困难不得已辍学回家。为找寻出路,他于1884年年末告别父母妻子,只身去天津投军,通过在大沽口淮军直字营任文书的族叔介绍,入伍当兵。
因为有文化,人又忠厚热心,经常帮营里的士兵写家书、帮伙房记账,冯国璋赢得了很好的人缘,进而得到了统领(营长)刘祺的赏识。后来经刘祺保荐,他进入天津武备学堂,成为第一期学员,分入步兵科。
学习期间他回原籍参加科考,中了秀才,然后返校继续学军事,因为刻苦努力,无论文化课还是军事课都名列前茅。1889年7月,冯国璋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安排留校任教,算是很不错的际遇。
学校里的生活舒适安逸而又一成不变,冯国璋却并不安于当一个教书先生,一心想着建功立业,出人头地,于是1893年春,他投到淮军大将聂士成帐下做幕僚,很受器重。
当年10月,为了备战可能要来的中日战争,冯国璋随聂士成赴东北和朝鲜考察、测绘地形,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跋涉数千里,历时半年之久,对各地的地形地物做了深入了解,对山川要塞更是用新法绘图加以说明,全部汇集成文之后,最后以聂士成之名编辑成书,即《东游纪程》,书中详细记录了半年来的逐日行程及沿途见闻,当地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物产贸易均有记载,尤详于兵要地理、地形地貌、驻军驻防、驿站道路等边疆地区情况。全书由冯国璋负责编辑、注释工作,由于枪手的工作完成得很出色,冯国璋随后便被任命为该军军械局督办。
甲午战争期间,冯国璋随聂士成在朝鲜及东北打仗,虽然也屡吃败仗,但总的来说这支部队打得算好的,因此被保了个候补知县并加五品顶戴的虚衔。1895年4月,又经聂士成保荐,作为清朝驻日公使裕庚的军事随员赴日,在日本期间,冯国璋积极考察日本军事,结交了不少日本军界人士,并博览近代军事著作,取得了大量有关军事教练的资料,抄录和整理了几大本有关军事训练和近代军事科学发展的兵书。
回国后,冯国璋把他的心血之作呈送聂士成,聂士成对此不感兴趣,但知道袁世凯热爱此道,便转给了他。袁世凯一见倾心,将这几本兵书视为“鸿宝”,立即把冯国璋挖了过来,称赞说“军界之学子无逾公者”。
冯国璋同样一入小站即被委以重任,先是担任督操营务处帮办兼步兵学堂监督,不久又升任督操营务处总办,不仅负责日常训练和典礼阅兵的指挥,且主持新军的兵法操典制定,成为袁世凯的心腹大将。
和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一样出身于天津武备学堂而投入袁世凯麾下的,还有如曹锟、张怀芝、段芝贵、李纯、王占元、鲍贵卿、田中玉、杨善德、陈光远以及冯玉祥的舅舅陆建章等人,在未来的二三十年,这些人个个都是一时的风云人物。
由于当时大清军界依然掌控在淮军乃至湘军旧将手里,这些北洋武备生根本不受重视,更谈不上有出头之日。而一旦到了袁世凯帐下,便个个如鱼得水,前程似锦,自然人人都对袁世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只有曹锟,他要感恩的不只有袁世凯,还有另一位老先生。
曹锟字仲珊,1862年生于天津大沽口,家境不太好。父亲望子成龙心切,5岁时就把他送到私塾去念书,可曹锟天生不喜欢书本,只爱瞎玩,特别热衷武术,稍微长大一点就开始学武,师父叫刘得胜,是葛沽、咸水沽一带的流氓头子,这样曹锟小小年纪也就出落成了个流氓。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不过曹锟比较单纯一些,他只是爱上了打架,尤其喜欢聚众斗殴,其它坏事倒是干得少。但坏事干得再少,毕竟已成了流氓,这样到了16岁的时候,老爹急了,念私塾要花钱,儿子却不求上进,这可不行。接下来父子俩做了一次交谈,儿子交代了理想:卖布!自此曹锟就当上了布贩子,拿着老爹千辛万苦筹来的本钱,从市里的大小布庄批发出布来,再拿乡下去零售。这事不难,但是很辛苦,怎么辛苦呢?因为父亲筹来的钱太少,不够买一辆手推车,他只能把布匹搭在肩上走村串乡。
曹锟也是人啊,时间长了他也会累,累了他就会喝酒解乏,喝醉了倒地就睡,任谁也叫不醒,结果就有一些顽童悄悄把他身上的钱偷走。曹锟醒来发现钱没了,往往一笑了之,从不追问,久而久之他就得了个“曹三傻子”的外号。
曹三傻子其实不傻,吃苦受累也就罢了,还挣不着钱只能混点酒喝,时间一长他就感到了厌倦,不再下乡卖布,却热衷于跑市里逍遥,没多久就把做买卖的本钱折腾个精光,气得老爹将他赶出了家门——曹家有五男三女8个孩子,少个把大约也不会太心疼。
少了个老爹曹锟同样不心疼,反而因为再没人管束而心花怒放,直接跑去跟师傅刘得胜拜了把兄弟,就这样,师也没了,父也没了,曹锟从此站起来了,过上了坑蒙拐骗吃喝嫖赌的快活日子。
好在曹锟毕竟还是念过些书,多少明白点事理,随着岁数的增长,他也意识到这么混不是长远之计,还是得找个正经事干干。恰在此时,北洋招募新兵,曹锟不顾妻子的强烈反对前去应征。作为一个文武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他顺利入选。这是1882年的事。
曹锟是混过江湖的人,为人很讲义气,能吃亏也能忍让,人缘相当好。1886年,他被保送为天津武备学堂第二期学员。1890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淮军大将宋庆的毅军军营当哨官(排长)。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毅军赴朝鲜参战,在朝鲜和东北屡战屡败,以致宋庆获得革职留任的处分,不过这并未影响到曹锟的前途,回来后没多久他就被推荐到了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但最开始并未受重用。
曹锟毕竟在天津混过多年,人脉极广,早打听好了当地有个叫曹克忠的老先生,曾当过甘肃提督、广东水师提督,此时正受命在天津办理团练,最关键的是,他跟袁世凯的叔祖父袁甲三拜过把子。这样一个人物,曹锟岂肯放过?于是备下厚礼抽空前去拜访。
老曹很欣赏小曹的憨厚谦卑,加上小曹专门提他的风云往事,两个人聊得很是开心。大家都姓曹,又都是天津人,老曹兴之所至查了查族谱,发现小曹竟是自己的孙子辈,当场就认了他为族孙,这下子,曹锟的身份就不一般了。
一来二去的,曹爷爷越发喜欢上了这个孙子,后来就眼袁世凯打了个招呼,袁世凯不敢怠慢,赶紧把曹锟叫来面试,见此人长得“虎形面有福相”,心里就有些喜欢,再一打听这厮竟是天津武备学堂出身,还到朝鲜打过仗,就更有亲切感,任命他当了右翼步兵第一营帮带。这个官儿,在当时的小站,不算小了。
也就在这之后没几天,老曹不幸去世。曹锟为此很是伤感,决定化悲痛为力量,一定要混出个样子来,不负爷爷的栽培,不负袁大人的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