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进发之前,司马懿明白自己必须先做好一件事。
这就是收服先锋大将张郃。
张郃是老资格的军界元老,其职业生涯可以追溯到镇压黄巾起义。当年他在曹操帐下就已经名扬天下,号称曹营“五虎上将”之一(其余四虎为张辽、乐进、于禁、徐晃)。
司马懿虽然已经有过击败诸葛瑾和奇袭孟获这两场胜绩,但与身经百战的张郃相比,依然是一只小菜鸟。如果司马懿不能让张郃对自己心服口服,在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中就不能戮力同心,共抗蜀军。
于是,司马懿在出征之前,将张郃请到自己的中军大帐商议大计。
司马懿对张郃说:“儁乂,我一向知道忠勇无敌,所以在天子面前保举你为先锋大将,以退蜀兵。”这几句话让张郃十分受用。
司马懿接着说:“诸葛亮是当世之英雄,用兵如神,天下人无不畏之如虎。现在,诸葛亮屯兵在祁山,声势浩大。但他谨慎仔细,不肯造次行事。这是他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弱点。有一条崎岖小道可以从子午谷直通长安。如果是我用兵,一定从这条小道行军,那么长安早就攻克了。诸葛亮担心有失,不肯冒险,所以,我料定诸葛亮只能从斜谷行进,来取郿城,另派一路进攻箕谷。这两处我已知会曹真、孙礼、辛毗等人严密把守。”
司马懿对诸葛亮谨小慎微的性格特点摸得很透。蜀国大将魏延早就向诸葛亮提出过和司马懿同样的想法,与诸葛亮兵分两路,他自引一路奇兵,从子午谷直取长安。但诸葛亮确实以担心会中埋伏为由驳回了魏延的建议。
张郃听了司马懿的分析,觉得颇有道理,但还是不明白司马懿的意图,于是以军人特有的爽直问道:“都督准备如何用兵?”
司马懿说:“我知道秦岭之西有一处叫做街亭,旁边有一座列柳城。这两个地方都是汉中的咽喉要地。诸葛亮一定会从此处进兵,我和你直接杀奔街亭,切断街亭要害,绝其粮道,诸葛亮知道陇西全境就不能安守了,必会连夜奔回汉中。他一撤军,我们就在小路伏击,可获全胜。如果诸葛亮不退兵,我们就将各处小路垒断,让蜀军陷入断粮绝境,有一个月就都饿死了。诸葛亮就会被我们擒获了。”
这一番话听下来,张郃不由对初初用兵的司马懿刮目相看。让张郃深感惊诧的不仅是司马懿的谋略,而是他对陇西汉中各处地形的了如指掌。张郃却哪里知道,司马懿当年跟着曹操攻取汉中的时候,暗地里下了多少苦功?
张郃不由拜服于地,说:“都督真神算也!”
司马懿听到张郃这么说,心中涌起一股满意感。司马懿就算不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张郃也得听他的指挥。因为司马懿是一军主帅,手上还有皇帝刚刚赏赐的斧钺,随时可以行使生杀大权。而言辞放纵,行事高调也不是司马懿一贯的风格。那么,司马懿为什么临行前要与张郃交心密谈,捅破诸葛亮的软肋,自矜自夸呢?
这绝不是多此一举。
司马懿面临的对手诸葛亮堪称是一个百战百胜的“战神”,几乎从无败绩,新近又接连打败了夏侯懋和曹真,连取三郡,声威一时达到顶峰。魏营诸将无不对诸葛亮畏之如虎。张郃虽然身经百战,但在百战百胜的“战神”面前,仍然自信不足。如果司马懿不通过贬低诸葛亮而把自己也塑造成一个神,怎么能与战神抗衡呢?又怎么能赢得张郃的信任与尊重呢?
司马懿一看自壮声威的目的达到,立即恢复了冷静与低调,小心叮嘱张郃说:“话虽这样说,但诸葛亮毕竟不是孟达。你作为先锋大将,不可贸然轻进,必须先远远哨探,确定没有伏兵,才能前进。如果心生怠慢,必中诸葛亮之计!”
张郃依言领命而去。
正当司马懿努力将自己打造成神,以与诸葛亮抗衡时,蜀军阵营却又有一位新神诞生了。
这位新神就是自以为神的马谡。马谡之所以自以为神,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他接连向诸葛亮献了两策,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七擒孟获和谣害司马)。
第二个是诸葛亮在他面前的多次失态,助长了马谡潜意识中轻看诸葛以自重的心理。
在马谡看来,自己的水平已经超过了神一般的诸葛亮,那自己不是神,还会是什么呢?
司马懿引兵出关的消息传来后,诸葛亮脸色大变,说道:“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我咽喉之路。诸将谁可以去把守?”
马谡见诸葛亮竟然受惊于司马懿的出关,内心又是一阵无法抑制的鄙视。马谡略施小计,就差点让司马懿丢了性命,从而对司马懿有着一股强烈的优越感,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马谡凭着对自己的百般自信,傲然说:“丞相,我愿意去守街亭。”
诸葛亮看了马谡一眼,虽然觉得他足智多谋,但毕竟从未有过自领一军,独当一面的经历,于是说:“街亭虽小,干系重大。如果丢了街亭,我们大军就危险了。你虽然深通谋略,但街亭此地没有城郭,也无险阻,防守极难。”
诸葛亮的本意是关爱马谡,对他说了大实话,意思是你用不着去干这件吃力的脏活。但诸葛亮一贯爱用激将法。马谡听了,为了自己的面子,反而更加强烈地要求前去镇守街亭。
诸葛亮对马谡关爱至极,为了让他知难而退,又说:“司马懿不是等闲之辈,先锋大将张郃也是魏国名将,智勇双全,我真是担心你不敌啊!”
这句话更是深深地伤害了马谡的自尊心。这下,马谡更是非去不可了,说:“别说是司马懿、张郃,就是曹叡亲来,我有何惧?我愿意立下军令状,如有差失,可斩我全家!”
诸葛亮被逼到了墙角了,只能依马谡之请,派他带领二万五千名精兵前去镇守街亭。诸葛亮担心马谡独力难支,又特地派大将王平作为马谡的助手,共同前往。诸葛亮精心交待王平说:“我知道你平生谨慎,所以让你同往。你去了之后,一定要好好镇守。安好营寨后,马上画好图本给我送来。千万不要轻敌,戒之戒之。”
诸葛亮的这番话是对王平说的,但一旁的马谡听了,却是分外刺耳。诸葛亮一派王平助阵,马谡就深深地感受到诸葛亮对自己的不信任。而这番话一说,王平就仿佛成了诸葛亮的替身,要对马谡实施现场监督。马谡不敢对诸葛亮发火,他的怒气怨言随后就都投射发泄到了王平身上。
马谡气冲冲领兵走了之后。诸葛亮左思右想,还是放不下心。于是,又把大将高翔唤来,吩咐道:“街亭东北有一座列柳城,可以屯军扎寨,我给你一万兵马,你去列柳城屯扎。如果街亭危急,立即引兵救之。”
高翔领命而去后,诸葛亮还是觉得心中不安,担心高翔不是张郃的对手。一番纠结之后,诸葛亮终于决定派出自己的王牌大将魏延前去迎战张郃。
诸葛亮唤来魏延,对他说:“你可引本部兵马,去街亭之后屯扎,如果魏兵前来攻打,你可引兵接应。”
魏延一听,立刻就不愿意了。马谡虽然自视极高,但在魏延眼中,却是未经战阵的小菜鸟。他现在是蜀营中数一数二的大将,打头阵的事诸葛亮不派给他,他怎么会甘心给小菜鸟马谡打下手呢?
魏延快言快语,表示了自己的不满。魏延一直不为诸葛亮所喜,但诸葛亮为了街亭安稳,还是耐心说服了魏延前去支援马谡。
魏延领兵前去后,诸葛亮总算是放下了心。他这一番忙乱,其实全是自找的。如果他果断拒绝了马谡,根本就用不着如此大费周章。而他为了确保马谡能够守住街亭,竟然让王平、高翔、魏延为他保驾护航。这对于军事人才本就捉襟见肘的蜀军来说,其实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而本想一展身手的马谡,得知诸葛亮给自己派了这么多“贴身保镖”后,心里老大不愿意,因着此前成功而生发的自信心也变本加厉地转化成了逆反心理。
诸葛亮忙前忙后,却落了一个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局面。
这也许是生性谨慎的诸葛亮一生中所作的最不谨慎的一件事。诸葛亮到底会为自己的这个决策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大战之前,发生在魏营和蜀营中军大帐里的派兵遣将的不同情形,其实已经清晰预示了此后的战局走向……
心理感悟:击败人的其实不是神,而是对神的盲目崇信。